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回头看看过去……
知彼知己,至少可知观彼时的己态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乱了,乱了,乱七八糟,逻辑混乱,思维混乱
不过是读报偶得,而已
【日期】1989.06.04
【版次】7
【标题】美国“扫黄”一瞥
【作者】元济
【正文】
美国杀人犯特德·邦迪1月底在佛罗里达州被判坐电椅处死。临刑前,邦迪在回答他为什么采取暴力手段时说,阅读色情书报“就像上了瘾一样,愈来愈渴望更强烈的货色,有一天……你开始觉得,假如真的动手去做,可能比光看要刺激多了。”显然,邦迪把他的罪恶归咎于色情书刊。不论邦迪的话是否可信,也不管他的话是不是耍花招,他的临终“遗言”却使美国有关色情与暴力关系的争论再度热烈起来。争议可能暂时不会平息,不过,司法部门和女权运动人士坚信色情书刊会引起暴力犯罪。两年来,美国司法部在全国开展了一场规模空前的“扫黄运动”。
美国色情文化泛滥成灾,赤裸裸暴露奸淫,斗殴和凶杀的书刊、电影及电视比比皆是,无时无刻不在腐蚀和侵袭着人们的心灵。充斥美国市场的录像带出租业是色情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估计约有2000多万美国人现在每周至少看一次“蓝色录像”(比黄色录像更黄的色情录像)。除了各种黄色杂志、录像、电影、电视外,8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虽无视觉形象但危害极大的“色情电话服务业”。这种电话是一些色情商人设立的专用电话,只要付费,就可以在电话里听到各种淫声秽语的录音。据统计,美国色情物品的销售额每年达70亿至100亿美元。美国社会舆论认为,不健康的娱乐业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在进行着一场精神上的浩劫。
1986年,美国前司法部长米斯领导的色情文学调查委员会呼吁开展一场法律和全民运动,以反对广为传播的色情文学。米斯在长达2000页的报告中说,赤裸裸的色情描写与性犯罪有着直接联系。调查委员会提出了92项建议,指导各级政府采取严厉的法律措施取缔色情文学。司法部于1987年初,开始调查并制止色情物品的州际邮购活动。去年8月,美国联邦调查局曾采取跨州联合行动,突然搜查了华盛顿特区、俄亥俄和佛罗里达州等地的一些色情商店,没收了一大批色情杂志和录像带。联邦调查局的这次扫黄行动是根据美国司法部的命令进行的。司法部去年已对250多人绳之以法。从前以这种罪名定罪的几乎绝无仅有。今年1月在波士顿,一名叫詹森的哥本哈根商人以进口儿童色情书刊的罪名被判37个月徒刑。在西雅图,一个叫瓦坎蒂的夜总会演员已经度过几个月的铁窗生活。以贩卖色情书刊而生意兴隆的商店,如今在辛辛那提、俄克拉何马市和北卡罗来纳州的大部分地区已被迫关门。海关关员奥马利估计,美国进口的儿童色情书刊近两年已降低了一半。一些地方性的电话公司也已禁止顾客利用他们的线路“听黄腔”。扫黄团体的一位成员麦盖迪说,“我们已经开始有干净的城市了。”
美国扫黄之役得到各种团体的支持与合作,主张关闭各种色情商店的民间势力不断崛起并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联邦政府新制定的扫黄法使侦办人员“如虎添翼”。去年秋天,国会通过的一项法律不但使色情案件容易起诉,而且修订了刑法,增加了禁止利用电脑为儿童色情书刊做广告的条款。各级法院、检察部门以前往往将色情案件束之高阁,现在能及时办案,速审速决了。
布什总统曾说过,他的政府将致力“扫黄”,司法部长桑柏也早已是“扫黄”政策的拥护者。面对着一个日益张大的法网,美国有的色情商人已在开始考虑改行了。但美国要想扑灭色情文化,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
【日期】1989.06.06
【版次】3
【标题】美国犯罪活动猖獗
政府增拨巨款打击
【作者】仓立德
【正文】
本报华盛顿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为严厉打击美国日益猖獗的犯罪活动,布什总统5月15日宣布增拨2亿美元建造新监狱、增加执法人员,要求对重犯处以极刑,并谋求通过立法禁止进口及销售外国半自动进攻型武器。
这项新计划的要点是,一、在1990财政年度的5亿美元监狱预算基础上追加10亿美元,在全国范围内增加2.4万个监狱新床位,从目前的4.8万个床位增至7.2万个;二、司法部、联邦调查局、烟酒枪支管理局等执法机构将扩大编制并得到新拨款;三、依法重判持枪参与毒品犯罪的暴徒,对雇用谋杀、恐怖谋杀等重犯处于死刑;四、通过立法永久禁止从国外进口、制造及销售可连射15发以上子弹的半自动枪支。
这项打击刑事犯罪的新方案是布什在华盛顿国会外的群众集会上宣布的。布什同时还接见了在执勤中受伤的警官。*
【日期】1989.06.06
【版次】7
【标题】可卡因婴儿
【作者】陈封
【正文】
美国伊利诺州洛克福德市一家医院今年二月有一个女婴出生两天后因严重缺氧死去。医生在女婴的尿液里查出含有可卡因毒素,同时也在女婴生母梅兰尼·格林的血液中查出同样的毒物踪迹。当地司法机关得到医院的报告后,即以间接杀人罪和向幼儿提供毒品罪将二十四岁的梅兰尼逮捕。
因孕妇吸食或注射可卡因等毒品而损害了腹中胎儿的事例在美国越来越多。据专家估计,全国每年约有三十七万五千新生婴儿或胎儿因中毒死亡。医生们说这些“可卡因婴儿”的神经都受到损伤,如果不是死于母腹内,出生后也必然弱小、畸形并很快死去。
关于梅兰尼·格林的被捕,司法当局是从刑事犯罪角度判断并作出决定的,因为一个婴儿降生两天后便突然死亡,追查死因,发现凶手是婴儿的母亲。
但是保障妇女权利团体的人士反对司法当局的硬性做法。他们认为孕妇吸烟或饮酒同样对胎儿造成伤害,如果制定法律,罪与非罪的界限很难划分。一位女检察官承认这是一个难题。她说:“有些妇女要整天站着工作,她们怀孕期间也对胎儿造成伤害,难道也要逮捕她们吗?”
民意测验表明相当多的人认为孕妇的行为在法律上应对她们的未来子女负责,包括吸烟和饮酒。然而美国至今还没有任何州制定出明确的法律条文。(陈封)*
【日期】1989.07.12
【版次】3
【标题】美国丑闻不断 道德战再度爆发
两党互斥腐败 原本是一路货色
【作者】黄泳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7月10日电 (记者黄泳)美国新闻机构最近连连披露前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官员、共和党要人和房地产商内外勾结、营私舞弊的丑闻,使美国的廉政问题再次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简称住房部)是专门负责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的部门。但在里根政府时期,住房部成了一处“政治交易所”。房地产商人为了争取到兴建和维修低收入者住房的有厚利可图的合同,纷纷雇用或指派所谓“路子硬”的人物,如里根的竞选功臣、前内阁成员和共和党议员等,到住房部游说,而住房部则为这些掮客大开方便之门,有求必应,把大批的项目承包给了他们所代表的地产商。
不少掮客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轻而易举地为雇主赢得数以亿计的美元的合同,同时自己也从房地产商那里得到“慷慨”报酬。如前内政部长瓦特,仅打了8个电话,再约住房部长面谈半小时,就拿到了近30万美元的“酬金”。国会议员们虽不便直接、公开地接受“酬谢”,但是接受过他们帮助的房地产商会通过捐赠竞选经费之类的方式予以报答,这是不言而喻的。
据揭露,通过政客们说情而批准的项目往往浪费惊人,超支严重。另外,住房部内部管理混乱,帐目不清,贪污挪用公款成风。这两者合计,据说已给纳税人带来至少4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有关部门目前正在就这些问题进行调查,迄今已立案630起之多。因此,从其规模和涉及的人数来看,住房部丑闻不亚于去年轰动一时的国防部军火采购人员受贿案。
住房部丑闻被揭露后,使美国政坛趋于平静的道德大战再度爆发。民主党指责说,住房部的问题反映了共和党执政的腐败;而共和党则反唇相讥道:10个皮尔斯(前住房部长)也抵不上一个赖特(民主党人,前众院议长,因违反有关道德法规,今年5月被迫下台)。双方互相揭短,煞是热闹。
普通美国人对这一丑闻感到气愤的是,在美国一方面无家可归者队伍不断扩大,而另一方有权势的政客们却同房地产商狼狈为奸,大发“低收入者住房”财。难怪《华尔街》一篇文章称之为“名副其实”的丑闻。*
【日期】1989.07.15
【版次】7
【标题】金钱腐蚀美国大学体育界
【作者】村夫
【正文】
今年初,曾数次荣获全美冠军的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式足球队不断发生暴力或其他违法案件。
一月十三日,一名选手仅为一台录音机所有权的争议,就拔枪射击,致使一名老运动员身负重伤。一星期后,该队的三个运动员竟在宿舍中轮奸了一名二十岁的女青年。二月十日,该队负责人又因私售毒品罪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
此类事件在其它大学也频频出现。得克萨斯—圣安东尼奥大学篮球队的新选手,因在饭店中强奸女营业员、杀人未遂被起诉。克雷姆森大学足球队员因殴斗、圣姆大学足球队员因肇事后逃走被起诉。
纽约的一位大学女子篮球队教练认为,在大学最高水平的体育圈内,已经形成了一种引发犯罪的结构。
高水平的足球赛或篮球赛,因主要电视网竞相转播,给大学带来大量的收入。譬如新年期间的赛事,会使一所学校获得数百万美元。一些大学为了获得庞大的收入,不惜重金招募高中生里有希望的运动员。这样,属于一个州前十名的运动员,就会有十所以上的大学竞相争取。这些大学常常破坏全美大学运动协会的规定,给高中生买高级轿车、许诺发给高额奖学金。
各大学竞相争夺和高额物质引诱,使那些刚从高中毕业的年轻选手昏了头,他们个人主义心理极度膨胀,为所欲为,最后走向强奸、杀人的犯罪道路。
美国一些大学面对校园体育界日益增多的犯罪案件,急忙采取补救措施,如考虑规定入学第一年禁止运动员练习,以便使其专心学习,关闭被称为“犯罪温床”的运动员专用高级公寓。
但是,人们却怀疑这种想法是否能付诸实施。一位教练认为,如果禁止运动员入学第一年训练,大学就不能培养优秀的选手。
人们看到,美国大学体育界的拜金主义已腐蚀了“运动员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都应是健全的”这种理想。*
【日期】1989.07.17
【版次】3
【标题】美工业生产连续下降
【作者】新华社
【正文】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4日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工业生产和厂矿设备利用率已出现连续两个月下降的局面。
工业生产继5月份下降0.1%后,6月份又下降了0.2%。在此之前,2月份也曾下降0.2%。分析家认为,上述情况表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正在放慢。(新华社)*
【日期】1989.07.20
【版次】3
【标题】美国外贸赤字急剧上升
【作者】本报电
【正文】
本报华盛顿7月18日电 据美国商务部今天发表的报告,美国今年5月的外贸逆差急剧上升,达到102亿美元,是1989年头5个月中外贸赤字最高的一个月。据估计,以今年头5个月的外贸逆差折合年率,1989年全年的外贸赤字将超过1110亿美元。
商务部长说,5月份的外贸赤字令人失望。在这个月里,进口增加了4.3%,而出口只比上月增加0.9%。*
【日期】1989.07.21
【版次】3
【标题】美国老人自杀案增多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7月19日电 据今天的《纽约时报》报道,美国老人自杀案件自80年代始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报道引用政府有关记录说明,自30年代大萧条之后,美国老人自杀案逐年减少。但自1981至1986年却增加了25%。
报道说,65岁以上的老人自杀率1986年为每10万人中21.6人,而1981年为17.1人。同期,美国全国的自杀率从每10万人中12人上升为12.8人。
美国许多健康专家对近年来自杀率上升感到不解,因为美国政府不断增加对老人的福利,使他们比前辈更加健康长寿。*
【日期】1989.07.21
【版次】7
【标题】“政治分肥”:美国的大使任命
【作者】黄晴
【正文】
美国政治制度中有所谓“政治分肥”的传统——即当选总统提名其亲信及竞选支持者担任公职。驻外使节职务亦是这种“政治分肥”的内容之一。任命毫无外交经验的人担任外交官,以至引起议论的事例委实不少。例如,被里根任命为驻英公使的约翰·路易斯,就曾被资深职业外交官讥为“唯一合格的地方就是会说英语。”
迄今为止,布什政府提名的六十个外交职位人选中,有四十七人属于很少或毫无外交经验的。其中引起最大争议者是被提名为驻意大利大使的塞奇亚。
此公为美国木材巨商,百万富翁,为布什在密歇根州取得党内竞选胜利颇有劳绩。此公好说粗俗秽语,在公众场合和会见记者时亦不稍有收敛。任命之说传开后,意大利报纸将他称为“脏话大使”。美国参院外委会虽有人对此项任命颇多腹诽,但均不愿为此小事和布什搞僵,遂以十三比零的票数通过这一任命。
布什政府的外交任命中还有:驻卢森堡大使是共和党政治资金的高级募集人;驻芬兰大使是一石油公司董事长,布什一九八八年资金募集委员会成员;驻西班牙大使是佛罗里达土地开发商,布什的资金募集委员会的全国两 之一;驻新西兰公使是西雅图的地产经纪人,主持过布什在华盛顿州的竞选活动。她在被提名后对新西兰报纸说,她对外交事务无甚兴趣,不知该国的总理是何姓名;驻澳大利亚大使是佛罗里达的零售巨头,向共和党捐过十万美元。
此外,还有一个被任命为驻巴哈马使节的赫克特,此公曾当过内华达州的参议员,但更使他出名的是他那别字迭出,语无伦次的演说。当参院外委会问及他当大使的资格时,他回答说,巴哈马的生活方式和内华达差不多。(黄晴 据六月五日美国《新闻周刊》编写)*
【日期】1989.07.22
【版次】7
【标题】美国面临的社会危机
【正文】
英国《泰吾士报》最近刊登一篇文章,谈美国青少年犯罪增多问题,摘要如下:
如果你问纽约州长马里奥·科莫,什么是对美国最大的威胁,他肯定会说:“没有对年轻人传授价值观念。”
科莫是最有影响的民主党人之一。他把暴力和愚昧行为不断增加归咎于家庭、学校、教会和政府没有传授一套价值观念,或者没有传授辨别是非的标准。他说,这就是“吸毒、犯罪、十来岁的少女怀孕、甚至是经济问题的原因”。
当从布什总统到杰西·杰克逊牧师这样的活动家,人人都在寻找办法,对付被看作是可能危及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生存的故障时,这种老调达到了高潮。
现在,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到美国正面临着一个社会危机。青少年暴力犯罪率急剧上升,十五岁以下男孩的强奸案发案率两年中增加了一倍。
最近一些可怖的案件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犯罪率上升不仅仅是社会病态最严重的、范围不断扩大的内城社区里黑人“下层阶级”的产物,白人居住的郊区的青少年暴力犯罪率也在不断上升。
专家们认为这种情况的造成,有很多因素,但大部分因素都归咎于道德观念淡薄和家长与学校没有培养一种自我约束的观念。
对美国青少年有巨大影响的电视和流行音乐现在所宣扬的物质主义的形式比一个世代之前露骨得多。
例如,一个普通美国儿童长到十六岁时,他以从电视上见过了大约二十万起暴力行为。奴役、强奸和凶杀成了通俗流派流行歌曲的主题。
七百万青少年,即美国四分之一的十岁至十七岁的儿童处在毒品、酒类、在早龄时期就发生无防护性关系和其他行动的影响的危险之中。*
【日期】1989.07.27
【版次】3
【标题】吸毒虐待 纽约儿童健康不佳
贫困少医 美国枉称世界首富
【作者】本报电
【正文】
本报华盛顿7月24日电 据纽约市一份有关儿童健康的调查报告,纽约市儿童健康状况不佳,一系列医疗和社会问题威胁着整个一代贫困儿童的未来。纽约全市有200万儿童,约1/4的儿童无医疗保险,60%的儿童生活在贫困或近于贫困的家庭。这份由21名专家组成的专门小组经过两年多时间写成的报告称,目前,儿童受虐待、吸毒引起的婴儿后遗症以及儿科艾滋病成了贫困孩子死亡的重要原因。报告认为,健康问题的根源在于贫困。报告承认医疗服务无法医治影响儿童健康的社会条件,但儿童保健体系不健全是个极严重的问题。*
【日期】1989.07.27
【版次】7
【标题】残疾人的正确形象
【作者】陈封
【正文】
残疾人往往成为被怜悯的对象,经常在人们注视下生活,而这种注视却不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
美国电影和电视演员阿兰·托艾失去一条腿,必须撑着双拐才能走路。他说残疾人在社会上被投以异样眼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电影和电视歪曲了残疾人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正确形象。在电影或电视中,残疾人扮演的角色不是恶徒便是可怜虫,或者是具有特异功能的人。
托艾说为什么残疾人不能被承认同普通人一样,可以为社会作出贡献呢?实际上有某些身体缺陷的人完全可以成为优秀的银行家或工人。他说影视界对残疾的歧视极大地影响着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
据美国人口统计局调查,美国现约有3700万身体功能残疾者。托艾呼吁影视界和其他传播媒介反映残疾人的正确形象。(陈封 编译)*
【日期】1989.07.28
【版次】7
【标题】面临困境的美国金融体系
【作者】王惠洪
【正文】
美国经济度过1980—1982年危机以后,已经进入第7个扩张年。尽管目前经济增长速度仍然较快,但是,美国的金融体系却相当脆弱,面临着重重困难。
各机构纷纷倒闭
美国从1982年开始形成一股银行倒闭浪潮,1984年倒闭了79家,创历史最高记录。此后,倒闭银行的数目有增无已,1985年至1988年分别为120、138、148和200家。另外,截至1988年底,全国有1416家银行经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审定列入“有问题”银行名单,占受其担保银行总数(14000多家)的大约10%。
美国储蓄贷款业的境况更加糟糕。从1982年到1988年,因失去偿债能力而倒闭的储贷机构数目直线上升。据美刊报道,人们已开始对美国储贷业失去信心,去年下半年以来出现了“无声的挤兑”现象。从1988年11月到1989年2月存户从储贷机构总共提走340亿美元的存款。布什总统正是针对这种严峻形势而提出一项挽救美国储贷业的“重要方案”。存款保险系统虚弱
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是保持美国金融体系稳定的两根重要支柱。这两家公司主要靠向承保的银行和储贷机构收取保险金和各项投资收入维持。自1982年以来,由于银行和储贷机构倒闭的数目一年高过一年,公司支付的赔偿费用越来越多,使公司财政陷入了入不敷出的窘境。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已经连续三年出现赤字,仅前年和去年两年合计亏损额就高达140亿美元。美国联邦储蓄和贷款保险公司的情况更加严重,它的保险基金早已用光,1987年赤字高达137亿美元,1988年的赤字还要更大一些。现在联邦储贷保险公司实际上已经没有现金支付赔偿费了。为此,布什政府提出计划要求商业银行和储贷机构向两家保险公司增加交纳存款保险金,以填补公司的保险基金窟窿。目前这两家公司负责为14000多家银行和3100多家储贷机构的3.4万亿美元存款保险。据估算,因调高保险金率,两家公司可分别增加保险金收入16亿美元和12亿美元。但是,这项计划无疑会给美国银行业和储贷业雪上加霜,引起银行界和储贷界的不满,即使计划能够付诸实施,也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两家保险公司的财政困难。布什政府还提出要成立专门机构,出售500亿美元的公债以资助陷入困境的储贷机构,公债利息由政府支付。这表明没有联邦政府的支持,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系统已经很难维持了。
外资银行抢占地盘
外国金融资本大量渗入美国银行业是在80年代中期以后。据美报报道,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认为,外资银行不仅实力强,而且提供贷款的利率比美国银行低,因此,这些美国公司反而更加愿意与外资银行建立业务联系。
日本金融资本对美国银行业的攻势最猛,抢占的地盘也最大。迄1988年6月底,日本共有33家银行在美国开设了116个办事机构。这些银行机构的资产、存款和贷款分别占在美国的全部外资银行这三项总数的51.5%、48.9%和50.6%。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是日资银行的重点进攻地区。据报道,日资银行已经占有加州所有银行资产的24%和贷款的25%,加州最大的10家银行中就有5家是日本的。日本金融资本现正向美国中西部和南部伸展。英国、法国、西德和意大利等西欧4大国在美国开设的银行办事机构虽比日本多,但它们的资产、存款和贷款额占全部外资银行总额的百分比不及日本的1/5。近年来,美国银行开始收缩国际业务,扩充国内业务,加强国内银行业的竞争能力。看来,国际金融资本争夺美国银行阵地的斗争会日趋激烈。
第三世界债务的压力
自1982年第三世界“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一些大型跨国银行一直在设法减轻第三世界债务的负担,但成效并不显著。迄1987年6月底,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积欠美国25家最大银行控股公司730亿美元债务。到1988年6月底,花旗、大通、美洲、摩根、化学、安全太平洋、制造商汉诺威、第一州际、银行家信托以及威尔士·法戈等10家最大的跨国银行还持有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债务577亿美元,几乎等于它们的全部股本与贷款损失准备金之和。
3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提出了一项解决国际债务危机的新计划,拉美主要债务国对此普遍表示欢迎。现在的问题是债权银行是否“自愿”减免债务?如债权银行同意减免了,那么究竟减多少才算合适?这对美国那些持有第三世界债务最多的跨国银行是至关重要的。据《美国银行家报》报道,“联合国贸发会议”建议第三世界国家欠银行债务全面削减30%。按此比例计算,上述美国10家最大跨国银行将勾销173亿美元债务,比它们现有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约超出26亿美元,看来是很难承受的。
最近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开始放松银根,商业银行的优惠利率下调0.5个百分点,降至11%。美联储调整利率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抑制美元涨势,深层原因在于防止金融体系出问题。但是,利率下调又会给通货膨胀增添上涨压力和使外资内流受阻,因此,美联储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和吸引外资以弥补财政赤字,又不能把利率压得太低。从发展趋势看,只要美国联邦政府的财政赤字下不来,再加上通货膨胀如进一步恶化,美联储则不得不使利率保持一定高度,使美国的银行和储贷体系受到生产滑坡和证券业衰退的威胁。*
【日期】1989.07.29
【版次】3
【标题】美全国研究委员会报告指出
美国黑人境况依然窘迫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华盛顿7月28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美国一家民间研究机构——“全国研究委员会”昨天发表一份题为《黑人与美国社会》的长篇研究报告指出,美国黑人的境况在过去50年中有很大改善,但是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仍然与白人相差甚远。因此,如何消除这些严重的不平等是美国面临的一个“尚未完成的议事日程”和挑战。
报告说,70年代以来黑人的经济地位没有改善甚至下降了。黑人贫困率是白人的2倍至3倍,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年收入在1万美元以下的低收入黑人家庭的比例从1970年的26%上升到1980年的30%。黑人的平均工资大大低于白人。
报告指出,黑人与白人享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在以黑人学生为主的学校里,师资质量及设备往往较差。70年代中期以来,黑人上大学的比例下降,高中生辍学率是白人的2倍,在中小学校,种族隔离和对黑人学生另眼相看的现象普遍存在。
据告说,黑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高于白人,婴儿死亡率是白人的2倍。65岁以下的人中,22%的黑人没有医疗保险,而白人的比例则为14%。
报告认为,黑人在就业、教育、住房等问题上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在大城市,黑人区与白人区截然分离。1988年联邦、州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当选官员中有6800名黑人,只占全国当选官员总数的1.5%,显然与黑人人口的比例极不相称。这些种族歧视正是进一步改善黑人境况的主要障碍。报告预测,“在可预见的将来,不可能把黑人完全同化在一个‘色盲社会’(即没有种族歧视的社会)。”
这份研究报告已出版,全书长达608页。是由“全国研究委员会”的22名研究员和另外18名专家在经过几年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具有很大权威性,并受到了此间社会学家的重视。*
【日期】1989.07.29
【版次】3
【标题】全球二氧化碳释放量上升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7月27日电 美国科学家说,全球二氧化碳释放量继续上升,1987年是连续第4年上升,美国是释放量最大的国家。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格雷格·马兰说,1987年全球电厂、工厂和机动车辆释放出的导致全球变暖的二氧化碳高达56.5亿吨,比1986年的55.7亿吨高出1.53%。在1980年—1987年间,全球释放量增加了7.3%。
马兰说,1987年美国的二氧化碳释放量上升的比例比全球高,达到1.92%。1988年估计又增加了3%。目前,美国的二氧化碳释放量占全球总数的22%,比任何一个国家都高。
马兰说,全球二氧化碳释放量上升最快的是南亚和东南亚地区。*
【日期】1989.08.01
【版次】3
【标题】美国防部新闻中心透露
美将大量生产新式化学武器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纽约7月30日电 据美国国防部新闻中心透露,美国国防部计划生产总值超过30亿美元的新式二元化学武器。
国防部新闻中心在最新一期的《国防箴言报》上说,美国生产化学武器向其它国家发出了一个自相矛盾的信息,同时也威胁到消除化学武器的谈判取得进展。美国曾不断声明需要消除化学武器。
美国于1987年12月开始生产二元化学武器。化学武器有时被称为“穷人的核弹”,因为在一场化学战争中,受害者是无数的平民,而不是士兵。
据透露,美国打算在进攻性军事行动中使用化学武器,以使敌人失去作战能力。
美国目前正在研制和生产三种二元化学武器:由155厘米大炮发射的炮弹、由火箭炮发射的弹头和由飞机投掷的炸弹。国防部正在研究将化学武器弹头安装在洲际导弹和巡航导弹上。*
【日期】1989.08.04
【版次】3
【标题】美销往第三世界军火剧增
【作者】本报电
【正文】
1988年,美国销往第三世界的军火剧增,接近苏联的销售额。据美国国会研究处一年一度的报告,去年,美国的军火贸易上升66%,苏联下降47%;美国在第三世界的军火销售额达92亿美元,接近苏联99亿美元的销售额。(本报专电)*
【日期】1989.08.06
【版次】3
【标题】敲诈勒索 操纵价格 偷税漏税
芝加哥期货市场又爆丑闻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记者 张亮)
美国司法长和联邦调查局局长在日前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一联邦大陪审团已向芝加哥联邦法院提交一份长达400页的起诉书,控告芝加哥谷物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的46名交易商和经纪人欺骗客户、操纵价格和偷税漏税……涉嫌人数之多、手法之肮脏,在这两大期货交易所史上还属罕见。
这一众所瞩目的起诉是在联邦调查局经过两年多的秘密调查之后提出的。从1987年初开始,联邦调查局的调查人员就装扮成交易商或经纪人,潜入芝加哥期货市场。这些身着高档名牌服装的“交易商”在市中心的豪华旅馆下榻,在高级餐馆用餐,还经常参加交易商和经纪人举办的各种聚会。那些被怀疑和跟踪的对象万万没有料到,暗藏在这些“同事”身上的秘密装置已录下了他们在各种场合的谈话内容。为了不露马脚,这批调查人员接受过有关期货交易的专业训练。在交易场上,他们表面上是在做生意,而实际上则在进行现场调查和搜集确凿证据。
今年1月司法当局将调查工作公开化。此后,调查人员先后找过500人谈话,发出500张传票,并查阅了100万份的各种文件和材料。
据披露,几年来46名被告不择手段地进行非法交易。1988年北美大陆发生特大旱灾期间,芝加哥谷物交易所货源紧张,一些谷物交易商和经纪人趁机囤积居奇,不在公开市场上出售,而是秘密地与“友好商人”进行非法交易,从中牟取暴利。又如,经纪人利用自己掌握的“内部情报”先捞一把,然后才“例行公事”。还有,几个经纪人经常在公开交易前就私下达成交易,营私舞弊,欺骗客户,或在公开交易结束后进行各种非法交易活动。有的经纪人还对客户敲诈勒索,伪造信件,偷税漏税。许多经纪人因此成了暴发户,而客户则蒙受了很大损失。
46名交易商和经纪人被起诉的消息传出后,芝加哥期货市场上的同行们个个都沉默寡言,不敢置评,因为他们搞不清谁是真正的交易商和经纪人,谁是调查人员。而舆论界则顿时哗然,《华尔街日报》称这桩丑闻是一场“最可怕的恶梦”。纽约一位颇有影响的期货市场分析家说,“它对美国商品交易市场的信誉无疑又是一个打击”。许多人还呼吁当局改革对期货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制度,以杜绝此类丑闻再度发生。
现在被告尚未被捕,但司法当局限令他们在10天之内投案自首。司法部长索恩伯勒还声称,如果判定他们有罪,重者将被判处20年徒刑和25万美元罚款。目前,对芝加哥期货市场的调查仍在继续,可能还有一批人将会落入法网。(本报华盛顿8月3日电)*
【日期】1989.08.08
【版次】3
【标题】1988年美国犯罪率上升
【作者】新华社
【正文】
美国联邦调查局6日公布的一份报告说,美国1988年共发生156万起暴力案件,比去年增加了5.5%,创历史最高纪录。报告说,在这156万起暴力案中,凶杀案占20675起,强奸案占92486起,与1987年相比,分别增加了2.9%和1.5%。(新华社)*
【日期】1989.08.08
【版次】7
【标题】一个美国姑娘的悲剧
【作者】胡锡进
【正文】
1987年盛夏的一个夜晚,在离纽约中央火车站不远的一所教堂的台阶上,一个年仅19岁、面目清秀的姑娘用手枪自杀了。警察们认出来,她叫萨维若,是长期住在中央火车站的那个颇有点名气的流浪儿。人们久久地惋惜着,哀叹着,谈论着造成这场悲剧的真正社会原因。前不久,美国报刊才对此作了全面披露。
萨维诺15岁来到纽约中央火车站,加入了美国这支拥有120万人的庞大的流浪儿童队伍。与其它流浪儿不同,她的父母并不贫困。在萨维诺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母亲在纽约开了一家美容院,生意不错,并有能力送她和哥哥去上学。
10岁时,比她大3岁的哥哥去加利福尼亚与父亲同住,家中只剩下她和整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照顾她的母亲。萨维诺十分想念哥哥和父亲,但因父亲不想见到这个女儿,母亲只好以没有父亲的电话号码、无法取得联系为借口,加以欺骗应付。最后,在萨维诺的坚持下,父亲还是让了步,终于允许女儿到他那里住一个星期。
这个星期成了萨维诺生活中的一个转折。回到纽约后,她成天夸奖父亲和后母对她热情相待,有意以此来刺激母亲。母女俩开始吵嘴、打架,一直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母亲不得不把她送进精神病院。
就这样,一个13岁的女孩开始在家庭、精神病院、收治病儿的寄宿学校之间进进出出。多次出逃,又主动返回。这样前后持续了将近3年,最后,她逃到了纽约中央火车站。
尽管萨维诺很快染上了诸如吸毒一类的毛病,但她在火车站始终与众不同。她穿着整洁,为人热情、正直,从不卖淫。从早到晚她在车站上奔走,用各种办法为那些垂头丧气的人打气。慈善机构的食品车一到,她积极帮助卸车,并将一些食物送到生病的孩子和老人的手里。她细心地帮助病人起居,给他们喂水喂饭。遇到有人请她吃饭,她总忘不了把一些好吃的留下来,带给车站上不幸的同伴。在这里,她确确实实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更加不幸的人,他们需要她的关怀和爱。
萨维诺的事迹在中央火车站广为传颂。在那些孱弱的病人眼里,她是一位“善良的天使”,而对那些总想干坏事的男孩子来说,她又是“管教严厉的野猫”。车站的职工和警察都认识她,并对她颇有好感。
萨维诺死后,许多人声称他们曾经试图使萨维诺恢复正常生活,但都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成功。事实上,在自杀前,萨维诺已经吸毒成癖无法自拔,身体也日渐衰弱。人们早预感到在她身上将发生某种悲剧。但是家庭、社会还是熟视无睹,看着这个可爱的姑娘一步步走向死亡。
美国舆论界愤怒地责问:难道现代美国就真的没有力量挽救萨维诺的生命吗?为什么法律允许一个女孩子毁灭自己而不受到任何来自外界的干涉?(胡锡进 编译)*
【日期】1989.08.09
【版次】3
【标题】美国16万电话职工罢工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华盛顿8月8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从5日开始,美国3家电话公司的16万名话务员、技工和安装工举行罢工,抗议公司当局试图削减他们的医疗保险福利。这次罢工遍及全国15个州和首都华盛顿。罢工3天来虽然直线电话未受影响,但需话务员转线、查询服务、电话修理及安装则被延搁。
这次罢工是劳资双方在谈判新的劳资合同破裂后举行的。在谈判中,资方要求工人支付部分医疗保险费,但遭到工人的坚决反对。工人们认为,在公司连年获得巨额利润的情况下削减工人的医疗保险福利是说不过去的。据报道,另外3家电话公司的现行劳资合同也将在近日内期满。如果劳资双方达不成新的合同,这3家公司的工人也将举行罢工。*
【日期】1989.08.10
【版次】7
【标题】美国剖腹产何其多
【作者】姚立
【正文】
近年来,美国的接生大夫们突然对“剖腹产”发生浓厚兴趣,以至美国产妇挨刀切的比例直线上升。一九七零年,美国的剖腹产比例只占产妇总数的百分之七,一九八零年,便上升到百分之十五,而今,在每四个新生儿中,便有一个是剖腹产而生。比例之高,令人不解。
如果说美国的产妇愿意剖腹产,那着实冤枉。有新泽西州一位年轻母亲的微词为证:“我的两个孩子出生时,从未有过需要剖腹产的征兆,可是,医生两次都要剖腹产,我不得不拒绝。”
那么,美国剖腹产急剧增加的原因何在呢?美国产科学院的专家约翰·格雷厄姆的解释是,“监测胎儿心脏跳动的仪器不理想。稍没把握,医生便选择剖腹产。”
然而,明眼人却知道这并非问题的真正所在。真正的原因是,负责接生的医生们害怕“吃官司”。
原来,按照美国法律,新生儿的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现象,而这异常又可能与分娩过程中受过的创伤有关时,便有权上告法庭,追究医生的责任。家长在胜诉情况下得到的赔偿款无需上税,而赔偿款有时高达七百万美元。家长的辩护律师自然也可分肥,赔偿款的半数可流进律师的腰包。因此,律师对这种诉讼案有着特殊的偏爱。
始于接生,了于法庭。这种倒毒事令接生大夫们伤透脑筋。每次接生都是一场“潜在的官司”。
据悉,美国产科学院百分之七十的大夫都至少吃过一次官司。于是,大夫们在接生时,便纷纷选择明哲保身的作法:剖腹产。约翰·格雷厄姆对此下的注脚是,“从未听说医生因滥用剖腹产而吃官司的。”
专家认为,在美国的剖腹产中,至少半数是根本解释不通的。
面对此种现象,美国纽约州最近成立了一个由二十五位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本州剖腹产比例偏高的医院进行检查,向剖腹产的泛滥“宣战”。
纽约州当局希望在这方面成为全美国的“典范”,使剖腹产比例降到百分之十。但此举能否奏效,不少人持怀疑态度。因为,“官员和议员们都是律师”。(姚立 编译)*
【日期】1989.08.11
【版次】3
【标题】美国黑人经济地位堪忧
【作者】封
【正文】
本报讯 美国黑人的经济地位到下个世纪也很难和白人看齐。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本月8日结束的全国城市同盟年会发表1份研究报告说,除在教育和卫生方面稍有改善外,非洲裔美国人在就业和其他经济范围内的进展极缓慢。
这个同盟根据官方的统计数字估计,美国黑人要在54年以后才能在经理人员和专门行业就业方面取得和白人平等的地位。报告还说,黑人的贫困线大大低于官方规定的白人贫困线,估计要到2154年,黑人才可能在经济上和白人享有同等待遇。(封)*
【日期】1989.08.12
【版次】3
【标题】美国大学学费大幅上涨
【作者】仓立德
【正文】
本报华盛顿8月10日电记者仓立德报道:美国今天公布的一份年度报告称,美国许多大学今秋学费比去年上涨9%,是学费连续第6年以高于通货膨胀的速度上升,使平均每个学士学位的费用达到8.5万美元。
公立大学学费上涨幅度略低于私立大学。2年制和4年制公立大学学费分别增加6%和8%,而私立大学则上升9%。今年6月底之前12个月的通货膨胀率为5.2%。
这份报告说,一些一流大学的年度学费已升至令人生畏的2.2万美元左右。最昂贵的大学仍是佛蒙特州的贝宁顿学院,教学费、食宿费及其他杂费总计21775美元。其次为哈佛大学等,各种费用约为2万—2.1万美元。
华盛顿地区的私立乔治城大学学费也超过2万美元。*
【日期】1989.08.12
【版次】7
【标题】美国黑人与白人之间地位悬殊
【作者】新华社
【正文】
美国全国研究理事会7月27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的黑人与白人在经济和社会地位方面依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报告说,在40和60年代,黑人与白人的平均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70年代初以后这种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据统计,按1984年美元计算,1939年黑人男子的平均收入为3833美元,白人男子为8745美元;1979年,黑人男子的平均收入上升到15160美元,白人男子的平均收入上升到23032美元;1984年,两者分别下降到13218美元和20457美元。
报告还显示,在担任公职、受教育机会、婴儿死亡率、犯罪率等方面,黑人与白人之间也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新华社)*
【日期】1989.08.14
【版次】3
【标题】美两教授发表报告称
当今美国无家可归者增加
【作者】本报电
【正文】
本报华盛顿电 80年代,美国无家可归者和近于无家可归者的人数俱增,引起美国公众的极大关注。据8月8日发表的一份由拉特杰尔斯大学两位教授撰写的报告称,目前对无家可归者人数的估计通常在65万至400万之间,但另有400万至1400万美国人“正在无家可归的边缘挣扎”,他们常常只能寄居在亲友家中。
报告说,如果美国出现一次轻微的经济衰退,无家可归者就会增加一倍至两倍。
作者认为,如此庞大的近于无家可归的队伍反映出住宅短缺和80年代美国存在的经济问题。作者说,近几年来,经济增长减慢,里根政府大量削减建造低收入者住房的经费,使许多家庭近于无家可归。由于利率高、房价和造价高,许多低收入职工家庭租不起房子。至于每天流落街头的无家可归者,有不少是有工作的成年人及其家庭。据一些调查报告,有30%的无家可归者是有子女的家庭。*
【日期】1989.08.15
【版次】7
【标题】美国白领阶层中的犯罪活动
【作者】林若
【正文】
近年来,在美国白领阶层中,不择手段诈骗钱财的犯罪活动愈演愈烈,使得美国有关当局十分苦恼。
白领阶层中的诈骗行径自里根时代后期开始盛行,目前正像流行病一样在全美蔓延。
下面是美国报刊揭露的一些事例。
前不久,美国最大的汽车出租和修理企业赫茨公司在联邦法庭上承认,从1978年至1985年,它在为顾客修车的过程中,以高估价、做假帐以及故意撞坏汽车向保险公司索取高额保险费等手段,大肆攫取不义之财,仅多收顾客修车费一项的非法所得就达1370万美元,受害者达10万人。在舆论压力下,该公司已解雇了与该案有关联的20名职员,并同意罚款690万美元。
纽约的“血液交易”丑闻引人注目,主犯潘西是个39岁的内科医生,与其68岁的父亲组成一个“血液交易”集团,先买进三家为政府的医疗研究计划试制血液制品的诊所,然后建立起自己的输血网络。他们指使血液收集者以每20瓶大约10美元的低价抽取无家可归者、失业者和乞丐等穷人的血液,再以每瓶25美元的价格收购,然后将这些不合格的血液进行加工,贴上合格标签,以每小瓶2000美元的高价,倒卖给各医院的医疗实验室。自1986年以来,他们已从政府骗取了360万美元。
白领阶层中的一些人还不择手段地窃取经济情报,进行股票投机。一个叫威廉·狄龙的经纪人,与某家杂志印刷厂的一些雇员串通一气,在杂志正式发行前一天,以每期30美元弄来《商业周刊》的复印本,然后按照其专栏“华尔街内幕”透露的信息情报,在股市价格上升前买下该杂志那个专栏所推荐的股票。据说,犹龙这么干每星期至少可以得利2000美元。而今,他已被老板炒了鱿鱼。到目前为止,全美已有16人因从事这类非法生意而被捕,至少20家经纪业证券交易所正在开展清查运动。
这类案件还涉及到上层人士。民主党人马里奥·比尔吉年已古稀,任国会议员20年之久,最近也卷入一桩股票丑闻。据说他所犯的重罪有15条之多,其中包括利用自己的影响为一家设在布郎克斯的军火制造公司取得联邦政府的军火合同,从中索取价值180万美元的股票和5万美元的现金回扣。
去年,美国国防部内的一桩巨大贪污受贿案败露。此案牵涉到的不仅有国防部高级官员,而且还有两名声名显赫的国会议员,贪污受贿金额高达成百亿美元。美国联邦调查局和美国海军部调查处经过长达两年的调查,查明这些军火公司和国防部的官员们内外勾结,用技术情报作交易,使投标的军火商中标获利,然后共同分赃。案发后已有至少89人丢了官,其中包括国防部的5名高级文官和两位国会议员。
一些专家分析,在今日美国,白领阶层的诈骗活动还将进一步增加,因为里根时代重新鼓吹的“谁赚到钱谁就是英雄好汉”已给美国社会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林若 编译)*
【日期】1989.08.19
【版次】3
【标题】民主大拍卖
【作者】陈封
【正文】
纽约市要选举新市长了。争夺这个职位的激烈程度大概将仅次于竞选美国总统,因为纽约是全国最大的都市,每年财政收支高达266亿美元,所以民主与共和两党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下月中旬的提名初选。
选举活动向来是美国引以自豪的民主表现形式,然而这种美式民主越来越成为赌博性的花钱大比赛。去年的总统大选以及国会议员和州长的竞选,参赛者所耗的竞选费用据说总数已超过20亿美元。这次纽约市长的竞选经费估计要打破纪录。
共和党力图夺回已失去20年的纽约市长宝座。曾任驻奥地利大使的化妆品巨商罗纳德·劳德很可能被提名为该党候选人,主要原因是他舍得下大“赌注”。迄今他已经支出竞选提名的宣传费850万美元,并宣称不惜破费两千万务求必胜。这就比现任市长柯克4年前竞选连任所费的700万美元多出近两倍。
纽约市的共和党选民对劳德所宣传的施政纲领并无多大兴趣,而对他的挥金豪举却印象深刻。《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一篇报道说:“人们觉得这简直是民主大拍卖”。该报还引述一位政治观察家的话说,为了使自己的名字家喻户晓,在40万共和党选民身上抛洒800万或900万美元,“连唐老鸭也可以被提名为候选人”。(陈封)*
【日期】1989.08.22
【版次】7
【标题】艾滋病将造成一代孤儿
【作者】胡白
【正文】
近年来,美国的艾滋病患者不断增加,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达9.7万余人,其中5.6万多人已经死亡。艾滋病不仅成为当今美国的“头号杀手”,而且引起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它使成千上万的孩子沦为一代孤儿。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目前美国被艾滋病夺去父母生命的孩子人数越来越多,仅纽约城一地,就达5万到10万人。而且,他们中间许多人也染上艾滋病毒。没有染上这种病毒的也面临可悲的命运,因为不少人要沦为孤儿。纽约市卫生部门预测,到1995年,将有2万名孤儿需要收养。然而,大多数美国人对艾滋病唯恐躲之不及,怎么愿意领养艾滋病患者的孩子呢?据报道,在今后3年内,美国将有30万至48.5万人染上艾滋病,“孤儿的一代”很可能会在美国出现。(胡白)*
【日期】1989.08.28
【版次】3
【标题】抗议种族歧视
华盛顿数万人游行
【作者】黄泳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8月26日电 (记者黄泳)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美国人今天在这里举行了“送葬游行”,抗议美国最高法院今年作出的一系列削弱黑人权益的裁决。
在沉闷的鼓声中,身着黑色和白色服装的游行者一言不发地行走在华盛顿的主要街道,在队伍前列的几位青年抬着一具棺材,前面的标语牌上写着“埋葬种族主义”,“不许在人权问题上开倒车”。
黑人政治家杰克逊、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劳联—产联” 柯克兰和许多知名的人权运动领袖参加了今天的游行。这次由美国全国有色人种进步协会倡议的游行得到了全国50多个组织的响应。
在60、70年代人权运动的促进下,美国政府、私营机构曾采取了一些旨在改善黑人地位的措施,如在雇工、招生方面给予一定比例的照顾和赋予黑人起诉雇主的权利等,然而许多权威调查证明,这些改善措施是微不足道的。由于种族偏见和政府福利开支的压缩等原因,美国黑人和白人之间仍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由保守派人士占多数的美国最高法院最近裁决里士满市予以黑人企业适当照顾的法令无效,将威胁到黑人已争取到的某些利益。
游行者最后聚集在国会两侧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强烈呼吁国会以立法形式否决最高法院的裁决。*
【日期】1989.08.29
【版次】7
【标题】贩毒得横财
小孩成家长
【作者】陈封
【正文】
毒品泛滥早已成为纽约市民街谈巷议的话题,贩毒吸毒正在加速贫困家庭的瓦解并将儿童驱向犯罪的道路。这个已成全国性的问题使纽约市政当局一筹莫展。
《纽约时报》记者柯拉塔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于8月12日发表了一篇触目惊心的报道。他发现,贩卖毒品的活动已改变了贫困家庭的结构,靠贩毒发财的孩子已变成了家长;未成年少女往往弃家而去参加毒品买卖的暴力团伙;吸毒女性人数已开始超过男性,而女性往往是家庭主妇;许多居民区几乎成了毒品自由化世界;贩毒儿童的年龄越来越小。
贩毒儿童有他们的推销组织。记者柯拉塔看见一个年仅12岁的毒品“经理”坐在路边一只木箱上,附近楼房的门道里潜伏着一群身藏毒品的孩子,最小的年仅7岁。那位“经理”谈妥一笔生意后作一个暗号,便有隐藏在附近的某个孩子跑过去,然后“银货两讫”。
毒品由众多孩子分别携带,为的是避免被警察一下子人赃俱获。那些代藏毒品的孩子每人每周可得25至50美元的报酬。
毒品贩子还可以为顾客送货上门。西哈勒姆区有个孩子守着一个公共电话亭,当他接到“购货”的电话后,一个手势、几句暗语,附近一辆新式豪华汽车里的同伙就立即出发“送货”。
有一批15岁左右的孩子能专门辩认可能的顾客,他们混在街头人群中很有礼貌地同所相中的对象“谈生意”,然后顾客被引导到附近楼房,将钞票从门缝里塞进去,所需分量的毒品便会从门缝里递出来。当然,门后的“售货员”也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些毒品“零售商”的背后又有分属于若干隐藏得更深的大小“批发商”。
有个17岁的少年,因吸毒而骨瘦如柴。他改邪归正后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他向记者诉说他曾一面上学,一面贩毒。他租用他母亲的居室作贩毒据点,每天付200美元。他雇用一些小伙伴作掮客和放哨者。他去学校后,由他的妹妹接待顾客,晚间10点半才停止营业。他说每天可赚500美元。他既然经常和毒品为伴,当然也成了吸毒者。他的母亲看在钱的份上,也就不闻不问。许多家庭都有这样的母亲,甚至她们本身也是瘾士。
靠毒品获得厚利的少年儿童,经常能给家庭其他成员购买平时无力得到的物品,于是渐渐财大气粗,成为家庭的主宰者,父母也就无法对他进行任何规劝或竟也沦为同伙。家庭中的权力结构便随之变形。
纽约市现在正当竞选新市长的前夕,今年9月12日开始初选。竞选者纷纷指责现任市长柯克12年来的劣绩,其中最大的罪状就是纽约市已成为艾滋病、刑事犯罪和毒品泛滥的渊薮。但是这一资本主义衍生的罪恶,谁能治得了呢?(陈封 据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8月13日编译)*
【日期】1989.09.05
【版次】3
【标题】美国黑人学生骚乱事件同纽约抗议种族歧视示威有关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9月3日电据此间美国报纸报道,在弗吉尼亚城度假的数千名黑人大学生今晨发生骚乱,100多家商店被洗劫一空,至少有4人受伤。
来自美国东海岸以黑人为主的大学的25000多名学生正在弗吉尼亚城欢度一年一度的劳工节。参加骚乱的这些学生是他们中的一部分。
目前还没有有关骚乱原因的解释,但是这次暴力事件同纽约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抗议种族歧视的示威有关。纽约黑人举行示威是抗议11天前一群白人少年杀害了一名黑人少年。
弗吉尼亚城的这次骚乱是从清晨2点开始的,持续了约5个小时。警方报告说,该城彻夜可以听到零星的枪声,还发生了几起火灾。*
【日期】1989.09.06
【版次】3
【标题】美国种族矛盾日趋严重
【作者】黄泳
【正文】
(新华社记者黄泳)
本周末,在避暑胜地弗吉尼亚比奇市发生了美国近几年少见的大规模骚乱,100多家商店遭到洗劫,成千上万的黑人学生和警察发生了激烈冲突,有200多人被逮捕。当地政府于今天凌晨宣布实行不定期宵禁。
这次骚乱的发生有种种原因,但种族矛盾的激化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纽约时报》援引学生们的话说,在这个以白人居民为主的城市中,黑人学生同商人和警察的关系极为紧张。一位学生说,“当商店不让某些黑人进去时,你就会感到愤怒”。
这次骚乱仅仅是美国最近频频发生的种族冲突事件中的一个。前不久,一位黑人少年在纽约的一个白人区无故惨遭杀害;美国黑人组织“全国争取有色人种进步协会”的总部和一个地方分部也遭到了白人歹徒的袭击。种族矛盾还不仅仅限于白人和黑人之间,白人和亚裔、西班牙裔等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也时有所闻。例如,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华裔青年卢明希受到白人的无故挑衅并被毒打致死,而凶手仅被法院判为二级谋杀罪,引起了美国华裔的强烈不满。据《今日美国》的报道,1988年美国35个州和首都华盛顿共发生了189起涉及种族关系的犯罪事件,比前年几乎增加一倍。该报援引民权组织人士的话说,“在1964年民权法通过的第25年,种族暴力正上升到了一个惊人的水平。”
美国舆论认为,种族矛盾的激化首先和经济有关。最近几年,尽管美国经济没有出现衰退迹象,而且失业率也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但文化程度较低的体力劳动者的境况却日趋恶化。许多人不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是被解雇或被迫接受薪金较低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白人往往认为饭碗是被黑人和其它少数民族抢了,因此把他们视为“出气筒”。
其次,尽管美国已从法律上取缔了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但在一些白人当中,种族偏见仍然根深蒂固。美国黑人在就业、上学、住房、领取社会福利金等方面受到歧视的事例仍屡见不鲜。
第三,里根政府时期,保守主义思潮抬头,民权运动受到削弱。里根曾试图取消给予少数民族在就业等方面的某种优惠政策,只是因为国会和民权组织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得逞。但他任命的思想保守的法官已在最高法院中占多数,并在处理一些诉讼案中作出了一系列不利于黑人等少数民族的判决。伴随着这种思潮,美国的“三K党”、“光头”等鼓吹“白人优越”的组织团体近几年又蠢蠢欲动。《今日美国》的报道说,这类组织在全美至少有15000至20000名积极分子,并得到约15万人的同情和经济支持。
种族矛盾的重新加剧已引起美国不少有识之士的警觉。他们纷纷呼吁政府当局采取措施或通过法律,改善工人就业条件,加强种族平等教育,但同时他们也十分忧虑地指出,种族矛盾过去是,将来仍然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难于解决的大问题。(新华社华盛顿9月4日电)*
【日期】1989.09.07
【版次】7
【标题】美国青少年嗜赌导致犯罪
【作者】陈封
【正文】
越来越多的美国青少年已陷于赌博而不能自拔。与饮酒、吸毒一样,赌博驱使成千上万应入学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
据美国赌博病症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说,60年代,赌博仅流行于中年白人的商人阶层,如今已蔓延到不同肤色的十几岁孩子群中。美国青少年沉溺于赌博的现象势将成为今后10年的一大社会问题。
报告说,青少年聚赌时的赌注往往大得惊人,以致赌债往往逼得输家自杀或杀人。达拉斯市卡特中学的10个学生因掷骰子输了钱,结伙持枪抢劫,结果被警察抓获而锒铛入狱。圣约翰大学社会学系对新泽西州许多中学作了一番调查,被访问的中学生有91%承认曾参加过某种形式的赌博,半数以上去试过夜总会的轮盘赌,更多的则买过当场中奖的彩票。
社会学家和司法界人士认为,很多州为了增加地方收入而开办的各式各样的彩票活动都助长了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的投机心理,由碰碰运气而逐渐染上赌瘾。
研究报告认为,以金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标准的社会风气使“快发财”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恶性膨胀。于是赌场上金钱的闪光自然会引诱大批青少年入彀。美国不少有识之士已看到事态的严重性,他们呼吁全国重视青少年的精神教育。*
【日期】1989.09.08
【版次】7
【标题】财迷心窍出绝招
以旧充新坑顾客
【作者】新华社
【正文】
美国赖斯飞机公司在过去10年中,一直向世界上一些主要航空公司和飞机制造厂出售冒牌的旧飞机零件。
该公司董事长布鲁斯·赖斯前不久在法庭上承认,他的公司把修理后的旧飞机零部件假冒成新零部件卖给了法国空中公共汽车工业财团、英国航空和航天公司、德鲁曼飞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联合航空公司和法国航空公司等飞机制造厂和航空公司。该公司还将冒牌零件卖给了美国和以色列政府部门。结果这些旧零件被安装到了F—14战斗机和B—1B轰炸机等军用飞机上。
美国政府负责调查此案的官员说,此案使人们对许多飞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产生了疑问。但目前还未找到因使用这些零部件而造成事故的证据。
按罪行,赖斯可能被判处5年监禁和25万美元罚款,另外还需支付25万美元的诉讼费和100万美元的赔款。(新华社)*
【日期】1989.09.10
【版次】7
【标题】美国中学生赌博成风
【作者】唐若水
【正文】
美国一向以赌博业“兴旺发达”而“著称于世”。仅在去年,在汽车大赛和赛马会上用以打赌的钱高达500亿美元,轮盘赌耗去金额至少600亿美元,“吃角子老虎”则“吃掉”了370亿美元……
更使各界有识之士忧心忡忡的是,在全国500万业已“成瘾”的赌徒中,竟有10%是中学生。一家报纸警告说,如果说“职业赌棍”在15年前是经商者,那么眼下却由不到20岁的男性小青年取而代之。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学生从父母那儿获取的零用钱越来越多,加上中学生打短工挣钱者也与日俱增,中学生赌博时下的赌注数额也越来越大。佛州有两名高中生某晚同去一家赌场,经一夜“鏖战”,有一位赢了1万余美元,另一位则输了8000美元。洛杉矶市几名中学生承认,以前仅周末去赌场,现在则是“天天光顾”。一位教师指出:许多州为增加收入滥发彩票,这助长了年青人的赌博心理;此外,热衷于赌博的家长也给孩子们作出了“坏榜样”。
面对这一大批“年青赌徒”,学校、家长、社会都一筹莫展。一位社会学家悲叹道:“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不能制止年青人的吸毒风,但现在却又刮起了赌博风!”*
【日期】1989.09.12
【版次】3
【标题】美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美经济在走向衰退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北京9月11日电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美国第一信诚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米基·利维断言,美国明年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超过50%。
他指出,最近公布的统计数字较为乐观,但这只是“在经济增长放慢的时期中暂时的缓解”。
为了证明他关于经济将进一步放慢的预言,利维提供了如下根据:
——第二季度,完税后的美国各公司的利润下降了5.4%,这是自1986年第一季度公司利润下降16.5%后下降幅度最大一次。
——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主要是第二季度汽车销售状况好转带来的。汽车制造商提出价格折让和可讨价还价的利率。“这些要从将来找回来。”
——各种经济指标表明经济增长将会放慢。工业生产发展平平。生产设备利用率从1月份的顶峰下降。非军事部门人员受雇人数增长正在放慢。
——货币政策仍然是紧缩的。在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后,各种衡量货币的指标仍然在下降。货币是经济的燃料。货币供应的下降最终将使企业活动放慢。*
【日期】1989.09.13
【版次】3
【标题】美国犯罪人数剧增
【作者】本报电
【正文】
1989年上半年美国监狱关押的犯人人数急剧增加46004人,半年内所增人数比往年一年还多,是64年来最高纪录,其中许多人与毒品案件有关。据9月10日美国司法部门发表的报告,目前美国监狱关押犯人673565人,为1980年的两倍。监狱人满为患,政府已要求国会1990年度拨款12亿美元,扩建联邦监狱。(本报专电)*
【日期】1989.09.13
【版次】7
【标题】美国国债知多少
【作者】余洋
【正文】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家,但有趣的是,它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目前的国债已接近3万亿美元。只是因为它的经济基础雄厚,有较大的回旋余地,才没有爆发明显的经济危机。
债务一向是社会关注的问题,为了随时向社会提供国债数额并引起社会的警戒,在纽约市中心的第42街和美利坚大街交汇口,即在离最繁忙的时代广场只有一街之隔的地方,立起了一个巨大的电子钟,叫“国债钟”,这个长8米、宽3米,价值12万美元的大钟随时显示美国的国债数额。
1989年上半年末,这个钟显示的国债数是27396亿美元,它相当于美国目前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6%,相当于全球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6.5%。1988年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债总额为1.3万亿美元,而美国的国债是它的1.1倍,可见数额之巨大。问题还不止于此,它还在不断增长。国债钟显示,它平均以每小时28万美元的速度增长着,一年大约增加25亿美元。如此巨大的债务,一年需要付出的利息约在2000亿美元以上,相当于美国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无怪乎有人认为,在国债、贩毒吸毒、枪支泛滥、未婚先孕和种族纠纷等严重社会问题中,美国的国债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余洋)*
【日期】1989.09.16
【版次】7
【标题】在车库里栖身的人们
【作者】但墨
【正文】
今年二十七岁的伊丽莎白·罗德里格斯是美国洛杉矶市一家服装厂的女工,已有六个孩子,她还有母亲和两个兄弟,全家共十口人挤在一间车库里。空荡荡的铺在地上的三张垫褥就是他们一家十口的床。除此之外,四处挂在墙上的几件换用衣服便是全部家当。
罗德里格斯每个月要为这间栖身的车库付四百美元租金。她的周薪仅有一百六十美元,一月的薪水除了支付房租,所剩寥寥无几。生活之拮据,可想而知。
据统计,在洛杉矶,像罗德里格斯一样栖居车库的约有四万户。一项调查显示,一九八○年该市每间房屋平均租价是每月二百五十美元,短短九年时间,租金已翻了一倍还多。现在,如想再租同样的一间房,至少要五百二十五美元以上才可成交。
该市市长公署的房屋协调员斯奎尔指出了房租上涨的原因:洛杉矶每年加入租屋行列的新家庭大约有二点五万户,可是,洛杉矶房屋建设却越来越滞后,每年兴建的住屋单位大约只有一点四万个。供需差距大,房价就上涨。
为避免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有关方面正着手实施两项解决办法。其一是修复计划,由市政府支持一项耗资一亿美元的工程,以修复四点五万个住屋单位;另一项办法规定由房屋发展商为低收入者住屋支付一些费用。尽管这两项措施会对未来洛杉矶的住房紧张状况起一定缓解作用,但远水解不了近渴,更多的人在近期内会像罗德里格斯那样生活。
洛杉矶市议会议员伯纳迪不无焦虑地说:“在圣费尔南多谷地区,仅一对夫妻组成的双从家庭中,就有大约百分之十是租车库来住,而他们通常是负担最少的家庭。如果在一些比较‘古老’的地方,‘车库住家’更是比比皆是。我们无法要求他们搬出这些令人一见就作呕的‘窝’,如果真要那样做的话,他们就得到公路上去住了。”(但墨 编译)*
【日期】1989.09.19
【版次】7
【标题】从数字看美国的吸毒灾难
【作者】新华社
【正文】
美国司法部和国内的一些反毒品机构最近就吸毒问题在全美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
——七千二百万人至少服用过一次毒品,约占全美十二岁以上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七;
——百分之七十五的吸毒者为白人;
——妇女占吸毒者的百分之四十一;
——一九八八年,有百分之八的高中生和百分之十的大学生服用过毒品;
——全美每年吸毒的开销为一百一十亿美元;
——一九八八年,因吸毒而致死的人数为一千六百九十六人,而一九八四年仅为六百零四人;
——一九八八年,全美各大医院的急救室共抢救了四万六千零二十名吸毒者,另有六百万吸毒者急需治疗;
——在美国十四个主要城市中,一半以上的犯罪分子都有吸毒史。在费城,这一比例高达百分之八十二。(新华社)*
【日期】1989.09.21
【版次】7
【标题】富足背后的凄凉
【作者】士芳
【正文】
美国是个科技领先的国家,机器设备也称得上精良。但这是否意味着美国的劳动保护设施也数世界之冠了呢?答案并非如此。
美国“国家工厂安全(生产)研究所”最近发表的报告说:美国死于工伤事故的工人比绝大多数主要工业国家多,国家经济每年为之损失150亿美元。报告指出,美国工人的死亡可能性比瑞典工人高36倍,比英国工人大9倍。美国工人工伤的严重程度也比每天吸烟两包而易患癌症的瘾君子厉害得多。
读了这些数字,真不敢相信它们竟会出现在一个历来视维护人权和文明为己任的美国!不过,这倒从侧面告诉人们:在这个金元帝国的富足背后隐藏着多少工人的凄凉和悲惨。*
【日期】1989.09.24
【版次】7
【标题】美国犯罪又创纪录
【作者】石宁
【正文】
美国的社会犯罪率仍然是居世界之冠。
美国联邦调查局最近发表的报告承认,一九八八年美国犯罪案件的新数字为每分钟二十六起,又创新纪录。这一年发生在美国各地的谋杀案件达二万零六百七十五宗,比一九八七年又增加了百分之二点九,成为世界上犯谋杀罪案最多的国家之一。一九八八年发生的暴力案件为一百五十六万起,盗窃案为一千二百三十六万宗。而且据美国司法部不久前所发表的调查证明,全美国只有百分之三十六的犯罪案报警或立案,实际上超过半数以上的暴力犯罪案件并没有报案,由此可见美国社会犯罪的严重性。
首都华盛顿已被称之为“谋杀之都”,一九八八年有三百六十九人被谋杀。今年,华盛顿的谋杀案件又见增多,一月至八月初有二百六十三人被谋杀,比去年同期增加七十二人。当局估计,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那末到今年底仅因谋杀案而死的人数就可达四百二十人,至于其他案件也有上升的趋向。有些杀人案件发生在各国驻美使节居住的区域。美国政治中心、白宫所在地连连发生令人心惊胆战的暴力谋杀案件,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当地报纸以大标题形容华盛顿已成为犯罪“战区”,连续报道发生在这里的暴力事件,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近年来,美国社会上的盗窃案件不仅数量增多,而且盗窃手法越来越“高明”,有的盗窃案还运用了电脑之类的新技术,所以犯罪案件十分离奇,弄得联邦调查局也束手无策。最近,美国就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盗窃案件,收藏在美国十三所高等学府图书馆里的有关美国专利资料缩影胶卷全部失窃。被盗的专利资料缩影胶片共有近三千卷,是近二十年来各项专利发明资料,其中包括颇为有名的贾维克七号人造心脏专利资料。奇怪的是,这么多的专利资料,是在今年六至七月间先后从六十五个图书馆与资料库里,被有计划的盗窃去的,竟无人发觉。后来麻省大学图书馆查阅所收藏的二百三十卷专利缩影胶片时才发现不翼而飞了。据调查估计,仅盗窃麻省大学图书馆的发明专利资料起码要有四五天时间,可是这些时日里却也一直没有人发觉。待到发现时,全国十多所有名望的大学图书馆都早已遭到了同样的命运。仅近三千卷资料胶片价值就达十万美元,不说被窃的专利资料的本身价值。据说作案者盗窃专利资料与商业竞争有关。堂堂十多所高等学府图书馆先后一起被盗,这至少从一个侧面看出资本主义商业竞争的丑恶面貌与社会犯罪的严重性。
大量的刑事犯罪案件都与毒品有关。美国社会上毒品泛滥成灾。警察当局指出,毒品是暴力事件的核心,使许多城市变成了犯罪的“战区”。
在以往的几年里,每四个美国家庭中就有一个受到暴力罪行或盗窃的侵袭。一九八八年,谋杀案已是青少年第二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石宁)*
【日期】1989.09.27
【版次】7
【标题】美经济又一不祥之兆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记者张亮)
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的劳务贸易出现了大约一点八亿美元逆差,而第一季度还有十五亿美元顺差。这是三十年来未曾有过的现象。这种急转直下的变化使美国经济界人士感到困惑。
劳务贸易亦称“无形贸易”,包括利息、股息、利润、租金、保险费、运输费、国际旅游费等“服务”项目。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第二季度投资所得(利息、股息、利润)逆差为五十点二亿美元,其它项目的顺差为四十八点四亿美元,因而出现了大约一点八亿美元逆差。这表明美国劳务贸易出现逆差与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密切相关。
一九八五年,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务国。到一九八八年,其外债总额已达五千多亿美元。美国国内对此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前里根政府认为,美国外债无关紧要,它倒说明美国投资环境好,外国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充满信心。但是,许多经济学家则警告说,如果外债长此发展下去,后患无穷。在他们看来,外债连年增加意味着美国公司需要不断将部分利润用来向外国投资者支付利息和股息。
本来,劳务贸易是美国的一大优势。在过去十几年中,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往往低于商品贸易逆差,因为劳务贸易顺差弥补了部分商品贸易逆差。但是,今年上半年则出现了反常现象,原因就在于劳务贸易顺差缩小或变为赤字。
美国的劳务贸易今后将如何发展,现在尚难预料。但是,今年第二季度首次出现逆差显然是一个不祥之兆,同时也是表明美国经济相对衰落的又一例证。如果美国的外债像一些经济学家估计的那样扶摇直上,其劳务贸易前景就不容乐观。*
【日期】1989.09.28
【版次】3
【标题】新加坡樟宜机场最佳
肯尼迪国际机场最糟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联合国9月25日电美国《商业旅游者》杂志评出今年世界最佳机场为新加坡的樟宜机场。这是樟宜机场第二次获得这一荣誉。《商业旅游者》杂志的读者去年就曾首推樟宜机场为世界最佳机场,使荷兰首都的施希普霍尔机场失去了连续保持5年的桂冠。在本年度的评选中,纽约市的肯尼迪国际机场被旅游者们排在倒数第一位,评为世界最糟糕的机场。*
【日期】1989.10.03
【版次】7
【标题】美国种族歧视种种
【作者】刘开宸
【正文】
《今日美国报》最近在美国黑人中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被调查的许多黑人认为,种族主义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仍有影响,通常不很露骨,但往往令人难以忍受。
在商店——黑肤色的顾客受到售货员的歧视。接受调查的44%的黑人说,他们曾被售货员视为犯罪分子,唯一的原因是他们的肤色。
在学校——大多数黑人中学生在黑人学校或以黑人为主的学校就读,只有少数黑人能进混合学校上学。
在公司和工厂——黑人就业机会不平等,工作难找,由于录取标准常带有种族偏见,黑人申请者常常在测试中失利。
居住区域——黑人的70%住在黑人区,只有30%住在民族杂居区。
另外,黑人在新闻媒介中的形象差不多都被描绘成愚昧无知的样子。
这份调查报告还说,中等以上收入的黑人,在工作场合或个人生活中,和白人接触的机会比贫穷的黑人多,所以,遇到的种族主义问题也就更多。有的黑人说,事业上的成功并不能使他们避免种族歧视和偏见。(刘开宸)*
【日期】1989.10.07
【版次】7
【标题】披着布道外衣的吸血鬼
【作者】仓立德
【正文】
自称传播“上帝”福音的两位美国著名传教士,原来却是欺诈教徒、骗取钱财的吸血鬼。其中一人是“赞美上帝”布道会会长,最近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夏洛特出庭受审,另一位是该会副会长,已锒铛入狱。
以欺骗及阴谋罪受到起诉的“赞美上帝”电视布道会会长吉米·贝克被控犯有24项罪行,并私自占用370万美元的布道会款项。如果上述罪状由联邦地区法院陪审团确认,49岁的贝克可被判处120年徒刑和500万美元罚金。
检察官在法庭上指控贝克数年来利用布道机会和教众的善良愿望聚敛钱财,供自己挥霍享受。在过去高峰年,这个布道会年收入达1亿多美元,并在200个闭路电视台布道。最近,该会已处于破产状态,但贝克向公众隐瞒实情,继续大量发售每份1000美元的“会员证”。自1984年以来,贝克用信徒的捐款为自己添置了数辆罗尔斯·罗伊斯、奔驰等名牌轿车;夫妇外出旅行要包租专机;家中雇了4位佣人,甚至幼女都有保镖。
贝克前私人秘书还证实以贝克名义购买了大量住宅、貂皮大衣及钻石等物,以便逃税。贝克1987年曾因与一位教会女秘书的桃色丑闻而被迫辞职,他支付给这位情人的26万美元据说也来自布道会及其他不正当渠道。
以相同罪名遭到起诉的副会长理查德·道奇已被判处8年徒刑及罚款20万美元。服刑前他自称“使上帝失望”。(本报华盛顿专电)*
【日期】1989.10.09
【版次】3
【标题】25万美国人游行集会
抗议政府住房政策
要求国家救助艾滋病患者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华盛顿10月7日电 记者张亮报道:今天是周末休息日,但华盛顿的气氛却显得很不平静。白宫、国会山及华盛顿纪念碑前的草坪和附近几条主要街道上人山人海,口号声、歌声和高音喇叭传出的讲话声震耳欲聋。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万人正在举行两大请愿活动,一是“要求住房全国大游行”,二是“艾滋病死者纪念被展览”。据组织者说,其目的是向白宫和国会呼吁:为无家可归者解决住房,为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
上午10点多种,25万各界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聚集在华盛顿纪念碑周围的草坪上,随后手持各式标语牌的男女老少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沿附近的几条大道向国会山北侧进发。这是60年代民权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游行活动。游行群众边走边高呼“我们现在要住房”等口号。还有一支游行队伍全都由少年儿童组成,其中许多孩子拉着装满请愿信的小车沿另一条线路行进。中午12点半,两路大军在国会山北侧会合,举行了声势浩大的集会。许多发言者在讲话中批评政府在解决穷人住房问题上措施不力,特别抨击前住房部官员营私舞弊,大发“低收入者住房”之财的特大丑闻。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增加拨款,尽快为无家可归者提供可以往得起的房子。一位组织者对新闻记者说,在世界最富的美国竟有几百万人无栖身之地的确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同日,白宫攻瑰园正对面的圆形草坪上铺满了五颜六色的被子,上面绣着各种图案的艾滋病死者的名字。每条纪念被长6英尺、宽3英尺,象征一具棺材,共铺了10848条,占地14英亩之大。从上午10点多钟到黄昏,草坪上的人络绎不绝,有的是来悼念死去的家人或亲戚朋友,有的是来表示同情或看热闹的。一位志愿人员对记者说,这一纪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向布什政府传递信息:“向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在预防和抑制艾滋病方面采取重大步骤。”*
【日期】1989.10.09
【版次】3
【标题】美国波音公司工人罢工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10月4日电 5.7万多名波音飞机制造公司的机械工人今天凌晨起开始罢工,要求增加基本工资和改善其它待遇。这次罢工涉及波音公司的7个工厂,是该公司12年来最大的一次工潮。*
【日期】1989.10.11
【版次】3
【标题】美国决定继续生产化学武器
【作者】张启昕
【正文】
本报华盛顿10月9日电 记者张启昕报道:据《华盛顿邮报》今天透露,布什政府已作出决定,即便各国达成一项禁止化学武器条约并开始生效,美国仍将继续生产现代化的化学武器。
布什的这一决定是在他9月25日向联大发表讲话前作出的,他在讲话中曾提出美苏大幅度削减化学武器的建议,但未提及停止生产化学武器。《华盛顿邮报》称,布什的决定反映了美国五角大楼的一种主张,即为提防禁化条约不能全部实施,美国需要维持其生产现代化的“二元”化学武器的计划。此间布鲁金斯研究所的化学武器专家哈里斯和其他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继续生产化学武器将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势必刺激其他国家效法美国,发展化学武器,因而达不到禁止化学武器的目的。*
【日期】1989.10.13
【版次】7
【标题】拉美独裁者的避难所
【作者】甘麟
【正文】
美国佛罗里达半岛南端有座亚热带滨海城市,同古巴隔海相望,叫迈阿密。自50年代末特别是古巴革命胜利以来,它逐渐成了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一些前独裁者及其家属和亲信的藏身之地。这些流亡者大多带着侵吞来的大量钱财,在迈阿密过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一些人在海边有自己的领地和豪华的住宅。
不久前被诺列加将军废黜的巴拿马前总统德尔瓦利也来这里落了户。迈阿密大学泛美研究所所长海梅·苏里克说:“只要拉美国家某个实力人物被推翻,迈阿密就成了这个人所喜爱的流亡地。这已成一种惯例。”
尼加拉瓜前独裁者索摩萨被桑地诺革命运动推翻后流亡到迈阿密,后到巴拉圭并在那里被暗杀,但是这位独裁者的骨灰现在还埋在迈阿密一个豪华的陵墓里。而前索摩萨政府的国民警卫队司令、索摩萨的主要顾问胡安·王,现在已是迈阿密较有名气的6家餐馆的老板。
海地杜瓦利埃王朝倒台之后,杜瓦利埃本人因美国禁止其入境只得流亡法国,其家属和亲信则在迈阿密过着安定舒适的生活。
古巴革命胜利已30年,但在迈阿密仍然可以看到前巴蒂斯塔独裁者的官员。他的警察头子现在仍住在迈阿密,并担任一家保险公司的头目。因反对古巴政府而被囚禁了20年的乌维尔·马托斯现在则以迈阿密为基地,领导着一个反政府组织。
迈阿密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流亡者的场所,是因为美国在这里为他们设有保密银行,这里有众多讲西班牙语的人。更重要的是,从地理方面看,迈阿密的有利条件十分明显:一旦国内政治气候发生变化,他们便可随时飞回去。(甘麟)*
【日期】1989.10.14
【版次】3
【标题】谋生艰难 美国穷人悲剧多
父亲绝望 残疾骨肉遭残杀
【作者】陆文岳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10月12日电 (记者陆文岳)无家可归、忍饥挨饿和自己的女人吸毒卖淫,终于逼迫33岁的辛普逊亲手用猎刀杀死了自己的两个残疾儿,然后自杀未遂。
这个家庭悲剧是1988年1月6日傍晚在华盛顿市一个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发生的。华盛顿特区高等法院目前正在审理这桩谋杀案。辛普逊对杀人事实供认不讳,但他否认蓄意谋杀两个患有大脑麻痹症的幼儿。他说,残酷的生活现实迫使他一时丧失了理智。
辛普逊一家是美国那些贫困而又不幸家庭的典型。辛普逊和维妮塔长期同居而未结婚。可能由于维妮塔吸毒,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因大脑麻痹而四肢瘫痪。辛普逊虽然干活挣钱,但工资不高。维妮塔为了吸毒,变卖了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甚至连儿子的衣服都卖了,最后只能靠卖淫度日。由于付不起房租,辛普逊一家只好到处流浪,后来他们终于挤进了那所早已人满为患的无家可归者收容所。
据辛普逊的邻居和社会工作者在法院上作证,辛普逊对两个残疾儿确实尽了最大的责任,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曾向市政府求助,希望政府或慈善机构收容他的两个儿子,但遭到拒绝。*
【日期】1989.10.15
【版次】7
【标题】谷仓将沦为沼泽
【作者】水草
【正文】
众所周知,密西西比河流域不仅工业基地密布,而且物产丰饶,有美国的“谷仓”之称。但最近美国的一个环保委员会在对密西西比河进行长达两年的实地考察后宣称:由于对这条大河的“滥用”以及对其流域环保工作的“忽视”,这条大河在“不远的将来”肯定将出现生态失衡。专家们预测,如果仍一味发展航运业但同时疏于修建新的水利工程设施(如造拦河坝)的话,那么密西西比河在50年内将在部分流域泛滥成灾,并使大片良田沦为沼泽。(水草)*
【日期】1989.10.19
【版次】3
【标题】美前司法部长好友被判监禁
【作者】新华社
【正文】
美国前司法部长米斯的至交、加利福尼亚州律师沃勒克因犯诈骗罪十六日在纽约被判处六年监禁和二十五万美元罚款。
沃勒克是米斯大学时期的同窗好友。在米斯的纵容和支持下,沃勒克四处活动,兜售和里根政府的“关系”,成了美国政界的一大丑闻。(新华社)*
【日期】1989.10.20
【版次】7
【标题】美国黑人仍然受歧视
【作者】贾光伟
【正文】
20年来,美国黑人争取民权的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黑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但是,从整体上看,黑人并未真正摆脱种族歧视的束缚。在美国,绝大多数黑人依然生活在贫困之中。
据今年7月发表的《黑人与美国社会》调查报告统计,目前,黑人贫困率是白人的2至3倍;失业率是白人的2倍;黑人在就业、受教育程度、医疗保险、住房等方面与白人存在着明显差距。60年代末期,40%的黑人儿童生活在贫困之中,而到80年代中期,这一数字上升为46%,大大高于同样情况的白人儿童。在美国,单亲家庭比较普遍,生活在这种家庭中的黑人儿童比例则高达86%。70年代,黑人高中毕业后升入大学的为39%,80年代降为38%。据统计,今年黑人贫困人数超过970万。
高失业率与低教育程度使黑人社会很乱,暴力、凶杀、吸毒、恶性犯罪困扰着整个黑人社会。美国一些社会学家认为,黑人境况得不到改善是由于黑人在价值观、抱负以及行为表现上与白人有差异。实际上,种族歧视才是黑人贫困的真正原因,尽管美国政府宣称“种族在美国不成为问题”,但所谓“种族和谐”不过是美国法律条文上的虚相。现在,公开伤害黑人的暴力行为已不多见了,但“温和的种族主义”却无处不在。就是说,不管你的地位多高,多么富有,只要皮肤是黑的,就会受到冷遇和怠慢。
今年以来,美国最高法院又作出一系列削弱黑人权益的裁决,遭到黑人强烈反对。事实表明,美国并非是一个“色盲的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依然存在。*
【日期】1989.10.21
【版次】3
【标题】美政府报告说
三千余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作者】仓立德
【正文】
本报华盛顿10月18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美国政府今天发表的一项报告称,美国去年仍有319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约占总人口的13.1%。
从种族的比例看,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黑人占30.6%、拉美移民占26.8%、其它种族占20%、白人占10.1%。
联邦统计局的报告说,尽管美国经济连续6年增长,1988年贫困人口比例只比1987年下降了微乎其微的0.3%,全国仅有20%的家庭增加了收入。
这份报告认为,中等家庭的平均收入已从1987年的32251美元下降至去年的32191美元。在1988年的人均收入中,白人仍居首位(13900美元),黑人其次(8270美元),拉美移民最低(7960美元)。
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标准,1988年的贫困线为一个独身生活的人年收入在6024美元以下,一个4口之家年收入在12091美元以下,或一个9口之家年收入在24133美元以下。*
【日期】1989.10.27
【版次】7
【标题】贫困陷绝境 忍痛杀至亲
——美国一桩家庭悲剧
【作者】陆文岳
【正文】
无家可归、忍饥挨饿和自己的妻子吸毒卖淫,终于逼迫33岁的辛普逊走上绝路——亲手用猎刀杀了自己的两个残疾儿,然后自杀未遂。
这个家庭悲剧是1988年1月6日傍晚在华盛顿市一个无家可归者收容所发生的。华盛顿特区高等法院目前正在审理这桩谋杀案。
辛普逊对杀人事实供认不讳,但他否认蓄意谋杀两个患有大脑麻痹症的幼儿。他说,残酷的生活现实迫使他一时丧失了理智。
辛普逊一家是美国那些贫困而又不幸家庭的典型。辛普逊和维妮塔长期同居而未结婚。可能由于维妮塔吸毒,他们的两个儿子都因大脑麻痹而四肢瘫痪。辛普逊虽然干活挣钱,但工资不高。维妮塔为了吸毒,变卖了家中一切值钱的东西,甚至连儿子的衣服都卖了,最后只能靠卖淫度日。
由于付不起房租,辛普逊一家只好到处流浪,后来他们终于挤进了那所早已人满为患的无家可归者收容所。
据辛普逊的邻居和社会工作者在法庭上作证,辛普逊对两个残疾儿确实尽了最大的责任,他是一个慈爱的父亲。他曾向市政府求助,希望政府或慈善机构收容他的两个儿子,但遭到拒绝。*
【日期】1989.11.02
【版次】3
【标题】美宾夕法尼亚州发生监狱暴乱
【作者】本报电
【正文】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坎普山监狱十月下旬连续发生两起严重暴乱,造成囚犯、警卫及警察共一百二十余人受伤,整个监狱的三十一坐建筑物中有十四座被焚毁。当局直至二十七日晨才控制了局面。
据报道,囚犯暴乱的原因是他们对当局限制就医、禁家属送食品感到愤怒。该监狱官员说,人满为患也加剧了暴乱的严重性。(本报专电)*
【日期】1989.11.04
【版次】7
【标题】美国贫困状况的新特点
【作者】戴增义
【正文】
美国经济尽管保持了8年的持续增长,但美国的贫困问题仍在继续发展。
据美国官方统计、民间调查和一些报刊揭露,美国当前贫困状况的新特点是:各类贫穷人数增加,社会贫福悬殊更大,少年儿童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贫困的人数实际上在进一步增多。据美国官方材料,1978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美国人为2450万人,1988年增加到3250万人,即贫困人数由占人口的11.4%增加到13.5%。但据美国社会问题专家估计,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数可能有5000万,即占总人口的约1/5。这是因为:(1)在官方列为贫困者以外,还有400—800万来自拉美的非法移民,这些人的收入远低于贫困线。(2)美国的失业队伍据官方统计是660万,实际上在官方统计的失业者之外,还有约150万因谋职绝望而放弃找工作机会的“失去勇气的人”,另有500万在业人员是打短工的,迟早将加入失业大军。因此,美国失业者实际达1300万,他们的生活水平很低。
结构性贫困化和政策措施造成的贫福悬殊扩大。西方报刊认为,美国社会经济不平等是里根政府的一项“遗产”。据美国众院筹款委员会说,从1978年到1987年,美国家庭中最穷的1/5中,有8%变得更穷,而最富的1/5中有13%变得更富。目前美国干体力活的人的收入在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后处于196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相反,在收入最高的人中,9年来实际增加了21%。
美国工会组织认为,工会传统作用的减弱加剧了贫富悬殊。1960年美国大公司老板挣的钱为普通工人的41倍,1988年,这种差距扩大为93倍。工会在劳资谈判中不能有效地维护工人利益,助长了老板遏制工人增加工资的要求。
美国经济界认为,世界经济的竞争趋势,推动着美国企业结构发生变化,即大公司常常把生产基地转到劳动工资低的第三世界,从而给美国国内企业压低工资创造条件,又减少美国工人的就业机会。
此外,竞争还推动美国产业界重视依靠分析技能、研究设计技能和经济管理技能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这使掌握这些技能、受过较高教育的人的收入得到较大提高;相反,制造业、服务业工人的收入相对地下降。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赖克指出,这一切的影响集中起来就是受教育多的美国人同受教育少的人之间收入差别拉大。
美国社会学家认为,里根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政策增加了穷人的困难。仅在1981—1982年度,社会福利开支就减少350美元,大批穷人失去了领食品券的机会,穷人原来享受的医疗保健补助被削减,这种对穷人的打击,也是扩大贫富悬殊的重要因素。
贫困儿童的问题更加广泛而突出,贫困儿童是美国社会制度下特有的概念,指的就是在低收入和无收入家庭中的儿童。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贝恩和埃尔伍德的调查表明,全美有20%的儿童生活在官方的贫困线以下。1987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儿童中,有30%居住在农村,28%居住在近郊区,9%居住在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
贫困儿童增多的原因在于:单亲家庭的数量增加,双亲家庭的收入下降和贫困家庭率上升。*
【日期】1989.11.05
【版次】7
【标题】工伤死亡之冠
【作者】任义生
【正文】
9月的头一个星期日是美国的“劳动节”。
最近,美国安全工作环境研究所在其每年例行的“劳动节”报告中透露,在主要工业化国家里,美国的工伤死亡率高于其他国家,平均每11个工人中就有一个丧命或重伤。一个美国工人死于工伤的可能性是瑞典人的36倍,是英国人的9倍。
美国每年死于工伤的人数逾万,由此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达150亿美元。美国工人在工作时受重伤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他每天吸两包烟而致癌的可能性。
该机构的执行所长金尼指出:“事实表明,美国在减少工伤死亡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越来越少。”“劳动节”报告呼吁政府和私人部门下大力气增加投资,以保障美国工人在更安全的环境里工作。(任义生)*
【日期】1989.11.08
【版次】7
【标题】美国一大社会难题——
无家可归者
【作者】仓立德
【正文】
(本报记者 仓立德)
在美国各大城市,无论是首都华盛顿、金融中心纽约、中西部重镇芝加哥,还是西北角的西雅图,不时会遇到一群群四处流浪、居无定所的穷人。
从记者的住地步行到联合国大厦用不了10分钟,路旁有个公共网球场。每次往返,几乎总能看见几位男女正在球场边忙忙碌碌地安置自己的“家”。那是用废弃的硬纸包装箱勉强拼凑起来的,高不及肩,外面掏了通气孔和小门。不用说,出入都得佝着身子。在萧瑟的秋风中,几座纸棚显得摇摇欲坠。
在纽约市中心的宾夕法尼亚火车站等候夜车时,巡警不时前来盘查人们的车票,无票者被立即赶走,据说是不让流浪者在那里过夜。记者见到一位精神似乎不大正常的妇女同一位男子争执起来,上了车恰巧和她同在一节车厢。检票员验过票后,列车驶进宾州纽瓦克站。此时忽见一名腰间别着手枪的警察走来,将那位女士带下车——看来又是个浪迹天涯的无家可归者。
事实上,类似这样的无家可发者在当今美国已有数百万,而且还在日益增多,城市的公园街头、高速公路、桥下弃置的破汽车……都是他们的栖身处。据报刊披露,这一全国性社会问题目前有3个趋势:
——过去认为无家可归者只是一种“都市病”,但现在已蔓延至中小城镇,甚至乡间。最近,美国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26个主要乡村居民区中,要求提供紧急住所的人增加了5—100%。
——无家可归的家庭激增。在某些大城市,无房户在无家可归者中的比例高达1/3以上。例如芝加哥,临时住所的床位被无房家庭占用了60%。
——无家可归的下层低薪者数量不断增加。他们虽有工作,却无力支付昂贵的房租,只好在临时住所藏身或露宿街头。
无家可归现象有着深刻而复杂的社会和经济原因。面对这一难题,近几届联邦政府均无良策。尽管白宫及各州当局不断表示要增加建房补贴,但对日益庞大的无家可归者队伍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联邦住房部高官甚至还利用住房发展计划审批权营私舞弊,大发横财。何况在一些大城市的无家可归者中,估计有三成到一半人为吸毒者、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这就不单单是个住房问题了。一位美国社会工作者最近悲观地表示,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已经努力了25年,很可能还得再干25年。*
【日期】1989.11.10
【版次】4
【标题】寅吃卯粮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记者 张亮)
美国国债迄今已达2.8万亿美元,到1990年10月31日将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山姆大叔如此“寅吃卯粮”不能不使美国人为其经济前景感到忧虑和不安。
3万亿美元国债意味着什么?它等于每个美国人负债1万多美元;相当于美国目前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政府每年支付的国债利息占其年度预算开支的15%左右。美国国债之所以达到这一天文数字,是由于联邦政府连年入不敷出所致。1917年美国国会首次通过数额为115亿美元的国债上限法案,到1981年卡特总统任期届满时达到9140亿美元。然而,在随后里根总统执政8年期间,由于大规模扩充军备和大幅度削减税收,政府财政赤字急剧膨胀,国债额随之几乎翻了两番。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里根当年上台之初曾利用国债问题大作文章,猛烈抨击他的前任。然而,实际情况是,在国债问题上,里根政府比其前任有过之而无不及。
从长远来看,与日俱增的国债是美国经济中的一大隐患,因为政府大举借债等于同私人企业争夺资金,结果使银行利率居高难下,进而阻碍经济发展。因此,1985年国会给白宫套上了“紧箍咒”,即以法律手段强迫政府在1991年度实现预算平衡。鉴于这一目标实在无法实现,后来国会不得不将限期推迟到1993年度。
国债急剧膨胀早已成为美国人特别是经济界人士关注的一大经济难题,有人还在纽约时代广场附近立起了一个巨大的“国债钟”,随时显示美国国债的数额。毫无疑问,美国人都希望看到“国债钟”上的数字能尽快缩减。但是,愿望并不等于现实,那么,山姆大叔如此“寅吃卯粮”的日子还能维持多久?(本报华盛顿11月8日电)*
【日期】1989.11.11
【版次】4
【标题】艾滋病阴影下的美国儿童
【作者】仓立德
【正文】
(本报记者 仓立德)
美丽、聪颖的小姑娘西来斯特·卡丽昂,因患先天性艾滋病,不久前在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死去,年仅12岁零7个月。两只她生前喜爱的玩具熊陪伴她长眠地下。
卡丽昂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她的父亲自12岁起就开始吸毒,此后不但自己沾染上艾滋病,而且殃及妻子和子女。卡丽昂的母亲和父亲于1983年、1988年先后病故,她的弟弟后来也死于艾滋病,现在全家只有她幸存的两个姐姐和外祖母相依为命。
不幸的卡丽昂从降生起就不得不同艾滋病死神搏斗。她常常随外祖母出入医院大门,在病床上忍受巨大的痛苦。1987年,卡丽昂以其是当时美国存活时间最长的先天性艾滋病儿童而受到举国关注。她的肖像出现在《新闻周刊》的封面上,里根总统的夫人领她参观了白宫。在意识到将辞别人世时,她悄悄对身旁的人说,也许现在是见她母亲的时候了。
比起其他患先天性艾滋病的儿童,卡丽昂还算是幸运的,因为绝大多数小患者至多只能活数年甚至几个月,而且大脑或运动机能受到损伤。
据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统计,目前全美记录在案的13岁以下先天性艾滋病患者已达1859名,主要集中在纽约、纽瓦克、迈阿密3大城市。但这些案例只限于具有明显症状者,如包括所有受艾滋病毒感染的儿童,仅纽约市据估计便有数千名。一位著名艾滋病专家预测,随着近年成年男女艾滋病患者不断增多,到1991年将有1.5万—2万美国儿童显露症状。
艾滋病不仅剥夺儿童患者的欢乐,吞噬他们的幼小生命,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据报道,由于目前艾滋病的唯一特效药AZT价格昂贵,加上实验、护理、住院等,数年医疗费便可高达几十万美元。(本报华盛顿电)*
【日期】1989.11.11
【版次】4
【标题】毒品侵入美国乡村小镇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华盛顿11月8日电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今天报道,美国纽约、洛杉矶和华盛顿等大城市的贩毒团伙目前正将他们的触角伸向美国的乡村和小城镇。
该报揭露说,这些毒品团伙已将他们的活动范围扩展到乔治亚、堪萨斯、艾奥瓦、印第安纳和加利福尼亚等州的偏僻城镇和农村。
报道说,毒品贩子无恶不作,他们同警察作对,威胁当地居民,公开经营毒品买卖,并在公路上随意拦截汽车,胁迫司机购买毒品。
尽管当地警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打击毒品买卖,但是面对这些无孔不入的贩毒团伙,警察部门也承认“目前局面已失去控制”,当地政府部门也“束手无策”。
该报说,这些偏僻小镇之所以会成为毒品团伙的目标,是因为近一段时期来大量毒品非法运入美国境内,毒品贩子急于扩大他们的市场。*
【日期】1989.11.17
【版次】7
【标题】美国黑人在地方选举中获胜说明什么
【作者】黄泳
【正文】
(新华社记者 黄泳)
在11月上旬举行的1989年美国地方选举中,道格拉斯·怀尔德当选弗吉尼亚州州长,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黑人州长,戴维·丁金斯当选为美国最大城市纽约市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市长。另外,在底特律、克利夫兰、西雅图、纽黑文等一些大中城市,黑人候选人也分别蝉联或当选为市长。
黑人政治活动家在这次地方选举中取得的胜利,在美国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注意。有人就此声称,黑人已突破了政治“色障”。但是一些政治观察家认为,这些选举结果并不意味着美国黑人政治地位的真正改善,而恰恰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美国社会中严重的种族问题。
美国黑人在60年代所进行的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权利的轰轰烈烈的斗争,沉重打击了种族主义。美国统治集团被迫通过了一些法律条文,废除了对黑人的歧视,并提出了一些改善黑人社会经济地位的措施。
但事实上,黑人在美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受歧视的问题远未解决:三分之一以上的黑人今天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他们在就业、求学、住房等问题上仍然遭受着有形或无形的歧视。由于就业、住房及交通条件的限制,不少黑人往往集居在大城市的中心,而白人中上层阶级则迁居城郊,形成了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在这些城市中,如首都华盛顿以及芝加哥、底特律、亚特兰大等多是黑人当市长,这不仅是由于黑人居选民多数,而且白人也愿意让黑人官员来管理黑人居民。
黑人候选人能够在黑人居民占少数的纽约市和弗吉尼亚洲等地获胜,这是由于相当数量的白人居民投了黑人候选人的票。但这并不反映种族关系的和谐,而恰恰是因为人们对不断恶化的种族关系感到不安。
据美国报刊报道,近年来黑人和白人之间的暴力冲突频频发生。1988年,仅35个州和华盛顿市就发生因种族矛盾而引起的暴力事件189起,比前年增加一倍。今年夏天,纽约市的一位黑人少年无故遭白人枪杀,大批黑人因此上街示威,并和警察发生激烈冲突。时隔不久,弗吉尼亚州的弗吉尼亚海滩市因数万黑人学生不满当地白人商人的歧视和盘剥,而发生大规模骚乱。这些种族冲突事件对选民们的心理有较大的影响,不少白人认为,由黑人出面解决种族冲突问题,恐怕比白人更有效。《纽约时报》的一篇分析文章中写道,纽约选民在预选中拥戴名不见经传的丁金斯,正是看上了他“所具有的医治(种族创伤)的潜力”。
此外,这次怀尔德、丁金斯等人之所以能当选,还同他们尽量在种族问题上采取低恣态有关。他们在竞选中,都有意同以黑人民权领袖杰克逊为代表的激进派拉开距离,有的甚至赞同不利于黑人利益的法律,这些温和的表现无疑使得白人选民感到放心。
黑人政治活动家和黑人选民为争取自身的利益,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积极参加各种竞选活动,但是黑人在美国政坛的地位仍然是微不足道的。目前,约有7000多位黑人担任各种由选举产生的公职,这个数目仅占美国这类公职人员的1.5%,而黑人约占全美人口的12%。美国黑人要想真正主宰自己的政治命运还必须走相当漫长的道路。*
【日期】1989.11.22
【版次】7
【标题】在美国青少年中
艾滋病蔓延
【作者】陈林海;吴新正
【正文】
美国感染艾滋病的青少年正以惊人的数量增加,性解放和滥用毒品,使艾滋病呈现进一步泛滥之势。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从40家大城市医院采集血液标本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迈阿密和纽约等城市,15至16岁的少年中,感染艾滋病毒的占1%,21岁者则有3%感染了艾滋病毒。美国大学保健学会去年对18所学校进行了血液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在大专院校内每500名学生中,就有一人为艾滋病毒携带者。旧金山凯泽医学中心青少年诊所所长威贝尔斯曼说:“如果没有疫苗,到九十年代艾滋病无疑将会在青少年当中泛滥。”
调查表明虽然在13至19岁青少年中,只有400多例艾滋病,但19至24岁这个年龄却已经发现了5000多例,其中多数在少年时期就染上了病毒。研究人员强调,只看临床病例,就以为青少年艾滋病患者不多,其实是一个错误,因为病症有7年的潜伏期。青少年艾滋病问题中,多数人在传染上艾滋病毒后自己还不知道。(陈林海 吴新正编译)*
【日期】1989.11.22
【版次】7
【标题】美税法益富人损穷人
【作者】新华社
【正文】
设在华盛顿的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自一九八二年以来,美国政府进行的两次税法变动都使富人受益,穷人受损。
报告说,从一九七七年到一九八八年,占美国人口十分之一的穷人缴纳的联邦税提高了百分之一点六,而占人口十分之一的富人的纳税额下降了百分之一点七。
该报告作者劳伦斯·米什尔说,这些税法变动等于是把从穷人和中等收入家庭拿走的钱装进了富人的腰包,而受益最大的是处在收入最上层的仅占人口百分之一的富人。
米什尔说,目前占美国人口十分之一的富人掌握了美国全部金融资产的百分之八十六、美全国净资产的百分之五十七和收入的百分之三十三;占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家庭只掌握了全国金融资产的百分之十四、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三和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七。(新华社)*
【日期】1989.11.24
【版次】7
【标题】美国中学教育状况堪忧
【作者】韩祝平
【正文】
目前,美国学校里的状况令教育界人士十分担忧。据统计,每年有100万中学生中途辍学,一些内陆城市学校的辍学率高达50%。在240万中学毕业生中,1/4的人仍不具备读写能力,缺乏基本的文化素质。全国一半以上的17岁学生归纳不出一篇报刊文章的大意,写不了求职信,算不出长方形的面积,甚至有的读不懂火车时刻表。最近,美国国家教育监察委员会发表一篇题为《一个危险的民族》的文章,对国家教育开支巨大,教学质量却在逐年下降表示忧虑。为改进教育投资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该机构倡议确定严格的学习标准,制订符合传统规范的中学教学大纲,指导各科教学。
全美教师联盟 阿尔伯特·山可则呼吁彻底改革教学制度。他说:“如果一家公司生产的产品有90%是次品,就该检查一下整个生产过程了。我们的教育是整个体制出了毛病。”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人们意见纷纭,莫衷一是。
不过,无论采用什么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有更多更好的教师。但据报道,美国在职教师中至少有一半不称职,需要更换100万名教师。而每年160万大学毕业生中,却仅有8%的学生对教育感兴趣,即使如此,其中多数人还会在就业前随时改变主意。另外,近些年美国文化水平高的劳动力匮乏,在其他行业报酬优厚的竞争下,50%以上的新教师在7年内会纷纷“跳槽”,另谋高就。
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已采取提高工资的方法,期望以此保持和壮大教师队伍。但是,到目前为止,这种做法收效甚微,仍无力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教育工作。*
【日期】1989.11.27
【版次】4
【标题】美国联邦统计局的报告说
美国1/5少年生活在贫困线下
【作者】仓立德
【正文】
本报华盛顿11月22日电 记者仓立德报道:美国联邦统计局最近发表的一份报告说,尽管美国的经济6年来持续增长,仍有1260万18岁以下少年儿童(占全国同龄人1/5)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黑人和拉美裔少年儿童中,这个比例更高达40%。美国官方规定的1988年家庭贫困线是,3口之家年收入不足9435美元。
这份报告认为,单亲家庭的增多加剧了少年儿童的贫困状况。据统计,1987年,在1240万处于贫困线下的少年儿童中,大约700万生活在单亲家庭中,许多家庭仅靠政府救济过活,甚至无力为孩子购买医疗保险。另一个原因是不少美国中部城市失业率高,许多家庭失去稳定的经济来源。*
【日期】1989.12.05
【版次】7
【标题】纽约“怪景”
随地小便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据《纽约时报》11月25日报道,纽约市公共场所随地小便的现象日趋严重,目前已成了市政当局颇为挠头的社会问题之一。据该报介绍,这个美国第一大城市的一些街头巷尾、大桥周围、地铁出入口、空旷处、公园里、甚至公寓门口,有人毫无顾忌地在那时随地小便,留下斑斑浊迹。
令人惊奇的是,在这类不讲公德的人当中,不仅有年幼无知的孩童,出租汽车司机,也有西装革履的律师,甚至执法的警察。由于随地小便在纽约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一些外地人到纽约后也“入乡随俗”,染上了这种不良的习惯。纽约市政当局规定对在公共场所随地小便者处以25至50美元的罚金。去年该市的警察、卫生和公园管理部门共开出“排泄有毒液体”的罚单6112张,其中90%是对付随地小便者的,这个数字同1983年的数字相比,几乎增长了4倍。(新华社)*
【日期】1989.12.07
【版次】4
【标题】美国:千余万孩子贫苦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虽然美国号称富足,但美国国情普查局最近公布了一些令人不安的有关美国儿童的数字。
尽管美国经济连续6年有所增长,但有1260万不到18岁的美国人生活在收入是政府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家庭中。
美国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儿童、青年和家庭委员会 、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众议员乔治·米勒最近说,他的委员会发现有“数以百万计的儿童身体不健康,未受过教育,无法参加将来的高度技术化经济活动”。
儿童成为美国社会中最穷的人群还是最近十年来的事情,大约15年前,普遍的现象还是老年人最贫穷。
美国城市研究所经济学家D·李·鲍登把儿童贫困现象的出现部分地与单亲家庭的出现联系在一起。
在1960年,同父母住在一起的白人儿童和黑人儿童还分别占同一肤色儿童的91%和67%。到1988年,这两个百分比就分别降到了79%和39%,这就是说,有1700多万儿童同单亲或者同亲戚和非亲戚住在一起。单亲家庭使家庭或儿童更有可能穷困潦倒。大多数情况是,家中没有父亲工作帮助维持家庭生活。母亲除非能找到可靠的人(往往很费钱)照看孩子,否则她可能会发现很难找到和保持一份工作。这就是为什么1987年在生活贫困的1240万儿童中,约有700万是生活在单亲家庭中。*
【日期】1989.12.07
【版次】7
【标题】从美国的政治金钱游戏谈起
【作者】黄晴
【正文】
今年以来,美国某些持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傲慢态度的人,对世界上的一些事态发展显得兴高采烈。在种种鼓噪声中,有人甚至宣称,西方制度已是黑格尔“绝对精神”的完成,是人类社会的终极形态和顶点。
这类狂言在哲学上的荒谬性姑且不论,美国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某些事实即可让这类大话的麒麟皮下露出马脚。
美国报刊最近披露的一些事实说明,美国的选举代议制度的运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金钱为其润滑剂的。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报道,当代选举的“行头费”(即宣传费等),众院一个席位平均为39万美元,参院一个席位平均为400万美元。至于其它种种费用,就几乎难予统计了。
有流必须有源,花钱必须筹款。目前虽离全国大选时日尚远,但民主、共和两党的筹款活动已如火如荼。10月底,民主党在华盛顿召开了每个参加者须缴1500美元的募捐集会,筹得230万美元。该党还通过寄出更新成员证件的方法筹集“小额”捐款。共和党自然也不甘落后,忙于通过种种方式索要金钱。两党也有相同的筹款方式,比如均有候选人开办俱乐部,与之谈话者要交纳5000美元以上的入门费。投桃则须报李,金钱与政治的授受关系由之确立。
目前,美国的政治捐款组织极为兴旺。1972年,名叫“政治行动委员会”(PAC)的组织有113个,如今已增加到4268个,捐款额也增长了7倍,1987—1988年度高达1.51亿美元。这类组织以寻求政治影响力为目标,往往没有政治定向,有时搞左右逢源,双向投资,哪匹马行情好,就在哪匹马身上下赌注,以至有人大骂“PAC是娼妓”。美国对政治捐款虽有限制规定,但改头换面,化整为零等种种对策往往使上述规定流于形式。
这种金钱游戏中产生的国会议员成色如何呢?近年来,国会中的丑闻层出不穷,从议长赖特丑闻到“基廷丑闻”,以至让人想起马克·吐温一个世纪前说过的话,国会是唯一“显赫的犯罪阶层”。
美国政治制度是美国自身历史的产物,是与其经济社会条件互赖共存的一部分。商业化社会势必产生政治的商业化污染和种种弊端,与口头上的“理想观念”相距甚远,更谈不上是什么至善至美的终极社会形态。有识者当能反躬自省,清扫自己的马厩,而不是一味大吹大擂。至于有些人硬充世界道德法官,对别国的事指手划脚,甚至伸手伸脚,那就更不值识者一哂了。*
【日期】1989.12.12
【版次】7
【标题】罪恶的交易—
拐卖儿童
【作者】彦忠
【正文】
非法拐卖儿童到美国和欧洲的罪恶交易,引起了拉美社会舆论的严重不安。
今年九月,巴拉圭总统罗德里格斯将军向一家电台披露,每星期大约有十名巴拉圭儿童被拐卖到美国,每个收费七千美元。阿根廷的《索莫斯》杂志最近报道,有几百名阿根廷婴儿被转卖到欧洲和美国,价格因人而定,最高可达到两万美元。危地马拉一个机构承认,把危地马拉儿童非法带出国的交易估计每年获利两千多万美元。在厄瓜多尔,一九八八年有一千名儿童被拐卖出国,人口贩子从每个孩子身上可得到一千至五千美元。
更令人发指的是,近年来取用拐卖儿童的器官进行移植的情况增多。洪都拉斯社会福利委员会揭露,一些被卖到国外的孩子的角膜、眼球、心脏、肾及其他器官被移植到一些有钱人的孩子身上。在一些拉美国家,还发现有以色列人和欧洲人开办的从事人口交易的地下“育婴堂”。
许多拉美国家的官方机构和人道主义组织呼吁采取措施,根除这种现象。一些国家政府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墨西哥今年对绑架儿童去当妓女和卖到美国进行医学试验的犯罪案件,加重了刑罚。虽然一些拉美国家多次揭露了这种罪恶的交易,但并没有引起美国和欧洲的重视,更谈不上采取措施来加以取缔。而拉美国家立法中尚没有关于这类罪行的惩处规定,也让人口贩子钻了空子。(彦忠编译)*
【日期】1989.12.14
【版次】4
【标题】美国巨富偷漏税
被判徒刑又罚款
【作者】新华社
【正文】
新华社纽约十二月十三日电 美国法院十二日以偷漏个人所得税的罪名对排名世界首富之列的亿万富翁利昂娜·赫尔姆斯利判处徒刑和罚款。
美国联邦地区法官约翰·沃克在纽约曼哈顿法庭上宣读判处赫尔姆斯利四年有期徒刑,并罚款八百八十万美元。
六十九岁的利昂娜·赫尔姆斯利是家财十亿美元的旅店业资本家。目前,她个人还拥有五十亿美元房地产,其中包括二十七家饭店和纽约的摩天大楼——帝国大厦。她于一九八三至一九八五年间将个人开支计入营业帐的手段偷漏税款一百二十多万美元。
这个大富翁八十岁的丈夫哈里·赫尔姆斯利也受到了指控,但检察官查出他精神不健全而对他免予起诉。*
【日期】1989.12.21
【版次】7
【标题】美国童工问题严重
【作者】丁
【正文】
在美国,尽管法律规定不得使用童工。但近年来,美国童工问题仍日趋严重。据美国劳工部统计,1989年预算年度,共发生了22508起违法使用童工事件,达到了自1938年禁止使用童工法实施以来的最高点。
据调查,童工的年龄大都在10岁左右。他们每周大约工作20—40小时,有时从下午4时放学工作到晚上9时,周末则要延长到10时或11时。
雇用童工的大都是一些糖果店、快餐店。店老板分给被雇用的童工一些巧克力、水果糖等零售食品,让他们沿街叫卖。一般情况下,童工出售一盒5美元的巧克力,可分得1美元。
警方发现,在这些童工的背后还有一些“地下工头”。这些家伙打着某某公司的招牌欺骗年幼无知的孩子,让孩子帮他们沿街叫卖小食品,并且经常克扣孩子们的工钱。这些假公司常常变换名子,很难查找。
童工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担忧。华盛顿一些学校的老师抱怨说,有些孩子放学后就去打工,既没有时间做作业,也没有时间看书,第二天在课堂上打瞌睡。更多的人则担心,孩子们有了钱,若受到坏人的引诱,难免会走上犯罪道路。(丁)*
【日期】1989.12.25
【版次】7
【标题】美国妇女因整容受害者多
【作者】陈封
【正文】
冒充美容医师的骗子在美国越来越多,使成千上万名妇女不但没有变美,反而成为“无法返工”的丑妇。这个新社会问题已经严重到引起国会派专人进行调查的程度。
去年有约六十二万美国人经历过整形手术,其中百分之八十五是妇女。今年已有十万妇女作过乳房扩张手术;七点五万人作过重整面容手术;一点七万人作地移植下巴手术;九点五万人安装了新鼻子;二十五万人作过消除肥膘手术。大部分求治者都有良好效果。
问题发生在无法统计的冒牌整形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下。他们利用妇女爱美的心理,在报刊上大作蛊惑人心的广告,诱骗妇女去花钱上当。这类“手术”的数字,比整形外科医生协会的正式统计超出一倍以上。
众议院一个专门小组听取了受害者的控诉。一位妇女的脸上有一块疤痕,她误信了某江湖“医生”的花言巧语,请他进行“化学揭皮补疤”手术,结果变成了丑八怪。因为那位“医生”在她脸上涂抹的酸性液体侵蚀了面部皮肤,烧伤了眼睛的角膜并在眼睑上烧了一个洞。她的视力也丧失了。
作这种手术,庸医一般要收五千四百美元,扩充乳房的价格是二千五百美元。这类没有行医执照的骗子医生的年收入往往高达四十万美元。
众议院专门委员会的 罗·威登要求政府严格执行医生开业的考核规章,并呼吁各州、市限制刊登虚假的整形外科手术广告。然而,正如毒品和艾滋病这些社会罪恶在美国无法遏制一样,要揭开那些骗子医生的面皮示众,使他们计无所售,谈何容易。*
【日期】1989.12.28
【版次】4
【标题】寒冬里的流浪汉
【作者】张亮
【正文】
(本报记者 张亮)夜幕降临,白宫玫瑰园对面的圆形草坪上耸立的国家圣诞树及各州圣诞树灯火齐明,五彩缤纷。驱车经过居民区特别是富人住宅区,映入眼帘的是万家灯火,烛光和彩灯不停地闪烁着……呈现出一派色彩斑斓的节日景象。
圣诞节是美国一年中最隆重、热闹的宗教节日,也是美国人的购物旺季。据调查,今年平均每个家庭用于圣诞节的开支大约400美元。节日期间,家家户户通常在晚餐后坐在点缀华丽的圣诞树前和炭火熊熊燃烧的壁炉旁边聊天边饮咖啡,或是接待来访的亲戚朋友。
然而,对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来说,今年圣诞节期间的日子更为难过。这既是精神上的抑郁,也有严寒对他们的无情折磨。圣诞节前几天,美国的气候冷得有点出奇,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创多年来的最低纪录,华盛顿地区的最低气温也骤降到零下15摄氏度。在如此寒冷的冬天,露宿街头的滋味可想而知。据说,入冬以来仅华盛顿地区就有5人被冻死。
华盛顿的流浪汉随处可见。就在白宫附近,十几个无家可归者蒙着被子躺在地上,周围堆放着破旧的衣物和过往行人施舍给他们的食品。离白宫仅几街之隔的国务院大楼附近,一个热气口处支撑着蓝色塑料布帐蓬,8个流浪汉共同享用。他们在这里已住了半年有余。
美国究竟有多少无家可归者,谁也说不清楚,但一般估计在200万人左右,华盛顿地区也有1.5万至2万人。其中相当多的人常年流落街头,还有些人被慈善机构办的收容所收留。日前,记者参观了华盛顿的一家最大收容所。收容所可容纳1400人,100多人同住一间大屋。以美国的起码标准衡量,这里的卫生条件可能算是最差的。他们当中大都是黑人,有的是失业者,有的是因收入太低而租不起公寓房。
这家收容所是由“非暴力创造性组织”管理的。该组织的负责人米奇·施奈德对记者说,圣诞节前夕,他们为无家可归者举办过两次免费晚餐,前去用餐者超过3000人,另外还给无家可归的儿童发了1万多件圣诞礼物。这些食品和礼物都是由一些慈善机构和个人捐赠的。
施奈德认为,无家可归问题与吸毒和艾滋病一样,已成为美国的“一大危机”,而造成这一危机的主要原因是1981年以来联邦政府连年大砍用于低收入者住房的开支。如果政府不迅速采取行动,这一危机还将日益恶化。为了向白宫和国会施加压力,在他和其它民间团体的倡议下,今年10月7日来自美国各地的20多万群众曾在华盛顿举行过一次“要求住房全国大游行”。最近他又发起“要求住房的冬季运动”,从今年圣诞节至明年复活节的几个月内,每个星期都组织各个州的一些人在国会大厦前进行请愿活动,在街头露宿7天,其目的是向当局传递信息,尽快为穷人解决住房问题。
施奈德先生为无家可归者已奔忙了16个春秋。他深有体会地说,“在这样一个富裕的国家竟有200万人无家可归,说明美国的贫富悬殊太大了。”(本报华盛顿12月27日电)*
【日期】1989.12.28
【版次】7
【标题】在富有的背后
【作者】士芳
【正文】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之首,号称金元帝国。一些豪富巨贾挥金如土的气魄也可谓世界之最。
谓予不信,请看:一位名叫福布斯的美国出版界巨头,今年8月飞到摩洛哥避暑胜地丹吉尔去作70大寿。此翁大摆盛宴,款待上千海内外名流并包3架专机接送,耗资300万美元亦无吝色。但要知道,美国一个4口之家一年的生活费是12091美元,换言之,这位寿星的一场寿庆就够260个4口之家过一年的日子,真是天壤之别呵!
然而,这种豪富丝毫掩盖不住隐藏在其背后的阴影。据报道,在2.4亿美国人中有3190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1800万人领取食品补贴券,150万儿童营养不良。此外,全美还有150万人无家可归,50万儿童流浪街头,喊出“何处是我家”的呼声。
一面灯红酒绿,笙歌燕舞;一面食不果腹,头无片瓦。于是,“饥寒起盗心”,铤而走险者有增无减。据美国联邦调查局发表的报告,1988年发生暴力案件156万起,谋杀案20675起,盗窃案1236万起,均刷新记录。甚至在首都华盛顿去年也有369起谋杀案,而今年至10月底,横遭杀害者已达546人,超过去年总数,难怪,华盛顿被冠以“谋杀之都”的称号。
由此看,美利坚既乃世界首富,却又以犯罪记录“誉满全球”,岂不矛盾?其实,非也。这是富者越富,贫者越贫,两极分化日趋尖锐的结果,是社会痼疾和制度决定了的,苦无良药可治。*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