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落寞,但落寞并不代表衰落,过度的喧嚣期已经过去,用更多更新颖的微视频内容走出简单制作、简单植入、简单剧情甚至是“三俗”式的病毒传播方式,打响微视频的口碑营销品牌,此刻正是最佳时机。
原载于《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2年第11期》
刊载时略有删节
文/张书乐
8月18日,分析机构讯实网络发布8月6日至12日的中国微视频品牌广告TOP10报告。其结果显示,《六神花露水的前世今生》以轻松,幽默的风格,成功超越舒肤佳邀请刘翔代言的《和刘翔一起尽情流汗挑战自我》,观看人次突破一千万,排名第一。而另一个容易被选择性忽视的事实则是该榜单上排名第十的微视频,观看人数仅仅十万,不到第一名的百分之一。
火爆一时的微视频正在落寞,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微不等于粗制滥造
对于微视频的概念,优酷网总裁古永锵的解释比较受大众认可:“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DC、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的视频短片的统称。‘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
归根究底,微视频并非是一个新鲜事物,在网络视频刚刚兴起之时就已有之,比较知名的如依靠Flash动画而流行的《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和依靠剪接影片另类诠释而成功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等,但长期以来,这种形式一直不温不火,也往往局限于视频网站上传播。直到微博在中国火爆起来后,微视频才真正有了自己的“名字”,并通过社交网络进入全平台营销的视野。
在去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微视频依靠自己符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方式下的网络观看习惯和移动终端特色,依靠微博这个载体的广泛传播,一度大放异彩。更有许多广告商将自己的新推广引爆点放在了微视频领域。三星的《四夜奇谭》系列、科鲁兹的《11度青春》系列、凯迪拉克《一触即发》、保时捷的《私信门》一列微视频都以低成本和高传播率的成功示范,让微视频被业界看作是微博时代最有商业价值和广告承载力的营销新渠道。
可这个渠道几乎在刚刚兴盛之初就遭遇了滑铁卢。笔者在8月19日对当日的新浪官方发布的热门微博即时排行榜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当日前一百强热门微博总榜中,没有一条微博的内容中含有微视频,而“视频”标签下的分类排行榜中,仅有一条微视频孤零零的留在榜单之上,和其他分类标签上的百强排行呈鲜明对照。且最近数月中,笔者在微博上看到微视频的比例也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其转播率也越来越弱。而讯实网络发布的周排名中,第十名仅仅十万观众的成绩,更足以说明微视频现在遭遇的尴尬。
导致微视频极速衰落的关键原因在于粗制滥造。由于微视频标榜平民化和简易化特征,许多微视频制作机构和制作者对此进行“歪解”,大量低俗、庸俗、媚俗的三俗微视频一时泛滥,如今年4月,飞扬网络在微博上发布了旗下网游《圣斗士传说Ω》的推广微视频《双子座刺杀雅典娜》。这部微视频中,演员笑场、画面抖动厉害,更为出格的是,片中两位女演员最终脱掉外衣,以三点式装束进入类似同性按摩的“出位”演出,加之其对知名动漫《圣斗士星矢》的侵权和恶搞,更引发了网民的极大非议。
这类微视频并非个案,并在今年开春后大规模集中爆发,而其传播效果越好,对微视频的生命力伤害也就越大。
微视频不深刻无转换
导致微视频的质量拙劣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视频制作机构对微视频颇为不屑。由于以微视频为主的网络视频的传播方式更多局限在微博这类社交网络,即使转播量巨大,由于拍摄成本低、传播效果无法精准掌握,想要依靠微视频盈利而发展壮大成大型传播公司几无可能。而国内视频网站大多以影视剧为主打,微视频作为调味料也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看似前景广阔的微视频,也因此在利益权衡下被正规的时评制作机构视作是鸡肋。
微视频的“时间限制”也成为其发展的核心瓶颈,没有专业机构加盟,一些网络传播公司在微视频制作上偏重贴近网民的兴趣,而很难真正做到将品牌诉求和内容的完美融合,而少量专业广告公司的介入,则将微视频直接变成了传统电视广告“增长版”,尽管品牌诉求完美,却难以让内容被网民所接受。如周排行榜上位居第二的《和刘翔一起尽情流汗挑战自我》微视频,其还未摆脱传统广告的名人代言效应,其观看人数只有六百万,仅为第一名的二分之一强,如此强势的奥运营销和明星效应却也不过如此,正说明了这一问题。
转换率弱则是微视频时下最大的致命伤。网络视频的推广过去大多以病毒营销为主,而在微博、SNS为主阵地的微视频,则从过去单纯的病毒营销上升到口碑营销的境界,然而大量微视频则按照国内惯常的病毒营销模式,过度注重拼眼球,如前面提到的《双子座刺杀雅典娜》就是这样的例证,而微视频题中应有的口碑传播则荡然无存,类似三星的《四夜奇谭》系列这样可以引发网民转发和热议,并最终将关注度变成对品牌的偏好度的微视频,在国内微视频领域可谓晒只有少。
微视频的另类连续剧
既要“短、快、精”,又要在有限的篇幅中更好的融入品牌元素和互动内涵,以最终实现关注度的有效转换,看似成为了微视频发展的悖论,但却并非无解。
凌仕,2011年5月在中国推出,是联合利华旗下品牌,在欧洲已经有27年的历史,但在中国还是一个新生品牌,它的主要目标人群是18岁—35岁男士。可在短短一年内,凌仕即通过有效地微视频营销即打开了口碑通道。
通过和土豆网合作,凌仕成功的推出了一个系列微视频《把妹圣经》,通过塑造网络红人马克,定期爆料在不同场合的“把妹秘籍”,形象地传授各式新奇的把妹招数,形成系列剧。该微视频引发土豆红人集体关注并转发,并通过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进行同步更新,从而吸引目标用户的更大范围关注。而这个《把妹圣经》其实就是一部微视频连续剧,如同电视上的热播剧集一样进行播出,其拍摄水平相对较高,同时自然的将凌仕这个男性护理品牌融入到把妹招数之中,达到了巧妙植入。
这其实就是巧妙的克制了微视频的“短”,又突出了和网民的贴近性,一些传媒将此定义为“凌仕效应”。
与之相类似的仿效者也开始涌现,如桔子酒店的系列十二星座系列微视频会通过每周节目预告的方式先期引发网民转播和兴趣,三星则与爱奇艺一道,为其最新手机Galaxy SIII量身定制了微视频《阿布》,“将故事赋予品牌”,而这仅仅是其微视频集《城市映像2012》的开篇作在爱奇艺播出。
另一种微视频的传播思路也在跃跃欲试,即互动剧,一些微视频制作团队已经在计划按连续剧模式定期发布微视频的同时,利用微博和SNS上的投票功能,让网民票选下一集的主人公走向,从而以网民的高度互动参与来吸引人气,更可将相关产品融入选择题之中,成为互动剧不可缺少的道具,进一步加深品牌传播的力度。还有微视频团队更计划以类似《名侦探柯南》这样的悬疑剧设计方式,形成一个自有品牌的悬疑微视频,将网民的胃口挑逗起来,但有如此想法的微视频制作团队亦表示,最大的难题不在于传播和拍摄,而是没有好的编剧……
微视频在落寞,但落寞并不代表衰落,过度的喧嚣期已经过去,用更多更新颖的微视频内容走出简单制作、简单植入、简单剧情甚至是“三俗”式的病毒传播方式,打响微视频的口碑营销品牌,此刻正是最佳时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