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梦想放飞
——神州自驾游记(东线游记)
作者 俞 继 东
我曾经以自由行的方式,足迹也算踏遍了国内许多地方,但是均因行色匆匆,无法亲近各地纯自然的美,心中一直梦想着能够走近那些原生态的地方,聊聊风情,听听音乐,尽情享受那种朴实和自然,心静思远,明月入怀。以前总自认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放飞梦想,现在自觉工作和家庭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让人变懒了,变得因循守旧。人生一世,行步匆匆如过客,干嘛不多经历一些生活体验,多留住一些美好,当以后老得哪都去不了,也能坐着摇椅慢慢地回想,让心情被感动。内容丰富的人生一样是精彩的人生!
今年近50岁了,一个念头闪过:干嘛不挑战一下自己,来一次环线自驾游,作为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2017年过完春节,我就启动准备工作了。首先上网发现并筛选兴趣点、然后是行车地域取舍。因为要多亲近原生态景色,所以兴趣点的筛选原则就是“小众的地方或者尚未开发的景点优先”,如此才能充分带来自驾游的乐趣。
至于具体线路怎么走,交给百度地图app了,计划经历省份为:
(1)东线出发: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广东、海南。
(2)中线回京:海南出发,途经广东、广西、贵州、湖南、湖北、陕西、内蒙、山西、河北、回京。
历经总计约17个省份。
第一篇 东 线 游 记
前期准备:
做到有备无患,出发前做了车辆保养和检测,更换了变速箱油和2个轮胎。然后把车的后座拆除后,使用木方采用隼㭌方式,制作成了一个可以躺下睡觉的床,小号的房车出炉!因为准备在车上过夜,所以准备了睡觉时所用的被褥,并买齐饮用水,ok!
3月21日出发第一天,离京奔赴青岛港
为了躲过交通早高峰,6点多就开车上路,约7点半已经在京沪高速上狂奔了。中午在高速服务区用过午餐,一路不停车,约17:00下了高速进入青岛市界。我以前没有去过青岛,看网上攻略和图片对青岛印象还不错,青岛在上个世纪曾被德国殖民占据过,城市建筑颇具欧洲异国味道,青岛有名堂的地方是天主教堂、栈桥和八大关,所以第一站定位天主教堂。行车时才发现,青岛市区内道路多是斜的,这一横那一叉,相互串通,外地人很容易蒙圈,好在依赖百度地图指路没出岔子,顺利到达目的地,切身感到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便利!
青岛的天主教堂地处滨海路边,教堂的双尖屋顶高耸入天,整体建筑是石头材质,凸显出一种朴实结实的感觉。在北京王府井大街也有家天主教堂,王府井教堂颇具意大利风韵,镂空雕刻,更加艺术化,青岛教堂的朴拙则显露出德系工匠精工求实的做派,真心的漂亮!
顺着教堂正对的石板直行不远,就是闻名的青岛栈桥了。栈桥通向大海,栈桥很普通,印象一般,反而是岸边沙滩上飞翔着的一群群白色的海鸥,低鸣盘旋,很多人在看在喂食,当我走近时,地面寻食的海鸥呼啦啦就腾飞起来,掠过头顶,才叫一个惊艳。
八大关是青岛的8条街道,群聚着许多民国期间的欧式别墅,传说,每临花季,群芳散落街巷,五彩缤纷,八大关美得就像天堂洒落人间。此时此刻,如果坐一扎凳品一杯茶,应当别有一番意境。可是......,到了那里,没有看到期盼中的惊艳,或许是时间不巧,3月底花季未到的原因吧。除了一个花石楼有些别致外,其他建筑物均很普通,挺失望的。
天渐渐黑了,今天就准备在车上睡觉,便找了个24小时营业的麦当劳附近停车,这样做是考虑为了洗漱方便和人身安全,3月底,夜深了还有些凉意,合衣盖被在车上入梦。
3月22日旅行第二天,自驾横跨胶州湾,三月烟雨下扬州
早上8点就醒了,原计划去崂山仰口一线,路上遇到大堵车,还走错了道,预感不好,临时决定:改道过胶州湾大桥,途经日照市,提前到扬州市。
青岛胶州湾大桥是中国第二长度的跨海大桥,“工程狂魔”杰作之一,震惊世界的工程奇迹!感受一下自驾开车跨越海洋的心情。百度地图定位到大桥入口,桥面往来8车道,开车进入大桥不久,有两个出口引桥选择,红岛互通方向是去青岛市区,黄岛互通方向则是去胶州市,我选择了黄岛互通方向,因为这段桥梁最长,大约40公里,能更好领略胶州湾大桥工程的万千气象。在汪洋大海之中,大桥桥体就像一条长龙,远远地没入天际,看得到的只有眼前的路面和远方的云水,不见彼岸,脑海中不自觉地闪现出“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句,工程牛逼!桥上禁停,无法下车拍照,可惜了!行车近50分钟过了桥。
在去日照的高速路上有个广告牌吸引了我——沂水县荧光虫洞,以前听说过新西兰有个荧光虫洞,溶洞里面很多荧光虫,那场景应是相当梦幻、相当浪漫的,难道国内也有?于是路边停车上网搜索,发现这个地方6月份游最好,那时萤火虫多,3月底还不是季节,再次可惜了,带着遗憾继续赶路吧。
中午前后到的日照市,这个地方,一是顺便路过,二是听说这里建了很多海景楼烂尾了,好奇去看看。海边很多楼房空置着,早被海风侵蚀破旧了,海水和周边卫生条件不好,生活配套就更没有了,而且海景环境也不及海南岛的椰风海韵。这段高速路上,油菜花开始出现了,一丛一丛的,还不是很多,但已经带来了暖春的气息。
傍晚前到扬州,瘦西湖公园位于扬州城市中间位置,四周遍布历史人文故址,游历这些故居,明天好好品味瘦西湖。把车停在“个园”停车场之后,准备走街串巷,体验一下扬州这个充满历史故事的城市吧。路上的感觉,扬州的市貌和桂林有点像,到处都是绿绿的,连墙砖和桥栏积满了绿绿的青苔,市容整洁,物价不贵,应当是个养老的好地方(我是否好像老龄化了?)在一条街巷中,发现了一座徽派骑马墙风格的故址“郭坚忍办学处”,郭坚忍是谁,上网搜索知晓,她居然和秋瑾、何香凝同样闻名,辛亥革命的女学先驱。因为探寻有发现,因为发现而学习,旅行能增长学识啊。
夜色渐深,灯火阑珊,“东关街”应该是一条有故事的街道,虽然主街道已被改做旅游商业街,但是街道古风依旧,街道条石板面上那一道道被车轮碾压出的深槽,显露出了岁月的痕迹。主道上灯火通明,行人涌动,路侧小巷却昏暗无人,深处一的盏灯光在风中飘零,似乎想向人们诉说着什么;路的两侧行走不远就会出现一座高墙壁垒的私家宅院——个园、武当行宫、逸圃......,斑驳陈旧的门板、风雨蚕食的门栏好像在告诉过往行人,宅院里曾经的故事,让人穿越到了那个“朱门深处,阑干依尽犹慵去”的年代。晚餐是在一处面店吃的,一碗碗阳春面4元,味道真心不错,消费真心不贵。
因为明早要游瘦西湖,开车在瘦西湖旁边,找麦当劳附近停车休息,继续在车上入梦了。
扬州的交通标志太另类,标记多模糊不清,事后被通知居然在扬州被扣了9分,倒霉!
3月23日旅行第三天,才游瘦西湖,又逛镇江府
瘦西湖太有名了,一直就想来玩,今天如愿以偿了,古人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此时正当三月底,刚好领略一番江南烟雨的风光。
入园处是二十四桥景区,一直以为二十四桥是二十四座桥串接而成,古人桥上饮酒赏舞,一幅优美的画面。这时才发现,二十四桥其实是一座拱桥,因为按照二十四规制建造,故称二十四桥,例如:上下桥台阶各24个,桥上栏杆共24个......,桥型非常精美,宛若一弧弯月横跨堤岸,在四周秀美园林的衬托下,别有一番韵味,“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入夜一轮弯月,桥畔文人持酒翘盼,当是别有风情在人间。
五亭桥是瘦西湖的地标,清乾隆年间仿造北京颐和园公园的十七孔桥和北海公园五龙亭而建造,湖畔还有仿照北海公园白塔建造的白塔。“小金山”庭院内更有一绝:一块从溶洞采下来的石块,石块的石槽就是一个缩小版的瘦西湖,这可是天然长成无人工雕琢的!
看过江南很多地方,我觉得瘦西湖是江南秀美风光的经典作,美!值得一游。这个季节还有点早,花开尚少,但瘦西湖已然包不住那种烟雨秀美,点滴润入人心扉了。
离开瘦西湖直赴镇江,不到1小时车程就到了。用过午餐,先去逛个小众的地方吧——昭关石塔。停车沿着石阶小路上坡,先入眼帘的是“英国领事馆旧址”,建筑物搭着脚架好像正在维修。右拐是一条石路通向深处,一畔依山体,一边有灰石墙,走到转弯处,两座古旧的双檐亭子顶从灰石墙上边露了出来,亭子在墙外边,亭角弯曲上翘,灰瓦古漆,亭顶长满了茅草,亭畔枯松映衬。那场景让人不自觉地想到七八十年代拍摄的旧社会电影片段,透露出一种压抑感。转过角向前看去,昭关石塔一下子映入眼帘。天下飘落着雨水,也许是雨水浸透塔身的原因吧,石塔显得古拙有力,上面满是被风雨侵蚀过的痕迹,整个塔身散发着一种流光!我不知道怎样形容当时的内心感受,心被震撼了,许久不能从这沧桑的味道中逃逸。没想到这么个不为人知的地方也藏匿着大震撼。这里的庙堂很有趣,外表看似殿堂,进入后才发现,其实这庙堂是个山洞,只有大门那个方向的墙是砖木结构,外表森严庄重,内部三面墙体居然就是山体,殿堂内部的山体岩石全部挖掘掏空,真可见当时人心的虔诚。
为了给电池、移动电源充电,当晚如住快捷酒店。
3月24日旅行第四天,三国故地观光,近入徽派艺术胜景
一早起来步行去游金山寺,昨天晚上下雨很大大,路面全是积水,鞋袜蹚水全湿,难受。金山寺因为白蛇传而有名,一座小山包上矗立着一座黄墙黑瓦的寺庙,寺院不大名气不小,门票奇贵,不去了。开车直奔三国名胜地——北固山。
北固山有名是因为甘露寺,孙刘联姻,二气周瑜。一进山门,找了半天才发现“试剑石”,原来就是一个小小的水潭中有三块石头,石头缝隙很紧很深,似刀剑砍批而成。穿过北固山牌坊,沿着石阶小道往里走就是“天下第一楼”北固楼,在楼上俯瞰长江,一江春水东流去,别有气象。距离北固楼不远处就是天下闻名的“甘露寺”了,寺墙建得很气派,高大气派,外表森严,寺内空间却奇小,真无法想象当年,吴国太相亲刘备,这里怎么装得下那么多人?刀斧手更无处藏身了。
寺外半山处有座“铁塔”,它最初是唐朝建筑的石塔,唐末战乱中被毁,北宋元丰元年改铸为铁塔,目前塔身上部3级塔身已经被风雨蚕食殆尽,仅剩下部4级塔身,但也已锈迹斑斑,图文模糊,塔身上铸雕的铭刻确实工艺精美,塔身七层,每层六面,每面都刻着一个佛家传说,讲究的就是所谓的七级浮屠吧。下山途径鲁肃墓、太史慈墓,就游完了北固山。
后几天安排行程较多,为了赶路,中午上了高速,途径池州,傍晚前抵达安徽省青阳县。
刚进入青阳县城主干道,我的注意力被道边的一个徽派牌楼吸引了,停下车去看,这个牌楼省青灰色的,匾额上已字迹斑驳,但是牌楼造型古朴精美,表面斑驳,尽显历经风雨的沧桑。牌楼后面不远处有两座大户宅院,一座叫陈曹氏宗祠,现已被改作了青阳县博物馆,里面堆放了很多历史旧物,供大家免费参观;另一座宅院,大门紧锁,无法入内,只能站在外面观赏。没想到小小县城还有这样一方天地。
两座宗祠的门头、门檐、立柱、座墩尽是镂空彩绘木雕,这些木雕保存很好,人物造型细腻生动,每一组都诠释着一个民间故事。人们推崇匠人精神,其实“雕刻不止是单纯地在刻一方木石,更重要的是在刻一颗心”。雕刻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修炼,通过艺术创造,提炼自己的一颗匠心。
青阳县北郊好像正在修建一个水景公园,路畔生长着一大片油菜花,就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随风花浪翻滚,远远地就能闻到阵阵油菜花香。步入油菜花田,踩着黑红色的泥土,四周尽是金黄色的花穗,扑鼻香气,深呼吸再深呼吸,我要把这美好的感觉留住;摘一大捧菜花,也让把花香溢满车厢,伴我而行。
3月25日旅行第五天,我一直在路上
早上有些犯懒,起床有些晚了,今天要从青阳赶到歙县,路程不短。可不知道百度地图怎么导航的,开车不久没有导向走高速,反而让车进了山。这是一条年久失修的县道,一路坎坎坷坷,怕碰底盘,开车很慢,拐来拐去走了约十公里,路况才好些,可是这时车已经在半山上了。因为下雨,四周雾气绰绰,烟雨迷离,四外望去心里反而多出了一份空灵的感觉,放松了刚刚紧张开车的情绪。在路上,偶遇到几处徽派民间寺庙,这些寺庙均独处山路边,黄色高台上只有一间烟火庙堂,门窗色彩已经斑驳,而显得有些寂落。
下山不远,终于上了高速,继续行车5个小时,傍晚抵达歙县,因为天气阴雨的原因,天色显得黑得早了,一天都在路上跑了,早点休息吧,休息前做些功课,找找附近小众景点,多去看一些少人知的原生态景色吧。
3月26日旅行第六天 歙县探秘境
早上起得早,雨下了一夜还没停,哩哩啦啦的。歙县历史上叫徽州,徽派特有的骑马墙建筑物、林林总总的牌坊群,在这一地区很多。每年三月底,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白墙灰瓦的徽派民居散落在金黄色的花海中,渲染出一幅丹青画卷,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写意美学。棠越七组牌坊群天下闻名,经常出现在电影和电视剧之中。可是今天我不打算去棠越牌坊,我要去几处更加原汁原味,还免费参观的牌坊——状元牌坊、稠墅牌坊群、丰口四面牌坊。
状元牌坊在槐塘村,刚近村口就看到它高高矗立在路边,牌坊是灰白色的,陪衬四外的红土地,色彩感很强。可惜保护不足,牌坊有些破旧了,四周卫生条件很差,有点象工地。
继续开入稠墅村,稠墅牌坊共四组分布在村内一条石板路上,四周则是庄稼地和零散的村舍。一眼望去,忠义孝四组牌坊一字排列,气势压人,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牌坊上面雕刻的字迹经过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却依然清晰可见。车外雨越来越大,我冒雨冲了出去,踩着泥水,顶着风雨走近前去,用手触摸那饱经沧桑的历史遗物,用心去体会字迹笔画走势。找各种角度拍照,多留下些图影留待日后回忆。这一刻太忘我了,回到车上人已经是落汤鸡了,但开心依然。
下一站丰口镇,车走得是村路,有的地方在修路,有的地方是土路,反正一路颠簸熬到了地方。丰口四面牌坊位于河边,它确实与众不同,就像四组牌坊组成一个“口”字,也像个石头亭台,魁梧地屹立在道路旁,它应当是明朝建的,牌坊四面都有雕花,可能因为时间风化的原因,已经看不太清楚了,牌坊上隐约有“大理寺左寺副郑庭宣”字样。
虽然没有看到棠越那七组牌坊群,但是一样看到了四组牌坊群,还看到了三种不同风格的牌坊,最重要的是原封原貌未经修饰,太有所获了。
休息下来才发现,一天忙着奔波,中午饭都没吃,太忘我了,晚餐补点好的吧。
3月27日旅行第七天,逛歙县民居巷陌,赏婺源江岭风光
雨一夜没停,凌晨被雨点砸在车顶上的声音吵醒了,雨好像又大了,迷迷糊糊中又睡着了,再醒时已经8点了,穿好衣服,走出车。雨停了,阳光就出来了。一早开车先去一个小众景点:渔梁古镇,古镇就在县城内,开车很快就到了,检票口管理不严,大摇大摆就能免票进入。古镇在一条河畔,镇内巷陌有点象北京的胡同,中间一条石板窄路通向巷陌深处,路两边是当地百姓的生活民居。这些民居白墙灰瓦骑马墙,原来白色的墙面已风雨变得斑驳,墙面留下一道道雨水淌过的痕迹,远处望去,好像看到一卷渲染的水墨画。古镇商品化味道也不浓,古镇口有两三个老伯坐在那里闲聊,镇内道路上很少碰到行人,只有些俩老婆婆坐在门口小凳子上晒太阳。走路时,看到一位老艺人在屋雕刻歙砚,进去发现屋内角落堆满了完工的歙砚和大量歙砚石材。我挑了一块石材,对着光,石材材质密实,石材表面布满明显的水波纹,本想买但不懂行就没敢下手。
出了古镇,开车奔向潜口民宅,景点是免费的。虽说是民宅,里面却是高墙深户,砖雕精美细致,卓然不俗,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做派,老百姓那住得起这样的民宅,这景点应当改名“潜口豪宅”才对路。
在潜口民居附近,顺路看了一座不知名的砖塔,居然是明朝遗物,每块塔砖上均铭刻着“大明嘉靖甲辰”的铭文。
另外上高速前,在岩寺镇顺带看了文峰塔.点将台。
看过了徽派大户人家、看过了乡野民居、看过了各种牌坊,还有白墙灰瓦的徽派骑马墙。大片大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烟雨缭绕田间,四月细雨迷蒙时节最美,这就是我对徽派乡间的印象了。下午时分,转上高速,直奔江西婺源。
我曾来过婺源,那次时节不对,11月份,没有看到最美的婺源风光,后来一直惦记4月初来看婺源的油菜花,今天终于如愿了。婺源距离歙县很近,下午2点下了高速,到了婺源县城北。为了赶时间,今天先看江岭风光,那是看婺源油菜花最好的观景点,每年都有大批摄影爱好者携长枪短炮来此取景。今天是周六,去江岭的路上堵车很厉害,为了观美景,大家想到一块去了,距离检票处很远才找到地方停车,买票入门。江岭是个盆地地形,四周被山坡围绕,盆地坐落在中央,站在山坡上四下望去,金黄色的油菜花漫山遍野,沿着山坡层层叠叠地怒放着,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油菜花香,沁透心扉。离京前我在手机中安装了个VR照相机app,正好这里一试。
下一站是晓起,这地方我以前去过,今天路过又是通票,就再一次,感受一下今昔变化吧。感觉景点的商业化味道过浓,渐渐失去了以前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味了。晓起的后山新开辟了一处香樟园,里面有十几颗树龄极老、树干极粗的樟树,颗颗古樟树枝干虬曲盘旋、树皮斑驳,树根半露紧抓地面,根部枝干主干长满巨大的瘿木瘤,古樟树就象一把把撑开的巨伞,暴露出极强的张力感。其中树干最粗的一颗古樟号称“天下第一樟”,已经有活了千年,要枝干粗壮得须要三个成人才能合围。
玩完这些地方,准备夜宿婺源大饭店停车场,因为明天计划观赏的景点多,要好好休息,养足精力,备战明天。
3月28日旅行第八天,婺源远近景色玩个遍
昨晚睡得香,没有下雨的吵闹和道路上往来车辆的噪音,早上7点多起来,向外张望,车外模糊一片、朦朦胧胧的,好大的雾气,能见度不到十米。
太阳初升浓雾才渐渐散去。今天第一站汪口,8点多一点就到了汪口,景区也刚刚开门,我居然是第一个步入景区的人,到这是奔着“俞氏宗祠”而来,既然和我是本家,倒要好好寻寻宗问问祖。走到路的尽头便见到了俞氏宗祠,这是一座两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和寝堂组成,宗祠气势雄伟,木榫结构精巧、凡斗拱、脊吻、梁枋、雀替、驼峰等木构件均巧琢雕饰,采用深雕、浅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雕刻细腻、精美繁复,各种图案逼真、寓意深刻、栩栩如生,可能是赣北和安徽近壤,宗祠和其他徽派历史建筑物一样,白墙灰瓦骑马墙。宗祠门前一副对联“彩凤盘龙龙盘阁江南第一祠,青山抱木木抱村赣北无双景”,如此精湛的手工和气场显露出了主家往日的显贵。细看介绍才知宗祠是乾隆年间在京高官的族人回乡带头捐资兴建,现已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寝室内立着一块后人新做的匾额,附录了俞姓的起源及其演变,原来俞姓首望之地为冀州河间郡,始祖是黄帝的大臣俞跗,俞跗是名医,史上历经战乱变故,俞姓宗族陆续迁往各地,素说有俞姓十八派之说,其中一脉俞姓便迁至婺源。出村路上问询才知汪口村户均姓俞,果然此来有缘。
出了汪口,又去了李坑和思溪延村,李坑以前去过,昔日的乡村野景已经不再,今天的李坑就是小吃一条街,小店一家挨一家,完全没有了昔日田园风光的感觉,让人感叹颇多!
思溪延村相对地处偏远,商业化氛围相对较弱,多少还保留了些许田园的风貌。村内还保留有制工精美的建筑和家具。端座在木椅晒太阳,懈意!还有些远离红尘的感觉。
彩虹桥是做风雨桥,风雨桥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直建筑特色,可是这里是汉人地区怎么也有?彩虹桥景区不大,很快就能绕完,景区中那座彩虹桥还是很有特点,这是座宋代建设的古桥,桥体为木结构,上搭木质雨棚,桥墩则为石材,为了抵御洪水,桥墩修得像船型,逆水方向是船头,用以抵抗洪水冲击,这样设计还真是挺科学的,虽经千年岁月侵蚀,桥体岿然不动。
严田应当是婺源外围的景点,很少旅行团过来,自驾过来约需2小时,游人稀少,所以商务味道没有其他景点那么浓,田园风光风味浓厚,这里虽远,还是值得一来的。严村有颗古樟树,比起晓起的古樟,它才真正称得上“中国第一樟”,那枝干至少要4~5个成人才能合围。古樟、小溪、亭台楼榭,再配上周边满是油菜花的田园风光,这才算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了。点了壶茶,懒散地倚在亭台栏杆上望着眼前的这幅画面,闻着空气中弥漫的油菜花香,晒着春天的暖日,人倦怠了,放松无极限,世界真美好。
下午3点多,休息结束,继续赶路,下一站上饶市,真是生命不息,赶路不止啊。
晚上时分到了上饶市,夜间在万达广场的嘉里酒店停泊,车上休息。
3月29日旅行第九天 品鹅湖书院,看尽江南风雨桥
可能是更接近南边的原因,昨夜温度已经上升到16度了,没想到凌晨温度又降低了,昼夜温差大,早上起来发现,车窗上已是一层水汽。每天的早餐都是路边采购,车上解决,一路忙忙叨叨的,哈哈。
早上先去上饶市铅山县,那里的鹅湖书院有些名气,它是江西四大书院之一,南宋理学宗师朱熹和陆九渊等人的鹅湖之会,这已成为中国儒学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鹅湖之会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朱熹强调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发人的内心潜在良知。而陆氏兄弟则主张“先发明人本心”。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认为读书非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而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明确表态。对于朱、陆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但从陆九渊埋怨吕祖谦“为元晦所尼”和吕祖谦对朱熹与陆九渊的不同评价中可以看出吕祖谦内心倾向于朱熹的“教人”之法,认为二陆的主张过于疏阔的。
到了那里发现,鹅湖书院有些别致,这里有溪有山,绿树掩映,环境清雅。院门不在正中,而开在左墙,入院门经过两排桃树,左手是个大圆门,拾阶而上,眼前一幕让我印象颇深:院子内耸立着一座石牌坊,上书“斯文宗主”,牌坊石材已经古色斑驳,牌坊前的地上是由两色石子拼成的太极图。道家的东西还能与儒家相融合?有意思!
离开书院后,就上了高速,直奔福建龙岩镇。开了8个小时,一路上也没见几辆车,好像整条高速都是我的专用道,道路顺畅,心情就顺畅,听着车载音乐,一路向前。说实在的,路顺畅了,车开久了些,人就容易犯困,虽然有音乐刺激着,一样犯困,为了安全起见,每隔几个小时就要停车,走下车舒展筋骨,换换精神,然后继续开。
连城县在龙岩市北部,哪里有一座云龙风雨桥,因为还没有开发,现只能自驾前往,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看原始,原汁原味的。下了高速只能走县道,那个地方叫下罗村,路况一般,一路颠簸前行,到了地方停好车,远处已经看到云龙桥的身影,走到它的近前才发现,云龙桥真漂亮!!!桥体金黄色,桥顶面是三层木板雨檐结构,最上一层是青色,下两层是红褐色,桥头的顶檐斜弯上冲,就像两条龙须一样,整个桥跨在河面上就像一条身披铠甲的巨龙静静地横跨在河道上,上了桥,发现桥中央居然是两层楼结构,还供着神仙,上了楼向外看去,前后是桥顶面青色的瓦片,两边则是河道流水。从桥的另一端下来,就是山体,往一边走,后面居然还有个一线天!这个地方真可以开发成一个景点收费了。不过真心的希望别开发了,就让它静静地躺在哪里,与周围山水树木和谐共处吧。
在连城县另一处村庄,见到一座玉沙桥,和云龙桥很像,桥自身也很漂亮,桥体土黄色,双层木板雨檐结构,一条溪水从桥洞中间淌过,只是它身处村落一畔,四周尽是农田泥土,有些不似云龙桥四周开阔,整体美感弱了些,但一样很美。
顺路又去看了四宝雕版印刷基地故址,四堡雕版印刷"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并以出版当时的禁书《金瓶梅》,《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合刊本,全国明志《宁化县志》和《西厢记》四件事闻名于世。近代随着印刷行业的发展,四堡印刷过于封闭,跟不上印刷技术的发展,最后导致了四堡的印刷业在1942年彻底地走出了历史舞台,成为历史的遗迹。
这一路上先后路过了彩虹桥、云龙桥、玉沙桥等风雨桥,过来的路上还看到过一座更加残破的迎恩桥,只是周围烂泥蒿草,卫生条件太差,快成垃圾场了,想想可能还有很多风雨桥散落各处村落,如果不去保护它们,那些故事也就快被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
晚8点到了龙岩市,人要吃饭,设备要充电,找了家快捷酒店入住,酒店是小区公寓改造成的,小区内绿化还不错呢。
3月30日旅行第十天 入福建龙岩,看土楼遗迹
晨光透过窗帘 照入房间,醒了后匆匆收拾就出发了,先去高陂镇,那里有一座天后宫,天后宫盛行在我国供奉东南沿海、台湾和东南亚地区,供奉的是妈祖,传说中北宋年代有位妈祖姑娘羽化升仙后,仍然不断显灵救助苦难,保佑渔家和客航商旅顺利无难,也逐渐成为沿海人民的一种信仰,历代皇帝曾30多次褒封妈祖,封至天后圣母,这便是天后宫的由来,明清期间,妈祖庙或天后宫规模扩张更大,寺宇更加气势宏伟,各地香火更旺。高陂天后宫是全国唯一的7层塔式天后宫。天后宫这么有名的民俗文物,此地建筑风格又独特唯一,那当然要来观览了。高陂天后宫前是一个石子铺设的小广场,广场上蹲坐着两头石狮,石狮的表面已经斑驳,天后宫坐南朝北,进入山门后,人的头顶上是个二层戏台,过来戏台是主殿,主殿供奉着天后妈祖,再往后是登云馆。主殿上方是7层高的天后宫塔,塔高约7米,顶层飞檐吊挂风铃,主殿庭院不大,庭院、花坛及院内树干上绿苔遍布,主殿东西两侧边是走廊,走廊上方悬挂着很多藏红色的塔式悬香,燃香缭绕,这种悬香以前在东南亚风光图片中见过,这种线香一圈一圈地卷成了个高帽那样,今天见到真容了。主殿上塔的门锁着的,没法满足我登高远望的愿望了。
驶离了高陂镇后,驶向著名的福建土楼群。
中国是个举世无双的民间建筑物博物馆,建筑物的造型众多:广西干栏、云南一颗印、北京四合院、蒙古包、福建土楼、河南地坑洞、陕北窑洞……等各民族、各时代的传统建筑风格回异、五彩滨纷,这些都是是人类聪明才智与物质基础相辉映的杰作。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也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2008年7月,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土楼分方形和圆形两种,据统计,龙岩地区共有著名的圆楼360座,著名的方楼4000多座。
福建永定镇是土楼密集区,永定土楼王景区有一个最大的土楼,很罕见,我准备去那里,在去的路上看了的两处尚未经作为旅游景点开发的土楼,第一个土楼叫“永源楼”,这是个圆形土楼。台石基底,外表看似是黄泥堆砌而成,墙面上很多窗口,大约排列三层。我上前敲门向主人表明了入内参观的意思,那家主人很朴实,让我进入并嘱咐离去时请关闭大门。身临其境时才发现土楼内部是个大空场,四周环绕着三层高的围屋,围屋围拢起来就形成土楼的外墙,也就是刚才在外面所见到的黄泥土墙,房屋对中央广场内侧是过廊,广场能看到有个楼梯口,沿着上去是二层、三层过廊,环形过廊一圈多间房间,打开一间房门,房间内已经家具全空,尘土满地,似乎不再有人居住,向房间外侧窗口望去,是外面葱绿的世界。走出房门,站在三层过廊望下去,整个土楼内部尽显眼底。问了主人知道,一楼、三楼住人,二楼是仓库,以前匪盗猖獗,族人为了自保,就形成了群居的风俗,试想几百人住在同一幢大屋朝夕相处、和睦共居,客家人淳朴敦厚的秉性于此也可见一斑。围墙修得很高大,墙的四周留有枪眼,以便自卫,可以想见当时人们的生活,那个年代是多么的封闭,哪有今天的自由自在,生活在今天的人还是很幸福的。
见到的第二个土楼是个方型土楼,它比较那个圆形土楼要高大很多,由于土楼大门敞开,随便进入,入内才发现内部面积也更大,中央空场上多了一圈围墙,但已残砖断瓦显得衰败。楼上房间一样空空如也。听当地人说,这个土楼叫“遗经楼”,它建于清朝,曾是当地望门大户兴建的,也曾家族隆盛、人丁兴旺,一代代传下来,今天时尚的年轻人已经看不入眼,不愿在土楼继续居住,土楼被遗弃,并渐渐没入历史成为往事。
有的已被保护起来相对完好,成为了特色风景区,更多的那些零星散落在各个村庄中,已经破损不堪。如果再不在意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恐怕会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最终消失,而成为一种失落的客家文明了。
土楼王景区终于到了,停了车买票进入,经过了不长的一段商品街,先进入眼帘的土楼是“侨福楼”,这是个圆形土楼,和我先前在路上村庄里看到的那座圆形土楼很像,只是修饰得很新,保存得更好,据说这座土楼家有弟兄四人,大儿子已移居美国,他有10个小孩,9儿子1女儿。5个儿子和1个女儿是博士,5个博士儿子娶了5个博士媳妇,女儿还是位医学博士,所以侨福楼也是名副其实的博士楼。紧邻“侨福楼”的就是土楼王——“承启楼”,这也是是个圆形土楼。说它大是因为它的占地面积太大了,虽然同样都是3层高度,但是它的围屋直径相当于比3个“侨福楼”!看外观,最外层应当是座上中下3层围屋,进了门,迎面是座影壁,后面又是3圈围屋,这些里面的围屋这有一层高,但是一圈围着一圈,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应当有豁口作通路入内,最里面是个小房子,供桌上供奉着神仙。现在里面的一层都被商户入驻了,可能是居民在此生活的原因,围屋之间的过道有些乱,有点像北京的大杂院。通向二层三层的楼梯被锁,无法登高拍照,好在在路上那些破旧的土楼已被我上去俯视拍照过了,自觉自驾游就是比跟团游有优势。
下午驶离龙岩,继续向广东梅州市出发。
3月31日旅行第十一天 探奇客家围龙屋
地理上,福建龙岩和广东梅州很近,这也是客家人的主要集聚地,客家古建筑形式除了土楼,还有一种围龙屋,结构相似,一样的高墙深院,墙上遍布枪眼,只是建筑材料不同。我要去看的围龙屋位于梅州市梅州区白宫镇,有2座,相邻,1座叫“联芳楼”,另一座叫“隶华居”。百度地图上定位“联芳楼”就可达到,虽然是村路,但路面还不错,很好找到。“联芳楼”是一栋民国时期的建筑物,采用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像一座正面有三个门楼的2层平顶大别墅,整体采用石材水泥构建,传统的砖瓦不见踪影。屋顶四周有出眺的平檐口,檐上设瓶式栏杆。三座门楼顶上筑均有球缺穹窿顶的方亭,每角用双柱并于四面置半圆拱券,两侧置饰瓶,穹顶下是大阳台,阳台从大楼中央伸展出来,有如一座教堂式的塔楼,这里可鸟瞰整个白宫镇,设计者真花心思。整个建筑物遍布精美的艺术浮雕,中间门楼正面屏题书“联芳楼”,字下彩塑滚绣球的双狮,字上置五角星,取意吉星高照、吉祥如意;两侧门楼正面塑五角星,以两个带翅膀的天使捧之,下有一卧狮泥塑祥云拱月。门楼、立柱、窗户、外墙上面都饰以动物、虫鸟浮雕,这些中西合璧的浮雕造型精美,工艺细致。任何一块单独取下来都是绝美的艺术品文物!这些文物瑰宝合在一起的建筑,更是是无价之宝了!总之,这是一座非常富有装饰性的民居建筑,除了在一些细部纹样,如狮、凤、祥云等及平面布局上发现有客家民居的传统性外,几乎全部西洋化,所以有人称其为中国的巴洛克式建筑。从一侧户门向里看,里面是个小天井,绿植曼墙生长着,湿漉漉的地面,花盆木桌随意放着,显得那么清雅悠闲。大门半锁着,便不好打扰主人,真羡慕住在文物里面的主人。
据说,联芳楼当初的主人叫王丘祥,曾在印尼经营大米加工和销售,生意遍布整个东南亚,也许是那个时代中国人的特点,大凡富了都要回祖籍大兴土木,一来,感激祖先的庇佑;二来,营建一个安渡晚年的安乐窝。联芳楼建成历时三年,耗资20万大洋。所有主要材料均由国外进口,用了大量的黄金、珠宝、玉石。从国外及汕头聘请能工巧匠100多名进行建造。联芳楼采取中西合璧的方式,集西洋古典风格、巴洛克、洛可可风格以及中国闽粤客家风格于一体,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手法大胆,与众不同,是当时少有的砖混结构的客家民居建筑。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沧桑,联芳楼仍然丰采依旧,可见当时施工的考究、精湛。
“隶华居”与“联芳楼”毗邻,它是一座传统的客家民居建筑,三堂四横一围龙的客家围龙屋的代表作。“隶华居”前是一晒谷坪,坪前是一半月形池塘,沿民居院门入内,赶上主人在家,便同主人攀谈起来,主人带我参观了“隶华居”内部,里面沿中轴线分作上中下三堂,中堂两侧各辟横向天井,周围走廊连通三堂和天井,上中下三堂、天井侧厅均装饰蝙蝠、大象、麒麟、凤凰、牛鹿等吉祥物通雕屏风,制作精美、色彩典雅庄重。在参观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另类的痕迹:中堂门头和墙面还留有文革时期的标语口号和图画,那大红大绿的色彩透出那一特殊时期革命热情。和主人聊天才知,在文革期间,隶华居曾被公社充公使用,所以留下了那一时期的特色标志,主人和我说起,就把这些标志留下吧,也为这居所多保留一段传奇的故事让后人追忆。
离开梅州赶往佛山,在高速上远远看到了广东第一山——罗浮山,远远地看去依然很高很高地凸现在远方。昨天网上功课时发现顺德有一座奇特的树生桥,修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反正佛山市与顺德紧邻,顺便就去了。到了那里才发现所谓的树生桥确实有些意思,这本是一座人工桥,由于小桥旁生长着3颗榕树,桥体便借用了的榕树枝干作为桥梁和桥栏,上面再铺设木板,反而让人分不清这究竟是榕树还是桥,如今桥西侧的那条栏杆已经不见了。在桥的东边还有一口“无叶井”,这井又深又窄、井水清澈,据说树叶掉下去后,不一会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
夜深了才进入佛山,肚子空了一天,要找个好地方补偿一下自己了。百度搜索查到天海酒家是佛山有名的老字号,到了才发现,这个酒家从外表看很普通,不显山不露水。上楼后环望四周,发现食客多是当地中老年人,感觉老人多的地方应当最能体现佛山传统饮食文化。便要来菜单,价格都很便宜,点了3个菜,品尝一下,嗯,滑口适味,还真不错呢。
本想在佛山住下,第二天好好逛逛这个的黄飞鸿和叶开师傅的老家,找找那个大名鼎鼎的宝芝林,可是当地蚊虫太多了,车上难入眠,找宾馆又没有停车场,实在难过,一下狠心,上高速开夜车本直奔徐闻,渡海去海南。这一夜基本上都在高速上奔驰,期间在服务区小眠了一会儿,天蒙蒙亮便下高速入徐闻县了。
4月1日第十二天 徐闻摆渡去海南
原计划要从海安码头南渡,结果发现等候摆渡的车辆一辆接一辆太多了,排到我起码要等4~5个小时,算了吧。改从跨海铁路北码头南渡,这个码头是定点发船的,下趟发船时间是13:30,头顶烈日排队等候。大约12:30开始检票,检票人员看过船票等证件后,就在车上贴了个过检标签,车辆就排队沿着引桥一辆辆驶入渡轮,停好下车上船甲板,大约13:00船就提前驶离徐闻码头了。望着茫茫海水,徐闻码头越来越远,变小,逐渐没入天际,离开了大陆,心下好像还有些了忐忑。船行大约2小时,到了海口码头,开车走人。
归心似箭,沿着海南东线高速,我一路飞驰,摇下车窗,开启天窗,放大音乐,让心情自由放纵!海南,我又回来了。
(待续:第二篇 西线游记)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