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迪士尼(全一卷超量加长版)

erjian 84 0

卡通动漫能给你带来些什么?答案是:你所想要的一切,甚至是一个“帝国”。这既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夸夸其谈,更非“美丽的传说”,而是真真切切的事实。华特·迪斯尼用他的一生建构起辉煌的“卡通帝国”。时至今日,“帝国”的缔造者虽已作古,但从他手中诞生的光荣与梦想仍在延续。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君主”的传奇人生,去感受他超越时代的脉动。

   堪萨斯的“毛头小子”

  1901年12月5日,华特·迪斯尼[①](Walt Disney)出生在美国芝加哥(Chicago)市,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四。华特的父亲伊利亚斯(Elias Disney)是爱尔兰移民的后裔,于1888年元旦与华特的母亲福乐娜结婚。婚后,夫妻二人辗转来到芝加哥。

  在华特·迪斯尼四岁的时候,迪斯尼一家离开芝加哥,来到密苏里(Missouri)州林恩(Lynn)郡附近的马瑟琳镇定居。伊利亚斯用自己的积蓄买下了一座占地五英亩左右的小农场,取名为“仙鹤农场”。从此,迪斯尼一家开始在乡下过起辛勤而纯朴的田园生活。

  幼年时,华特·迪斯尼性情温和、乖巧可人,深得父母和兄长们的疼爱。尤其三哥罗伊(Roy Oliver Disney),尽管比华特大八岁,但他始终把弟弟当作自己最亲近的人,悉心照料。1909年,华特的父亲伊利亚斯因健康原因,不得不卖掉苦心经营了近四年的仙鹤农场,举家迁往堪萨斯市(Kansas City)。

  在堪萨斯定居后,华特和妹妹露丝(Ruth Flora Disney)都到了入学的年纪,华特被送到当地有名的本顿学校念书。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兄妹二人除了上课之外,还要每天凌晨三点半钟起床,替人送报纸,风雨无阻。尽管有母亲的督促,但华特·迪斯尼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好,反而是在绘画和表演方面,显露出过人的天分。据说,曾有一位名叫舍伍德的医生认为华特将来会成为大画家,便想用50美分的价钱买下了他在素描本上的“涂鸦之作”。这让华特·迪斯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在他上五年级的时候,华特偷偷从家里拿来父亲的晚礼服,化妆成林肯总统(Pres. Abraham Lincoln)的样子。校长发现了华特的这个有趣举动,并对他的表演才能赞赏有加,还特意安排他在“林肯纪念日”那天,到各班去模仿林肯在葛底斯堡(Gettysburg)的著名演讲。同学们都被他惟妙惟肖的表现所折服。

  1917年6月,华特从本顿学校毕业。在此之前,华特的三哥罗伊·迪斯尼由于不满父亲伊利亚斯的专横作风,步他两个哥哥的后尘,离开了这个家,并在堪萨斯市第一国际银行找到了一份出纳员的工作。在罗伊的推荐下,华特在州际列车上当了一名临时乘务员,这让华特喜欢上了搭火车四处旅行。

  当华特结束了他的第一份暑期工,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的家人已经决定离开堪萨斯,搬回芝加哥居住。就这样,华特又回到了他的出生地芝加哥,并进入芝加哥麦金利中学(McKinley High School)读书,不久后成为校刊《金声》的漫画主笔。此时的美国已经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洪流之中,华特的哥哥罗伊参加了海军,华特自己也想报名参军,但因为他还不到入伍的年纪,未能如愿。于是,华特·迪斯尼只好用手中的画笔,表达自己对戎马生涯的向往。与此同时,华特还到芝加哥艺术学校,参加美术和漫画方面的培训,师从当时赫赫有名的漫画家欧尔、雷卢·戈西第等人。

  到了1918年,一战的形势渐趋明朗,同盟国的失败已成定局。华特·迪斯尼不愿放弃上前线的最后机会,因而自作主张,以“汽车司机”的名义参加了美国红十字会下属的一支志愿救护队。就在救护队即将启程之际,一场大流感侵袭了芝加哥。华特不幸染病,只得回到家中休养。痊愈后,华特被分配到驻扎在康涅狄格(Connecticut)州桑德滩的另一支救护队中。然而,直到一战结束以后,华特和他所在的救护队才有机会踏上欧洲大陆。1918年12月5日,华特·迪斯尼在法国的圣西尔(St. Cyr)度过了他的十七岁生日。之后,他被调往位于巴黎的第五后方医院,担任司机。十个月后,最后一批美军士兵撤离法国,志愿救护队随之解散。华特·迪斯尼也从马赛(Marseilles)启程,踏上了回国的旅途。

  回到芝加哥后,华特拒绝了父亲为他安排的一份高薪工作。此时的他只想拾回昔日的梦想,成为一个出色的漫画家。于是,华特·迪斯尼收拾起行囊,启程前往堪萨斯,去找他的哥哥罗伊。在罗伊的帮助下,华特在俾斯麦和鲁宾广告公司找到了一份绘画助手的工作,主要负责为农场农具和供应品公司设计广告和信笺上的草图。在公司里,华特还结识了同事乌比·伊沃克斯(Ub Iwerks),相似的经历和共同的爱好让两人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

  尽管华特和乌比在工作上都很卖力,但在圣诞节旺季过后,公司还是莫名其妙的解雇了他们。不愿放弃理想的两人,决定合伙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广告公司,这就是后来的“伊沃克斯·迪斯尼商业艺术公司”。开业仅一个月,他们就净赚了135美元,相当于他们在俾斯麦和鲁宾广告公司工作时月薪的两倍。

  1920年1月29日,乌比·伊沃克斯在堪萨斯市的《星报》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堪萨斯市幻灯片公司正在招聘卡通画家。乌比认为这份工作很适合华特,便建议华特去应征,华特欣然前往。在堪萨斯市幻灯片公司,华特见到了公司老板维恩·卡格。卡格先生答应以每周40美元的报酬雇佣华特·迪斯尼,条件是他必须全天上班。这让华特颇感为难,因为他本打算利用下午的时间为自己的公司工作。只是,当乌比·伊沃克斯向他保证会好好照料他们的公司之后,华特才接受了新职位。但事实上,乌比本人并不善于经营,在华特·迪斯尼离开后,伊沃克斯·迪斯尼公司的业务量大幅下降,很快就歇业了。后来,乌比也成为了堪萨斯市幻灯片公司的雇员。不久后,堪萨斯市幻灯片公司更名为“堪萨斯市电影广告公司”(Kansas City Film Ad Company)。

  在电影广告公司,华特·迪斯尼平生第一次接触到动画片的制作。尽管此时的动画制作技术还很原始,但仍然让华特兴奋不已。凭借自己的聪明和勤奋,华特·迪斯尼不但掌握了动画片的摄制方法,而且很快就成为公司里最能干的卡通画家。与此同时,迪斯尼还在当地图书馆里,找到了几本介绍动画制作方法的书。这让他有了自己动手制作动画片的冲动。

  于是,在那以后,华特白天忙着上班,晚上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自己的卡通片,并称其为“欢笑卡通”(Laugh-O-Grams)。就这样,华特·迪斯尼完成了他的动画处女作——《堪萨斯市春季大扫除》。影片上映后,在观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华特也因此成为当地的名人。为了能够制作出更多、更好的动画片,华特·迪斯尼辞去了在电影广告公司的工作,并筹集了1500美元,于1922年5月23日创办了“欢笑卡通公司”。之后,在华特的一再劝说之下,乌比·伊沃克斯也加入了欢笑卡通公司。

  在公司成立后的几个月里,华特·迪斯尼和他的伙伴们一共制作了五部动画短片,分别是:《不来梅的四位音乐家》、《杰克和豆茎》、《金发小女孩和三只熊》、《穿靴子的猫》和《灰姑娘》。再加上公司正式成立前,便已开始制作的《红帽小骑士》(Little Red Riding Hood),华特·迪斯尼的手上总共有六部七分钟长的动画短片可供出售。恰在此时,欢笑卡通公司委托的一位推销员从纽约(New York)带回来一个的好消息:一家公司准备以11000美元的价格购买欢笑卡通公司的六部动画短片,并为此支付了100美元的订金。这令公司上下激动不已。华特·迪斯尼爽快地答应了这笔交易,并签订了合同。谁知,就在他们等待对方付款的时候,那家公司突然宣布破产。这就意味着,除了最初的那笔订金之外,欢笑卡通公司可能再也收不到一分钱了。华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顿时陷入了困境。

  为了摆脱眼前的危机,华特·迪斯尼只得四处求援,勉强维持公司的日常运作。但随着公司员工的相继离去,欢乐卡通公司也走到了解体的边缘。“只有再拍一部卖座的卡通片,才能挽救公司。”这是华特·迪斯尼当时的想法。在反复思考之后,他决定制作一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卡通片《爱丽丝在卡通国》。可片子刚拍到一半的时候,华特手里的钱就全都用光了。而且,也再没有人愿意借钱给他。此时,堪萨斯市的另一家动画制片公司打算聘请华特·迪斯尼,但华特已经厌倦了在堪萨斯市的生活,决定离开。

  1923年7月,华特·迪斯尼卖掉了公司剩下的全部家当,买了一张去加利福尼亚(California)州的单程车票。就这样,华特·迪斯尼拎上一只破旧的皮箱,揣着仅有的40美元,奔向西部名城洛杉矶(Los Angeles),那里有被誉为“美国电影工业中心”的好莱坞(Hollywood)。

   寻梦好莱坞

  20世纪二十年代的好莱坞,已然是众人皆知的“电影梦工厂”。像许多同龄人一样,华特·迪斯尼渴望在这里实现自己的梦想。初到好莱坞时,华特本想成为一名电影导演,但没有哪家电影公司愿意雇佣他。为了维持生计,华特·迪斯尼只好重操旧业,继续拍摄动画片。最先发觉迪斯尼的卡通天赋,并帮助他在好莱坞站稳脚跟的就是玛格丽特·温格勒。

  玛格丽特·温格勒是20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电影界为数不多的女性发行人之一。她曾是华纳兄弟公司的秘书。1921年时,她与著名动画家弗莱舍兄弟签约,首次以独立制片人的身份开始从事动画片的制作。转年,她又获得了《菲力斯猫》系列动画短片的发行权。当华特·迪斯尼还在堪萨斯,为欢笑卡通公司的生存而四处奔波的时候,温格勒就曾经对迪斯尼的动画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来到好莱坞之后,华特·迪斯尼又给温格勒小姐写信,希望能从她那里获得帮助,并把《爱丽丝在卡通国》的样片寄给了她。

  不久后,华特·迪斯尼便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温格勒小姐决定跟他签订一份长期合作协议,并承诺以每部1500美元的价格购买六部《爱丽丝》系列(Alice in Cartoonland Series)动画片。这让华特兴奋不已。在与哥哥罗伊·迪斯尼商量之后,兄弟二人决定接下这笔生意,并在1924年2月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The Disney Bros. Studio)。华特还设法让远在堪萨斯的乌比·伊沃克斯来到加州,成为新公司的一员。

  《爱丽丝》系列动画采用了真人演员与动画角色相结合的摄制方法,不但有效的降低了制作成本,而且还增加了影片的趣味性。从1923年到1927年,迪斯尼兄弟制片厂相继制作了《爱丽丝海上之日》、《爱丽丝非洲之猎》、《爱丽丝荷兰游》、《爱丽丝罐装食人族》、《爱丽丝西部拓荒记》、《爱丽丝与三只熊》等十几部《爱丽丝》系列动画片。在这期间,迪斯尼兄弟相继成婚,哥哥罗伊娶了艾迪娜·法兰西斯,弟弟华特则娶了莉莲·彭德丝(Lilian Bounds)为妻。他们还在赫伯龙大街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制片厂,并把公司的名称改为“华特·迪斯尼影片公司”(Walt Disney Pictures Company)。而《爱丽丝》系列动画片的发行人温格勒小姐也嫁给了一位名叫查尔斯·米兹(Charles Mintz)的商人。婚后,温格勒小姐(米兹夫人)把《爱丽丝》系列的发行权交给了她的丈夫。

  查尔斯·米兹曾经做过华纳(Warners)公司的图书经销人。他的营销策略比妻子要激进得多。早在1926年2月,他就曾写信给华特·迪斯尼,希望他们尽早结束《爱丽丝》系列,转而制作新的动画影集。这年冬天,环球电影公司(Universal Picture Co.)的创始人卡尔·莱默尔找到查尔斯·米兹,想从她那购买一套以兔子为主角的影集。听到这个消息,米兹夫人建议他的丈夫,让华特·迪斯尼去完成这项工作。于是,米兹通知华特,要他准备制作一套“兔子动画片”。这便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幸运兔奥斯瓦尔多》[②](Oswald,the Lucky Rabbit)系列动画片。

  幸运兔奥斯瓦尔多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讨人喜欢的动画人物。当这部动画影集的首部作品《可怜的爸爸》问世时,发行方环球影片公司对这个新的卡通角色并不满意,认为片中重复动作太多,导致场景拖得过长。而且,奥斯瓦尔多看起来“又老又邋遢”,根本就不像是个喜剧角色。华特·迪斯尼虚心接受了这些批评,并重新设计了兔子的形象,使他看上去“更年轻,更可爱,敏捷,富于冒险精神,同时依旧干净苗条”。

  当影集的第二部《电车的故障》被送到环球影片公司时,人们对幸运兔奥斯瓦尔多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观,并将其确定为《幸运兔》系列的首部商业发行片。这让华特·迪斯尼深受鼓舞。紧接着,迪斯尼兄弟制片厂又连续制作了多部《幸运兔》系列动画片。奥斯瓦尔多也因其幽默的造型和滑稽的表演,迅速成长为深受欢迎的“卡通明星”。

  《幸运兔奥斯瓦尔多》让华特·迪斯尼的名字通过银幕为美国人所熟知。这让华特和罗伊兄弟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花了7000美元购买了一块空地,准备作为扩建片厂之用。然而,发行人的狡诈和员工的背叛,几乎让华特·迪斯尼在一夜之间从巅峰跌落到谷底。

  那是在1928年2月,华特·迪斯尼带着他年轻漂亮的妻子莉莲来到纽约度假,顺便与发行人查尔斯·米兹见面,签订下一年度的片约。在此之前,华特每制作完成一部《幸运兔》系列动画,米兹都会付给他2250美元的报酬。华特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将报酬提高到2500美元,因为随着《幸运兔》系列制作水准的不断提高,影片的成本也增加了。谁知,米兹非但没有同意华特的要求,反而提出从今往后他最多只为每一部《幸运兔》系列动画片支付1800美元。华特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质问米兹为什么要这么做。米兹却打出了手中的“王牌”:他私下里买通了迪斯尼兄弟制片厂大部分动画师,如果华特不接受他开出的条件,那米兹就会让迪斯尼的动画师们跳槽到他在纽约新成立的工作室,继续创作《幸运兔》系列。华特·迪斯尼简直无法相信,原本他最信任的那些手下,居然会如此轻易的就背叛了他。更让他无法接受的是,米兹还拿出了他们当初签订的合同,上面分明写着《幸运兔》系列的版权属于环球影片公司所有。由此可见,从一开始,华特就掉进了别人精心布置的陷阱。悲愤之余,华特·迪斯尼断然拒绝了米兹的所有要求,与他彻底决裂。

   就这样,纯朴善良的“堪萨斯小子”华特·迪斯尼平生第一次品尝到了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出卖的滋味。伤心至极的华特在妻子莉莲的陪伴和劝慰下,踏上了返回加州的旅途。但也恰恰是这次旅行,成为了华特·迪斯尼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一个注定要改变世界的卡通人物形象,逐渐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清晰起来。

   从米老鼠到三只小猪

  “一切都从一只老鼠开始!”(It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 !)这是华特·迪斯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关于米老鼠的诞生经过有各种各样的传说,其中最流行的一个版本是:华特·迪斯尼在从纽约乘火车返回加州的途中,打了个瞌睡,不想竟梦见一只蹦蹦跳跳的老鼠。醒来之后,华特随手画下了这只老鼠的样子,觉得样子很可爱,便决定让他做下一部动画片的主角。起初,华特本打算把这只老鼠命名为“莫老鼠”(Mortimer Mouse),但华特的妻子莉莲认为这个名字过于女性化,于是就给他改名作“米老鼠”(Mickey Mouse)。

  尽管这种说法广为流传,并且得到了“米老鼠之父”的认可。但那却并不是事实——至少不是事实的全部。米老鼠真正的始源是华特·迪斯尼和乌比·伊沃克斯两人的共同灵感。华特想出了极具趣味的个性并提供了米老鼠的声音,而乌比·伊沃克斯赋予了米老鼠动作和形象。

  在与狡诈的查尔斯·米兹决裂之后,华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卡通人物来代替幸运兔奥斯瓦尔多。为了防止这个新形象被人剽窃,华特·迪斯尼和乌比·伊沃克斯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开始设计米老鼠的形象。

  起初,伊沃克斯把米老鼠设计成跟幸运兔奥斯瓦尔多非常相似的样子,他有着长长的鼻子,眼睛周围有跟兔子般的白色部分,身体姿态和面部特征都与幸运兔相差无几。只是在米老鼠的尾巴和耳朵等部位作了修改,米奇的耳朵被画成圆形,看上去像是个玩偶。

  1928年5月10日,《米老鼠》系列的首部动画片《疯狂的飞机》(Plane Crazy)在好莱坞的日落大道(Sunset Blvd)电影院试映。这部动画片取材于美国著名飞行家查尔斯·林德伯格(Charles Lindbergh)的事迹。客观地说,《疯狂的飞机》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意,但米老鼠这个迷人形象本身却让它有了无法抗拒的诱惑力。尽管没有引起轰动,但观众们的反应也还不错。华特·迪斯尼的信心大增,立即开始着手制作《米老鼠》系列第二部动画片《骑快马的高卓人》[③](The Gallopin' Gaucho)。这时,先前那些选择投靠查尔斯·米兹的动画师已经离开了迪斯尼公司,华特终于能够在自己的制片厂里,随心所欲的创作他的米老鼠动画了。此前,为了防止那些即将离职的动画师充当商业间谍,华特和伊沃克斯一直在迪斯尼家的车库里制作动画。

   与前作相比,《骑快马的高卓人》的进步不大,只是在片中加入了许多曾在《幸运兔奥斯瓦尔多》系列中已经用过的噱头,上映时反响平平。当时,曾有一位租片人在看过这部动画后,对华特说:“非常棒!只有一个问题。没有人听说过米老鼠。”这让华特·迪斯尼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在积极筹拍第三部米老鼠动画片的同时,华特开始四处奔走,希望能和有实力的电影发行商合作推广《米老鼠》系列。

  就在华特为米老鼠的前途四处奔走的时候,1928年,濒临破产的华纳兄弟公司孤注一掷,推出了美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The Juzz Singer)。有声电影的出现,宣告了“默片时代”的终结,并预示着电影业界新一轮的较量即将到来。

  尽管对有声电影技术所知不多,但华特·迪斯尼还是想在第三部米老鼠动画片中加入声音效果。为此,华特启程赶往纽约,寻找合作伙伴。几经辗转,他找到了帕特·鲍尔斯。鲍尔斯在当地的名声并不好,有人甚至称他是“纽约的大骗子之一”。只是华特·迪斯尼并不知情。帕特·鲍尔斯同意以1000美元的价格,为他提供所需的录音设备,并答应设法安排一家发行公司。虽然鲍尔斯的出价是最低的,但对华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来说,仍然是一大笔钱。最终,为了能给米老鼠开口说话,华特甚至不惜卖掉了自己最心爱的月亮牌敞篷汽车。

  当《米老鼠》系列的第三部动画片、也是这个系列的首部有声片《蒸汽船威利号》(Steamboat Willie)完成之时,影片的制作成本已经上升到15000美元,堪称是当时最昂贵的动画片。但让华特·迪斯尼苦恼的是,虽然身边的每个人都说这是部好片子,可就是没有电影发行商愿意订购它。后来,在演艺界混迹多年的哈瑞·莱琴伯向华特说出了其中的道理:“没有观众的反应,那些家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好片子。除非观众有热烈的反应告诉他们这部影片好,他们才会买。”华特被莱琴伯的话打动了,他同意把《蒸汽船威利号》交给莱琴伯的剧院放映两个星期,莱琴伯则答应每周向迪斯尼公司支付500美元。要知道,此前从没有人为卡通片出过这么高的价钱。

  1928年11月18日,《蒸汽船威利号》在纽约殖民大戏院首映。尽管戏院当天放映的正片是由奥利佛·巴顿和杰克·毕克主演的《帮会血斗》,但当观众们离开戏院时,却都只顾着谈论《蒸汽船威利号》。之后的几天里,纽约人纷纷涌向电影院,争相观看“会说话的卡通”。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综艺杂志》、《每周评论》、《观众评论》等专业杂志都对《蒸汽船威利号》进行了报道,并给予高度评价。就连一向以严谨著称的《时代周刊》(TIME)也称赞这部动画片是华特·迪斯尼继《幸运兔奥斯瓦尔多》之后的“又一部天才巨作”。

  《蒸汽船威利号》的成功让华特深受鼓舞。他通知制片厂的负责人,让他们马上着手把以前的两部米老鼠影片也配上音。同时,他继续在纽约四处奔走,为《米老鼠》系列寻找可靠的发行人。然而,和每个发行人谈判的结果几乎都是一样的。他们都要求拥有或分享《米老鼠》系列的版权,但有了《幸运兔奥斯瓦尔多》的前车之鉴,华特·迪斯尼已经不愿在这个问题上作任何让步了,谈判总是在不欢而散。其间,环球电影公司的执行经理曾找到华特·迪斯尼,想继续为他发行影片。而且,只要华特需要,他们可以把以前投靠米兹的动画家们再找回来。毫无疑问,这些老员工都是专业人士,让他们回来,会省去很多培训新人的时间和成本。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对方的提议。华特并非是那种睚眦必报的“狠角色”,只是他早已对电影业界这种朝秦暮楚的功利主义作风深恶痛绝。最后,帕特·鲍尔斯以他高超的商业手腕赢得了华特的信任,成为了《米老鼠》系列动画片的发行人。

  到1930年初,《米老鼠》系列动画片连续制作上映了十五部。此时的米老鼠已是全美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除米老鼠之外,包括他的女友米妮(Minnie)、大笨狗布鲁托(Pluto)在内的众多动画人物,相继在《米老鼠》系列中亮相。与此同时,迪斯尼公司还制作了一套名为《胡闹交响乐队》的动画影集。

  即便如此,迪斯尼公司所获得的收入却并没有实质性的增长。这一方面是因为影片的制作成本提高了,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发行人帕特·鲍尔斯隐瞒了真实的收入情况。罗伊·迪斯尼最先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为此他聘请著名律师冈瑟·雷辛作为公司的法律顾问,准备去查鲍尔斯的账。可是,华特暂时还不想跟鲍尔斯翻脸,毕竟鲍尔斯曾经帮助过他,所以他决定亲自去一趟纽约。

  在帕特·鲍尔斯位于纽约的办公室里,华特要求查看《米老鼠》系列的发行账目,并取回他们应得的那部分收入。老奸巨滑的鲍尔斯不但拒绝了华特的要求,而且还讲出一件令他震惊的事情:一直被华特当作最亲密伙伴和最忠实朋友的乌比·伊沃克斯,竟然已经倒向了鲍尔斯,成为他的签约动画师。帕特·鲍尔斯威胁华特,如果不让他继续作《米老鼠》系列的发行人,他就让伊沃克斯离开迪斯尼公司,“米老鼠”就会瘫痪。

  没有谁比华特更清楚乌比·伊沃克斯对于《米老鼠》系列和迪斯尼公司的重要性。只是,他怎么也不愿相信伊沃克斯会离他而去。不幸的是,这个消息很快便得到了证实。乌比·伊沃克斯已经向公司提出辞呈,问他原因,他只是说因为跟华特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已经到了无法相处的地步,所以决定离开。其实,伊沃克斯的抱怨并不是捏造出来的。长久以来,华特一直把乌比·伊沃克斯当成自己的亲兄弟。在他看来,伊沃克斯是全天下最善解人意的人,他愿意不计回报的为华特做任何事。但事实并非如此,乌比·伊沃克斯远没有华特想象的那么伟大,特别是在米老鼠一炮走红之后,伊沃克斯更是认定华特·迪斯尼“窃取”了本应属于他的荣誉,因为米老鼠是他和华特一起创造出来的。伊沃克斯感觉自己受到了歧视,甚至开始怨恨华特。如果当时华特能察觉到这一点,并做出些友好的表示,或许他们之间的紧张关系还有缓解的可能,但当时的华特却什么也没做,结果可想而知——当帕特·鲍尔斯向伊沃克斯抛来“媚眼儿”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离开。与伊沃克斯一起出走的,还有公司的音乐制作人卡尔·斯道林,他也是华特在堪萨斯时便熟识的老友。

  伊沃克斯的出走对华特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但更让他恼火的是帕特·鲍尔斯的狡猾和挑拨离间。最后,华特断然拒绝了鲍尔斯的所有要求。气急败坏的鲍尔斯警告华特,除他之外,没有人敢做《米老鼠》系列的发行人。鲍尔斯的恐吓绝非空穴来风,这个歹毒的奸商早已放出风声说:谁敢接手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他就去告谁!尽管这仅仅是一种虚张声势的恐吓,但却非常有效。一时间,没有谁敢发行《米老鼠》系列和《胡闹交响乐队》了。

  不过,米老鼠的魅力根本无法阻挡。哥伦比亚电影公司(Columbia Pictures Corp.)的制片人哈里·柯恩主动找上门来,答应做他们的发行人。同时,柯恩还要他的法律部门准备同鲍尔斯阻止哥伦比亚公司发行迪斯尼作品的企图作斗争。最终,柯恩与迪斯尼公司签订了一份新的发行合同,哥伦比亚将按照合同资助迪斯尼公司以后的影片,并付给他们总收入的65%,而且允许迪斯尼公司的法律代表随时查看发行账目。

  为了跟帕特·鲍尔斯彻底划清界线,迪斯尼兄弟向哥伦比亚公司借了五万美元,用这笔钱赎回了先前那些卡通片的发行权。当他回到加州的时候,乌比·伊沃克斯已经离开,并将他持有的迪斯尼公司20%股份卖了2920美元。或许,在伊沃克斯看来,他的离开就意味着宣判了公司的“死刑”。只可惜,他错了——如今,这些股份的价值已经飙升至五亿美元。相反,华特·迪斯尼在伊沃克斯离开后便预言说:他会回来的。数年之后,华特的预言应验了。伊沃克斯果真回到了迪斯尼公司,华特力排众议,安排他继续在制片厂担任动画师。只是,两人之间的感情再也没有恢复到先前那种亲密无间的状态。

  到1932年,迪斯尼卡通爱好者组织——“米老鼠俱乐部”的会员已经达到100万,凡是有电影放映的地方,就有米老鼠的身影。人们对于米老鼠的喜爱几近狂热。迪斯尼公司因势利导,授权开发了一系列米老鼠周边产品,如米老鼠冰淇淋杯、米老鼠手帕、米老鼠写字台、米老鼠玩具火车等等。在经销商的眼中,无论是什么商品,只要印上米老鼠图案,就会变成畅销货。自此之后,与卡通人物相关的授权费和版税,成为迪斯尼公司的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然而,就在华特·迪斯尼创造的动画角色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明星之时,他本人的健康状况却每况愈下,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在妻子莉莲和哥哥罗伊的劝说下,华特决定暂时放下手边的工作,出门度假散心。行前,罗伊告诉华特,他们已经同哥伦比亚公司解除了合同,因为哈里·柯恩不愿提高对迪斯尼动画片的资助额。而联美影业公司(United Artists Corp.)已经成为了迪斯尼动画片的新发行商。华特闻讯大喜,因为他最喜欢的喜剧演员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是联美公司的董事。卓别林本人也是众所周知的米老鼠爱好者。

  华特·迪斯尼和妻子莉莲从加州启程,首先到达圣路易斯(St.Louis)。他们本打算乘轮船到新奥尔良(New Orleans),沿途欣赏密西西比河(The Mississippi)的风光。可惜,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圣路易斯到新奥尔良的航线已经停航。夫妇二人决定转道前往美国首都华盛顿(Washington D.C)观光。与其说这是一趟度假之旅,倒不如称其为“大巡游”。迪斯尼夫妇每到一处,当地热爱迪斯尼动画的人们都会自发的组织起来,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米老鼠之父”。甚至有人主动提出,要安排华特·迪斯尼与时任美国总统的赫伯特·胡佛(Hebert Hoover)见面。

  离开华盛顿之后,他们乘火车前往美国最南端的佛罗里达(Florida)州基韦斯特(Key West)市。然后,又渡海去了古巴(Cuba)的哈瓦那(Havana)。当他们结束了古巴之行,乘船经过巴拿马运河(The Panama Canal),沿西海岸回到洛杉矶时,华特已经彻底康复了,又变回了那个开朗、乐观的天才动画家。

  当华特·迪斯尼度假归来的时候,迪斯尼公司为联美影业制作的第一部动画片《花与树》(Flower and Tree)已经拍摄完成。在看过新片试映之后,华特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觉得这部片子缺乏个性,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样子,于是便打算推倒重来,但罗伊以预算超支为由坚决反对。结果,华特只好放弃重拍的想法,但很快又想到了一个更费钱的主意。

  不久前,彩色电影公司的负责人纳撒利·卡尔马斯邀请华特参观了他的三色洗印车间。能给电影添加色彩,这个发现令华特兴奋不已。“还有什么比斑斓的色彩更能突出《花与树》的主题呢?”华特下决心用彩色技术重拍《花与树》。但掌管财务的罗伊·迪斯尼表示反对,理由很简单,迪斯尼公司已经和联美商定了前12部动画片的价钱,如果要给这些动画片添上色彩,增加的花费只能由迪斯尼公司自己承担。

  就在兄弟二人争执不下的时候,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整件事变得愈发棘手。乌比·伊沃克斯在离开迪斯尼公司后,组建了自己的卡通电影制片厂。当时有消息说,伊沃克斯的制片厂也准备拍摄彩色动画片。没有谁比华特更了解伊沃克斯的能力,一旦让对方抢得先机,迪斯尼公司就有出局的危险。所以,华特立刻约见了卡尔马斯,以迪斯尼公司在业界的声誉作担保,从彩色电影公司那里取得了为期两年的技术专用权。这就意味着,在两年之内,只有迪斯尼公司有权制作彩色动画片。

  不出所料,当《花与树》于1932年在好莱坞林荫道上的中国剧院(Mann's Chinese Theater)上映之后,观众反响热烈,黑白动画片的时代就此终结。而罗伊·迪斯尼先前所担心的“预算危机”却并没有出现。尽管制作彩色片的费用大幅提高,但通过给旧片加上颜色的方法,延长了迪斯尼动画片的生命周期。那些在黑白片时代,最多只能放映一周的动画,如今可以在影院里反复播出超过一个月。影片的租金也上涨了数倍,不但抵消了着色成本,还使迪斯尼公司收入大增。

  《花与树》也是第一部荣膺奥斯卡奖的迪斯尼动画片。1932年11月,第五届奥斯卡奖评奖委员会将新创设的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短片奖,授予迪斯尼公司摄制的《花与树》。华特·迪斯尼本人也因其创造出米老鼠这一脍炙人口的卡通形象,获得特别奖。自此之后,直到1969年,迪斯尼动画片总计十一次摘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电影短片奖。迪斯尼公司还曾因设计使用多平面摄像机,使动画片得以呈现出三维视觉效果,于1937年获得奥斯卡最高技术奖。

  如果说,《米老鼠》和《花与树》的成功都源自华特·迪斯尼对新技术的敏感和开放态度。那么,《三只小猪》的异军突起,则完全是“时势造英雄”!

  《三只小猪》的创作灵感来自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讲述了三只小猪分别用麦秆、石头和砖头盖房子,抵御大灰狼的故事。起初,它只是《胡闹交响乐队》系列动画的第36部。然而,由于妻子莉莲在1933年初夏怀孕,华特·迪斯尼决定把这部新片作为礼物,送给妻子和即将出世的孩子。

  1933年5月,《三只小猪》在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首映。但观众和影评人对它的评价并不高。华特感到非常沮丧。罗伊·迪斯尼对此也耿耿于怀,在他看来《三只小猪》是迪斯尼公司创立以来拍得最棒的一部动画片。不过,冷漠只是暂时的。当这部动画片在纽约上东区的电影院里放映时,人们反应却是如火如荼,舆论也随之转向。口耳相传间,《三只小猪》成为当时全纽约最热门的话题。

  其实,真正打动观众的并不是动画片本身,而是其中的一首插曲《谁害怕大灰狼》。1933年的美国,仍然沉浸在“经济大萧条”的肃杀气氛之中。《三只小猪》中的大灰狼被当成是艰难时代的象征,小猪们的幸存则暗示着希望。《谁害怕大灰狼》恰恰唱出了美国人民的心声。就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也对《三只小猪》喜爱有加,他还借由这部影片,向人们阐明:“美国惟一需要恐惧的东西就是恐惧本身。”

  《三只小猪》最终成为20世纪三十年代最受欢迎和最赚钱的迪斯尼动画片。人们对这部动画片的追捧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全美各地的影剧院都把该片列在节目单首位,其它正片都在不断的更换,唯有《三只小猪》长映不衰。《谁害怕大灰狼》更是占据了当年流行音乐排行榜的首位。这在以前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当然,也曾有人批评《三只小猪》中含有种族主义倾向。如片中的大灰狼穿着斜纹布的长袍,戴着圆便帽,留着长长的希伯莱式白胡子,开口讲话时,带着浓重的犹太人口音。虽然这些镜头在正式公映前就被删减掉了,但对于华特·迪斯尼这样一个童年时代生活在美国中西部乡村,从小就受到基督教正统意识影响的人来说,出现此类情况也不足为奇。虽然华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有着自由主义传统的西海岸地区,但华特本人的思想却始终偏向保守派。正如,理查德·西科在《迪斯尼影片》一书中所指出的:华特本想把“小猪”拍成一部保守的动画片,用以影射(甚至是赞颂)因未能有效的遏制经济危机而在1932年大选中败北的前总统、共和党人胡佛,而非时任总统的民主党人罗斯福。胡佛强调独立自主,坚强不屈,是保守主义者,总是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当然,他(华特·迪斯尼)可能另有三分之一的动机与公众预期的一样,是为了对抗经济危机。

  1933年12月18日,莉莲为三十二岁的华特生下一个女儿,取名为黛安妮(Diane)。一个星期后的圣诞节当天,华特在家中的婴儿室里为他的妻子和女儿播放了,原本就是要献给她们的这部《三只小猪》。此前,由于行动不便,莉莲错过了《三只小猪》的纽约首映式。

  在《三只小猪》大获成功之后,发行方联美影业要求迪斯尼公司继续制作关于小猪的影片,罗伊不顾华特的反对,答应了这个要求,又制作了《大坏狼》、《三只小狼》和《实干的小猪》等片,但都不及《三只小猪》轰动。对此,华特曾半开玩笑的说:“你不能以猪胜猪。”

   开启“长片时代”

  短短十年间,迪斯尼从一家济济无名的小制片厂,发展为闻名世界的动画电影公司。如此迅速的成长,只能用“奇迹”来形容。到1934年,迪斯尼公司已经雇用187名全职员工,其中包括12名剧本编写人、40名卡通画家、45名助理画家、30名上色员,和一支拥有各式乐器的乐队,另外还有摄影员、电器技术员、音响员以及其他技术人员。

  当然,专业人员的高流动性始终是动画产业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像迪斯尼这样的大牌动画公司,也时常要面临被竞争对手“挖墙脚”的窘况。当时,就曾有一个电影制片人大言不惭地说:“让华特去得奖和训练人员,我来把他们挖走,然后让我赚钱。”但事实却是,即使能聘请到迪斯尼的动画师,也作不出像迪斯尼那样广受欢迎的动画片。因为迪斯尼动画片的真正灵魂是华特·迪斯尼,而他是别人永远都挖不走的那一个。

  即便如此,华特仍未放松对下属的培养和训练。1934年,华特·迪斯尼决定将原来的迪斯尼艺术夜校改组为全日制学校,以培训新老两代动画师,达到他所要求的水准。为了提高培训质量,华特常常要亲执教鞭,给员工讲课。他曾说过:“如果列出—个优秀的动画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就会看到这些技能是多么重要。首先动画家要有绘画的能力,其次还要有把动作形象化的能力,把它画下来,分析运动的方向,然后就可以发现人物行动的能力并从中看出滑稽可笑的成分,由此预见观众看动画片的时候在脑海中的效果和想像的样子。动画师感觉并体会情感的力量以便推动情节及情感的发展也非常重要。与此同时,动画师要知道怎样才能使人笑——为什么吸引人并使之发笑。我一直认为有一种科学的方法可以达到这个效果,我们要继续努力直到找出为止。”

  华特的心思没有白费,经过精心准备和严格训练的迪斯尼动画制作团队,即将迎来一项前所未有的大挑战。动画电影的历史也将因此而改写。

  自卡通动画片诞生之日起,它就一直被当作普通电影放映前的余兴节目。不管一部动画片有多么受欢迎,始终都还是影院节目单上的配角。华特·迪斯尼想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制作一部与普通电影长度相当的长篇动画电影。要实现这个大胆的计划,华特首先需要一个完整的故事。他曾想用华盛顿·欧文(Washington Irving)的著名短篇小说《瑞普·凡·温克》(Rip van Winkle),但它实在是太古老了,显得有些呆板;《爱丽斯漫游仙境》他在十年前就已经制作过了,缺乏挑战性。思来想去,华特最终决定拍摄《白雪公主》。尽管此前著名动画家弗莱舍兄弟曾用过这个题材,但华特想要制作—个迪斯尼版的《白雪公主》,那将是一部真正的动画长片。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华特曾这样写道:“我拥有最有同情心的小矮人,我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还增加了王子和白雪公主的罗曼史。我想这是个完美的故事。”

  1934年的一个晚上,迪斯尼公司的几位主要动画师刚刚吃完晚饭回来,发现华特正在等他们。华特带他们来到录音室,让大家在他面前围成一个半圆坐下。之后,华特给在场的每个人分配角色,让他们按照设想中的情节,表演“白雪公主”的故事。其中一个动画师肯·安德森后来回忆说:“他把我们圈在那里,从8点钟折腾到半夜,我们扮演他设计好的角色,互相对话,甚至唱里面的歌和哼音乐,他呢,对我们扮演的角色作出反应。”当表演结束时,华特·迪斯尼向在场的所有人宣布:“这就是我们将要摄制的第一部动画长片。”

  《白雪公主》的剧情大纲在1934年下半年草拟完成。白雪公主的外貌是根据一位十四岁的女孩子的模样描绘的;王子则以一位18岁的男孩儿作模特;皇后是贵妇人和“大坏狼”形象的混合体,她美丽而邪恶,身姿婀娜。当她喝下自己调制的魔液变成一个老巫婆时,又显得举止古怪而夸张。最让华特和他手下的动画师们伤脑筋的是设计七个小矮人的形象——他们既要个性鲜明,同时还要观众感到他们是一个整体。华特开始设计了50多个名字和个性,最后从中挑选了“快乐”、“瞌睡虫”、“博士”、“害羞”、“神经”、“怪人”、“第七个”等作为小矮人们的名字。为了保证制作进度,华特让人腾出自己办公室旁边的一个房间,作为《白雪公主》的专用工作室。

  到了1935年,繁重的工作再次让华特的情绪陷入低谷。在罗伊的提议下,迪斯尼兄弟和他们的妻子,前往英国、法国、瑞士和意大利等欧洲四国旅行。在法国期间,华特·迪斯尼应邀前往巴黎(Paris),接受“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为米老鼠颁发的奖章。

  从海外旅行归来之后,华特再次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白雪公主》的制作当中。1936年初,华特的小女儿休伦(Sharon)出生。此时,恰逢《白雪公主》的摄制进入关键阶段,华特认为这是个好兆头,常常称小女儿是可爱的“小公主”。

  不过,华特的热情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由于他对这部动画片期望甚重,制作上自然精益求精,再加上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动画长片,预算超支也就再所难免。《白雪公主》的制作费用最初预计为25万美元。可到了1936年末,迪斯尼公司已经为制作这部动画片花费了75万美元。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把拍摄《白雪公主》称作“迪斯尼的蠢事”。终于,为迪斯尼公司提供贷款的银行家们也坐不住了。他们希望能看看影片的进展情况,以确定是否有必要继续支持这个项目。主管公司财务的罗伊接受了他们要求,准备安排主管迪斯尼公司贷款的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董事局副 约瑟夫·罗森伯格观看《白雪公主》的片段。华特对罗伊擅自作主非常不满,他说:“我拿不出计划书,所有的钱都是一点点花出去的,我从来不让别人在影片还没完成的时候就看,因为那样太危险。”罗依则反驳道:“我们能获得更多财力的惟一方式就是给他们看到他们借出来的钱都做出了些什么东西。”这下子,华特便无话可说了,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下来。

  在一个晴朗的星期六下午,华特坐在自己工作室“甜蜜盒子”里,为银行家约瑟夫·罗森伯格先生放映《白雪公主》的片段,由于后期制作尚未完成,华特只得亲自在空缺处唱歌和对话,制造效果。罗森伯格在观看影片时,始终面无表情。等到他将要上车离开的时候,突然转身对华特说了一句话:“这个东西将给你带来一大笔钱。”这意味着,投资人认可了他们的工作,华特和他的伙伴们深受鼓舞,更加坚定了对《白雪公主》的信心。

  虽然得到了投资人的支持,但当《白雪公主》的制作进入最后阶段时,迪斯尼公司与联美影业的发行合同也已到期。在续约谈判中,联美影业公司提出:迪斯尼公司必须放弃对所有影片的所有权,并同意将这些影片交由“商业电视”频道播出。华特当然不会接受这样的条件,于是便终止了与联美影业的合作关系。这时候,RKO公司表示有意成为迪斯尼动画片的新发行商,而且还开出了非常优厚的合作条件。最后,迪斯尼公司选择与RKO公司签约,而他们合作的第一部动画片就是《白雪公主》。

  1937年12月21日,由迪斯尼公司历时3年,花费近200万美元[④]全力打造的全球首部动画长片(剧场动画)《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在美国洛杉矶哥特圆环(Cathay Circle)戏院上映。首映当天,好莱坞的大人物们悉数到场,为华特·迪斯尼助阵造势。观众们为影片美轮美奂的画面和曲折离奇的故事所折服,大家为小矮人“笨瓜”的滑稽动作而大笑不已,为白雪公主的“死”而悲伤哭泣。在长达84分钟的影片放映结束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上映后仅六个月,《白雪公主》就帮助迪斯尼公司还清了全部债务。首轮发行总共获得800万美元的收入。要知道,当时每张影院门票的价格仅为0.27美元,儿童票仅售10美分。能够取得如此卓越的票房成绩,堪称奇迹!《白雪公主》还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这是动画影片首次获得这一奖项。主办方还特意准备了一尊极具象征意义的奖杯——一个大金像上带有七个小金像,用以表彰华特·迪斯尼为动画电影作出的创造性贡献。“迪士尼蠢事”最终帮助华特·迪斯尼迈上了事业的巅峰。

  《白雪公主》的成功,使华特意识到:尽管短片仍有市场,但长片的前景更为广阔,迪斯尼公司必须把握住这个新的发展方向。因此,华特动用十万美元在加州伯班克(Burbank)市购买了51英亩土地,建立大型卡通电影制片厂,以便能实现多部动画片的同时摄制。

  由于公众对“七个小矮人”印象深刻,发行商希望华特能够多做几部矮人题材的动画片。但华特本人不愿再重复自己,于是又创作了三部内容和风格完全不同的动画长片。

  第一部是《木偶奇遇记》(Pinocchio)。这部动画片改编自意大利作家卡尔·卡罗迪(Carlo Collodi)于1880年撰写的一个寓言童话故事。为了使这部动画片在艺术水平上超越《白雪公主》,华特和他的同事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首先,他们去除了原著中木偶男孩儿恣意妄为的性格,而把它塑造成一个单纯顽皮淘气的小孩子。为了让匹诺曹的样子变得更可爱些,华特还多次修改原画,使他的行动看上去更像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木偶。即使对“蚱蜢”这样的小角色,华特也不厌其烦得反复推敲,最终把它塑造成了一个道德说教士,并成为影片的叙述者。在进行场景设计的时候,华特还时常告诫手下的动画家们说:“要画得看上去山都能爬上去,房子看上去好像可以从前门进去,并能在厨房中找到吃的东西,画鲸鱼的时候,大海就一定要画得非常像,又冷又深,还是咸的。作为背景,还应该给观众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波涛荡漾的感觉。”正是在如此严格的要求之下,《木偶奇遇记》成为了一部高水平的动画长片。

  《木偶奇遇记》于1940年2月7日上映,片长约88分钟,总耗资达260万美元。该片在纽约首映时,华特·迪斯尼还专门雇佣了十一个侏儒装扮成匹诺曹的样子,在影院门口表演节目,以招揽观众。影片上映后,绝大多数影评家都给予该片极高的评价。《先驱报》认为:“匹诺曹是想像和技术的完美结合,是美丽和优雅的完美结合,只有伟大的作品才能做到这一点”。《新共和》(New Republic)周刊评论道:“看《木偶奇遇记》是一大乐事,它会使你打吃一惊……动画片的境界被开拓的十分广阔。”《纽约邮报》(NewYork Post)则把它描述为“非常令人开心,好极了,真是一部十足的天才作品”。《时代周刊》干脆称:“这是迪斯尼先生最好的作品”。该片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原著配乐奖和奥斯卡最佳歌曲奖,是迪斯尼公司第一部得到两项奥斯卡音乐大奖的动画电影。在票房方面,《木偶奇遇记》的放映收入居于年度第二名,仅次于好莱坞经典巨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然而,由于制作成本过高,《木偶奇遇记》并没有给迪斯尼公司带来预期中的高回报。

  与前两部长片相比,《幻想曲》(Fantasia)称得上是一部“另类作品”。它的前身是1938年开始拍摄的米老鼠动画片《魔法师的徒弟》(The Sorcerer’s Apprentice)。在这部动画中,米老鼠扮演一名见习魔法师,因为用错了魔法而导致灾难。全片没有一句对话,由法国作曲家保罗·杜卡斯(Paul Dukas)根据大诗人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同名长诗谱写而成的交响乐作品贯穿始终。华特原本打算把这部耗资12.5万美元的“中等长度”动画片放在两部长片之间推出,以做调剂之用。更为重要的是,华特希望通过这部动画片来延续米老鼠的“银幕生命”。尽管这个卡通形象已有近十年历史,在当时动画业界算得上是“老寿星”。但随着岁月流逝,电影院里的卡通新星不断涌现,米奇逐渐失去了人们的宠爱。华特希望通过这部动画片让这只对迪斯尼公司和他本人都有着特殊意义的“老鼠”再度焕发生机。

  然而,在与费城交响乐队指挥、音乐家司徒卡斯堡相识后,华特有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他另外选取了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和赋格曲》(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The Nutcracker Suite)、俄裔芭蕾舞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The Rite of Spring)、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Pastoral Symphony)、意大利作曲家阿米尔卡里·庞契埃利的《时间之舞》(Dance of the hours)、穆索尔斯基的《荒山之夜》(Night on Bald Mountain)和舒伯特的《圣母颂》(Ave Maria)等七部乐曲,与原来的《魔术师的徒弟》组合在一起,摄制完成了全球首部立体声交响乐动画片。起初,它被命名为《音乐会》,后改名为《幻想曲》。

  摄制工作虽然顺利完成,但新的问题却又接踵而至。RKO公司拒绝为迪斯尼发行这部影片,因为当时的美国观众从未看过类似的古典音乐动画片,运营风险过大。华特·迪斯尼不得不专门成立了一个特别小组,负责向各地的影剧院推销这部动画片。

  《幻想曲》于1941年11月13日在纽约百老汇(Broadway)戏院[⑤]首映,片长约120分钟[⑥],制作成本达到228万美元。该片赢得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音乐表现以及杰出贡献特别奖等两项大奖。只是,《幻想曲》的票房成绩始终不理想,部分原因是美国观众已经习惯了剧情动画片,《幻想曲》对他们来说过于前卫和另类。当然,二战导致欧洲电影市场的迅速萎缩,也是《幻想曲》未能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收益的重要原因。

  相对于此前的两部动画长片,《小鹿斑比》(Bambi)的摄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当时,迪斯尼公司在制作长片的同时,还要兼顾定期发的行短片,赫伯龙制片厂虽然经过扩建,但仍然不堪重负。华特只好为《小鹿斑比》的制作小组另租了一处工作场所。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38年8月,伯班克制片厂正式竣工后,方告结束。因而,《小鹿斑比》也是第一部在赫伯龙制片厂以外制作的迪斯尼动画长片。

  《小鹿班比》是一部完全由动物卡通角色出演的森林童话故事片。为了能把这个故事完美的展现出来。华特·迪斯尼带着摄影师专程前往美国东北部的缅因(Maine)州采景,拍摄了那里的森林景色、雪景、暴风雨、蜘蛛网,以及光线和季节的变化等,以便给卡通画家们提供创作灵感。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华特从缅因州发展局弄到了许可证,将野生的兔子、鸭子、臭鼬鼠、猫头鹰等动物作为模特带了回来,一时间制片厂变成了小型动物园。

  由于《木偶奇遇记》和《幻想曲》的票房成绩都不理想,迪斯尼公司的负债达到了450万美元,作为主要债权人的美国银行对迪斯尼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愈发担心,最终冻结了所有贷款项目。《小鹿班比》的摄制计划被迫暂停。

  为了维持公司的正常经营,迪斯尼兄弟在认真考虑后,决定发行股票。不久后,迪斯尼公司要发行股票的消息传到了华尔街,几乎所有的股票经纪人都看好这次发行活动。果然,通过发行股票,迪斯尼公司共筹集了350万美元的巨额资金。在华尔街,迪斯尼的股票价格迅速攀升到每股25美元,迪斯尼兄弟也因而跻身富豪行列。但是,为了保证对公司的控制权华特把背叛者和他认为不忠诚的人都排除在股东名单之外。他让公司法律顾问冈瑟·雷辛负责劳工部,要他把那些因担心公司变动,危及自身利益的员工们重新安抚回生产线。

  在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后,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摄制工作得以恢复。1942年8月13日,根据费利克斯·萨顿(Felix Salten)同名小说改编的动画长片《小鹿班比》上映,片长约70分钟。虽然几乎所有的影评人都认为这是一部有趣的作品,但美国已经卷入二战的事实,使民众无暇再理会迪斯尼的童话世界。可爱的“斑比”生不逢时,票房惨败在所难免。

  三部特色各异的长片,叫好不叫座的相似结局。作为“长片时代”的先驱,华特·迪斯尼和他的动画片终究无法孤立于“大历史”之外——二战无疑是迪斯尼公司最大的梦魇。尽管如此,华特·迪斯尼还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动画片不仅仅是娱乐大众的“小把戏”,而是现代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画电影可以像普通电影一样创造票房佳绩。卡通角色也可以如电影演员般受到人们的喜爱。总之,是华特·迪斯尼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固有看法,让动画片成为娱乐产业的宠儿。

   二战岁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全人类的一场大浩劫,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几乎都无法选择置身事外。但美国人却是一个异数,至少在1941年12月7日[⑦]之前,由于两大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构成的天然屏障和长期奉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美国本土暂时与战火纷飞的世界隔绝开来。罗斯福总统向美国人民许诺,会尽全力维持和平局面,避免美国陷入世界大战的“泥沼”。这一切,让很多美国人心中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优越感,似乎只有“美利坚”才是世上硕果仅存的一片乐土,战争的噩梦似乎永远不会降临到这里。

  然而,二战对于美国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迪斯尼公司的境遇便是最好的证据。人见人爱的米老鼠让华特·迪斯尼的动画片走向全世界,也使迪斯尼公司越来越倚重海外市场。1937年,当迪斯尼公司推出《白雪公主》时,就有超过三分之一的票房收入来自欧洲。到1940年底,从海外市场获得的盈利总计已超过公司总收益的一半。二战爆发后,美国事实上站在了反对轴心国联盟的阵营中。作为报复手段之一,在德意日控制的广大地区,美国电影遭到全面禁播。这直接导致《木偶奇遇记》等三部迪斯尼动画长片的海外发行受挫。此外,各国在战时采取的货币流通限制政策,以及汇率的激烈波动,也在相当程度上削弱了迪斯尼公司的竞争力。不幸的是,在战争以外,还有更棘手的问题,需要华特·迪斯尼谨慎处理。

  创业之初,华特·迪斯尼是一位颇有人情味的老板。可在经历了接二连三的“叛逃事件”之后,华特对他手下的雇员有了戒心。虽然他仍然跟往常一样,和每个员工打招呼,倾听员工的委屈,尽可能的帮他们解决一些小麻烦,但在涉及到大方向的问题上,他变得越来越专制,其权威地位更是不容挑战。通过反复向员工灌输“团队意识”,华特·迪斯尼逐渐在公司内部营造出一种“大家庭”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之中,动画师们很少相互争斗,劳资关系也比较平静。一位曾经效力于迪斯尼公司的动画师后来回忆道:“他(华特·迪斯尼)也时不时地威逼或吓唬我们,但我们都知道华特为动画业带来了一场革命,私下里(我们)也为自己能成为这个过程的一分子感到骄傲。”

  当然,能够长期维持这种局面,迪斯尼公司的法律顾问冈瑟·雷辛也是功不可没。在为迪斯尼公司效力的十年时间里,雷辛签下了好几个有利于迪斯尼的合约,使公司能以最低的成本制作大量高质素的影片。同时他还设法让雇员们接受限制他们与其他公司签约的强制性合同,以期杜绝“叛逃事件”再度发生。

  二战的爆发,使迪斯尼公司的财务状况趋于恶化。于是,有关迪斯尼即将大幅度裁员的谣言开始在公司内部流传开来。再加上当时席卷好莱坞的“工运风潮”,使很多迪斯尼的员工相信,只有加入独立工会才能保证自身的权益。

  其实,在冈瑟·雷辛的一手操控下,迪斯尼公司跟当时的许多电影公司一样,都建立了内部工会,但这个组织实际上维护的资方而不是雇员的权益。雷辛还曾经多次向迪斯尼的员工暗示,如果他们胆敢加入公司工会以外的其他工会组织,就会马上遭到解雇。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电影卡通画家联合会”及“电影卡通画家协会”却决定要把迪斯尼公司的卡通画家联合起来。协会的领导人是赫布·索罗尔,他曾经是一个业余拳击手,也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左派人士,善于组织罢工和打官司。同时,他也是当时为数不多的几个敢向当地黑帮叫板的工运领袖之一。当时,由于劳资关系持续紧张,许多好莱坞的电影公司都曾求助于黑社会势力,以压制工人运动。谁知,到头来却反被黑帮勒索巨额“保护费”。

  一开始,华特对工会的态度非常消极,而且他对自己在公司内部的权威地位也相当的自信,认为员工们没有理由背叛他。直到赫布·索罗尔找上门来,并当面向他提出警告的时候,华特的态度仍然非常强硬,拒绝与索罗尔的组织达成任何形式的妥协。

  不过,为了能尽快化解危机,华特在1941年2月召集了一次员工大会。会上,华特·迪斯尼向大家诉说了他从事动画电影事业二十年来的风风雨雨,还表示虽然公司面临困境,但他本人和公司决不会用牺牲员工利益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希望以此赢得众人的理解和支持。他说:“我固执地盲目地相信卡通片,我决心要证明给那些持怀疑态度的人看看,卡通影片不仅仅是在电影节目中填充空档,也不仅仅是一种新奇的玩意,它应该有一个更高的地位,它是最奇妙最具娱乐性的传播事业之一,只是目前没达到充分发展的阶段而已。”对于索罗尔的威胁,华特也直言不讳,并警告说:“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真正的危机,这个危机将严重影响我们全体的生存。”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华特的观点。阿瑟·巴比特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华特的迪斯尼雇员。他是高菲(Goofy)狗系列动画的联合制作人、《白雪公主》中恶毒皇后的绘制者、在《幻想曲》中创作了会跳舞的蘑菇。而且,他也曾参与组织了迪斯尼公司的内部工会。此时,巴比特却近乎挑衅的公开加入了索罗尔的组织,并向华特提出每周加薪25美元的要求。华特断然拒绝了巴比特,并立刻解雇了他。他再次警告众人,任何敢冒犯他权威的行为,都将得到如此下场。这也成为“大罢工”的导火索。

  1941年5月29日,一群“罢工工人纠察队”队员站在迪斯尼公司的制片厂门口,阻止员工上班。索罗尔发动的罢工行动正式开始。示威者对那些想照常上班的员工说:“想过警戒哨的不是蚂蚱”,意思是说只有参加罢工的才是好人;还有人把迪斯尼兄弟和员工之间的关系比喻成“白雪公主和600个小矮人”。先后有三百名迪斯尼员工参与了罢工行动。他们的目的各不相同,有很多人的确是想按照工会组织的原则行事;有些则因害怕公司裁员,以为罢工示威是保障自身权益的最佳手段;还有一些人是激进主义者,为罢工而罢工,根本不计较可能带来的后果。

  尽管索罗尔宣称迪斯尼公司里的大多数人已经都站到他一边,但实际上罢工者的人数还不足迪斯尼公司员工总数四成。半数以上的员工、特别是那些拿高薪的主创动画师都没有加入罢工者的行列。于是,索罗尔又在天然色公司制造罢工,使得迪士尼公司无法在天然色公司冲印影片。但实际效果非常有限。

  事件的转折点出现在罢工开始几个星期后的一个早上。那天,几辆卡车开到了迪斯尼公司的办公大楼前,从车上跳下来几个彪形大汉,他们拿着垒球棒和汽油罐,包围了罢工的人群。不由分说,便把汽油泼向示威人群,并威胁说:如果他们不马上解除包围,离开就放火烧死他们。罢工者群情激愤,痛斥他们是“黑帮打手”。那些人见威胁不遂,只好灰溜溜的离开。第二天,这些人再次出现在罢工者面前,只是这次与他们一同前来的还有警察。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这件事在迪斯尼的高级雇员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很多人认为对罢工者使用暴力是不人道和不可容忍的,而且暴徒们的行为一定是公司高层指使的。为此,华特·凯利、山姆·寇宾、沃治·帕迟、弗拉基米尔·泰特拉等知名动画师相继辞职而去,使迪斯尼公司蒙受了巨大的人才损失。罢工也并未因此而结束。

  旷日持久的罢工,让华特·迪斯尼感到心力交瘁。恰在此时,美国政府委派的美洲内部事务协调人尼尔森·洛克菲勒属下的电影部主任惠特勒找到了华特,希望他能够以“亲善大使”的身份出访南美洲,以巩固美国与拉美诸国的邦交。当时,美国与以纳粹德国为首的轴心国交恶已经是公开的秘密,而拉美各国居住着人数众多的德裔、意大利裔和日裔移民,再加上美国素来与拉美国家关系微妙。罗斯福政府担心拉美国家可能倒向轴心国阵营,致使“后院起火”。于是,便开始大力推行“睦邻政策”(the Good Neighbor policy),其中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流行文化成为美国政府手中的一张王牌。惠特勒认为,如果华特和他的艺术家们能够到南美访问,将能向当地民众充分展现美国文化的魅力,培养亲美情绪,为美国正在推行的拉美政策助力。而且,这趟访问宜早不宜迟,最好能够马上成行。

  问题是,迪斯尼公司的主要债权人美国银行担心华特·迪斯尼会借此逃避债务。到1941年,迪斯尼公司欠美国银行的贷款总额已达340万美元。由于财务困难,美国银行已经开始对迪斯尼公司的重大决策进行干预。最后,还是政府出面说服了美国银行的管理层,同意华特·迪斯尼的访问计划。惠特勒还向华特许诺,美国政府愿意支付7万美元作为此行的旅费,并保证如果迪斯尼公司根据南美之行摄制动画片,美国政府将为每部影片提供5万美元的摄制经费,最多可以资助四到五部。由于罢工一直拖到1941年夏天仍未解决,华特便答应前往南美。临行前,迪斯尼见到了尼尔森·洛克菲勒。华特问他:“你认为(这次访问)国家会达到目的么?”洛克菲勒忧郁的回答说:“这是时代的需要。这是一场无法打赢的战争。”

  1941年8月17日,华特一行十七人启程从洛杉矶乘飞机前往佛罗里达州东南部的迈阿密(Miami)。转天,他们搭乘泛美航空公司的班机飞跃加勒比海(Caribbean),中途在一个英属小岛做短暂停留。之后,他们便飞往位于亚马逊(Amazon)河口的贝伦,正式开始拉美之行。在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巴西总统在当地最豪华的酒店设宴,亲自招待了华特一行。在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热情的阿根廷人自发组成欢迎的队伍,华特一行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不时有人向访问团成员索要签名。在欢迎宴会上,许多当地人都穿着高楚牧人的服装出席,因为这种极富拉美特征的装束曾经在迪斯尼的动画片中出现过。之后,他们又乘机飞跃安第斯山脉(Andes),前往智利(Chile)。部分成员还访问玻利维亚(Bolivia)、秘鲁(Peru)和墨西哥(Mexico)等国。

大话迪士尼(全一卷超量加长版)

  在结束了为期三个多月的拉美之行后,华特·迪斯尼乘船经巴拿马运河回到纽约。恰巧赶上迪斯尼的动画新片《小飞象》(Dumbo)上映。这部动画片改编自海伦·艾伯森(Helen Aberson)和哈罗德·珀尔(Harold Pearl)的同名小说,于1941年10月23日首映,片长约64分钟。影片上映后,反响积极。《新闻周刊》称这部动画是真正的“迪斯尼影片”。《时代周刊》更是把《小飞象》称为“年度之星”,并准备把它作为期刊封面,进行专题报道。只是,突然爆发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使“小飞象”不得不把原本属于它的版面让给有关战争的报道。虽然如此,小飞象的玩具仍然随处可见,人们对它的喜爱丝毫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对于华特·迪斯尼和他的公司来说,《小飞象》还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意义,它是由那些没有参与罢工的迪斯尼动画师们摄制完成的。华特把这看作是一种“胜利”。

  当华特回到伯班克制片厂时,罢工事件已经基本平息。作为报复,华特解雇了包括戴夫·希尔伯曼和阿瑟·巴比特等工运领袖在内的数十名员工。一同遭到解职的还有公司法律顾问兼劳工部长冈瑟·雷辛。因为华特对他在处理罢工问题上的表现,颇为不满。之后,华特·迪斯尼开始着手根据他在拉美的见闻,摄制动画记录片《致候吾友》(Saludos Amigos)和《三骑士》(The Three Caballeros)。不过,政府方面似乎并没有履行资助承诺。华特后来曾说:“政府没有损失一分钱……我们付出了我们自己的旅费和制片费用。”

  1941年12月7日下午,华特在家里接到片厂经理打来的电话,说政府要征用片厂的基础设施。不久后,制片厂进驻了500名陆军士兵[⑧],录音棚内的各种设备被搬走,代之以修理车辆和高射炮,300万发炮弹被放在车库里。为了给士兵们让出宿舍,迪斯尼的卡通画家们只好挤在几个办公室工作,甚至连身为老板的华特和罗伊兄弟俩要进出都必须向宪兵出示身份证。当日军的进攻威胁解除后,在制片厂驻扎了八个月的高射炮部队才撤走,但很快又住进了其他军事人员。

  除了制片厂被军方征用以外,更令华特·迪斯尼感到沮丧的是,公司的大批员工被征召入伍,导致迪斯尼的动画长片摄制计划不得不暂时冻结,《爱丽丝梦游仙境》和《小飞侠》的前期筹备工作被迫下马,只有《小鹿班比》的摄制还在慢慢进行着。

  不过,迪斯尼的困难局面并没有持续多久,动画片的“战争潜力”很快便被挖掘出来。最早找到华特的是美国海军,他们希望迪斯尼公司能够为他们摄制二十部训练用军事教学动画短片,总预算为8万美元。随后,军方和政府的许多部门也纷纷向迪斯尼公司定制内容各异的动画短片,其中一些是只给军人观看的,其他则用来做公共宣传。与枯燥乏味的传统媒介相比,人们更乐于接受这种卡通化的宣传手段,效果也更好。这也正是众多作风保守的官方机构突然间变得对动画片大感兴趣的直接原因。

  有一种观点认为,二战挽救了此前深陷于“大萧条”阴影中的美国。这种说法至少对于迪斯尼公司是适用的。迪斯尼公司的制片厂以前每年仅能摄制完成3万英尺的电影胶片,而现在由于战争影片的订单不断加码,公司每年需要摄制完成30万英尺,工作量是原来的十倍。为了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华特·迪斯尼通过各种关系向征兵委员会人员申诉,讲明制片厂工作的重要性。最后,争取到让那些已经穿上军装的迪斯尼员工重返岗位。

  在迪斯尼摄制的所有战时动画片里,“纳税人先生”和《胜利》的影响最大。“纳税人先生”的主角是唐老鸭(Donald Duck)。这个动画形象最早出现在迪斯尼公司于1934年摄制的动画短片《聪明的小母鸡》(The Wise Little Hen)里。影片上映之后,观众们记住的不是片中善良机智的主角小母鸡,而是那个口齿不清、满脑子坏主意的配角鸭子,尤其是他那令人捧腹而又极具亲和力的声音。给唐老鸭配音的克拉伦斯·纳什(Clarence Nash)先生原本在一家牛奶制品公司工作。一次,他参加了一个由广播电台举办的动物叫声模仿秀节目。华特恰巧听到了这个节目,他对纳什的模仿天赋非常赞赏,便设法把他招揽过来,让他做了唐老鸭的专职配音。后来,唐老鸭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了与米老鼠比肩的卡通明星。

  此时,华特希望唐老鸭能够在一部鼓励人们纳税的影片中担任主角。但当时的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对华特·迪斯尼的这个构思并不以为然。他觉得唐老鸭素来的游手好闲形象与影片的主旨不附,应该塑造一个新的卡通人物——诚实正直、有爱国心的“纳税人先生”。再三考虑之后,华特拒绝了财政部的要求,坚持让唐老鸭出演“纳税人先生”。片中,唐老鸭因为拒绝纳税,最后落了个自讨苦吃的下场,从而凸现出纳税的重要性。这种“逆向宣传”被证明是相当有效的。全美国共有超过六千万人观看了这部影片。调查显示,当时的纳税人中有37%是受到这部片子的影响。

  据说,华特在乘飞机前往南美访问期间,成为了飞机至上论者。后来,他在1942年时读到了亚历山大·塞维尔斯基的《空权制胜》。塞维尔斯基曾是沙俄驻美使馆的一名武官。十月革命后,定居美国。他的《空权制胜》一书,与意大利人杜黑撰写的《空军制胜论》(Air War Theory)并称为西方空权理论的代表作。为了能让更多人了解空军和空战的重要性,华特决定以此为素材拍摄一部动画片。他设法与塞维尔斯基本人取得联系。塞维尔斯基对华特的想法非常感兴趣,不但同意了他的改编请求,而且还亲自来到片厂,协助迪斯尼的动画师们工作。八个多月后,以塞维尔斯基的《空权制胜》为基础,迪斯尼公司制作完成了一部由真人演员和卡通角色相结合的剧情动画片《胜利》。虽然它没有给迪斯尼公司带来多少利润,但政治作用却不可低估。不光是普通民众对空战有了全新的认识,就连盟军的最高统帅们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了这部动画片的影响。时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加拿大(Canada)的魁北克(Quebec)省参加盟国峰会时,看到了这部动画片,随后便决定对纳粹德国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1942年冬天,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AMPAS)宣布将欧文·索尔伯格奖授予华特·迪斯尼,以表彰他“始终如一的制作高质量的影片”。华特把这个奖项看作是他早就应该获得一项荣誉,所以显得非常兴奋。

  1943年2月6日,迪斯尼的首部动画纪录长片《致候吾友》上映。该片由“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小飞机培卓”(Pedro)、“高卓族的高菲”(El Gaucho Goofy)和“巴西之旅”(Aquarela do Brasil)四部分组成,片长约42分钟。这部动画片共为迪斯尼公司带来了120万美元的收入,其中近60%来自海外市场,主要是拉美地区。

  受到《致候吾友》成功的鼓舞,迪斯尼公司又制作完成了《三骑士》。该片于1945年2月3日首映,由“怕冷的企鹅”(The Cold-Blooded Penguin)、“高卓小飞驴”(The Flying Gauchito)和“巴西与墨西哥之巡礼”(Baia and La Pinata)等三部分组成,片长约71分钟。迪斯尼公司宣称:《三骑士》是“自有声音以来动画影片中最令人震惊的冒险经历。”但影评界对迪斯尼的宣传却不屑一顾,一时间《三骑士》恶评如潮。《纽约客》(New Yorker)杂志甚至称该片“残暴、生编硬造的神秘,加上一些可信的幻想,使每个评论家都迷惑不已,对魔力一般的‘迪斯尼’三字产生了怀疑。”好在它的票房成绩尚可,多少给了华特一点安慰。

  1945年5月8日,盟军攻占柏林,“第三帝国”覆灭。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一个崭新的时代正等待着华特·迪斯尼和他的卡通王国!

   永远的“乐园”

  在经历了短暂的恢复调整之后,20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尽管“冷战”的隐瞒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在所有美国人的心头,但随着“婴儿潮一代”[⑨](Baby Boomer)的到来,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个崭新的时代需要完全不同的“卡通”,华特·迪斯尼再次抓住了历史机遇。

  正如罗伊·迪斯尼所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迪斯尼制片厂好似经过了冬眠的熊,瘦得骨头上连一点肥油都没有。”由于在战时为政府效力,迪斯尼公司对普通观众欣赏口味的把握出现了偏差,导致《三骑士》、《为我谱上乐章》[⑩](Make Mine Music)等两部影片先后受挫。再加上战后欧洲各国普遍实行外汇管制政策,迪斯尼动画片在当地的放映收入无法回流到美国,致使迪斯尼公司债台高筑,总额超过400万美元。

  为了尽速摆脱财务危机,在金融机构的建议下,华特找到了RKO公司的老板霍华德·休斯(Howard Hughes)。两人一拍即和,相谈甚欢。休斯认为迪斯尼公司拥有的庞大动画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掘,学校和私人展览馆会愿意出相当高的价钱来购买迪斯尼经典动画和影片的放映权。于是,双方达成协议,迪斯尼公司将除影院和广播以外所有其他领域内使用迪斯尼影音产品的权利租借给RKO公司,作为回报RKO公司向迪斯尼公司提供无息贷款,迪斯尼公司可以用从海外市场上获得的利润偿还。

  另一方面,为了尽可能降低新片的摄制成本。华特在新片《南方之歌》(Song of the South)中加入了真人表演。该片改编自约珥·钱德勒·哈里斯(Joel Chandler Harris)的著作《瑞摩斯叔叔》(Uncle Remus)和《瑞摩斯叔叔之夜》(Nights with Uncle Remus),于1946年11月2日上映,片长约94分钟。

  “只有影片项目多重化才可以自救,这就使我认识到不能坚持只拍卡通影片,而转向真人电影的摄制。”这是华特·迪斯尼在拍摄《南方之歌》时确立的新方针。这部影片中有70%的情节是由真人出演,动画只占30%——严格讲起来,已经很难说是一部动画片。在亚特兰大(Atlanta)首映时,其轰动程度不亚于当年的《乱世佳人》。《南方之歌》不但给迪斯尼公司带来了久违的盈利,而且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歌曲奖和奥斯卡最佳音乐片配乐奖提名。在片中扮演“瑞摩斯叔叔”的演员詹姆斯·巴斯克特(James Basket)也荣膺奥斯卡特别荣誉奖。可以说,《南方之歌》是战后迪斯尼动画片复兴的起点。

  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华特又先后主持拍摄了《海豹岛》(Seal Island)、《我心所珍》(So Dear to My Heart)和《金银岛》(Treasure Planet)等几部影片。其中,《海豹岛》取材自阿拉斯加(Alaska)州的自然风光以及当地爱斯基摩人(Esquimau)的日常生活。但由于该片片长仅为27分钟,RKO公司认为很难推销,拒绝接手发行。华特只好再次直接诉诸观众,该片在加州帕萨第纳(Pasadena)市皇冠戏院上映后引起轰动,RKO公司这才回心转意。至于《我心所珍》本来有可能成为迪斯尼公司的首部全真人演出的电影作品,但RKO公司却再三要求加上动画情节。之后,《我心所珍》变成了一部真人与动画结合的影片。该片于1949年1月19日上映,虽然获得了较高的评价,但盈利却非常有限。正是由于在《我心所珍》上采取了保守策略,《金银岛》才阴错阳差的成为了迪斯尼公司的首部真人电影。而且,它也是首次在美国本土以外摄制的迪斯尼影片。当时,迪斯尼公司在英国获得了数百万的收入,但由于金融管制的缘故,这些钱没法汇回美国。华特便决定在当地拍摄电影。不过,如果要在英国摄制动画片,迪斯尼公司必须在当地招募和培训动画师,或者干脆把美国动画师调过去,而无论采用其中的哪个方案,都既费时又费力。所以,华特决定拍一部具有迪斯尼风格的真人电影。得益于这部影片的拍摄,华特和他的家人有了更多去英伦三岛旅行的机会。

  进入五十年代,华特·迪斯尼终于能够重拾他的“长片梦想”。先后拍摄了《灰姑娘》[#9322;](Cinderella)、《爱丽丝梦游仙境》[#9323;](Alice in Wonderland)、《小飞侠》[#9324;](Peter Pan)、《贵妇与流浪汉》[#9325;](Lady and the Tramp)、《睡美人》[#9326;](Sleeping Beauty)等多部动画长片。其中,《灰姑娘》、《小飞侠》、《贵妇与流浪汉》、《睡美人》比较受欢迎,《爱丽丝梦游仙境》则让迪斯尼公司损失了近百万美元。除此之外,迪斯尼公司在这一时期还拍摄了《罗宾汉》(Robin Hood)、《罗布·罗衣》和《剑与玫瑰》等数部真人电影以及《动物真实生活集》、《沙漠奇观》(The Living Desert)等自然风光纪录片。但总的来说,这些影片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原因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是因为美国电影业整体的不景气。

  1948年5月,美国最高法院根据《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s)对拖延多年的“派拉蒙案”做出裁决,判定大型电影公司非法垄断市场,要求各大公司必须分拆电影发行和影院经营业务。从而宣告大公司垄断电影发行和经营权的时代彻底终结,以前那种全美数百家影院同时上映一部影片的盛大场面将永远成为历史。各大电影公司的收入锐减,影片摄制计划纷纷下马。此外,保守势力对于自由派电影艺术家的迫害,也是导致美国电影业衰弱的重要因素。从1947年起,一个名为“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的组织便开始有计划的针对好莱坞进步人士进行政治迫害。当“麦卡锡主义”(The McCarthyism)在全美泛滥的时候,又有八百多名电影人进入美国政府的“黑名单”。其中大多数人被迫放弃了自己热爱的电影事业。这对于美国电影业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当然,电视业的迅猛发展被认为是使美国电影业陷入低谷的决定性因素。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迅速增长,新的居住区不断落成。不过,由于电影业的疲软,电影院的兴建速度远不及新社区扩张的速度快,看电影变得不如以前方便。于是,更多地美国人选择留在家里观看内容更丰富的电视节目。

  不管怎样,到1953年,美国电影观众人数与1946年相比减少了一半。作为美国电影业中的重要一员,迪斯尼公司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为了摆脱日益严重的客源危机,迪斯尼公司必须另辟蹊径。可谁也没有想到,解决难题的灵感竟然是在华特·迪斯尼陪家人外出游玩时无意中获得的。

  很少有人知道,在电影界叱咤风云的华特·迪斯尼,日常生活中还是一位尽职的好丈夫和好父亲。几乎每个周末,华特都会带着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外出郊游。时间一长,华特发觉,跟他们一起在公园里游玩的孩子们以及他们的父母总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而且公园的设施陈旧,员工的服务态度恶劣,卫生状况也很糟糕。

  “为什么不建一座更好的游乐园呢?”这个念头在华特的脑海中一闪而过。后来,他把自己的构想命名为“米老鼠公园”,并在1948年8月11日的备忘录中写道:“围着公园建造一个大村落,村落中有火车站、凳子、乐队表演室、饮水泉,树木花草公园中都有合适的场地安排,还有供休息的地方,这给带孩子来的母亲、祖母提供了方便。村子两端各为火车站和市政厅。市政厅可作为行政大楼,要像个市政厅的样子。小一点但很逼真的消防队就在市政厅旁边。还有警察局,解决纠纷、找寻失物和走失的小孩等,像普通的警察局一样发挥功能。关着几个人的牢房可供孩子们参观。”

  除此之外,华特认为还应设置饮食店、歌剧院、电影院、广播电视厅、玩具店、宠物店、书店、玩具修理店、洋娃娃医院、老式糖果店、玩具屋、家具店、出售迪斯尼艺术家作品的画廊、音乐商店、儿童衣服商品、出售品种繁多的热狗和冰淇淋的摊子,还有供举行生日宴会的饭店以及邮局等。

  为了增加公园的娱乐性,吸引回头客,华特还计划用马车将游客送到“西部村”,村内卖牧童用具,并配备各种与西部生活相关的设施,如小马场、骑马场、西部电影主题影院、西部拓荒博物馆等。

  随着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华特的“游乐园”构想也不断充实完善。1952年12月,WED公司成立,华特亲任总经理,比尔·柯特瑞任副总经理,“游乐园”建设计划正式启动。随着而来的便是选址问题。由于华特的建设计划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为照顾当地居民的情绪,伯班克市政当局拒绝与华特·迪斯尼在这一项目上合作。最后,华特选择在加州洛杉矶市东南部的阿纳海姆(Anaheim)建造第一座迪斯尼乐园。

  与选址相比,筹措资金是更为棘手的问题。由于担心风险过大,与迪斯尼公司有着多年业务往来的大银行都不愿意给这个项目提供贷款。华特只好拿出当年在堪萨斯创业时的激情,四处游说,筹措资金。一位投资者后来回忆道:“华特(跟我)谈了乐园的事,我感觉那真是个了不起的计划。于是,就成了投资人。”

  然而,到1953年时,华特筹来的钱还是用光了。这时,华特向公司董事会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他准备让迪斯尼的卡通明星为迪斯尼乐园拍摄一部宣传电视片,并宣称:从以前的两次圣诞节特别节目中已证明,电视是观众认识迪斯尼电影的重要手段。“以前我们兴旺发达,是因为我们敢于冒险尝试新事物。我们公司不能停步不前,我要弄出些新的东西来,我要把我的才能和精力都投资到电视节目中去。”

  华特的执著和远见,终于赢得了公司董事们的支持。华特的哥哥罗伊,亲自带着说明书和样片赶往纽约,和各大电视台的负责人会面,并提出谁愿意投资“迪斯尼乐园”,谁就可以获得迪斯尼动画节目播放权。最后,美国广播公司(ABC)同意提供50万美元现金贷款,并且给WED公司建设迪斯尼乐园所需的全部银行贷款提供担保。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广播公司将取得迪斯尼乐园35%的股权。还可在乐园正式开业后十年内,获得在游乐园内出售食品赚取的全部利润。并在今后的八年时间里,使用迪斯尼动画节目资源,设置每周一小时的电视节目。虽然华特和迪斯尼公司进入电视领域的最初目的,只是为了给迪斯尼乐园筹措资金,同时借助电视媒体宣传造势,但在客观上,却使迪斯尼公司成为较早转向新兴媒介的老牌动画企业,抢占了市场先机。日后,电视为迪斯尼公司带来了取之不尽的滚滚财源。

  1954年4月2日,以“迪斯尼乐园”为题的电视节目制作完成,1954年10月正式开播[#9327;]。但由于施工计划一再修改,迪斯尼乐园的核心部分直到1954年9月才开工,距离预计的开放时间仅有九个月。但不管怎么说,加州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CA)还是在1955年7月如期开放。这是世界上的第一座主题公园(Theme Park)。开幕当天,兴致勃勃的游客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迪斯尼乐园,景象蔚为壮观。

  到1965年,加州迪斯尼乐园已经成为迪斯尼公司主要利润来源之一。乐园内的景点由22个增加到47个,资产总值由1700万美元增加到4800万美元,曾经到访过的游客总量达4200万人次。唯一的问题是,加州迪斯尼乐园坐落在美国西部。对于大多数身在东部的美国人来说,它仍然显得有些遥远。所以,尽快在东部筹建一座新的乐园就成为迪斯尼公司的当务之急。

  有趣的是,华特·迪斯尼本人曾经态度鲜明的反对再建一座迪斯尼乐园。部分原因是出于对“黑色星期日”重演的恐惧。在加州迪斯尼乐园开幕当天,由于到场游人的数量大大超出乐园的接待能力,使得新开张的主题公园几乎陷于瘫痪。当时的场面只能用一片混乱来形容。后来,华特不得不亲自出面向公众道歉。那一天,也就成为了迪斯尼乐园历史上最不堪回首的“黑色星期日”。

  不过,在意识到WED公司的技术能力和组织水平已经有了显著提高后,华特最终采纳了兴建第二座迪斯尼乐园的建议。新乐园的地址被确定在美国南部“阳光地带”的腹地——佛罗里达州。那里不但气候温暖、风景宜人,乐园建成后可以长年开放。而且,当地人口稠密、交通发达,不必担心客源不足。1959年,华特又提出了具体选址要求:一是要有区位优势,交通便利;二是乐园外围要有足够的空间建设一座“未来城市”。

  最初,有人建议在度假胜地棕榈滩(Palm Beach)建园,但华特认为当地兴旺的海滩观光业会对游客产生分流作用,而且当地气候潮湿,夏季又常有飓风光顾,不适合兴建大型娱乐设施。到1961年,WED公司选择了奥卡拉(Ocala)和奥兰多(Orlando)为兴建新乐园的候选城市。不过,由于华特当时正在筹划参与纽约世界博览会的相关事宜,此事被暂时搁置。1963年,华特最终选择即将修筑高速公路的奥兰多为佛州迪斯尼乐园的修建地。

  1967年,佛州迪斯尼乐园的建设计划得到州政府批准,工程随即启动。1971年10月23日,佛州迪斯尼乐园(Walt Disney World,FL)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扩展项目的“未来都市”(EPCOT)于1982年10月1日落成开幕。截至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佛州迪斯尼乐园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占地43平万英里的超级游乐场,共建有三个主题游乐园、十八家家饭店、一座夜总会、三座高尔夫球场、一座水上公园、一块野营地以及若干大规模的会议设施。资产总值超过30亿美元。几十年间,共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超过3.5亿人次。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美国国内娱乐消费市场接近饱和。业内各大公司纷纷转战海外市场,迪斯尼公司也不例外。作为迪斯尼开拓非本土市场的重要步骤,兴建海外迪斯尼乐园的计划被提上了公司的议事日程。几经筛选,迪斯尼公司最终决定将第一家海外迪斯尼乐园建在日本的首都东京(Tokyo)市。之所以选择东京,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是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国民收入迅速攀升,普通民众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再加上东京是当时亚洲屈指可数的几座国际化大都市之一,可以辐射整个东亚地区,吸引和带动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客源。

  1983年4月15日,东京迪斯尼乐园(Tokyo Disneyland)建成开放。这座投资超过1500亿日元(约10亿美元)的超级游乐场,在建成时被誉为“亚洲第一游乐园”。迄今为止,它仍然是全球五座迪斯尼乐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在1994年至1999年间,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接待游客人数连续五年超越美国本土的迪斯尼乐园,排名第一。

  东京迪斯尼乐园可以说是个标准的“美日混血儿”——美国式的浪漫幻想和日本式的严谨周到相结合。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从东京迪斯尼乐园的员工培训课程中便可见一斑。每年夏天,东京迪斯尼乐园都要招聘相当数量的学生暑期工,尽管他们只在乐园里工作两个月,但仍要花费整整两天时间接受岗前培训。

  第一天上午,学习如何扫地。在东京迪斯尼乐园里,扫把分为三种:一种是用来扒树叶的、一种是用来刮纸屑的、一种是用来掸灰尘的。三种扫把的形状都不一样,使用方法各不相同。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清楚得知道,怎样扫树叶才不会让树叶飞起来;怎样刮纸屑才能把纸屑刮得很好;怎样掸灰才不会让灰尘飘起来。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都要力求准确到位。而且扫地时还另有规定,如乐园开门时、关门时、中午吃饭时、距离客人15米以内等情况下禁止清扫。所有规章制度都要严格遵守,认真执行。

  下午,学习使用数码照相机。十几台世界上最先进的数码相机摆成一排,员工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掌握他们的使用方法。这是因为游客们可能会带着各式各样的照相机来东京迪斯尼乐园度假旅行,极有可能请在场的迪斯尼员工帮忙照相。如果员工不会使用这些相机就会败坏游人的兴致,影响乐园的声誉。

  第二天上午,要学习如何照顾婴儿以及怎样帮他们换尿布。来迪斯尼乐园的游客往往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如果游客临时有事需要员工暂时照顾一下自己的小孩儿,而员工却不掌握抱小孩儿的正确方法,或者动作不规范,那非但不能帮游客分忧,甚至会惹出不必要的麻烦。至于替小孩儿换尿布,看似小事,但倘若操作不当,极容易弄伤那些小顾客。所以,有必要在培训时做专门训练。

  最后一项培训是学习辨识方向,在第二天下午进行。东京迪斯尼乐园里并没有专门的导游员,因为每个在乐园里工作的员工都是“活地图”。在上岗前,迪斯尼员工要把整个迪斯尼乐园的地图都熟记于心,无论游客在什么位置上发问,必须在第一时间给出明确的方向和位置指示。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一流的员工提供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服务带来一流的利润”。东京迪斯尼乐园能够在竞争异常残酷的游乐园市场上独占鳌头,每年吸引大量的回头客,靠得就是超一流的人性化服务。不过,这种人性化并不单单体现在员工培训这一个环节上。

  到过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游客或许很少有人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乐园里似乎总是有喝不完饮料、吃不完的零食,可从没见过有送货的卡车出没。原来,在东京迪斯尼乐园设计之初,就把食品配送中心建在了地下。货车运来的食物和饮料,在乐园外卸载,再由专门传送设备运到地下配送中心,再由配送中心分发到地面上的销售点或流动售货员的手中。这样既保证了供应,又免去了货车在乐园内串行可能带来的麻烦,也减小了发生事故的机率。

  据统计,自东京迪斯尼乐园开业以来,曾有两三万名小游客不慎与自己的父母走失。这些孩子后来当然都找到了,奇怪的是从没有人在乐园里听到过广播寻人启事。这是东京迪斯尼乐园的又一个“绝活”。当有员工看到无人照料的小朋友时,他们便会立刻上前问明情况,如果的确是跟父母走散了,就会把他(或她)送到遍布整个迪斯尼乐园的十个托儿中心。托儿中心的工作人员会借助图片,让走失的小朋友说明家长的穿着打扮和体貌特征等,然后由管理中心用无线电通知当班的所有员工协助查找。至多半个小时,就能找到走失儿童的家长。

  所有这些,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迪斯尼乐园是一个寻找梦想和快乐的地方,只要让游客在这里充分的享受快乐,就能不断的“引客回头”,并带来滚滚财源。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东京迪斯尼乐园仅用了十三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就令入园游客总人次突破2亿大关,而加州迪斯尼乐园用了整整二十五年的时间才实现这个目标。

  为了能够在日趋激烈的游乐园市场竞争中继续保持优势,从2001年开始,东京迪斯尼乐园先后追加超过1850亿日元的建设投资,用于新建35个游乐场所,并为梦幻剧院配备最先进的“超级音响设备”。全部工程预计到2006年完工。届时,东京迪斯尼乐园将继续保持它“寻梦天堂”的本色。

  东京迪斯尼乐园的成功运营,让迪斯尼公司深受鼓舞。随后,他们将海外项目开发的下一个目标锁定欧洲。1992年4月12日,耗资440亿美元兴建的欧洲迪斯尼乐园(Euro Disney)在巴黎市郊马恩河谷(Marne-la-Vallée)镇落成开放。就在迪斯尼公司的管理层满心期待着欧洲迪斯尼乐园成为另一只“会下金蛋的鸡”时,高傲的法国人却以实际行动向美国人展示了“法兰西例外”(Exception Francaise)的巨大威力。

  自开业伊始,欧洲迪斯尼乐园便陷入连年亏损的窘境。其中,1993财政年度亏损53亿法国法郎,1994财政年度亏损18亿法国法郎。尽管1995财政年度的财务报表显示,欧洲迪斯尼乐园首次实现了1.14亿法国法郎的盈利,但扣除该年度的特许权使用费、付息以及270万法国法郎可转换债券回购等非经营性收益,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实际盈利仅为200万法国法郎。

  作为主题公园业的始作俑者、此前又有着成功经营三家迪斯尼乐园的丰富经验,迪斯尼公司耗费巨资倾力打造的欧洲迪斯尼乐园,为什么没能获得预期中的良好回报呢?迪斯尼公司将欧洲项目的亏损归结于欧洲经济的衰退、银行的高利率、外汇市场上法国法郎币值的坚挺等外部因素。但这些都不足概括迪斯尼乐园在法国遭遇“滑铁卢”的全部原因。

  首先,来自美国的项目经理们在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建设和运营中,过于迷信他们在美国和日本取得的管理经验,不顾法国当地的实际情况,也不重视法国员工的合理意见。在输出美方管理制度、管理经验和价值观念的过程中,美方管理人员态度傲慢,常以“老大”自居,行事专横跋扈。结果,只能是招致法国员工的怨恨,造成员工队伍士气低落,服务品质下降。由此产生恶性循环,最终难免会挫伤游客的来访热情,乐园的收入也就无法保证。

  其次,当地消费者的行为习惯和文化特点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西欧国家的法定带薪假期普遍比美国要长,所以迪斯尼公司高层便想当然的认为,当地游客在欧洲迪斯尼乐园停留的时间不会少于美国游客在加州迪斯尼乐园或佛州迪斯尼乐园停留时间。但事实却是,欧洲游客在迪斯尼乐园的平均停留时间只有两天一夜,远低于美国本土游客平均四天的逗留时间。此外,美国人喜欢做多次短期的“迷你度假”,多次访问同一景点的频率较高,而且常常是全家出游;欧洲人则习惯于每年一次或数次历时较长的外出度假,很少重复到访一地,夫妇同行时,常把孩子留在家里,委托保姆照顾。在交通方式上,欧洲迪斯尼乐园低估了乘坐公交车来访的游客数量,导致公交停车位和司机休息设置严重不足。又由于欧洲游客习惯步行游览,园内按照“以往经验”配备的大量游览车和观光快艇被大量闲置,保养维护费用支出庞大。

  还有就是,对地理环境因素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估计不足。客观地讲,同美国加州和佛州温暖的气候条件相比,法国巴黎地区不仅寒冷而且湿度较大,全年真正适合户外活动的时间只有六个月左右。尽管欧洲迪斯尼乐园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试图克服湿冷天气对游客在户外活动的影响,但仍然不能完全抵消气候因素的影响。再加之欧洲居民在选择外出旅游度假的时间选择上的固有习惯,使客流量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致使园内设置的利用率偏低,损耗率却不断攀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劳工法律的差异竟成了欧洲迪斯尼乐园应对季节性客流变化的最大障碍。在美国,鉴于游客来访的季节性波动。主题公园在经营中可以根据需要,按日、周、月、季度等不同时段灵活的聘用员工。然而,法国的劳工法不允许雇主有这种灵活性。这直接导致了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工资成本大大高于其它几座迪斯尼乐园。

  当然,建设指导思想的偏差或许才是导致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同迪斯尼公司在开发佛州迪斯尼乐园时的规划思想类似,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兴建实际上是迪斯尼公司在该地实施的一项大规模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一部分。根据迪斯尼公司的最初规划,一期除了该主题公园之外,还包括兴建若干座饭店,客房总计5200间。这甚至超过当地原有的住宅总量。后续各期的工程计划还包括修建大型商用写字楼、Shopping Mall(大型主题商场)、高尔夫球场、公寓、度假别墅等。从获利前景上看,后续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显然比单纯观光性质的迪斯尼乐园更具优势。从而,分散了迪斯尼公司对乐园本身经营管理的注意力。这在后来被证明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因为所有后续项目的实施是以迪斯尼乐园的成功运营为前提的。如果连迪斯尼乐园的生存都面临危机,其他方面也就无从谈起。

  在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之后,迪斯尼公司对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比如,将名称改为“巴黎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 Paris),以凸显其法国特色;在“冒险乐园”中,增加了以法国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为基础设计的游乐设施;在360度球形剧院中播放反映欧洲历史文化的影片;景区内使用的标志文字和解说词改为英法双语对照;配备能够提供多语种服务的导游员,以便于接待来自德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的游客。这些措施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到2001年,巴黎迪斯尼乐园成为法国最受欢迎的景点,来自法国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表明,在众多著名的景点中,巴黎迪斯尼乐园以年接纳1200万游客居首位,几乎是艾菲尔铁塔以及卢浮宫游客接纳人数的两倍,约占当年法国接纳游客总人数的16%。但从长期来看,由于受到欧洲经济持续低迷、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汇率持续走高、恐怖主义威胁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困扰,巴黎迪斯尼乐园的前景仍然堪忧。

  1999年11月2日,迪斯尼公司和香港特区政府就在港兴建迪斯尼主题公园达成协议,宣告香港迪斯尼乐园项目正式启动。香港迪斯尼乐园是全球第五迪斯尼乐园、继东京迪斯尼乐园之后的亚洲第二座迪斯尼乐园,也是进入21世纪落成的首家迪斯尼乐园。

  香港迪斯尼乐园座落于香港北大屿山,占地126公顷,第一期工程建设包括每年可供1000万游客参观的迪斯尼主题乐园、2100套酒店房间以及各种购物、饮食和娱乐设施。香港迪斯尼乐园落成开幕后,预计将为香港带来1480亿港元的经济效益及2万个工作机会。而对于迪斯尼公司来说,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建成只是全面拓展中国市场的开始。

  2005年9月12日,香港迪斯尼乐园正式开放迎宾。届时,中国游客不必走出国门,也能领略到迪斯尼“梦幻世界”的风采。太空城、美国小镇、睡美人城堡等等,这些迪斯尼乐园的招牌景观将不再遥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吸取了世界各地迪斯尼乐园运营的经验教训之后,香港迪斯尼乐园将成为最出色的一座迪斯尼乐园。而古老的中国与神奇的迪斯尼之间的激情碰撞,注定会擦出耀眼的火花。

   巨星陨落

  1953年,在与PKO公司的合同到期后,迪斯尼公司成立了自己的影片发行公司——博伟公司(Buena Vista)。从此之后,迪斯尼公司的影片发行不再假手他人。与此同时,迪斯尼公司内部的新老交替也正在悄然进行。

  1954年5月9日,华特的长女戴安妮与她在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读书时认识的男友朗#8226;米勒(Ron Miller)结婚。华特对他的这位女婿非常满意。不久后,便安排米勒到公司上班,担任WED公司与迪斯尼乐园间的联络人。很显然,华特·迪斯尼有意栽培这位能干的女婿成为迪斯尼公司的接班人。

  华特的小女儿休伦,大学毕业后曾做过模特儿,也曾扮演过几个小角色。后来,他遇到了罗勃·布朗。布朗当时在一家建筑公司担任设计师。他们两人于1959年5月10日结婚。婚后,华特安排布朗到WED公司的策划部门工作。

  另一方面,罗伊·迪斯尼的儿子小罗伊·迪斯尼(Roy Edward Disney)也已经成为迪斯尼公司“新生代”的杰出代表,由他负责制作的《白马传奇》,非常受欢迎。此前,小罗伊还曾经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做过摄影师。

  1961年1月25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第17部动画长片《101忠狗》(101 Dalmations)上映。该片片长约80分钟,是继《贵妇与流浪汉》,迪斯尼推出的又一部以小狗为主角的影片。影片上映之后,立刻引起轰动,还全美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斑点狗热潮。人们争相赶往宠物商店,希望能买一只可爱的斑点狗回家。

  三个月后的4月25日,一个让全公司上下欢欣鼓舞的消息传来:迪斯尼公司欠美国银行的钱终于还清了。22年来,迪斯尼影片的放映收入第一次不经过美国银行,而直接划到迪斯尼公司自己的账户上。华特和罗伊都欣喜若狂。

  1964年是华特·迪斯尼辉煌人生的顶点。这年,由华特·迪斯尼出资设立的加州艺术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he Arts)正式成立。该校由成立于1921年的乔纳德艺术学院(Chouinard Art Institute)和成立于1883年的洛杉矶音乐学校(Los Angeles Conservatory of Music)合并组建。在谈到学院的办学宗旨时,华特说道:“(普通大学)限制学生,不让学生学更多的东西。我们加州艺术学院绝不走这条路,学生能学任何东西——绘画、戏剧、音乐、舞蹈、写作,毕业时,他们将获得美术学士学位……我们需要的是有天分的人。这也就是进入加州艺术学院的一项条件——天分,别的都代替不了。”这些都作为加州艺术学院的教育理念一直传承至今。

  8月27日,迪斯尼的新片《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在好莱坞中国戏院首映。这是一部动画与真人演员相接合的影片。上映后,受到观众的热烈称赞,票房收入达到创纪录的4400万美元。更让华特意想不到它荣获了十三项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这是华特·迪斯尼指导的影片第一次获得如此之多的奥斯卡奖提名。首次亮相银幕的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更是凭借在该片中出色表现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9月14日,为表彰华特·迪斯尼为美国社会作出的杰出贡献,时任美国总统的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在白宫授予他“自由勋章”(Medal of Freedom)。这是美国政府能够给予普通民众的最高荣誉。授勋词上说:“作为一名艺术家,华特·迪斯尼在娱乐方面,已经创造出一个美国民间的奇迹。”

  从一个要靠每天早起送报纸维持生计的穷小子,到身价过亿的社会名流,六十三岁的华特·迪斯尼已经把名利看得很淡。现在,他全部的热情都投在迪斯尼乐园的扩建和新动画片的摄制上。然而,1966年12月15日上午9点35分,这位曾经给无数人带来欢笑的老人,恋恋不舍的抛下了手中的画笔,溘然长逝,终年六十五岁。正在拍摄中的《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也成为了大师留给人间的遗作。该片片长约79分钟,于1967年10月18日上映。

   华特·迪斯尼逝世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世界。华特的好友、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闻讯后,悲伤的说:“在全世界,他受到各方的欢迎,他的影响遍及五大洲,因为他触及到全人类的心灵。像他这样的人,我们要等待很久很久才会出现。”约翰逊总统致信华特的遗孀莉莲·迪斯尼:“这位受人喜爱的艺术家去世了,这是我们全美和全世界为之伤心的日子。在您丈夫的才华的照耀之下,千千万万的人们享受到了一种更光明、更快乐的生活。他所创造的真、美、欢乐是永世不朽的。”

  哥伦比亚公司(CBS)的《晚间新闻》在报道这一事件时评论说:“他是位奇特的天才,是位百年难遇的欢乐使者……尽管华特只是尝试着表达出他自己对欢乐、爱、儿童的体验,但是,我们只能承认:我们这个时代,是没有资格得到更多的像他这样的人物的。他明白纯真的童心绝不会掺杂成人的世故,然而,每个成人却都保留了部分未泯灭的童心。对小孩来说,这个令人厌倦的世界还是崭新的,还是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迪斯尼努力把这些新鲜美好的事物为已经厌倦了的成人保留了下来,这是全世界的一笔宝贵财富。”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在12月16日刊登的讣告中说:“华特·迪斯尼开始时几乎一无所有,仅有的就是一点绘画才能,与所有人的想象相吻合的天赋的想象力,以及百折不挠一定要成功的决心,最后他变成了好莱坞优秀的创业者和全世界最成功的娱乐大王。他有创新的天才;他的作品很多;能够一直把握和亲自驾驭他的不断扩大的企业;他总能掌握公众的脉搏。总之,他是一个传奇人物——所以一生中曾多次获得荣誉。而这一切都无法概括华特·迪斯尼……”不管你是否赞同这些评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的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华特是迪斯尼动画的灵魂,一直以来都是华特先设计好所有的细节,再由手下的动画师们具体实施。可现在华特走了,也没有人能取代他的位置。尽管迪斯尼的动画家们,力图继续走华特的道路,但却总给人似是而非的感觉。最后,人们不得不承认,他是不可代替的。迪斯尼的动画事业从此进入了一个漫长的萧条期。或许,作为公认的成功者,华特·迪斯尼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败笔就是未能培养出足以继承他衣钵的后继者。

  但迪斯尼公司面临的危机还远不止于此。作为一家声名显赫的家族企业,身为“掌门人”的华特·迪斯尼生前并没有明确指定自己的接班人,由此造成的权力真空难免会引发企业内部的派系斗争。事实上,这种内斗的苗头在华特·迪斯尼的葬礼结束后不久便显露了出来。好在,当时迪斯尼家族的另一位元老、华特的哥哥,七十一岁高龄的罗伊·迪斯尼还健在。为了守住他与弟弟共同开创的这份基业,罗伊不顾年高体衰,毅然决然地担起公司的重担,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佛州迪斯尼乐园的建设上。1971年10月,佛州迪斯尼乐园建成开业,罗伊坚持要把这座新乐园命名为“华特·迪斯尼世界”(Walt Disney World:WDW)。两个月后,罗伊因突发脑溢血,不治身亡。迪斯尼公司再度痛失棋手。

  罗伊·迪斯尼的去世,使公司内部一度被压制住的派系矛盾迅速激化。斗争的双方是以华特的大女婿朗·米勒为代表的“华特派”和以罗伊的儿子小罗伊·迪斯尼为代表的“罗伊派”。前者主要集中在创作开发部门,后者主要集中在行政管理部门。由于米勒的背后有妻子戴安妮和岳母莉莲的支持,很快就占了上风。

  另一方面,由于小罗伊并没有他叔叔华特那样的艺术天赋,再加上华特派的不断排挤,最终他只有选择放弃在伯克班制片厂的副总经理职位。辞职信中,他愤然写到:“我认为,在长时间里创造了公司的声望并使我们引以为傲的创造性精神,现在已经陷于停滞。”

  不过,虽然小罗伊放弃了管理职位,但他仍然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手中握有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公司股份。在他看来,迪斯尼公司是属于迪斯尼家族的,决不能让它落到外人手中。但不管怎么说,由权力斗争导致的内部危机暂时平息下去。迪斯尼的动画片生产逐步恢复正常。

  1970年12月24日,动画片《猫儿历险记》(The Aristocats)上映。这是第一部没有华特参与制作的迪斯尼动画片,片长约79分钟。该片依然延续了迪斯尼动画片的一贯风格,如滑稽可笑的情节、优美动听的音乐等等,在众多迪斯尼影迷中激起了共鸣。之后,迪斯尼公司又在1973年11月8日推出了片长约84分钟的《罗宾汉》(Robin Hood)。这是一部由众多动物卡通明星出演的英雄传奇故事,也是迪斯尼公司第二次拍摄以侠盗罗宾汉为主角的影片。

  1977年,迪斯尼公司又接连推出了两部动画长片。第一部是《小熊维尼历险记》(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该片由迪斯尼先前摄制的三部“小熊维尼”系列动画短片重新剪辑而成,于1977年3月11日上映,片长74分钟。另一部是在6月22日上映的《救难小英雄》(The Rescuers),片长约77分钟。这部影片是迪斯尼公司新旧交替时代的作品,带有明显的过渡痕迹。其中既有老式迪斯尼的惹人喜爱的动画角色、紧张生动的情节,也有动感十足、悠扬动听的流行音乐。

  1978年,朗·米勒成为了伯班克制片厂的厂长兼总经理。之后,他立即任命自己的亲信托马斯·威尔海特(Thomas Wilhite)为创作开发部门的负责人,加强对制片厂的控制。不过,志大才疏的威尔海特在此后的数年时间里并没有拍出几部像样的影片,反而连累制片部门连年亏损。

  1980年,米勒成为了迪斯尼公司的总裁。三年后,在米勒的提议下,迪斯尼公司投资成立一家名为“试金石”(Touchstone)的子公司,主攻大众电影市场。新公司推出的首部影片是由威尔海特主持摄制的实景浪漫喜剧《现代美人鱼》(Splash)。该片于1984年3月9日上映,头两个星期就赚得了2500万美元的票房,后来竟成为当年最受欢迎的影片之一。只是,早已忍无可忍的公司董事会在该片上映前就炒了威尔海特的“鱿鱼”。

  1985年,由于经营决策失误和股票投机商的恶意炒作,迪斯尼公司遭遇巨额亏损。接连推出了几部大制作影片都遭遇票房惨败,制片厂共损失了3000万美元,占总资产额的近40%。这在迪斯尼公司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一时间,公司上下对朗·米勒及其推行的保守策略的不满达到了顶点。这让一直在冷眼旁观的小罗伊·迪斯尼看到了夺回公司控制权的大好机会。

  为了实现“复辟”,小罗伊和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D.Eisner)、弗兰克·威尔斯(Frank Wells)组成组成了“三人游击队联盟”,暗中联络迪斯尼公司的大股东,准备发动“倒米(勒)运动”。恰在此时,他们得到了一个意外“帮助”。由于迪斯尼的股价大跌,在华特去世后就一直过着半隐居生活莉莲·迪斯尼不得不出面要求董事会做出解释。尽管她不希望小罗伊掌权,但对女婿朗·米勒的表现更加不满。在她看来,正是米勒的管理失当,才使华特·迪斯尼创立的制片厂陷入险境。在和小罗伊交换意见后,莉莲同意支持他取代米勒。

  1984年8月17日,迪斯尼公司董事会正式要求朗·米勒辞职。眼见大势已去,米勒只得接受下台的命运。随后,小罗伊重返董事会,接掌迪斯尼公司的“帅印”。迈克尔·艾斯纳成为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CEO),弗兰克·威尔斯负责管理伯克班制片厂。迪斯尼公司迎来了“艾斯纳—威尔斯时代”。

  迈克尔·艾斯纳,1964年毕业于丹尼森大学(Denison University),1966年受雇于美国广播公司(ABC)担任助理,十年后成为派拉蒙影业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Inc.)总裁。他与小罗伊同为加州艺术学院的董事,二人私交甚密。小罗伊·迪斯尼重新获得公司的控制权后,迈克尔·艾斯纳也成为了迪斯尼的新掌门人。而摆在他面前的可谓是一个“烂摊子”,当时的迪斯尼公司已经沦落为好莱坞的二流制片商,资产仅为14亿美元,影片收入只占好莱坞年度总票房的不到4%,仅靠迪斯尼乐园的收入勉强维持局面。

  为了重现迪斯尼昔日的辉煌,艾斯纳上任伊始,便从派拉蒙影业公司拉来了杰弗里·科兹恩伯格(Jeffrey Katzenberg),让他出任公司制片部主任。在艾斯纳的支持下,科兹恩伯格一上任就解雇了大批才智平庸的老员工,代之以他在派拉蒙任职时培养出的精英分子。事实证明,这些人各个身怀绝技,出手不凡。1987年,迪斯尼下属的试金石公司推出了名噪一时的喜剧大片《三个奶爸一个娃》(Three Men and a Baby),全球总票房超过4亿美元。这一成绩的取得完全仰赖于“派来蒙—新迪斯尼”电影人们的不懈努力。

  1988年,艾斯纳又把杰弗里·科兹恩伯格在派拉蒙时最得力的助手之一里卡多·梅斯梅特招入麾下,并让他负责迪斯尼的另一家子公司“好莱坞电影公司”。在梅斯梅特的领导下,好莱坞电影公司先后拍摄了《白领丽人》(Working Girl,1990)、《迪克·特雷西》(1990)和《摇着摇篮的那只手》(1992)等多部热门影片。其中,《白领丽人》在全球范围内创造了5亿美元的票房佳绩。

  不过,真正让迪斯尼公司走向复兴的还是动画片。为了重建迪斯尼的卡通王国,艾斯纳力邀大导演史蒂夫·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出任新片《谁陷害了兔子罗杰》(Who Framed Roger Rabbit)的制片人。作为聘请斯皮尔伯格加盟的交换条件,艾斯纳同意让他分享利润和部分推销业务,这在迪斯尼公司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后来,《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成为当时迪斯尼公司成本最高的一部动画片,制作预算高达5000万美元,再加上促销和发行费用,总耗资超过8200万美元。

  这部动画片于1988年6月22日首映,片长约104分钟。该片上映后,果真不负众望,全球票房总收入达到3.28亿美元,另外还达成500种特许商品授权和34个独立版权协议。此外,它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编辑以及特殊成就等四项大奖。到1988年,迪斯尼公司从影片的制作与发行中所获得的收入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

  有人曾说,艾斯纳的杀手锏就是将艺术彻头彻尾地商业化,榨取每一毫克的商业价值。每一部影片推出后的票房是第一轮收入;发行录像带、DVD版是第二轮;然后是主题公园——每放一部动画片就在主题公园中增加一个新的人物,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的氛围中,让游客高高兴兴地掏腰包,迪斯尼便能轻轻松松地赚进第三轮;接着是特许经营和品牌产品——通过迪斯尼公司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的大量迪斯尼专卖店和数不清的特许经营伙伴来销售品牌产品,实现第四轮“榨取”。此外,艾斯纳还不断寻求与电视媒体合作,借助电视的力量,迪斯尼获得了翻云覆雨的“上帝之手”。不管人们的评价如何,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是迈克尔·艾斯纳令迪斯尼公司起死回生,重返“媒体巨人”的行列。

   “帝国”的中兴与新危机

  1994年6月15日,迪斯尼的“中兴巨作”《狮子王》(The Lion King)上映。该片改编自莎翁(William Shakespeare)的名著《哈姆雷特》(Hamlet),片长约88分钟。这也是迪斯尼动画史上的第32部长片。

  《狮子王》以其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流畅的画面、史诗般的宏大场景席卷全美。人们争相涌向电影院,随之而来的是数以亿计的美元。据统计,《狮子王》在美国本土的票房收入达到3.13亿美元。之后,该片被译制成27种语言,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同样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全球总票房突破7亿美元大关,成为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十部大片中唯一的动画片。此外,它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最佳电影歌曲等两项大奖。

  然而,在这一年的4月,迈克尔·艾斯纳的得力助手,已经升任迪斯尼公司总裁的弗兰克·威尔斯,因直升机失事,不幸罹难。威尔斯的死对迪斯尼公司和迈克尔·艾斯纳本人来说,都是一个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迈克尔·艾斯纳在公司内部素有“铁血领袖”的绰号,威尔斯的存在正好中和了艾斯纳过于严厉的管理作风。一位迪斯尼公司中层主管曾不无感慨地说:“过去,当备受伤害的员工从艾斯纳的办公室走出来时,弗兰克那里就是急救室。可弗兰克去世后,原来大家相对平衡的心理天平彻底倾覆了。”

  但威尔斯之死的影响还不止于此。由于公司的三号人物杰弗里·科兹恩伯格谋求取代威尔斯的位置,从而引发迪斯尼公司高层的又一次“地震”。此前,由于连续推出了《小美人鱼》[#9328;](The Little Mermaid)、《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9329;](The Rescuers Down Under)、《美女与野兽》[#9330;](Beauty and the Beast)、《阿拉丁》[#9331;](Aladdin)、《狮子王》等多部广受欢迎的动画长片,科兹恩伯格领导下的制片部门成为公司的“盈利大户”,而杰弗里·科兹恩伯格也从不掩饰他对权位的野心。

  不过,有一个人挡住了科兹恩伯格的升迁之路。此人非别,正是小罗伊·迪斯尼。尽管小罗伊·迪斯尼名义上只是迪斯尼公司的一名董事,但在赶走了他的表姐夫朗·米勒之后,小罗伊便成为了迪斯尼的“影子国王”。只是,他很少呆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迪斯尼公司总部。相反,小罗伊·迪斯尼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乘着豪华邮轮环游世界,或者住在他位于爱尔兰的古堡里,享受贵族情调的生活。虽然如此,但他还是非常热衷于对迪斯尼公司的影片拍摄进行遥控指挥。这让脾气暴躁、桀骜不驯的杰弗里·科兹恩伯格颇为不满,私下里经常抱怨小罗伊“瞎指挥”。而小罗伊却批评科兹恩伯格对动画师们不够尊重,经常在周末一大早就强迫他们到办公室开会,还指责他滥用了公司对他的信任。两人之间的矛盾越积越深。

  威尔斯去世后,小罗伊·迪斯尼便找到迈克尔·艾斯纳,要他无论如何都要阻止杰弗里·科兹恩伯格接替威尔斯的位置。此举正中艾斯纳的下怀。原来,艾斯纳对科兹恩伯格日益膨胀的野心也早有警觉。于是,迪斯尼公司的董事会就以“科兹恩伯格虽是一位极有创造力的高级行政主管,但现实能力尚不足以进入高级领导层”的古怪理由拒绝任命杰弗里·科兹恩伯格为新总裁,同时还用名升暗降的手法架空了他。

  气急败坏的杰弗里·科兹恩伯格愤然辞职。不久后,他便与名导演斯皮尔伯格以及唱片界巨擎大卫·盖芬(David Geffen)共同出资组建了“梦工厂”(DreamWorks SKG)制片公司,与迪斯尼公司唱起了“对台戏”。后来的事实证明,科兹恩伯格的出走不但让迪斯尼公司损失了一位头脑灵活、经验丰富的大牌制片人,而且还给自己塑造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1995年11月22日,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由皮克斯(Pixar)工作室制作的世界上首部全数码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该片片长约81分钟,制作成本高达2.46亿美元,历时四年制作完成。片中场景和人物都是由电脑绘制而成的,没有使用一块赛璐珞片,堪称是动画制作史上一次革命性的创举。除了巨额的票房回报之外,《玩具总动员》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和特殊成就等两项大奖。

  携《玩具总动员》上映成功的余威,在迈克尔·艾斯纳的积极推动下,迪斯尼公司于1996年初收购了美国广播公司的母公司大都会ABC(Capital Cities/ABC)的电视网络经营权。这笔交易让迪斯尼公司得到了包括享誉全球的ESPN体育频道在内的众多优秀电视媒体资源。迪斯尼公司的名称,也从“华特·迪斯尼影片公司”(Walt Disney Pictures Company)更名为“华特·迪斯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以彰显其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当时,很多人都认为这是迪斯尼成为“超媒体帝国”的起点。

  但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艾斯纳主导的这次“并购壮举”,虽然给迪斯尼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但由于对这笔巨额并购案的复杂程度估计不足,迪斯尼公司也付出了高昂的机会成本。当时,就曾有迪斯尼公司的一位副总裁抱怨说:“在并购ABC的一年里,我简直就是专职的并购总裁,根本没时间过问迪斯尼的事务。”更糟糕的是,迪斯尼公司原有的电视及媒体资源和被收购后的美国广播公司的资源,始终未能实现高效整合,致使美国广播公司的收视率跌到了全美第四位。再加上欧洲迪斯尼乐园项目连年亏损,以及迅速兴起“网络新经济革命”的冲击。迪斯尼公司的处境愈发艰难。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阴雨”。1998年,梦工厂相继推出了《小蚁雄兵》(Antz)和《埃及王子》(Prince of Egypt)等两部动画长片,对迪斯尼动画片的“王者地位”发起了挑战。其中,《埃及王子》改编自《圣经·旧约》中的《出埃及记》。起初,影评界对这部有宗教故事背景的动画电影并不看好。谁知,在杰弗里·科兹恩伯格的出色领导下,梦工厂不但完成了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且还让它成为了一部聚拢人气的“卖座大片”。当年,迪斯尼推出的四部动画长片中,只有皮克斯工作室的《虫虫危机》(A Bug’s Life)能与之一较高下。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梦工厂又推出了《通往黄金国之路》(The Road to El Dorado)、《小鸡快跑》(Chicken Run)、《怪物史莱克》(Shrek)、《小马王斯比瑞特》(Spirit:Stallion of the Cimarron)、《怪物史莱克2》(Shrek 2)等多部动画长片,矛头直指迪斯尼。在这些动画片中,以粘土动画为卖点的《小鸡快跑》最为独特。作为一部描写“一群鸡的冒险喜剧”,《小鸡快跑》不但展现了美国式的搞怪奇想,还暗含着英国式的“黑色幽默”。与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动物农庄》(Animal Farm)有异曲同工之妙。《怪物史莱克》更是成功狙击了迪斯尼历时7年精心打造的年度动画大片《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21](Atlantis:The Lost Empire)。不过话说回来,《亚特兰蒂斯》虽然制作精良,但情节设计一般,甚至某些段落有模仿日本TV动画剧《不可思议之海的娜迪娅》的嫌疑——两者都改编自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的名作《海底两万里》。

  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到21世纪初的几年里,迪斯尼公司刚刚再现的辉煌渐趋瓦解。先是一些列并购行动导致迪斯尼整体盈利下滑,紧接着被艾斯纳寄予厚望的“网络转型计划”宣告失败,门户网站“Go.com”、影视资讯网站“MrshowSiz.com”、在线音乐网站“WallofSound.com”等相继关闭。而梦工厂一波又一波的“大片攻势”,也让迪斯尼公司伤透了脑筋。一时间,对于迈克尔·艾斯纳和整个公司管理层的批评和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不过,任谁也没有料到,最致命的反对声音竟来自一手把艾斯纳等人扶上台的小罗伊·迪斯尼。

  当年,刚刚成为迪斯尼公司新掌门人的迈克尔·艾斯纳曾经相当小心的处理与小罗伊的关系。然而,随着艾斯纳在公司地位的日渐巩固,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微妙。人们发觉,随着年岁的增长,小罗伊·迪斯尼的观念变得越来越保守。这与艾斯纳倡导的积极创新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冲突。但这些都还不是问题的关键。

  在2001年,小罗伊曾提议让自己的一个儿子加入董事会,以便为迪斯尼家族的第三代继承公司做好准备。谁知,身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艾斯纳根本没有理会小罗伊的建议。他认为,在社会舆论和中小投资者们要求公司任命更加独立、更能信赖的人出任公司董事之时,小罗伊的要求是非常荒谬的。这个举动直接触到了小罗伊·迪斯尼坚守家族利益的底线,促使他最终决定把艾斯纳“搞下台”。此正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003年11月31日,小罗伊·迪斯尼辞去了公司董事职务。在辞职信中,他强烈批评了艾斯纳的管理作风,呼吁他的支持者将艾斯纳驱逐出公司。转天,罗伊的心腹和财产掌管人斯坦利·戈尔德(Stanley Gold),也在对公司其他董事进行猛烈抨击后,从董事会中辞职。一切仿佛是“1984年政变”的重演——当年朗·米勒的倒台也始于小罗伊退出董事会。

  就在以艾斯纳为首的管理层全力应付“信任危机”的时候,美国最大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康姆卡斯特公司(Comcast Corp.)突然向迪斯尼公司发出要约,试图以660亿美元的高价收购迪斯尼公司。有趣的是,康姆卡斯特公司 的史蒂夫·伯克(Steve Burke)也曾是艾斯纳的部下。联想到之前的杰弗里·科兹恩伯格,难怪有人会说:艾斯纳的麻烦都是自找的。

  面对内忧外患,艾斯纳似乎想使用拖延战术,寻机待变。他在给公司董事会的 中承诺,与公司签订的工作合同到期后,即2006年时将会辞去所有职务,彻底退休。但小罗伊·迪斯尼却并不买账,并对成功驱逐艾斯纳,恢复迪斯尼家族对公司的控制充满信心。他还曾引用动画片《绿野仙踪》中的情节,说道:“还记得当女巫被多萝茜杀死后,小飞猴们站起来开始高唱‘女巫死了’的情景吗?那是1984年发生过的事情,也是现在将要发生的事情。”

  在2004年3月召开的迪斯尼公司股东大会上,迈克尔·艾斯纳涉险过关,但仍有掌握着公司40%股份的股东,对他表示不满。面对这样的局面,迈克尔·艾斯纳只有选择妥协。他先是通过董事会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职务,由前参议员乔治·米切尔(George Mitchell)接任。之后,又提名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OO)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作为他的继任者。如果不出意外,罗伯特·艾格将于2005年10月1日,即2006财政年度开始时,成为迪斯尼公司的新任首席执行官。此外,迪斯尼公司还宣布,今后公司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分别由两人担任,将成为定制,以使“高层职责更加明确”。

  随着迪斯尼公司“内斗”的尘埃落定,康姆卡斯特公司也以“对方董事会对收购计划不感兴趣”为由撤回了收购要约。迪斯尼公司面临的危机暂时得以化解。谁知,原本与迪斯尼公司关系融洽的皮克斯动画公司,此时突然提出要修改发行合同[22],令迪斯尼公司措手不及。要知道,此前迪斯尼公司曾在1998年前后大幅削减动画制作开支,之所以能够继续与梦工厂等新锐企业在动画长片市场上维持均势,几乎都是靠皮克斯公司制作的动画片。

  几经反复,双方终于还是没能取得共识。皮克斯公司随后宣布,将在2006年合同到期后,中止与迪斯尼公司的合作关系。这无疑是给即将接任迪斯尼公司首席执行官的罗伯特·艾格出了一个大难题。不过,对于有过无数次绝处逢生经历的迪斯尼公司而言,谁又能肯定的说,这不会是迪斯尼公司又一次“涅磐重生”的开始呢?

   华特·迪斯尼的成功之道

  有人说,华特·迪斯尼是一位天才的艺术家、成功的商人、优秀的管理者和卓越的社会活动家。这样的评价其实并不为过!作为横跨影视娱乐、传媒资讯、主题公园、品牌运营等多个领域的“超级商业帝国”的创始人,华特·迪斯尼取得的成就或许是后人所无法企及的。但通过对他的成功之道进行剖析,我们仍能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时势造英雄,英雄助时势。客观地说,华特·迪斯尼所面对的机遇是历史性的。20世纪初,卡通动画片、乃至整个电影工业都处在初创阶段,有无数的空白可以去填补、有无数的方向可以去尝试。而当华特来到好莱坞时,全美卡通动画业的中心尚在纽约,但好莱坞却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说,华特从创业伊始,便把自己的命运和最有希望的前景联系在了一起。

  从声音到色彩,这是早期电影工业技术革新的主轴。华特·迪斯尼以1928年的《蒸汽船威利号》和1932年的《花与树》予以响应,一举奠定迪斯尼公司在动画电影界的领跑地位。1937年上映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首创了动画长片(剧场动画)这一崭新的动画形态,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动画片的看法,拉近了动画电影与普通电影的距离,堪称划时代的壮举。此后,迪斯尼公司又很好的把握住了五十年代初电视媒体兴起、以及八十年代末数码动画技术出现这两次重要的历史性机遇,才使得迪斯尼动画片在历经数十年后,仍能保持不老的“童心”。由此可见,不断追求变革的创新理念和勇于尝试新事物的探索精神,才是动画业界发展向前的“第一推动力”。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外部环境也是迪斯尼公司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正处在经济起飞阶段,人们对娱乐活动的消费需求不断增长,为迪斯尼公司之类的“娱乐消费品生产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二战期间,通过承揽政府订单,迪斯尼公司非但没有被恶劣的战争环境所削弱,反而为战后的迅速扩张奠定了基础。而当美国成为全球性的“超级大国”,并取得了全球化进程的主导权之时,迪斯尼公司又顺应这一趋势,将触角伸向海外,逐步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传媒巨头”。所以说,抛开国家宏观发展谈企业的个别成功是不可取的。只有与国家的总体战略相融合,才能使企业自身的发展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企业灵魂,领袖风范。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内基(Andrew Carnegi)曾说:“带走我的员工,把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会有个更好的工厂”。这句话被众多的企业管理者视为一种境界,但华特·迪斯尼却超越了这个境界:即使把员工一起拿走也不要紧,不久后我们会训练出更好的。

  在迪斯尼公司的发展历程中,华特·迪斯尼不只一次面临着部属的背叛和离弃,但华特从未被真正击倒。因为华特就是迪斯尼的灵魂,是创意与魅力的来源,是“王国”的领袖。他会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的同事们,帮助他们成长为优秀的动画师。而一旦离开华特和迪斯尼公司,他们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难有大作为。

  同时,迪斯尼公司不断创新的还在为业界制定规范。米奇的横空出世带来了“会说话的卡通”;《花与树》展现出缤纷绚烂的七彩世界;“白雪公主”宣告了长片时代的到来;迪斯尼乐园彻底改变了“游乐场”的定义;《玩具总动员》又在世纪之交掀起一场“数码风暴”。尽管后继的竞争对手或许会在某一方面胜过迪斯尼,但迪斯尼本身的位置却是无可取代的。而这也正是迪斯尼被称为“帝国”的原因所在。

  当华特从一位企业领袖成长为公众人物的时候,他也成为了美国精神的象征。1941年出访拉美,1964年创建加州艺术学院,并荣获“自由勋章”,再加上众多的奥斯卡奖杯,即使把他称为美国文化的“代言人”,恐怕也并不为过。从某种意义上说,华特·迪斯尼得到了一个动画艺术家所能够得到的全部荣誉。但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动画片影响了美国乃至全世界为数众多的少年儿童,让他们的童年能够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第三,创造名牌,悉心守护。“幸运兔奥斯瓦尔多”是华特·迪斯尼创造出的第一个广受欢迎的卡通人物,但却也给他带来了第一次的痛苦回忆。狡诈的查尔斯·米兹成为了帮助华特·迪斯尼认识品牌价值的一位“反面教员”。从此以后,华特和他的迪斯尼公司不但再没有让自己设计的动画形象旁落他人,而且还通过协议授权获得了难以计数的财富。这也再次印证了“知识产权是文化企业的生命线”!

  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实践,如今的迪斯尼公司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品牌及版权经营体系。其中包括从遍布全球的4000多个拥有特许产品生产商那里获得年均16%的版税,从全球五家迪斯尼乐园获得许可权收益、食品及授权产品销售提成和共同赞助商收入,还有在世界各地销售迪斯尼出版物以及音响制品获得利润等等。这些方面所取得的收入,通常会占到迪斯尼年度营业收入的40%左右,而且不存在像资产净值投资(如巴黎迪斯尼乐园项目)那样的风险。不过,这并不是说版权经营不存在风险。事实上,法律环境的变动是版权经营的最大风险源。

  1998年,美国修改了《版权法》,规定法人和团体拥有著作权的期限提高到九十五年,比国际通行的标准延长了近一倍;个人拥有的著作权期限修改为著作权人去世后满七十年。如此一来,便使更改后的美国版权法逐渐与欧洲版权法规趋同#65377;对此,支持信息自由流通和 共享的信息技术产业界表示了强烈的不满#65377;

  2002年10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就法律修改后的美国版权制度举行一场听证会,讨论1998年通过的相关法规对版权期限的扩展是否合法#65377;最高法院举行听证会的消息令包括迪斯尼公司在内的众多媒体巨头们感到非常不安#65377;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News)评论说:“如果美国最高法院同意将版权规则改变,带给迪斯尼的影响将是颠覆性的,届时也许不仅仅是米老鼠,包括唐老鸭等一系列迪斯尼公司的‘赚钱机器’都会在一场法律革命中遭到厄运。”在当时的情况下,美国最高法院一旦宣布该项规定违反《美国宪法》,那么迪斯尼公司将在2003年丧失对米老鼠的专有权,在2005年、2007年、2009年分别丧失对布鲁托、高菲和唐老鸭的专有权。后果的确不堪设想。

  不过,美国最高法院最终做出了对迪斯尼公司有利的裁决。但这次“冒险”经历也让迪斯尼公司认识到,想靠华特时代的“老面孔”包打天下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不断创造出具有亲和力的卡通形象,才能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不拘一格,多元发展。在迪斯尼公司内部长期保持着一项名为“铜锣秀”(Gong Show)的活动,通常是每周一次。活动举行时,全体员工都会聚集到会议室,每个人都要为公司提供建议,范围和部门一律不限。迪斯尼公司很多独一无二的创意,都是在这样的七嘴八舌自由讨论中诞生的。从中,我们不难期会出迪斯尼的企业文化中,不拘一格的包容精神,而包容又成为了创新的基点。

  在迪斯尼的发展历程中,作为创始人的华特·迪斯尼从不把自己公司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从制作有声动画片、彩色动画片这样的小跃进,到投资建立迪斯尼乐园的大跨越,迪斯尼一直没有停下过多元化的脚步。虽然多元化的风险是人所共知的,但迪斯尼却从来没有在多元化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总是把自己在卡通动画领域的优势作为开辟新世界的利器。这也许就是迪斯尼总能从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的秘诀吧!

  [①] 1995年以前,中国大陆地区译为“沃尔特·迪斯尼”,台湾旧译“华特·狄斯奈”,香港旧译“和路·迪士尼”。

  [②] 也称《幸运兔子奥斯华》。

  [③] 高卓人,又称“高楚牧人”,指得是南美洲彭巴斯草原上的牧民。

  [④] 一说是150万美元。

  [⑤] 旧称“殖民地大戏院”。

  [⑥] 后来曾有人把《幻想曲》剪缩到81分钟,搭配其他影片一起播映。

  [⑦] 当天,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地、位于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遭到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航母战斗群的突袭。

  [⑧] 一说是700名。

  [⑨] 社会学术语,指1946年至1964年间出生美国人,他们在二战结束后出生,成长在五六十年代的“繁荣时期”。

  [⑩] 1946年4月20日首映,片长约75分钟。

  [#9322;] 又译《仙履奇缘》,1950年2月15日首映,片长约75分钟。

  [#9323;] 1951年7月28日首映,片长约75分钟。

  [#9324;] 1953年2月5日首映,片长约77分钟。

  [#9325;] 1955年6月16日首映,片长约76分钟。

  [#9326;] 1959年1月29日首映,片长约76分钟。

  [#9327;] 到1961年,该节目转由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播出,并更名为《彩色世界》(The Wonderful of Disney)。

  [#9328;] 改编自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童话,1989年11月7日首映,片长约83分钟。

  [#9329;] 1990年11月16日首映,片长约74分钟。该片是《救难小英雄》的姊妹作,也是迪斯尼首次为动画长片拍摄续集。

  [#9330;] 1991年11月22日首映,片长约84分钟。

  [#9331;] 改编自阿拉伯神话名著《天方夜谭》,1992年11月25日首映,片长约90分钟。

  [21] 2001年6月15日首映,片长约95分钟。

  [22]

  a href="

标签: 迪士尼 超量 加长 大话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