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香烟开始的幻想
浪奔,浪流。我不知道女人对男人的幻想是不是从烟开始的,《上海滩》里的许文强,这个当时的万人迷不知迷倒多少女性观众——阿强戴着礼帽,风衣飘飘,手夹香烟,漫不经心地斜睨,样子够帅,想来比现在的周杰伦还要酷。
黑白电视前一帮小男孩对成为男子汉的幻想,是从许文强手中的香烟开始的。几个人凑钱偷偷买烟,躲到偏僻处吸烟,比谁吐的烟圈又大又圆又能持久,看谁能将烟放倒吸,看谁能从鼻孔里呼出烟气——总之是谁吸烟最牛,谁就是小群体里的英雄。直到最后集体完成自定的成人仪式,那种自我感觉猛然变成大人的欢娱,仿佛立马成全了自己化为孙悟空的梦想。
香烟之所以“未成年人不宜”,除随处可见的“吸烟有害健康”的真情告白之外,最重要的恐怕就是香烟给人的成人感。影视作品里的坏小孩之所以为“坏”,烟是必不可少的证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青春教育片《少年犯》轰动一时,“问题少年”们玩双卡录音机、穿喇叭裤、吹卷头发、叼烟的情景作为典型的反面形象,为电视机前我们这些“祖国花朵”提供了最最不能参考的做法。时代不同了,现在玩双卡录音机、穿喇叭裤、吹卷头发会当作一种过时,看看满大街的朋克、醒目的炫彩、耳洞、鼻环、舌环,被叫作愤青、古惑,既不褒又不贬,比较中性的表达。不过,香烟被定义为成人的香烟,符号意义一直没变。比美国总人口数还要多的中国烟民越来越低龄化,最好的解释或许是——现在“正在发育”的孩子越来越早熟了,他们提前结束了青春期。
十八岁之前和之后,吸烟悲喜两重天,跟同龄或长辈之间的礼仪,理所当然地增加了传递香烟这一重大项目。深含着入世味道的香烟,在一桌桌饭局之后,在一次次聚会之时,被呈上,点燃,经由嘴巴、舌头、喉咙和肺的作用,化作青烟缕缕。你可大大方方地变化一下坐姿,比如翘二郎腿。从此,你圆滑了,你长大了,你成熟了,你像个男人了,你进入社会了……所有约定俗成的意义都在团团飘渺的烟气中悄然完成。
“想要来一包长寿烟,发现我未满十八岁。”如果说张震岳《爱之初体验》对香烟还有起码的告示作用的话,那么拥有无数未成年FANS的周杰伦的歌曲,就有些让大人们担心了——《烟圈》里唱:“我不是呼之则来,脑袋又没有撞坏。你不用装模作样,一口一口吞吐烟圈……”现在,许多烟草网站都在首页位置明示:谢绝十八周岁以下人士浏览本网站,影视作品中也越来越少吸烟的镜头。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点点年龄之间的幻想空间。我在做这组文章的时候想,是不是也要来个“未成年人不宜”?
忘忧草的天空
黄泉路上有个孟婆,她让你喝一碗汤,阳世种种你便尽都忘了。在《神雕侠侣》中,这碗汤是金庸帮助杨过推给小龙女的——遭到拒绝:“这碗汤啊,我可不喝。过儿,我要永远永远集记着你的恩情。”两人毒深伤重,双双不久于人世,这等场景让人万分感怀。
传说中的孟婆汤,喝下它,过去的忧愁和欢乐全都没了。这似乎不太符合我们的理想,为什么不能只忘记忧愁而留下快乐呢?但是,爱情中的种种忧欢交织,怕是没有人能仔细分辨出的。何以解愁?曹孟德独推“杜康”,现代人选择烟草。
“忘忧草,忘了就好。”在烟民听来,周华健的《忘忧草》未尝不是烟草广告歌。香烟烟气中的尼古丁被肺粘膜吸收后直接进入血液,一起流动,最后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尼古丁能抑止脑中一种名叫“单胺氧化酶-B”的物质,促使脑内产生更多的多巴胺。而后者是一种重要的神经传递质,它能提高神经信号的传递速度,使人的思维活动更加敏捷,这就是抽烟能提神和产生快感的生理依据。
烟草的传说有着中式的浪漫感。潘小和陈姑是对年轻的恩爱夫妻。一天,陈姑病死,潘小痛不欲生,常常在坟地哭泣。在坟里的陈姑听见了,心里也很难过:潘郎对我如此深情,我如何才能为他解除忧郁呢?随后,她就变成一棵小草,三次托梦给潘小,告诉他夏天为小草浇水施肥,秋天把小草收藏起来,冬天请他燃烧吸食。潘小一一照办了。他做了一根长管子,装上叶卷,吸了一口,只觉得晃晃悠悠,很是舒服,过去的忧愁都好像一下子烟消云散了——他称这小草为“忘忧草”。
忘忧草的天空下,走过文人、政要,走过经济大腕,演绎明星,也聚集过太多烟民。香烟如何让人“快乐似神仙”,感受各异。二月河怀恋部队的生活,简直是在单恋烟:“从井下上来,洗个热水澡,喝着开水,翘起二郎腿,夹着根香烟与战友闲侃,那是一种何等样的惬意!”这种惬意好像只可意会,因为“了解味道的最大障碍是我们没有对味道的注释”,言传让人将信将疑。朱自清觉得有烟如伴,路遥感叹没有烟他将一事无成,林语堂理直气壮地说:“烟斗从哲学家的口中引出智慧,也封闭愚拙者的口,使他缄黩;它能产生一种沉思的、富有意思的、仁慈的和无虚饰的谈天风格。”
既极大地给人快感,又极大地损害人的健康,香烟的存在实在是一个巨大的悖论。戒不戒,这是一个问题;怎样戒,这是另一个问题;戒了之后再如何,这更是一个问题。我的一个资深烟民朋友说,女友强烈抗议他抽烟,这厮好容易戒烟一周,为了表示祝贺——燃上一支烟先。许多人如我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然而不幸的是,我们到现在都没有成为烟民;万幸的是,我们又在茶馆、咖啡吧等地方找到了这种近似的快感。
女人烟
事物的特质决定了它们自身的性别。“从来佳茗似佳人”,苏东坡认为好茶就是大美女,茶是女性化的。足球、汽车、领带、打火机、西装……性别特征非常明显。但很多时候,男女世界并不像楚河汉界那样清晰分明,当我们已经习惯将F4解释为四个像花儿一样的美少年时,你也许要怀疑WC上的性别标识是不是过时了。事实上,所谓采阳补阴,采阴补阳,男女一直在对立与消融之间进行着N多的性别战争,现如今,战争并没有让女人走开,足球将女人迎来,被男人把玩的香烟也被女人吸出了另一些意思。
暮色余味,她比烟花寂寞。葱指既出,熠熠软玉。中指和食指轻衔了香烟,多出一种好看的样子。烟气亭亭袅袅,如同她的坐姿。她的眼睛装满屋外的暮色和自己的情绪,烟在燃烧,滋滋有声。冷艳,决绝,坚持。她想起了曼纽尔#8226;马查多的《安达卢西亚之歌》么?“生命犹如一支香烟/炭渣、烟灰和火/有的人匆匆吸完/有的人细细品味。”她是谁?“芳华绝代”的梅艳芳,歌像红酒一样的王菲,还是“孤灯落碎花”的张爱玲?这种情形,适合关淑怡唱《忘记他》,全然不同于一帮男人在饭局上吞云吐雾、气壮山河地神侃。
《围城》里的鲍小姐又粗又黑,却少不了烟视媚行:“方鸿渐正抽着烟,鲍小姐向他抻手,他掏出香烟匣来给她一支,鲍小姐衔在嘴里,他手指在打火匣上作势要为她点烟,她忽然嘴迎上去把衔的烟头凑在他抽的烟头上一吸,那支烟点着了,鲍小姐得间地吐口烟出来。” 苏文纨“气得身上发冷”,两人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借烟卷来接吻?!鲍小姐的行止是洋化的,苏博士当时当然还不能接受。现在影视作品中,男人抽烟的镜头多常规化,基本上是在履行一个男人的职责,很少能拍到像《花样年华》中梁朝伟抽烟那样有味道。而一个女人抽烟意味很深,不说她内心怎样,至少看上去有些特别。王家卫电影中的很多女人都抽烟,从《堕落天使》的李嘉欣,到《旺角卡门》的张曼玉,再到《重庆森林》的林青霞,也算是墨镜王电影的一大特色。
女士烟我见过不少,外包装扁形,细薄,烟支修长如指,名字如花啊妹啊。不过,无论产量还是品种,女士烟现在都乏善可陈。即便有女人抽男人的烟,多数也如鲍小姐这样着。这意味着,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到吸烟的行列,但大都浅尝辄止,图个好玩而已。也许,吸烟跟美容具有天然不可调和性,前者毁容,怎能误了女人日常化的工作?
去年,《三联生活周刊》为张国荣做过一期专题,封面照片据说是哥哥身前最喜欢的,也是遗照:西装,头发水滑,目光向上,手中有烟。他导演并出演过一部《烟飞烟灭》,教育青少年不要吸烟。地下有知,他对这张遗照做何感想呢?我们容易发现的是,因为有烟,看上去他少了些自我疏离的感觉。
暧昧的暗示
奥运跑道上,刘翔风驰电掣、一飞冲天第一个到达终点的那一刻,视觉享受不亚于看了部好莱坞大片。这个镜头不久前被用到国内某家卷烟企业的广告中,搬上CCTV,饱受争议。有人说刘翔不是在做变相烟草广告吗?早前,王志文也遇到过同样的尴尬。其实,首先尴尬的是烟草广告——在公共媒体上闪烁其词,语焉不详,那暧昧的暗示,能有几个人领会呢?
广告的基本要求就是两个S——不是大S小S——simple和smile。既然不能在公共媒体敞开胸怀做广告,那么就只有变脸玩花样。所以,国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烟草广告,大都是企业形象宣传片。如果你在电视上看到不知所云的工贸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广告,那它十有八九是在叫卖烟草。这个烟民最清楚,公司的名称里往往就带着卷烟品牌嘛。老天,一个PLMM喜欢上你了,由于种种原因,她不能暗送秋波,她不能鸿雁传情,她不能口耳相传,她不也能用肢体语言表达情意,她只能环顾左右而言他……她极尽含蓄之能事,要多暧昧有多暧昧。
我们的“烟草广告”,既不“简单”,也不“微笑”,它们已经成为另一种哑语。借企业形象之名,行宣传卷烟之实,即便如此,广告词也不能沾染“烟”和与之相关的语言,比如“品”、“吸”、“点燃”、“燃烧”。暧昧的背后,它们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有的指向了“天”,天高云淡啊,意纵天高啊,也有写实一些的,如“成功人士指点江山”、“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还有“劳动创造未来”之类的大众口号。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烟草广告词看下来,你不难发现,它们都在强调吸香烟带给人的仙境之感,男人之味,气势之美,王者之范,再不济也是喜气洋洋祝你发财之意。有的广告词直截了当:男人味,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受了辛晓琪《味道》的启发——里面死心塌地唱:想念你的笑……我想念你的吻和手指淡淡烟草味道。
烟草广告似乎只有“户外运动”了,包括重大体育赛事的场地。出火车站,走出机场,烟草户外广告在一些城市赫然入目。它们要么直白,直接让香烟上阵,要么暧昧如故,除了视觉冲击力大,都没多少看头。
最好的烟草广告不在明天,不在今天,而在昨天。旧上海的烟草广告是大美女做的,旗袍,琵琶,粉色,不用说什么,那意思就非常明显了。万宝路的西部旷野牛仔形象深入人心,六代牛仔代言人现在却都挂了,不是烟草惹的祸吗?有些成也烟草败也烟草的味道。有谁能想到,这个国际品牌原来是女性时髦饰品呢?这是一次伟大的“变性手术”,它让万宝路从阴柔的女性空间走向阳刚的男人世界,烟草的地位和形象从此大大改变。
现在控烟运动如火如荼,人们健康意识日益提高,说不定哪天,连哑语一样的烟草广告也看不到了。暧昧的暗示没了,那是暗昧的人回家了。
我们被烟吸了
这个概念最初出来的时候我想当然地想:“被动吸烟”?那大概是弱势群体中的一份子被强势群体欺负了,拿烟塞到他的嘴巴,逼迫他吸,否则怎么叫“被动”?后来……原来如此。“脑筋急转弯”的题库里是不是可以增加这么一条:怎么吸烟不接触到香烟,不许用烟斗等工具?
少女与少妇有何区别?帖子说:身边的男人抽烟时——少女:讨厌来,别抽了好不?少妇:给我也来一根,被动吸烟不如主动。不过我觉得,如果被动吸烟的危害引起足够重视,无论少女还是少妇她们或许会一概拒绝。一人吸烟,全都牵连,有关被动吸烟的新闻和研究成果几乎全是利坏消息。孕妇被动吸烟导致胎儿畸形,这比将孩子扼杀在摇篮还要残酷。被动吸烟影响记忆力,让往事如烟,想想真有些可怕吧。被动吸烟导致蛀牙,跟牙膏的宣传口号背道而驰。“吸烟有害健康”最常见的是会引起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最让人不愿面对的后果是各种癌症。酒吧和饭店的工作人员,因为大量被动吸烟而被列为“高危人群”。统计数据里还说,全球因被动吸烟而导致死亡的人越来越多。问题是,无论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导致死亡,这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不像过劳死、谋杀、车祸等等突发事件那样显而易见。
被动吸烟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公共场所大都成了“非烟区”。飞机上是不允许抽烟的,国内的火车专门为烟民准备了吸烟区。你也许见过这个狭小的地方:阴天,空气中充满木头和黄锈的味道,窗外若有若无的雨滴,一个男子愁眉苦脸,低头抽着。火车轰隆隆地飞驰,烟雾很快就散了。烟民远在人群中。那他,当然也少不了她,一个人闷在屋子里吸烟,既主动也被动,够惨。大人曾教导,吸一根烟会缩短多少寿命,吸烟是一种慢性自杀。认为浪费时间就是慢性自杀的鲁迅先生是正宗的烟民,他在时间的重建和消解找到了一种美妙的平衡,大量的文字就是证据。
有人列出十种压力最大的中国人,说综合压力最大的是烟民,既有健康、经济的压力,也有家庭、社会的压力,还有心理压力:“烟友”在一起,不能“掉价”递低档的,为了省钱,只好躲在一边吸劣质烟,生怕被人瞧见。 有网民将烟民分成十五等,第四等烟民属“老板型”——身上n包好烟,四处“打人”。在非烟民看来,这不是让一些人主动吸烟,再让更多的人被动吸烟吗?这比“原是烟鬼,侥幸戒掉,四处炫耀”的十五等烟民糟糕多了。
烟草广告不能做,至于反对吸烟的公益广告,也许这是一个很好参考——黄易在《天荒外传》中写道:“他却是心情轻松,因为他试过用姬别传授的方法,点燃了少许‘盗日疯’,立即产生一股浓黑如墨的毒烟,在地室内凝聚不散。以他的功力,吸一口后也感头昏脑胀,有如火烧脑子想发疯的感觉……”
(有兴趣的朋友与我联系:eseaman@vip.sina.com。QQ:87860607)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