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名家谧境保亭体验行】簸箕饭·山兰酒

erjian 56 0

  簸箕饭·山兰酒

  文 | 陈应松

  在海南省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各村寨里,整天就是看看看,吃吃吃。在椰风椰树下吃,在海边湖畔吃,在鸡叫蛙鸣中吃,在黎歌苗曲中吃,主人生怕没有招待好我们,倾其所有,山中皆可吃的,都精心烹饪后给我们吃。特别是吃山兰酒,处处在,时时有。那酒柔而不软,迷而不醉,甜而不腻,香而不艳,绵而不淡,醇而不黏。没有汉族人高度酒那么凶悍,那么火爆,那么摧残。

  保亭县报什村特色长桌宴。@羚羊2009 摄

  槟榔谷的午餐是簸箕饭,记忆犹深。簸箕是黎族人常见用具的材料竹篾编的,小巧玲珑。里面铺着芭蕉叶,芭蕉叶新鲜得绿茵茵的,油亮、厚实、平滑、干净。盛着鸡肉、鸭肉、烤罗非鱼、卤鸡蛋、青菜、甜点、菠萝、小西红柿,还有一盅雷公藤山鸡汤。主人为我们斟满了山兰酒,簸箕中间,则是红白二色米饭。

  △槟榔谷-簸箕饭。陈应松 摄

  山兰酒是一种糯米酒,是用山兰稻中的糯米酿制而成的,当地人称之为“biang”酒。山兰稻是黎族人种的旱稻。第一次听说旱稻,种在山坡上,也不要水。《崖州志》中说到海南稻有粳糯二种,“山稻,其甚多,最美者,名九里香,宜山林燔材积灰而播种,不加灌溉,自然秀实,黎人种之。”“旱稻亦曰坡黏,宜高田及坡园。四月种,八月熟,最耐曝。”所谓耐曝,就是不怕热带的阳光,也不需要水吗?稻子不是生长在水田中的吗?我在那儿看到了种旱稻的老照片,在刀耕火种的年代,燔材积灰,先烧了山,冷却后,男人在前面用竹竿捅一个洞,女人在后面往洞里撒谷种,然后不再管了,竟然还能亩产三百斤,这只能说是老天照顾黎族人,也说明海南的土地肥沃,雨水充沛。总之这真是一个奇闻,谷子在旱坡上也能发芽生长。还有照片看到收割旱稻时与收割水稻的方法也不一样,是用手捻小刀一穗穗捻割,与镰刀一片片收割不同。

  △山兰稻。@小小白1122 摄

  山兰稻有三种,山兰红米、山兰糯米、山兰香米。山兰糯米酿的酒,大约有十度左右,没有后劲。我想到在保亭县的报什村吃长桌宴时喝到的山兰酒,叫七仙山兰酒,瓶上还印有一首诗:玉液山兰美味香,常喝日久益健康。黎家千古人长寿,补气滋阴润脸庞。这诗夸奖自己民族的好酒很到位很自豪也很实在,不卑不亢。到黎族人家做客,没有茶水给你喝,进门一杯山兰酒,还热情唱起黎族的民歌《奔格内》,“奔格内”是黎语“来这里”的意思。这倒使我想起神农架的风俗也是如此,进门一杯酒,谓之冷酒,以酒代茶。待冷酒下肚,再上十盘八碗的,邀你入座,此时喝的酒叫热酒。这是一种盛情款待客人的风俗,将那种山里人的热情一进门就热辣辣、爽歪歪地送到你的嘴边,没有由淡而浓的铺垫过程。

  △保亭七仙山兰酒。陈应松 摄

  △作家们第一次来到保亭,接到阿哥阿妹热情的敬酒。@羚羊2009 摄

  簸箕餐中的饮食,代表了海南黎族人对瓜果、对稻米、对肉食挚爱的多样性。实话说,我多次来到海南就为了饕餮海南的美食,那些带皮的羊肉,为我最爱。还有带皮的黄牛肉,皮又有嚼劲,又有糯性。什么五条腿的猪、不回家的牛、会上树的鸡、会冲浪的鱼,这些涌动着海南地域特色的食材,就像一句广告词说的:在这里能吃到意想不到的美食。

  △簸箕餐。@小平民天然呆 摄

  报什村的长桌宴也基本是簸箕饭的变体,是更大更宽更爽更劲的簸箕饭。也是芭蕉叶铺桌子,上面放着各种饭菜。粽叶包的山兰饭,三色,这又有了苗族的特色,红、白、黄。黄色的饭是用黄姜染的,掺黄姜汁在饭中,先把黄姜舂烂,取其黄色姜水煮饭。饭质黄色,有独特的香味,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最益给产妇补身子。当然少不了乡亲自制的山兰酒。酒杯、斟酒器、盛酒器,全是竹筒,当场锯出的。筷子是用硬硬的葵叶梗做的,而菜中有芭蕉花做的菜,还有芋头梗、荷叶梗、菠萝蜜做的菜,一溜长桌有二十米长。

  △芭蕉叶铺就的“餐桌”,吸引了作家们拍照打卡。@吴梅88 摄

  △兴致勃勃的作家们体验粽叶包三色饭。@小平民天然呆 摄

  △保亭报什村手工制作的餐具。@小平民天然呆 摄

  竹子、芭蕉、鸡鸭鱼牛羊和山兰稻,这些蓬勃生长的动植物,在海南真是得天独厚,像这热带的阳光和雨水一样充足,俯拾即是,它们在哪儿都能疯狂生长,给黎族和苗族以及其他人带来源源不断的美食和热量。

  △黎家竹筒饭、山宝粽、糯米糍。@小平民天然呆 摄

  我在合口书苑,数过一株巨大的死去的榕树年轮,它那么粗,也不过几十个年轮,因为阳光和温度,生长和生命的周期更新加快,更多的叫不上名字的各种植物,能吃的,不能吃的,我都爱它们。爱它们奇异的造型,爱它们张扬的身影,爱它们勃勃的繁殖力,爱它们摩肩接踵挤得水泄不通的热闹。像四棱豆这样的蔬菜,虽南方一些地方都能生长,但全国数保亭县毛感乡的为最好,他们的四棱豆在网上为50元左右一斤,进入了北京上海的超市,价格更贵。具有降压、美容、助消化等食用和药用价值,功效超出其他豆类和一般蔬菜,被誉为“豆中之王”。在雨林仙境酒店,我们不仅吃到了四棱豆,还吃过一种野菜丸子,这是八种野菜制作的丸子。野芭蕉花也可食,雨林旱鸭、栳叶煎蛋、无骨鱼煮芭蕉花、诺丽果鸡汤,还有捞叶炒鸡、红藤芯煮淮山、南瓜花、牛大力粉丝筒骨汤、椰丝卷、雨林三宝。雨林仙境酒店的董事长黄谋,一个爱好黎族文化的痴汉,拿出他自己酿制的牛大力酒,这种酒是治风湿的。在合口书苑,周燕老总也是拿出她自己酿制的甜酒,这些酒配上山兰米饭,自有一种特别的情调。在秀丽山庄,我们吃到的小鸟菜、鹧鸪菜、辣木叶菜,这些稀奇古怪的可食植物,还有椰子汁,每餐必备的佳品,让我们品尝着大自然馈赠的盛宴。黎族是阳光的宠儿,大自然对他们恩宠有加,赐给他们的食物是如此丰富,这是他们与大自然相亲相爱,互相哺乳的结果。

  △一路美食一路歌。@羚羊2009 摄

  特别是椰子水,我称为上苍之水,这是上苍最甜美的馈赠。上苍贪玩、幽默,他把清甜的水沿着高高的椰子树内部送上云端,藏在厚厚的椰子壳中,然后让你危险地爬上去才能采摘得到。这是在考验人类的勇气,要你想想如何将这一罐罐神水取出来。上苍将它们的味道配制得这么清甜可口,储藏得这么严实绝密,挂在半空之上,真是有趣得紧,但这并非所有人都有栽种和享用的资格。《崖州志》载:“椰子,树高五六丈,似槟榔,实大如升,外包粗皮,里壳圆坚,剖之,瓤白如雪,厚半寸许,中空,有浆数合,饮之醇甜。或投之以麹酿酒,其味甚美……唯州东及诸黎村多有之。”将椰子汁称为“浆”,也是一种美妙醉人的神饮,一种玉液琼浆。

  △“上苍之水”——椰子水

  《琼州府志》称:“黎人者,蛮之别落也,后汉谓之俚人,俗呼山岭为黎……”原来,黎族是指住在山岭的民族。这个民族在高山之巅上种着他们的旱糯稻,喝着他们的山兰酒,吃着他们的簸箕饭,与琼崖万重翠岭相依为命,创造着他们的文化和财富,创造着造化天工的黎锦。

  △长桌宴上,黎族阿哥阿妹与作家合唱,其乐融融。王童 摄

【中国文学名家谧境保亭体验行】簸箕饭·山兰酒

  在吃着簸箕饭,喝着山兰酒的时候,黎族的男女来我们的长桌上敬酒献歌,他们满怀深情地唱道:“……好年好月一起去,夫拿锄,妻拿锹,做早稻,做晚稻。做好长好得,做田种水稻。砍山种山兰糯米稻,谁出力气大,谁就得多谷。糯米水稻、玉米高粱,年到月回,装满谷仓……”又唱《奔格内》:“……奔格内,奔格内,喝完这杯山兰酒,我们永远是朋友……”

  有了这样的好饭,有了这样的好酒,大家如何不“奔格内”呢?

  △热情的保亭人民给作家们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记忆。@王童 摄

  陈应松

  原湖北省作协副主 席、湖北文学院院长,现为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一级作家。2015年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湖北文化名家”称号。

  出版有长篇小说《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散文集、诗歌集等100余部,《陈应松文集》40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3卷。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小说选刊》小说奖、全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北京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钟山文学奖、湖北文学奖等。中篇小说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译介到国外。

标签: 保亭 簸箕 中国 名家 体验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