关于无线和亚视的一些资料

erjian 55 0

  因为长期搞不衬头这些电视台视什么关系 找资料如下 不了解的筒子们一路看看:

  1: 亚洲电视和无线是香港两大无线电视台 亚洲电视是香港两大无线电视台之一,成立于1958年。亚洲电视现为亚洲地区具有影响力的电视台,其自制的节目包括电视剧、资讯综艺节目、新闻时事报道及妇女儿童节目等,每年超过三千小时,发行到欧亚美澳四大洲超过三十多个国家。在香港,亚视在两个频道播出,广东语频道为“本港台”,英语频道为“国际台”。2002年6月12日,香港亚洲电视有限公司董事局对外公布,公司股权发生变动。VMH公司收购亚视行政总裁封小平及相关人士手中亚视股权,收购后VMH持有亚洲电视46%的股权,成为亚视第一大股东。而VMH公司的主要股东是由刘长乐和陈永琪控制的今日亚洲有限公司,由此刘长乐和陈永琪成为亚洲电视的实际控制者。股权变动后陈永棋随即接任亚视总裁,凤凰卫视副总裁余统浩出任亚视营运总裁。在香港,一直以来都存在着亚洲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之间的竞争。台与台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节目的竞争,甚至管理方式的竞争。其中的亚洲电视有限公司 又称“亚视”(ATV)。香港无线电视台之一。其前身是1975年的丽的电视有限公司(RTV)。其新址位于狮子山麓的广播道。拥有2个频道,分别作中文及英文播出。中文台称为黄金台,1973年12月开播;英文台称为钻石台,1974年4月开播。1982年6月,远东集团公司邱德根耗资1亿元购入丽的电视有限公司50%的股份,随后把丽的改名为亚洲电视台。1984年又买下其余50%的股权。该公司面对“无线”的挑战,与之展开激烈竞争,不仅电视制作节奏变快,而且节目本身花样翻新,更加吸引人,成为香港一家举足轻重的电视台。 该台现有员工约l000人。

  2: 1967年11月19日,一个梦幻王国在香港诞生。

      38年来,这个王国渐渐扩张,越来越有力地侵入我们的生活,濡染着我们的文化;带给我们源源不绝的乐趣,也蚕食着我们宝贵的时间。70年代初,它就开始羽翼丰满,常年占据着香港电视收视率的八成左右。它有两只巨

    爪,一曰翡翠台,一曰明珠台。它的大名叫“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常用名“无线电视”,英文简称TVB。

      时至今日,它已经是全球华语电视节目最大的供应商之一,亚洲、欧洲和美洲都有为数不少的观众通过无线、有线和录像带的销售、租赁,观看它的电视节目。

      这个王国的建立,得益于邵逸夫、利孝和以及一些外资财阀的远见。从电视机还是鲜为人知的希奇玩意的1967年,到电视成为首屈一指的强势传媒的现在,TVB吃进了世间亿万财富,回报以大量的新闻资讯节目和无数脍炙人口的电视剧集,以及一拨又一拨在演艺界呼风唤雨的明星。

      对“岁月流金”这个词,TVB版本的解释完全可以是字面的————每一刻这里的金钱都如流水一样倾注到节目的制作中,再吸引着更多的金钱投入。而一些正在或者即将会或者向往着靠声色艺日进斗金的人物,也在这里频繁出没,积累着知名度,也就积累着未来更多的财富。

      这是一个光怪陆离的梦工厂,每一个梦都闪着金钱的光泽。尽管这种光泽不属于我们,但我们得到了知情的快乐,视听的快乐;我们中间的很多人,还拥有了迷恋偶像的快乐。

      38年,不知有多少面孔曾经出现在这个梦中。他们绝大部分就像梦里的背景一样被推到了远处,只有最清晰最抢眼的面孔,才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人们管他们叫台柱,他们是梦境中的坐标,是人们搜索梦境的关键词。

  无线传奇(2)首批台柱辟江山

      TVB对娱乐事业最大的贡献之一,是造就了许多家喻户晓的明星。香港后来能够有华人世界娱乐业霸主的地位,强大的明星储备是其中的关键,在这方面,TVB居功至伟。

      刚刚开播的无线电视是黑白的,不仅色彩单调,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力,不具备捧红大明星的能力。最早的头号皇牌小生是陈振华,他主演了无线早期的电视剧《梁天就》、《啼笑因缘》等,现在说起来,其人其事都像是出土文物了。从70年代开始,电视才慢慢真正成为香港人的重要娱乐方式之一。只有拥有了观众,被香港人戏称为“公仔箱”的电视机里,才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让市民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人物。

      70年代,TVB的第一批台柱,女星有汪明荃、沈殿霞、郑裕玲等,男星则不能不提周润发、何守信、郑少秋、刘松仁……

      三十年人事几番新,但70年代的TVB台柱,有不少人还在这一行屹立不倒。对于有才华、敬业并且爱惜自己的艺术生命的人来说,这个圈子里永远有他们的位置。

  察看原图 发送到手机

  开山元老 镇台之宝 汪明荃

      从1971年4月加入TVB开始,汪明荃为这个电视台服务了整整30年,在女演员的行列站在第一个也差不多这么长时间,被誉为“镇台之宝”。1966年,她加入亚视的前身丽的电视的第一期训练班。毕业后,演出了电视处女作《四千金》,出众的外型和表演才华立即引起观众瞩目。4年后,约满丽的,她远赴日本东宝艺能学校进修歌舞半年,回港后即加盟无线,参与长寿综艺节目《欢乐今宵》。在这里,她曾拍过五十多部电视剧,中间有不少是香港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

      汪明荃是个“百搭女星”,她跟不少男星的合作,都极具说服力。19

    75年起,她和郑少秋合演了《紫钗记》、《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楚留香》等名剧,他俩也成了电视圈首屈一指的黄金搭档。但她与刘松仁的搭配也堪称珠联璧合,1980年的《京华春梦》,一段令人柔肠百转的苦恋,赚得观众不少热泪。汪明荃的扮相宜古宜今,1977年的《家变》,她扮演的洛琳为她建立了外柔内刚的都市女强人形象。

      汪明荃做主持,常常和何守信搭档。金牌司仪何守信1972年即在TVB成名,以谐趣、睿智,幽默而不失权威感的主持风格著称,两人配合默契。1983年,汪明荃与丈夫传出婚变的消息,不久,何守信便被发现接送恢复单身的汪明荃上下班,绯闻不胫而走。从此,两人展开了一段扑朔迷离的感情。后来,传说因为何守信身边出现其他女性,汪明荃跟他反目。何守信兜兜转转,移民又回流,现在成了亚视的新闻播报员。

  开山元老 无敌香帅 郑少秋

      跟汪明荃、沈殿霞两位电视台阿姐都有密切关系的郑少秋,是电视圈里的一个奇迹人物。1947年出生的他,在与他同年龄的女星只能演阿妈阿姨的现在,还是只演小生。1971年一加入无线,他就马上获得了一个最有前途新人银像奖。

      因为曾经跟名师学习粤剧的关系,郑少秋的古装扮相之俊朗潇洒,气质之儒雅从容,港台至今没有一个男演员可以超越。1982年,《楚留香》在台湾播出时竟创下了70%的高收视率,郑少秋红得发紫,搞得本土演员大为恐慌,提出抗议,于是“新闻局”专门出台一个规定,港剧进口需要受到类似外国片进口的种种限制,秋官的吸引力可见一斑。

      除了跟汪明荃合作的一连串古装戏外,他近年主演的《戏说乾隆》,和1992年的《大时代》最为著名。有趣的是,几次郑少秋有大制作的时装戏播出,香港的经济就恰巧遇上低潮。在《大时代》里他的角色叫“丁蟹”,有人说秋官一出,香港的股民都要变“大闸蟹”(被套牢)。难道一个演员的影响竟然广泛至此? 

  中流砥柱 绝色花旦 赵雅芝

      在当时,能有资格跟郑少秋演对手戏的都是最红的花旦,赵雅芝就是其中一个。17岁那年,刚刚中学毕业的赵雅芝参加了“无线”举办的第一届“香港小姐”选美并获得第四。当了两年日航空姐后,赵雅芝终于回到了她应该走的路上。从1975年,到1987年为照顾家庭而暂别娱乐圈,赵雅芝共主演了二十多部电视剧,以如水般的恬静娴雅成为当年最红的女星之一。1978年她在《倚天屠龙记》中演周芷若,受欢迎程度直逼第一女主角,演赵敏的汪明荃。从此她升上正印花旦之位,无线由汪明荃、黄淑仪、李司棋三花鼎立,变成四花分天下的局面。《楚留香》如此出风头,她这个女主角功不可没。赵雅芝的古装扮相很美,民初少女装扮更堪称一绝。《京华烟云》女主角姚木兰,是她为无线留下的经典,当然比这个更经典的是她与周润发合作的《上海滩》,她在里面演的冯程程,令人难忘。

  开山元老 金牌司仪 沈殿霞

      另外一个极具份量的金牌司仪“肥肥”沈殿霞,曾是邵氏的童星,早年以拍电影成名。1967年,她加入无线主持《欢乐今宵》,“开心果”的形象深入人心。肥肥以主持为主,也唱歌、演电影,但演电视剧只属于客串性质。1974年,她跟风流潇洒的郑少秋拍拖,这段情不为外人看好,也影响了她的工作与生活。1988年,两人在女儿出生之后不足一年即因为郑少秋有了第三者而离婚。感情受创的沈殿霞,事业却一帆风顺,除了有五六年时间被其他电视台以高薪挖走之外,她一直为无线效力,在大量的大型晚会上挑大梁,是台前幕后都非常尊重的前辈级人物。

      中流砥柱 冷竣武生 刘松仁

      由于武侠连续剧长期都是收视的保证,所以几乎所有出色的男演员都演过侠客,所有出色的女演员也都演过侠客的心上人。丽的艺训班毕业的刘松仁1976年签约无线,不久就成为挑大梁的武生。他那个版本的大侠比如《陆小凤》,被喻为“冰山”,以冷竣的气质独树一帜。而活泼热情、艳若桃李的米雪,当然成为他最好的“补色”,两人合演的《武侠帝女花》、《萍踪侠影录》影响都从香港蔓延到了海外。

  后起之秀 倜傥公子 周润发

      周润发、郑裕玲,算是70年代的“后起之秀”。1973年,18岁

    的周润发考入TVB无线电视台的第三期艺员训练班,结业后得到电视台的一纸艺员合约,但随后竟然以他一米八的魁梧身材跑了三年龙套。1976年,他终于等到了主演长剧《狂潮》的机会,他与女主角缪骞人同时一举成名。这个被电视台搁置了三年的冷番薯,瞬间变成抢手的香饽饽,TVB名剧《家变》、《强人》、《奋斗》、《网中人》都由他担纲演出。1980年《上海滩》播出后,周润发饰演的许文强成了香港电视人物画廊中最有魅力的一个,甚至也成了在电视表演上他本人无法逾越的一个高峰。1986年演完《杨家将》之后,他离开无线,专心投入了电影事业。

      后起之秀 婢面优伶 郑裕玲

      跟周润发相比,郑裕玲的成名要更艰难一些。郑裕玲1975年考入“佳视”艺员训练班。她本来相貌不美,这是公开的秘密,这让她在初出道时备受冷遇,演过没有一句台词的宫女,播报过天气。但郑裕玲的内秀,又岂是一般的美女可比?1978年,她加盟无线电视以后,当上主持人,跟沈殿霞一肥一瘦,是观众喜爱的全女班司仪。跟周润发合演《网中人》,是她的演技被广泛认同的开始。郑裕玲非常珍惜工作机会,无论是演电视剧,还是后来拍电影,都是质量上乘,产量惊人。她领衔主演的《荆途》、《警花出更》、《吕四娘》、《过客》、《流氓大亨》、《钟无艳》、《倚天屠龙记》、《生命之旅》,《男亲女爱》都是无线的电视剧上品。

  无线传奇(3)当年气吞万里如虎

      在我们小的时候,还没有出现“追星”这个词。只记得我们背着小板凳,疯狂地追他们的剧集,用午餐钱买他们的画片(那时写真还没有普及)……二十年之后,虽然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过气”,但我们一翻开相簿,会开心地说:“瞧!当年就是为了他,我……”

      后来才知道,80年代是香港电视进入真正的黄金时代,电视剧生产长期处于“大干快上”的状态,加上原有的一批演员已经成名,转往电影界发展,给新人创造了大量机会。于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加入无线的一批小字辈,大有用武之地,知名度扶摇直上,成为新一代的娱乐巨星,更成为我们最初的挚爱。

      打头的当属“五虎将”———黄日华、梁朝伟、刘德华、苗侨伟、汤镇业。               

      五虎将之黄日华

      “五虎”中,最先走红的是黄日华。1980年,19岁的他就被选中连续主演《过客》、《超越爱情线》等剧,因为仪表堂堂,气质淳朴憨厚,甚为当时的少女所追捧。黄日华演技朴实,性格温顺,深得监制青睐。1983年,他被选中演《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本来金庸的武侠小说被改编成的电视剧在TVB就没有间断过播映,但由于《射雕》的演员阵容鼎盛,制作认真,使它成了80年代里程碑式的电视巨作。黄日华跃升一线小生不算,演艺事业刚刚起步的演黄蓉的翁美玲、演杨康的苗侨伟,也成了万千电视迷的头号偶像。

      “五虎”中只有黄日华在电视圈一直呆到现在。1988年,他主演了堪称TVB有史以来最好的10部电视剧之一的《义不容情》,在剧中扮演有情有义的丁有健。

      五虎将之汤镇业

      玉面朱唇的汤镇业,贾宝玉式的小生,本来外形讨人喜欢,演技也不错,演古装戏倒是合适得很。《十三妹》中他是主角,《天龙八部》里他演段誉,把那种优柔寡断的个性演绎得淋漓尽致,想不到这却是他当年的个性。跟翁美玲的似爱非爱,终于让患得患失的女孩子开煤气要了自己的命,他的演艺生涯,也从此急转直下。后来“五虎将”拍电影,中年发福的他也只能演惟一的反派。再后来,他靠演戏吃饭,好像也变得不大可能。

      五虎将之苗侨伟

      当年玉树临风的苗侨伟,现在已经是一个成功的眼镜商人。人们只记得他25岁那年演的杨康,他的风采在某种程度上,绝对压过了主角郭靖。但他自己最钟爱的角色,却是他红了以后主演的楚留香。《射雕》大热以后,苗侨伟和翁美玲被TVB塑造成一对新的金童玉女,在后来翁美玲短暂的演艺生涯中,他俩还合作了《楚留香之蝙蝠传奇》、《决战玄武门》、《天师执位》。

  五虎将之梁朝伟

      “五虎”中,梁朝伟的演技最佳,成名最晚。1983年,21岁的他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11期,主持了两天儿童节目,才调进戏剧组,1984年旋即以《新扎师兄》、《鹿鼎记》红透半边天。他主演的《倚天屠龙记》、《绝代双骄》、《挑战》、《大运河》、《侠客行》,收视率都报满堂红,1989年离开无线之前,人说他是连“六叔”(邵逸夫)都让三分的厉害角色。

      五虎将之刘德华

      1981年参加无线艺员训练班,毕业时以甲级成绩成为艺员。《猎鹰》是他第一部担任男主角的电视剧,这个英气勃勃的新人算是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1983年,他跟冷艳的陈玉莲分别扮演了《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虽然两人的电视合作仅此一次,但已经成了深入人心的一对荧屏。刘德华在无线呆了十年,带着荧屏正气小生的形象转往歌坛和影坛发展,又已经做了天王超过十年。      

      在“五虎将”的耀眼光芒下,有几个演技出众的男艺员艰难地闪亮着,他们包括万梓良、温兆伦、刘青云和黎明。

      万梓良

      与其说他有演技,不如说他有激情。像他那样全身心都投入剧情,动辄大汗淋漓、青筋暴跳的演员,也是少有。万梓良也不是英俊小生,他的魅力,可能就来自他的投入。他本是丽的电视的首席男星,1985年转入无线,《陆小凤之凤舞九天》、《流氓大亨》、《生命之旅》、《成吉思汗》、《季节》、《他来自江湖》等,都是他广受好评的作品。

      温兆伦

      尽管TVB出来的演员大部分都喜欢既演戏又唱歌,但温兆伦是不多见的一个演戏和唱歌都可以用“专业”来形容,但目前发展却不怎么样的暗星。他对演戏的悟性和热衷,使他初出茅庐就可以用心地演好一个害死女友、逼死老婆、气死小舅子、绑架亲儿子大反派————《义不容情》里的丁有康,把他演成20年来香港电视剧里最令人发指的人物。之后,虽然在《我本善良》中终于让他回复正常,但还是度身定做了不少难演的角色,包括《第三类法庭》中做着傻子一样的事,却有着像老庄的人生哲学的白痴天才马中宝。

  刘青云

      刘青云也是演过一段时间的匪兵甲乙后,通过《新扎师兄》系列冒出头来的。他可以演《大时代》这样的正剧,也可以演喜剧。其貌不扬的刘青云,甚有冷面笑匠的风范,《仔心肝》里,他跟后来成为喜剧天王的周星驰一唱一和,相得益彰。

      黎明

      参加新秀歌唱大赛进入娱乐圈的黎明,1986年开始为TVB拍电视剧。电视艺员时代的黎明比当天王以后的戏要演得好,因为还没有偶像的身份,也少了很多顾忌。1989年的《天涯歌女》,他演一个薄幸郎,后来还成了瘸子,这类有损靓仔表演对走红后的他来说,想都不用想。1991年,黎明连续有两部电视剧《人在边缘》、《今生无悔》播出,他演的不羁浪子,TVB无出其右者。

    无线传奇(4)耀眼新星各精彩

      1967年无线开播,荧屏方寸之间闪现无数明星。到了现在,TVB新人虽然层出不穷,但“小生花旦”渐少仍是TVB急待解决的问题。无线男星中的吴启华、罗嘉良,都不是刚刚崛起的新人,而是在电视圈浮沉多年,曾经演过奸角,封过灰尘,后来又凭借一个好的角色“咸鱼翻生”的。欧阳震华、林家栋,则从茄厘啡(跑龙套)起步,千辛万苦熬到主角。女星中,关咏荷从亚视过档之后,如鱼得水,很快成为收视的保证,不过现在已经离巢。

      好在江人代有才人出,陈慧珊、蔡少芬、宣萱、郭可盈、佘诗曼、古天乐、马浚伟……各有各精彩,为TVB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是未来小生花旦的生力军。   

      新鲜情侣:佘诗曼+林家栋

      2000年,佘诗曼凭着收视率高达48点的怀旧剧《十月初五的月光》中的“祝君好”一角迅速蹿红,在“无线”台庆颁奖典礼上勇夺“观众最喜欢的组合”奖。一时间人气大增。今年她与罗嘉良合作的《七姊妹》以及台庆剧《酒是故乡醇》又成为佘诗曼进军今年台庆“最喜爱的演员”的法宝。

      不过,佘诗曼能有今日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挟着1997年“香港小姐” 季军头衔进入娱乐圈的佘诗曼,刚出道时,“天时”、“地利”都占到了,但偏偏少了“人和”。选美期间一直没有绯闻、保持低调的佘诗曼顺理成章地受到力捧,接连在《生命有TAKE2》、《雪山飞狐》、《刑事侦缉档案lV》、《碧血剑》、《倚天屠龙记》等演出。虽然这些剧集都是重头剧,又是演女主角,但那时的佘诗曼始终缺乏一些观众缘,不是被评演技稚嫩,就是被指说对白不自然。佘诗曼是一个越挫越勇的人,《十月初五的月光》终于让她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老戏骨”薛家燕和张智霖都给了她很多帮助。“初哥哥”与“君好”举手投足的无言恋情,令两人终于征服了观众。

      今年台庆“最喜爱的组合”入围名单备受关注的就是佘诗曼与林家栋。林家栋是无线现在的当家小生,家栋擅演憨厚老实心善的男人,颇有观众缘。《茶是故乡浓》中种茶后生仔的土气憨直,被他演得活灵活现,于是《酒是故乡醇》仍由林家栋担纲主演。

  老友鬼鬼:宣萱+古天乐

      宣萱出道六年,从《刑事侦缉档案Ⅳ》到《宠物情缘》,在台庆剧《寻秦记》中,宣萱与古天乐谈了整整70集的恋爱。很少人知道活泼可爱的宣萱曾经拍过“金莎”广告,但许多人知道她演的电视作品:《天地男儿》、《天地豪情》、《洗冤录》等。

      从《孽海情深》中干练简洁的现代“白领”到《天降奇缘》中活泼俏皮的古 装“红娘”,宣萱把活力四溢、青春盎然的自己“伪装”成各个时代、各种性格、各种阶层的人。于此,宣萱非常在行,只是所有的形象都有一点雷同,那就是宣萱独特的灵气与智慧。

      提到宣萱,就要提到古天乐,他是她的荧屏“恋人”、生活中的好朋友。两个人互相扶持,当前段时间宣萱遇到车祸时,古天乐第一个去看她,而当古天乐因伤人事件,是非缠身时,宣萱一直在他身边支持他,真是老友鬼鬼!

      做过模特的古天乐是晒黑了皮肤才旺了事业的,他在《神雕侠侣》里“杨过”的形象俊俏有余,邪味不足,没有得到认可。于是他牺牲“色相”,从白面书生变成黑炭小子,反倒“无心插柳柳成荫”。《宠物情缘》里和宣萱、郑秀文的三角恋情,令观众印象深刻,《刑事侦缉档案》里干练冷峻形象又拥有了大批拥趸。于是古天乐影视歌三管齐下,打下无线当红小生的地记》打头阵。当年的台庆“最喜爱的男演员”,他又是大热之选。

  最佳拍档:陈慧珊+林保怡

      陈慧珊是从《一号皇庭》中冒出来的,精明冷漠的律师阿Cat使她火速成为白领阶层的偶像。以后的《鉴证实录I、II》、《妙手仁心》、《吾系差人》、《先生贵性》等剧,使出道仅仅四年的陈慧珊迅速成为香港TVB的首席花旦。而她独特的气质和浑身散发出的智慧气息更使她入选香港十大优雅名人。 

      在百集长剧《开创世纪》中,陈慧珊饰演娇生惯养、好胜心强的女律师霍希贤,感情戏则周旋在罗嘉良、吴奇隆、王敏德三位帅哥之间。但因耳水不平衡使她退出剧组。休养后,在婚姻失败的打击下,她没有放弃,反而大力发展自己的演艺事业。《美味情缘》里她一改干练独立的形象,用天真善良热心宽容,感动每个人。

      在很多港剧中,林保怡总是和陈慧珊演一对情侣,而且他们这对搭档已经赢得了观众的肯定,不止一次在各种评选中夺得“最合衬情侣”大奖。其实,他俩不光工作是好搭档,生活中也是一对知心好友。林保怡承认“我同陈慧珊既属干同一间唱片公司,又经常合作,总之我同她一起就会有花边新闻产生。我们两人这么合拍的原因,我想可能是因为我们都是喜欢用脑思考的人,因此很多事情上就较容易沟通。”  

      欢喜冤家:蔡少芬+马浚伟

      去年,当无线当家花旦关咏荷离巢解约时,对在无线从艺10年的蔡少芬来说,是她竞争当家花旦的好机会:于是曾经因为“荷姐”关咏荷而红极一时的金牌剧集《陀枪师姐》,在开拍第三部时,温柔“荷姐”被戴头盔、骑“铁骑”的蔡少芬取而代之。而她亦不负众望,《陀III》首周播出,即成为2001年度一线及二线剧首周收视之冠,蔡少芬旋即荣登港剧天后接班人。

      蔡少芬自1991年香港小姐竞选荣获季军后,便与TVB签约。随后拍摄的剧集一部红过一部,其中《妙手仁心Ⅰ、Ⅱ》、《创世纪》、《壹号皇庭V》均为她成名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最喜爱的女演员”竞选,她以三部剧集与宣萱成为热门人物。

      虽然蔡少芬跟吴启华、欧阳震华合作都被视为荧屏最佳拍档,但真正最瞩目的却是与马浚伟对戏。《勇往直前》中两个人除了在荧屏上是一对俏冤家,拌嘴缠绵都令人耳目一新之外,在戏外马浚伟直称蔡少芬是他多年的梦中情人,现在对其依然一往情深。面对绯闻,蔡少芬不理不睬,但对电视台却是一个极好的噱头。因此正在拍摄的《洛神》又让两人扮演一段“襄王有梦,神女无情”的人神之恋,也使观众再次目睹这对新鲜组合的演技大战。

  幕后恒星:邵逸夫+方逸华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局 邵逸夫爵士,1904年生于上海。19岁那年,在三哥的带领下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电影遂成为他毕生事业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1930年,他俩一起创办了“南洋影片”,后来更名为“邵氏兄弟”,购进了多间戏院,公司初具规模。1957年移师到香港发展,在清水湾建起了影城,生产了大量的粤语片。1967年,TVB开播,他是主要创办者之一。

      1980年,由于香港经济的高速发展,电视机的普及达到了邵逸夫满意的水平,加上与“邵氏”对垒的“嘉禾”影业公司在电影市场上崛起,气势逼人,邵逸夫避其锋芒,把电视业作为他事业的新突破点。他大量购入TVB股权,成为董事局 。至今,他旗下的TVB已经拥有资产逾八十亿港元。

      在邵逸夫年事渐高的时候,一个丰姿绰约女性,成了TVB实际上的主脑人物。

      1952年,17岁的女歌手方逸华到新加坡演唱,地点是邵氏戏院楼上的夜总会,她就这样遇上了44岁、已有家室的邵逸夫,两人的命运从此交织在一起。

      在TVB开播不久的1969年,方逸华加入邵氏公司,掌管采购部,正式退居幕后。这个美貌端庄的女性,更有着超凡的管理才能,她从此成为邵逸夫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可以交托一切的最信任的人。

      两人相识后的近五十年里,邵逸夫是她的老师、老板、朋友和丈夫,那是一种复杂的关系、复杂的感情,但方逸华对此一直都不求甚解,一直不知是清醒还是糊涂地跟他相处着,直到1997年,邵逸夫的结发妻子逝世10年后,两人才在拉斯维加斯共谐连理。

      年近百岁的邵逸夫尽管依然头脑清晰,但毕竟年事已高。TVB满35周岁后,业内盛传他退休,把TVB完全交给方逸华。

  TVB基本资料

      电视广播有限公司(HKSE:0511),又称无线电视或TVB,成立于1967年,主要业务包括电视广播、收费电视、节目制作及发行、动画制作、卫星电视、杂志出版,及其相关业务。

      无线电视首任董事局 为利孝和,至其1980年心脏病逝世,由大股东邵逸夫接任 至今。利孝和亲属利荣森、利荣达至今亦为无线董事。根据无线电视2005年9月1日的股价市值,逾180亿港元,是世界第一上市华语传媒,亦为世界三十大传媒企业之一,亦是世界三十大中唯一华语传媒(The Asia Media Journal)。

      无线初期的总部位于广播道,1988年搬到清水湾,在2003年迁到将军澳工业邨。无线电视初时员工约有200人,现时全球职工约5000名,包括逾300位艺员。是全香港最大的艺人经纪公司。 除了大家熟知的香港小姐选美的前3名要和TVB签约以外,像“香港先生”、“残酷一叮”的选秀活动中,除有名次的选手外,一些人气奖、单项奖的得主也有可能获得签约的机会。港姐前3名必须要和TVB签订一年的合约,一年之后可以根据个人意愿以及发展状况再选择解约或者签订其他合约。2004年的港姐季军符思思便于今年7月与TVB解约回到新加坡继续自己的大学学业。

    TVB与艺人签订的合约分两种,一种叫“部头约”,这种合约专门给拍电视剧的艺人或者大腕用的,比如蔡少芬、陈慧姗。部头约,一般只规定一年拍多少部电视剧,比如因《金枝玉孽》走红的邓翠雯,一年就只需拍两部戏,由于空闲时间非常多,因此经常会出现她被雪藏的新闻,其实不是她被雪藏,而是在挑剧本。但能签“部头约”的在TVB属“凤毛麟角”。

    第二种叫“长约”(包薪约),长约一般针对新人,该合约除了拍戏外,还有主持、唱歌等项目。这种模式的艺人多数影视歌三栖发展,一些想依靠TVB来增加自己名气的演员也会签长约,如黎姿、林保怡等人就是长约。因为长约会给艺人更多出席活动、拍摄广告,拍摄大量电视剧的机会。长约对于艺人来讲非常苛刻,其一是时间长,如佘诗曼据说一下就签约7-8年,每年要拍十几部戏。而且TVB给艺人的工资并不是很高,比它的竞争对手亚视的工资要低很多,但TVB强大的造星功能可以给艺人带来名气,不少身在亚视的艺人经常不要高薪也要跳槽TVB.此外,在电视台音乐节目方面更是无与匹敌,目前TVB垄断了香港地区98%歌手的歌星合约,歌手们的新歌MV、音乐特辑几乎都由TVB一手包办。而且历年来它也制作不少音乐类节目,并且不断地在革新,如当年的〈周末任你点〉、历年的〈劲歌金曲〉、〈劲歌推介〉、〈金曲挑战站〉,到近年的〈SMS话点就点〉、〈翡翠音乐干线〉再到现在的〈音乐潮@GIV〉、《无间音乐》等,都使其音乐老大的霸主地位稳如泰山。至于以前一年四次的《劲歌季选》到现在一年两次的《劲歌优秀选》都是歌手们获奖的“兵家必争之地”,至于年度终极颁奖典礼——《十大劲歌金曲颁奖典礼》则更是歌手们重要的年度成绩单,当中的“最受欢迎男女歌手”以及“金曲金奖”更是代表了香港乐坛的最高奖项,是歌手们所梦寐以求的。为此,歌手们都极为重视与TVB的关系,一方面是想通过电视的出镜率来抬高人气和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为每年底的颁奖礼获奖而铺路,所以他们都会乐此不疲出席TVB众多的综艺节目,甚至参与电视剧集的拍摄。其实,TVB除了为歌手提供表演平台之外,多年来其在发掘乐坛新人上也是不遗余力的,如广为人知的《新秀歌唱大赛》就曾为香港乐坛输送过不少优秀歌手,如梅艳芳、黎明、郑秀文等。另外说到台庆,不得不提的还有每年台庆的宣传口号。其实口号年年都不同,而这些口号通常都是很易记而且说起来也很顺口的。就如今年的口号“TVB迈进38年,香港力量最强”就显示了TVB明年的发展大计。而历年来也有不少经典的台庆口号就如1985年TVB18周年的台庆口号:“事事关心 无线精神”;1986年TVB19周年的口号:“朝夕共相見 同你知心十九年”;1988年TVB21周年的口号:“翡翠明珠相辉映 龙凤呈祥贺台庆”;1989年TVB22周年的口号:“坚定信念 跨步向前”;1990年23周年时的口号:“与你共渡每一天 无线电视23年”;1992年TVB银禧25年的口号:“全为了你 无线银禧”;1997年TVB30周年的口号:“无线电视30年 全力以赴 做到最好”;2000年TVB33周年台庆口号:“情系香港 制造精彩每一天”;2001年TVB34周年口号:“全力以赴 精益求精”;2002年TVB35周年口号:“实事求是 创新高峰 无线与你35年”以及去年36周年的口号:“全城投入 做得更好”等,这当中最为人熟悉应数是30周年时的口号“全力以赴 做到最好”啦,虽说只是30周年的口号,但之后这句口号一直都作为TVB员工的目标口号,到现在也经常能在电视中听到。

  TVB作为全球最大的华语电视节目供应商,除了其制作的电视剧远近驰名之外,它所制作的综艺节目和资讯性节目同样是非常出名的。其中综艺节目除了上面所说的《万千星辉贺台庆》外,台庆节目还有上世纪1991年到1997年所举办过的〈翡翠歌星贺台庆〉,之后由于某些原因才使这个可观性和可听性都一流的节目被腰斩,而今年也想让这个节目卷土重来的,但到最后又临时推迟到明年才再推出,这多少也令广大观众有点失望;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历年来的选美盛事,目前TVB每年都会举行两个出名的选美活动,分别为每年年初的“国际华裔小姐竞选”和每年年中的“香港小姐竞选”,其中的“港姐竞选”可以说是历史悠久,从上世纪的1973年起一直举办到现在。其出现为演艺圈输送了不少演艺人才,同时也成为了女性进入娱乐圈的跳板,成为她们丰盛人生展开的开端。在香港,港姐的地位也非常突出的,每年的得奖佳丽都肩负着宣传香港的使命,到世界各地进行亲善访问,就如今年新当选的应届港姐就曾到过台湾作亲善之旅。同时,历年的冠、亚、季军将分别代表香港参加每年的世界小姐、国际小姐以及环球小姐等的国际性选美活动。港姐的成功也培养了不少出名的演员,如“影后”张曼玉就是1983年港姐季军,而以美貌而闻名于世的李嘉欣则是1988年的港姐冠军。另外,如邝美云、赵雅芝、郑文雅、杨宝玲、袁咏仪、陈法蓉、郭霭明等都是港姐出身的,就连目前TVB六大当家花旦之中的三位:郭可盈(1993年)、张可颐(1994年)、佘诗曼(1997年)也是港姐来的。每年当选的港姐通常都能获得TVB的力捧,而成功晋身“小旦”行列,就如郭羡妮、胡杏儿、杨思琦等。可以说港姐为她们带来了名和利。

    至于TVB另一个选美盛事“国际华裔小姐竞选”(下称“华姐”),则是创办于1988年,论声势它的确不如港姐,但论佳丽的质素则是比港姐要好很多,毕竟入选的佳丽都是世界各地华埠(即华人社区)所选出的冠军级人马,肯定是有一定实力的,综观历届“华姐选举”代表香港出赛而成功当选为冠军的暂时只有两位,那就是“大美人”李嘉欣和现时TVB“小旦”之一的郭羡妮。而至于大家熟悉的钟丽缇也是“华姐”出身的,目前活跃于TVB的叶璇、廖碧儿以及钟嘉欣同样是“华姐”的冠军级人马。但其实历届当选的华姐,只有很少一部分会于当选后进入娱乐圈发展的,其中最大的原因是言语不通(她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中文水平都是很差的)!其实,历年的选美活动TVB都会费尽心思,务求让观众看得开心,看得新鲜;就如1998年的港姐竞选就移师到新落成的香港赤腊角机场举行;而2000年的华姐竞选也把赛场搬到了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的凯萨皇宫大酒店中举行,在当时真的引起了不少的轰动。其实,除了这类大型的选美之外,TVB近年来也搞了一些专为青春美少女而设的选美比赛,就如TVB周刊的COVER GIRLS选举,这也成为TVB吸纳新人的新途径。

    其实TVB的大型综艺节目除了选美和台庆大SHOW以外,也包括了不少慈善筹款晚会和广受观众欢迎的游戏节目。其中历年来的黄牌筹款节目就有《爱心满东华》、《星光熠熠耀保良》、《慈善星辉仁济夜》、《明爱暖万心》等;而至于说到游戏节目就更是多不胜数了,经典的就有“阿叻”(陈百祥)的《运财至叻星》,志伟的《奖门人》系列(超级无敌奖门人、天下无敌奖门人、宇宙无敌奖门人、惊天动地奖门人、吾係奖门人、继续无敌奖门人等),肥姐(沈殿霞)的《公益金屋开心SHOW》,此外还有DODO姐的〈至尊打吡赛〉以及汪阿姐的〈电视大赢家〉等,说到近年的就有为抗衡“友台”而推出的〈一笔OUT消〉、〈智在必得〉、〈一触即发〉以及〈横扫千金〉等,基本上这些节目的推出都必定会掀起一番热潮。其中,风头和受欢迎程度最高的当推志伟的〈奖门人〉系列了,从1994年推出第一辑〈超级无敌奖门人〉历经10年的革新到现在的〈继续无敌奖门人〉,每次“奖门人”的卷土重来都必定能带来收视的热潮。TVB的成功除了电视剧和非戏剧性节目的出色之外,在音乐领域同样是香港的老大,每年它与另外三大电子传媒机构(香港电台、商业电台、新城电台)共同颁发音乐领域的“传媒性大奖”。 而在广东地区特别是珠三角地区,TVB(无线电视)虽然暂时还仍属于境外电视而未正式取得落地权,但却一直保持收视之冠,打低所有地方台及中央台(这也是TVB迟迟未获广东地区合法落地权的主要原因)。其实,近年来TVB也是非常注重中国大陆这个庞大市场的,为了能尽快地进入内陆,打入内地市场。TVB也寻求与中国电视业的巨头中央电视台(CCTV)合作,当中包括每年合拍一定数量的电视剧、互相推广对方的节目及电视剧。而TVB也帮助把CCTV中央四台(CCTV4,9)的信号通过自己的卫星网络发送到各国的卫星电视平台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双方的合作。

    说到这里也顺带来谈谈电视台所关注的所谓“收视率”,“收视率”是一个电视台赖以生存的必要要素,作为衡量一个电视节目是否成功的根本,它的高低能决定电视台的收入以及未来节目的制作方向,香港地区自1991年10月以来,改以设置个人收视纪录系统来计算电视节目的平均收视。这种方法较之前的统计方式准确。所谓收视率的点数,并非代表一般人所认为的收视百分比,而是代表一定数量的观众。就拿TVB的翡翠台为例,它的收视率在港澳乃至广东地区都是第一的,这就能使它的广告价格以此而比其它的电视台为高,至于在香港以“收视点”为单位的“收视率”,目前每点大约代表6万8千人(因为目前香港大约有680万人口,将680万除以100点,就是68000/点)(这是2004年7月份公布的最新数字),而香港每天固定的收视群体大约有300多万左右,故此TVB收视中所说的30点便有8成以上的收视,是以它稳夺的收视群体来推算的。

  附:TVB各期艺训班部分学员名单:

    ☆第一期艺员训练班(1971年):吕有惠、陈嘉仪、庄文清、郭锋、高妙思、苏杏璇、黄允材、甘国亮(现为香港新城电台总裁,是DODO姐郑裕玲的前任男朋友)、招振强、许绍雄 。[这期艺训班的学员有很多现在还活跃于TVB的电视荧屏上,不少是实力非凡的实力派演员]

    ☆第二期艺员训练班(1973年):宋豪辉(编导)

    ☆第三期艺员训练班(1974年):周润发、吴孟达、林岭东、卢海鹏、邓英敏、伍润泉、萧健铿 [这期的艺训班也出来了不少演艺圈的大腕哦]

    ☆第四期艺员训练班(1975年):黄杏秀(“叻哥”陈百祥的老婆)、梁碧玲、李国麟(皆大欢喜时装版中的“十一哥”哦)、谈泉庆、杜琪峰(现为香港电影圈的知名导演)、刘仕裕(TVB前监制,擅长拍摄乡土剧如《茶是故乡浓》)

    ☆第五期艺员训练班(1976年):罗志强、骆应钧、马庆生、韦一茵

    ☆第六期艺员训练班(1977年):呂良偉、陳玉蓮、陳復生、廖伟雄、連炎輝(阿梅好友,现为保险经纪)、廖安丽、刘雅丽(歌手)、陈玉麟 [这期的名人也不少啊]

    ☆第七期艺员训练班(1978年):甘国卫、邝佐辉、鞠觉亮

    ☆第八期艺员训练班(1979年):艾威(现在《楚汉骄雄》中的樊哙)、湯鎮業、景黛音、周秀蘭、黃造時、陳安瑩、廖啓智、陳敏兒(廖啓智的妻子)、李成昌、梁潔華、黄敏仪、傅玉兰

    ☆第九期艺员训练班(1980年):黄日华、苗侨伟、吳麗珠

    ☆第十期艺员训练班(1981年):刘德华、潘宏彬、吴家(嘉)丽、梁家辉、戴志伟、戚美珍(苗乔伟的妻子)、朱碧汶、薛彩霞、黄耀明(现在是歌手哦)

    ☆第十一期艺员训练班(1982年):梁朝伟、周星驰、欧阳震华(耀泉)、吴镇宇、关礼杰、麦丽红(麦景婷)、李子雄、张兆辉、林俊賢、池佩芬、陈嘉贤、区艳莲、徐曼华、徐淑芳 [这一期也是人才济济哦]

    ☆第十二期艺员训练班(1983年):吴启华、刘青云、陶大宇、商天娥、吴君如、曾华倩、刘嘉玲、蓝洁瑛、黄伟良、刘淑仪、龙炳基 自1984年1月开始,艺员训练班正式改制,分为艺员招募、舞蹈艺员招募和司仪招募,训练期也由一年缩为3个月,改制后的艺训班重新定期

    ☆第一期艺员训练班(1984年):霍家礼、詹秉熙、陈荣峻、许建邦、龚慈恩

    ☆第二期艺员训练班(1984年):陈庭威、郭富城、邵美琪、鄧萃雯、黎美嫻

    ☆第三期艺员训练班:周海媚、吳茜薇

    ☆第四期艺员训练班:何美婷、歐瑞偉

    之后曾停办,及后又重办,

    ☆第五期艺员训练班:郑伊健、黄泽锋、李家声、吴启明、刘玉婷

    ☆第八期艺员训练班:古巨基

    ☆第十三期藝員訓練班(1999年):林峰、杨怡、傅楚卉、扬明、杜大伟、张美妮、姚启善、李中希 ,同期的舞蹈艺员训练班:吴卓羲

    ☆第十四期藝員訓練班(2000年):李明丽、马国明、吴卓羲(1999年参加无线舞蹈艺员训练班,2000年艺员训练班)

    ☆第十七期藝員訓練班(2003年):陈文静、陈丹丹、何绮云、张晓岚、林佳蓉、张雪芹、潘嘉雯

    ☆第十八期藝員訓練班(2003年):黎诺懿、陈嘉露

    历年来TVB的不少剧集都在国际上得过不少奖项,在此仅列举出当中的一部分:

    〈陆小凤〉(1978)——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银牌

    〈绝代双娇第1集〉(1979)——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牌

    〈射雕英雄传之华山论剑第3集〉(1983 )——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牌

    〈笑傲江湖(1984版)第1集〉——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牌

    〈魔域桃源第1集〉(1985)——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银牌

    〈雪山飞狐第1到4集〉(1986)——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牌

    〈观世音〉(1986)——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牌

    〈大运河〉(1987)——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银牌

    〈宝莲灯〉——1987年英国广播协会第九届设计大奖银牌

    〈仙侣奇缘〉(1991)——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优异奖

    〈九阴真经〉(1993)——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金牌

    〈射雕英雄传(1994版)〉——第二十届富士电视大奖铜奖

    〈我本善良〉——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银牌(这部剧正在翡翠台重播哦)

    〈o记实录II〉——亚太电视大奖(97)最佳电视剧大奖

    〈烈火雄心〉——亚太电视大奖(99)最佳电视剧大奖

    《创世纪第23集》——2001年英国广播协会设计大赛银奖

    资讯类剧集:〈中四丁班第1集〉——纽约国际电影电视节铜牌

    〈男亲女爱第45集〉——亚太电视大奖2001最佳喜剧节目之特别推荐

    〈茶是故乡浓〉——亚太电视大奖2000最佳电视大奖(荣誉奖)

    〈十月初五的月光第20集〉——2001亚太电视大奖最佳连续剧之特别推介

    新聞部秉承「無線新聞,事事關心」宗旨,多年來創製高質素新聞節目,在國際間屢獲殊榮;其中在1997年、2002年兩度榮獲「皮博迪大獎」,以及2001年「美國國家廣播協會」頒發的「2001年國際廣播卓越大獎」,成為首個獲得此項榮譽的亞洲地區電視台。過去35年,新聞部一共奪得92個獎項:

    《六點半新聞報道》(六月九日) 2001亞洲電視大獎

    ─ 最佳新聞節目(雙亞軍之一)

    《明珠檔案:煌獾奶炜铡?br  《六點半新聞報道:我要上學去》

    《六點半新聞報道:湛江霍亂疫潮》 2001紐約電影電視節

    ─ 自然生態組別銀獎

    ─ 特別報導片段優異獎

    ─ 調查報導片段優異獎

    《西部大開發: 求才若渴》 2001亞太廣播聯盟 -- 優異獎

    《中國入世》 第六十一屆皮博迪獎 -- 皮博迪大獎

    《星期五檔案: 老爸爸,小孩子》 《星期五檔案: 深山裡的孩子》 2002亞太廣播聯盟

    -- 優異獎

    -- 優異獎

     《亞洲經濟系列:日本》

    《六點半新聞報道》 2002亞洲電視大獎

    -- 最佳新聞/公共事務節目冠軍

    -- 最佳新聞節目亞軍

    《新聞透視: 胡鍧?br  《星期二檔案: 我要增高》

    《星期五檔案: 老爸爸、小孩子》 2002紐約電影電視節

    -- 人物傳奇優異獎

    -- 健康醫療資訊優異獎

    -- 人文關係優異獎

  银河卫星(GSB)

      无线电视旗下银河卫星广播有限公司自2000年起,一直为亚太区内频道供应商及电讯公司(如美联社)提供上行/下行信讯号及广播服务,于电视广播城设有卫星地面站。2000年12月 银河卫星广播有限公司获发本地收费电视牌照。

      2003年2月 美资卫星公司Intelsat,收购51%银河卫星广播有限公司股份,2004年2月18日以“exTV 银河卫视”品牌启动收费电视服务。惟Intelsat于2004年12月28日退股,由无线全资拥有银卫

      2005年3月,银卫前行政总裁Jim Blomfield宣布在05年末成立SelectTV,并由银卫提供部份节目及频道上行,透过PAS8卫星,为大洋洲地区提供服务。

      2005年5月20日,银卫以SuperSUN新电视品牌重推收费电视,而与和记环球电讯合作的宽带电视服务将于2005年7月初开始。

      TVBI

      无线电视在1976年成立TVBI 电视广播(国际)有限公司,为世界各地提供电视节目制作、收费电视、卫星频道和影带租赁等服务。在内陆、加拿大、美国、澳洲、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方,均有播放无线电视制作的节目,亦会为旗下节目配上当地方言语音播放及发行。最近,无线电视对报章表示将与其他亚洲国家的电视台合作拍摄剧集,并安排在当地播放。

    TVBS

      在1993年,无线电视与台湾传媒年代集团合资经营联意制作股份有限公司,成立TVBS卫星电视。2005年中,无线电视以9亿新台币全资拥有联意制作。在1997年,无线电视旗下英特发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推出《TVBS周刊》,以时事娱乐为主的综合杂志。联意主要于台湾从事电视节目制作、电视频道传送运作及出版之业务。

      无线电视于2004年公司年报指,有鉴台湾市场日益扩大,故将增加台湾本土制作,并于2004年始开拍摄台剧,如《香草恋人馆》、《爱情合约》、《恶男宅急电》等。

      内地发展

      无线电视于内地透过分公司经营节目发行、制作、代理等服务,亦为当内地电视频道提供剧集和资讯节目。

      在2004年9月,电视广播表示已取得在广东省的落地权,在广东省9个城市共10个有线电视网络播出,并协商收取转播费,以改善一直被内地非法盗播翡翠台和明珠台的情况。而无线电视与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达成协议,筹组合资公司,开拓广东省的电视市场,设立新频道及制作节目。

      2004年10月27日,香港与内地签订《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 的补充协议,进一步开放内地电视市场,允许香港电视制作单位以“合拍”电视剧的形式进入内地市场。有别于过往的“协拍”模式,“合拍”剧集均可视为“国产剧集”在内地发行及播放,毋须将剧集版权售予内地。无线电视在2004年表示,每年将增加制作 120 小时“合拍”电视剧,题材以中国古代武侠故事为主。第一套与内地制作公司合作拍摄的电视剧为《游剑江湖》,由作家梁羽生的小说改篇。

      除“合拍”模式以外,无线旗下分公司上海天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于2003年开始制作国产剧集和资讯节目,如《恭亲王》、《历史的天空》、《娱乐星天地》等。而其最近开拍剧集《一生为奴》,由陈宝国、王刚、袁立主演。

  其他业务

      而无线电视亦有其他业务。例如翡翠动画制作有限公司,主动从事动画代理;电视广播出版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杂志出版,旗下 TVB.COM Limited 主要从事经营 tvb.com 网站 (于1997年启用) 及网络节目内容(例如向电讯盈科旗下 Now.com.hk 提供节目);TVB Music Limited 正视音乐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无线电视旗下节目的歌曲发行。最近,无线电视、ASTRO ALL ASIA NETWORKS与星美传播投资由陈可辛执导之电影《如果…爱》,由金城武、池珍熙、张学友、周迅主演。

      总部

      无线电视的总部设于香港。1969年开台时,无线位于九龙塘广播道77号。在1987年11月23日,邻近的亚洲电视发生大火,摧毁该电视台大部份设施,无线电视遂借出广播道大楼部份写字楼作为紧急运作。

      1988年,无线电视租用电视企业和邵氏位于大埔仔的用地,建立“电视城”。1995年,电视城道具仓发生五级大火,整个道具仓烧毁,其后在原址重建。无线电视搬离后,该处计划兴建住宅。

      无线电视于1998年开始筹划兴建新的电视广播城 TVB City,以取代原有的清水湾设施。电视广播城位于将军澳工业邨,是香港工业邨公司历来租出最大的一幅土地,总建筑面积逾十一万平方米,投资额逾22亿港元。广播城面积较原有的清水湾电视城大30%,并以数码设备运作,其中一号录影厂是全亚洲商营电视台最大的录影厂,提供630个座位供现场观众使用。

    旗下电视频道/网络

      香港

      免费频道(无线广播):

      翡翠台(TVB Jade)

      明珠台(TVB Pearl)

      收费电视频道(由旗下SuperSUN 新电视播出):

      精选剧集台:播放外地和本地剧集

      无线大剧院:播放翡翠台经典剧集

      无线新闻台:24小时播放新闻时事节目

      无线音乐台:主要播放本地音乐和日本动画节目

      无线健康台:提供互动医疗顾问及资讯节目

      TVBQ:儿童及合家欢频道

      TVBS News:台湾24小时新闻频道

      TVBS Asia:播放台湾TVBS娱乐节目和剧集

      海外

      东南亚卫星频道:

      TVB8:普通话综合娱乐频道

      TVB星河频道 : 普通话和粤语播放TVB剧集及电视电影

      TVBJ :为海外观众播放香港翡翠台节目

      台湾卫星频道:

      TVBS: 综合频道

      TVBS NEWS: 台湾首个 24 小时新闻频道

      TVBS-G:综合娱乐频道

      TVBS Asia:在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澳洲及北美等地区播放

      美国和澳洲收费电视网络:

      Jade World 翡翠互动电视:转播香港、台湾和内地节目的电视频道,亦有当地本土制作。澳洲翡翠互动电视透视卫星向澳纽地区发送,在美国亦由 Direct TV 全美播送及在三蕃市和洛杉矶提供有线电视服务。(中央台4套`9套,湖南台,东方台`东南台等国内电视台都通过TVB这些网络进入海外华人区)

      马来西亚卫星频道:

      华丽台 :透过 ASTRO ALL ASIA NETWORKS 经营卫星的电视频道,由TVBI包销该频道的广告销售时段。

      欧洲卫星频道:

      无线卫星台:综合频道,并会在英国制作部份节目。

      日本电视频道:

      TVB大富: 由无线电视与大富株式会社共同设立,透过当地的Sky PerfecTV!卫星收费电视系统及4th MEDIA宽带电视系统,播放TVB香港及台湾的节目。

      公司架构

      主要股东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26%)

      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6.23%)

      董事局成员

      行政 邵逸夫爵士

      副行政 梁乃鹏

      副 方逸华

      董事总经理 费道宜

      执行董事 周亦卿 ; 利陆雁群; 罗仲炳

      独立非执行董事 何定钧 ; 李达三; 史习陶; 利干

      行政人员

      副董事总经理 陈祯祥

      总经理(电视广播业务) 陈志云; 郑善强

   关于邵逸夫介绍(1)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还记得这句宣传语吗?

    2002年11月15日,一条从香港发出的消息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由著名香港实业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

      据悉,“邵逸夫奖”现设天文学、数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三个奖项,该奖每年颁布一次,奖金100万美元。第一届颁奖将于2004年举行。颁奖原则:不论得奖者的种族、国籍、宗教信仰,而以其在学术及科学研究或应用获得突破性成果。且该成果对入类生活有意义深远的影响为宗旨。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一设立就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

      从颜料世家到影业王国

      1907年,邵逸夫出生于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邵氏世代以商为业。其父邵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并于1901年设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邵玉轩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1920年他病逝上海时,康有为、虞洽卿及曾任苏浙总督的卢永祥、民国元老谭延阁等晚清与民国风云人物纷纷为其题辞致哀。

      邵玉轩育有5男3女。邵逸夫排行第六,故后人称他为“六叔”、“六老板”。他早年就读于家乡庄市叶氏中兴学校,与包玉刚、包从兴、赵安中等为前后届同学,后赴上海就学于美国人开办的英文学校“青年会中学”,为此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邵家众多的兄弟无人继承父业,几乎都进入娱乐圈。五兄弟中,大哥邵醉翁于1924年创办天一影片公司,开始闯入当时尚属草创时期的中国电影业。

      “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是家族班底。老大邵醉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囤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精于发行,老六邵逸夫则擅长摄影。创业之初,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公司犹如家庭式作坊。其摄制的第一部影片《立地成佛》放映后,即深受上海市民欢迎,结果赚得盘溢钵满。旗开得胜,邵氏兄弟们为之欢欣鼓舞,随后新影片不断地从“天一”推出。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那段时间,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他们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星马的穷乡僻壤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其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飘泊一夜后终于获救生还,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州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打造“东方好莱坞”

      1937年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打乱了邵氏影业的发展进程。邵氏惨淡经营,艰难度日,后来更是难以为继,被迫关门了事。1945年抗战胜利后,正当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他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重振邵氏家业。

      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两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间,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七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从此,从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

      进入六十年代后,邵氏公司长期称雄香港市场,曾拍摄过一千多部电影,获得过金马奖、金像奖等几十项大奖。据说最盛时,每天有100万观众光顾他的影院。邵逸夫最早在香港推行电影明星制,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如胡蝶、阮玲玉、李丽华、林黛、陵波、李翰祥、邹玉怀、张彻……无不出自“邵氏”门下。其中《江山美人》、《貂禅》、《倾国倾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大醉侠》、《独臂刀》等影片都曾享誉海外,在华人世界引起巨大的反响,倾倒无数观众。据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映时“完全疯狂”,有位老太大连看一百多场,由《梁祝》而在台湾掀起黄梅调狂热;而《天下第一拳》更掀起功夫片新狂潮,发行到全球各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

      邵逸夫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邵氏家族可以说是中国电影事业名符其实的拓荒英雄。从默片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变迁都有邵逸夫及其家人献出的心血。从20年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演变,目睹中国电影的成长与兴衰,堪称电影史的见证人。

      1980年,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出任香港“无线”董事局 。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独占鳌头,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与此同时,邵逸夫还投资房产物业、股票市场等,开展多元化经营。1994“邵氏”年报显示:物业出租收入达2.3亿元,而电影放映收入仅2924万元。香港素为藏龙卧虎之地,富商豪贾云集,但以经营影视而步入香港富豪排行榜前列的惟有邵逸夫一人!

      邵逸夫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知人善任,拥有一大批各方面人才,为其所用,更在于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

      他是一个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为了树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

      散尽千金济众生

      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上,但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为此他受到了广泛的好评。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美国三藩市为表彰邵逸夫对该市的福利贡献,将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惟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1985年后,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据不完全统计,迄今,邵逸夫捐助内地科教文卫事业的资金达25亿元,捐助项目超过3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他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几年来邵逸夫还不顾耆耋之躯,多次亲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视察捐赠项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在古令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根在宁波的邵逸夫对故乡也倾注了很大的爱心。1987年后,他不仅多次回乡探亲访问,还先后捐资4000多万元帮助发展教育、文化事业。这些项目包括位于宁波大学西区的邵逸夫图书馆、逸夫教学楼、逸夫剧院以及其祖居地康乐园等。他在浙江其他地区也有巨额捐赠,如他为杭州逸夫医院的捐赠近亿元。早在九十年代初,省、市政府就授予他“爱乡楷模”、“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为家乡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一颗新发现的行星使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多年来,不管是在金马奖等影视颁奖典礼上,还是在东南亚影展、亚洲影展、亚太影展等各类影展上,人们常常会看见一位神采矍铄,精瘦干练的老人,他就是香港的“影视业大亨”——邵逸夫先生。邵逸夫涉足电影娱乐业已有七十余载,制作影片1000多部,从默片到有声 ,从黑白到彩色,他经历了电影不同时代的变迁,目睹过中国电影的成长,堪称电影史的见证人。可以说,在中国电影史上,邵氏兄弟是当之无愧的拓荒英雄。

    邵氏兄弟与“天一公司”

      邵逸夫1907年生于上海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祖籍为浙江宁波镇海人。邵氏兄妹八人,逸夫排行第六,上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曾有“六叔”之称号。邵家4兄弟排名是仁杰、仁棣 、仁枚、仁愣。4兄弟都没有继承父业,全部投进了娱乐圈,并将本名弃之不用,全都改成别号, 分别叫做,醉翁,村人、山客、逸夫,皆源于陶渊明的田园诗篇,原为“号”,叫惯了 也就成了“名”。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是旧上海有名的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经营漂染 、财务等多种生意。迢逸夫自幼受英文教育,7岁时,父亲便把他送进了美国人在上海办的一所学校学习英文,中学时上的又是美国人开办的“青年会中学”读书,这不但使他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而且形成了他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念。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娱乐事业已相当 蓬勃。从上中学起,他就经常出入于上海繁华的娱乐场所,耳濡目染之下,少年邵逸夫渐渐 痴迷于戏剧与电影。

      1923年,邵氏兄弟成立了“天一电影公司”,开始在上海拍制电影。《立地成佛》是“天一 ”拍摄的第一部无声影片。随后,又相继拍摄了由胡蝶主演的《梁祝痛史》、《珍珠塔》、《孟姜女》等几部影片。籍此几部影片,“天一”打出了“天下”,与当时的“明星”、“ 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三足鼎立于上海难。“天一”成立之初,清一色的家庭班:老大邵醉 翁,是制片兼导演;老二邵村人,擅长编剧;老三邵仁枚,善搞发行;老四邵逸夫,擅长摄 影。“天一”创业初期,都是由他们分工合作,完成一切工作,为了省钱,很多电影都是由大嫂陈玉梅领衔主演。这样一个家庭班搞电影,不必求助于外人,成本少,容易支持下去。 

    艰苦创业东南亚

      1925年,三哥邵仁枚(邵山客)将“天一公司”的电影打进新加坡。邵逸夫真正步入电影圈是 在1926年。这一年,他中学毕业,准备升读大学。这时,三哥邵仁枚从新加坡发电邀请他赴 新一起创业。逸夫考虑再三后决定放弃学业,接受邀请。从此,邵逸夫开始涉足电影业,这一重要转折注定了他一生的“影运”。

      邵氏兄弟刚在南洋创业时,历尽了艰难。刚到新加坡,邵氏兄弟们在租到的简陋的房间里,整理片子,制作海报。20年代的东南亚,只有大城市才有戏院,加上交通不便,人们很少有 机会进城看电影。电影发行工作之艰难可想而知。白天,他们把放映机、影片菲林及放映所需其它物件搬上一辆租来的老爷罗厘(一种马车)上,自己坐上去,浩浩荡荡运往各市镇,甚至乡村、园林、矿场、饱受颠箕之苦。晚上,就在露天,顶着星星、冒着露水放映电影。出生并成长在富裕家庭和大都市的邵氏兄弟很多次都想不干了,但是他们最终战胜了艰苦,坚持了下来。几十年之后,邵逸夫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地说:“……在那样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一辈子受益。如果我不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会有今天。现在青年人,心很高,学问也很深,但是不能够吃苦,是一大缺陷。”

      蕉风椰雨中,邵氏影业渐有起色。到1939年,邵逸夫返回上海探望大哥时,邵氏已有139 间戏院,分布在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印尼各地。

    历经磨难,矢志不渝

      邵氏影业“兄弟档”的发展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从创办至今经历了无数磨难,其中足以构成 毁灭性打击的就有好几次。

      第一次是在1931年8月6日,一场大火吞噬了他们设在香港的“天一”制片厂,烧毁了几乎所有的厂房和影片拷贝,大哥邵醉翁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家当毁于一旦。事发后,邵村人和邵逸夫相继抵港,替换备受打击的大哥邵醉翁,重整旗鼓。

      第二次是在1941年12月,当日本侵略军攻陷香港和新加坡时,邵氏影业首当其冲地遭受重大打击,在战火中,邵氏兄弟的百余家影院几乎全部化为灰烬。邵逸夫本人也以“拍摄反日电影” 的罪名被日本皇军扣留,关入地牢,十天后方获释。后来有人提及此事,邵逸夫连连摇头:“过去的事,不提也罢。”

      第三次是在1970年,当邵氏影业渐入佳境时,公司内部发生较大的人事震荡,在邵氏工作了12年素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因与邵逸夫意见不合,遂带走何冠昌、蔡永昌等部下及不少很有才干的演职员,离开邵氏公司,成立嘉禾影业公司。差一点使邵氏公司陷入“ 人去楼空”的窘迫境地。但是,这些磨难,都没有动摇邵逸夫把邵氏兄弟公司办下去的决心,并且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力挽狂澜,安然度过难关,又使邵氏兄弟公司一步一步发展起来。

    建设邵氏影城

      1955年,邵逸夫筹划在香港清水湾建设“邵氏影城”。因为30多年的影业生涯使邵逸夫认识到,如果没有一个配套完整的拍摄场地——影城,影片的提高就是纸上谈兵,影人没有摄影棚,等于工人没有工厂,邵氏要想在激烈的影业竞争中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电影制片厂。当时,清水湾实际上是座46英亩荒山,用邵逸夫的话说,当时如果他在这座山上向四周开枪射击 ,都不会击中任何人。他买下后,将这座山削平了60英尺,使高山化为平地,再在上面建立制片场,这项工程,光是地价和土方就花费了近50万港元。现在,这座荒山已“开垦”成为世界最大的中文影城,城内除了宏大的行政大楼和多座片厂外,还建有一条古装街,两旁尽是多式仿古建筑。每年,从这里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的影片约有四、五十部,大大超过香港其他电影公司的影片产量,邵氏影城全盛时期,员工超过1300人,被外国传媒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

      1959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从60年代开始,邵氏兄弟展开了一个庞大扩张计划 ,在香港、新加坡推出“每月一院”,选择适当地点大开影院。短短几年,邵氏影院星罗棋布,迅速增至130余家,形成一张巨大的发行网络。应该说,邵氏兄弟促成了60年代香港电 影的繁荣,当时的邵氏经常于亚洲影展中夺得奖项,旗下拥有大量著名影星,影片如《貂蝉》、《江山美人》及《独臂刀》,均是脍炙人口、开创电影发展方向的作品,与此同时,邵逸夫的身家也得以急剧膨胀。

    进军“无线”,挤身富豪

      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电影业开始走下坡路,电影的市场在日益缩小,竞争日益激烈,电影逐步失去了昔日鼎盛时期的灿烂光辉。邵氏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凭着职业的敏感,邵逸夫意识到,必须把业务向多元化发展,向电影的姐妹艺术——电视进军。

      早在60年代中期,邵逸夫就投资于香港无线电视台,成为“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无线电视台)的董事。但是,他真正将事业的重心转向电视业还是在80年代。当时,有人认为他是在与邹文怀嘉禾影业公司的竞争中失利才逐渐淡出电影业而转投电视业,但无论如何,事实证 明逸夫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他使邵氏避过了如今的影业低潮。时至今日,“无线”每年为他带来巨大的盈利,人们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

      邵逸夫用所赚之钱,大量购买地皮,并购入香港电影的股份,将公司业务多元化。1987年 ,邵氏停止所有电影制作,物业发展和投资是主要收入来源。1991年,邵氏以5000万美元认 购美国美思百货(Macys),持10.3%股份。此后,邵氏家族与英国西敏寺公爵家族在港成立Gro svenor Asset Management Ltd,成立一个拥有数亿美元的基金,投资中、港及东南亚地产市场 。1995年2月,邵氏兄弟(香港)及邵氏基金共出售10%的电视广播股份予英国上市传媒及娱乐公司庇亚逊集团(Pearson),金额是13.02亿港元。目前,单是邵氏片场,已拥有面积80万平方英尺的土地,随着地产价格的飞升,令邵逸夫跃居香港十大富翁之列。据香港《明报》估算,邵氏资产目前已逾百亿港元。

    慷慨捐献,屡获殊荣

      早在1974年,他已获得英女皇颁发的CBE勋衔,1977年,又被英女皇册封为KNIGH TBACH ELOR爵士。1980年起,他但任“无线”电视董事局 ,此后数十年,捐助数以亿计港元 ,支援香港与内地学府及医院的建设。1985年1月邵逸夫以“邵氏基金会”的名义一次捐款1 .06亿港币,受益的有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台湾国际艺术学院。浙江大学在风景秀丽的玉泉山风景区还修建了一座科学馆,命名为“邵逸夫科学馆”。同年3月,他又捐款1000万港币给中国保护莫高窟壁画工程,受保护面积达3000平方米。对内地教育,邵逸夫说:“内地培养师资刻不 容缓”,“一个先生五十个学生,十个五百个,作用就大了”。此后,邵逸夫更大规模地 为内地教育、文化、体育事业捐资,如今,几乎有名的大学都建有逸夫楼、逸夫体育馆等。 

      1990年,中国科学院将发现的一颗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三藩市将 每 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其贡献,1998年,邵逸夫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大紫 荆勋章。

      “邵氏出品、必属佳片”是邵氏每部电影的宣传口号,雄霸影坛的邵氏电影王国,沉睡多年后,在新千年重整旗鼓,誓要再创昔日佳绩。作为掌舵人的邵逸夫先生亲自下令开拍新片《不死情迷》,并钦点黎明和濑户朝香主演,誓要在香港电影圈再创佳绩,重夺影坛王者之位,延续邵氏电影王国的神话。

  最近N年tvb每年最佳男主角,女主角

    1997年

    全港最受欢迎电视节目 ─── (难兄难弟)

    最佳剧中男主角演绎奖 ─── 罗嘉良 (难兄难弟)

    最佳剧中女主角演绎奖 ─── 关咏荷 (苗翠花)

    最佳感人恋情演绎奖  ─── 周海媚、林家栋(大闹广昌隆)

    最佳惹笑冤家奖    ─── 欧阳震华、关咏荷(醉打金枝)

    最厌恶角色演绎奖   ─── 马蹄露 (真情)

    1998年

    我最喜爱的电视节目(戏剧类)───  (妙手仁心)

    最佳男主角奖     ─── 罗嘉良 (天地豪情)

    最佳女主角奖     ─── 蔡少芬 (天地豪情)

    最佳拍档大奖     ─── 吴启华、蔡少芬(妙手仁心)

    萤幕大跃进奖(戏剧组)─── 张家辉 (天地豪情)

    我 最 喜 爱 的 拍 档 (非 戏 剧 组) --------

    曾志伟、钱嘉乐、林晓锋(超級无敌奖门人)

关于无线和亚视的一些资料

    1999年

    最佳男主角奖     ─── 古天乐 (刑事侦缉档案Ⅳ)

    最佳女主角奖     ─── 宣萱  (刑事侦缉档案Ⅳ)

    最佳拍档大奖     ─── 罗嘉良、陈慧珊 (先生贵姓)

    我 最 喜 爱 的 拍 档 (非 戏 剧 组) --------

    曾志伟、钱嘉乐、林晓锋(超級无敌奖门人)

    2000年

    我最喜爱的女主角 ─── 郑裕玲 (男亲女爱)

    我最喜爱的男主角 ─── 欧阳震华(洗冤录)

    我最喜爱的拍档 ─── 张智霖、佘诗曼 (十月初五的月光)

    我最喜爱的拍档 (非 戏 剧 组)-----------------肥姐、洪天明和吳家樂的《公益開心百萬Show》

    2001年

    我最喜爱的男主角 ------ 古天乐(寻秦记)

    我最喜爱的女主角 ------ 汪明荃(婚前昏後)

    我最喜爱的拍档 ------ 吴启华、蔡少芬

    (妙手仁心II)

    我 最 喜 爱 的 拍 档 (非 戏 剧 组) --------

    曾志伟、钱嘉乐、林晓锋(宇宙无敌奖门人)

    万 千 光 辉 演 艺 大 奖---- 关海山

    99年台庆时,正值千僖年之际,TVB搞了一个千僖年最难忘角色的评选,

    结果毫无疑问,世纪最难忘角色是上海滩的许文强。

    十个最难忘角色五男五女分别是:

    上海滩 周润发

    陆小凤 刘松仁

    神雕侠侣 刘德华

    西游记 张卫健

    妙手仁心 吴启华

    林亚珍 萧芳芳

    家变 汪明荃

    上海滩 赵雅芝

    真情 薛家燕

    难兄难弟 张可颐

  2000年萬千星輝賀台慶

    我最喜愛的電視角色

    1.《男親女愛》黃子華

    2.《男親女愛》鄭裕玲

    3.《創世紀》羅嘉良

    4.《創世紀》古天樂

    5.《金裝四大才子》張家輝

    6.《十月初五的月光》張智霖

    7.《茶是故鄉濃》林家棟

    8.《十月初五的月光》佘詩曼

    9.《十月初五的月光》薛家燕

    10.《創世紀》汪明荃

    11.《洗冤錄》歐陽震華

    12.《雷霆第一關》宣萱

    2001「本 年 度 我 最 喜 爱 的 电 视 角 色」得 奖 名 单:

    1. 陀枪师姐III- 欧阳震华(陈小生/小生)

    2. 封神榜- 苑琼丹(殷十娘/十娘)

    3. 婚前昏後- 汪明荃(林皓雪/阿雪)

    4. 皆大欢喜- 薜家燕(游念慈/金夫人)

    5. 小宝与康熙- 张卫健(韦小宝/小宝)

    6. 勇往直前- 马浚伟(甘元)

    7. 陀枪师姐III- 蔡少芬(卫英姿/阿姿)

    8. 七姊妹- 罗嘉良(谢子堂/椰子糖)

    9. 寻秦记- 宣萱(乌廷芳/芳儿)

    10. 妙手仁心II- 吴启华(程至美/Paul)

    11. 寻秦记- 古天乐(项少龙)

    12. 酒是故乡醇- 佘诗曼(黎顺风/顺风)

    13. 婚前昏後- 张可颐(孙庆家/阿家)

    2002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女主角:

    陈慧珊《绝世好爸》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男主角:

    罗嘉良《流金岁月》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飞跃进步女艺员:

    胡杏儿《流金岁月》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飞跃进步男艺员:

    陈豪《洛神》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拍档(戏剧组):

    《皆大欢喜》赵学而、陈彦行、梅小惠及林漪娸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拍档(非戏剧组):

    黄子华及《一触即发》窿窿

    本年度我最喜爱的电视角色:

    蔡少芬 《洛神》(甄宓)

    宣 萱 《流金岁月》(程天蓝)

    成珈莹 《烈火雄心II》(纪瑶)

    罗嘉良 《流金岁月》(丁善本)

    李克勤 《法网伊人》(高志朗)

    陈慧珊 《绝世好爸》(高佩怡)

    马浚伟 《洛神》(曹植)

    秦 沛 《绝世好爸》(高开)

    郭可盈 《法网伊人》(沉学仪)

    方中信 《烈火雄心II》(唐明)

    沉殿霞 《我要Fit - Fit》(庄秀丽)

    王 喜 《烈火雄心II》(纪德田)

    万千光辉演艺大奖:

    罗兰

    卓越非凡大奖:

    岁岁欢腾队(薛家燕队)

    2003年

    我最喜爱的男主角:郭晋安《戆夫成龙》

    我最喜爱的女主角:张可颐《九五至尊》

    我最喜爱的飞跃进步男艺员:林峰《律政新人王》

    我最喜爱的飞跃进步女艺员:杨怡《智勇新警界》

    我最喜爱的实力非凡男艺员:秦沛   

    我最喜爱的实力非凡女艺员:邓萃雯

    我最喜爱的拍档(戏剧组):郭晋安、宣萱《戆夫成龙》   

    我最喜爱的拍档(非戏剧组):黎诺懿、李逸朗、李雨阳、陈宇琛 《当四叶草碰上剑尖时》

标签: 亚视 无线 一些 转载 关于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