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变无声——从“沂蒙老区”到现代临沂的跨越
改革开放30年,齐鲁大地沧桑巨变。具有特殊意义的是,革命老区临沂,从“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到“买全国、卖全国”,从贫穷、封闭、落后到富裕、开放、文明,经济社会发展走在了全国革命老区前列。作为人口、面积各占全省1/9的革命老区,作为“一体两翼”中“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临沂从“沂蒙老区”到现代临沂的跨越,别具启发意义。
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起。
有一种变化让人震撼。
改革开放30年来,在沂蒙精神感召下,千万沂蒙儿女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书写了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奏响了狂飙突进的英雄史诗。
昔日“四塞之崮,舟车不通”,如今“买全国、卖全国”,成为“齐鲁开放城,老区第一市”;不是江南水乡,却一城清水,拥有比8个杭州西湖还要大的城市湿地;2004年实现GDP总量过千亿、人均过万元双突破,经济总量跃居山东第七;在前不久公布的《 200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临沂位居中国城市增长竞争力第五位,成为全国唯一进入前十名的革命老区。2004年以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等“金字招牌”相继花落沂蒙。
勇破藩篱 敢为人先
“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改革开放以来,临沂把革命传统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使沂蒙精神成为临沂跨越发展的助推器,构筑起老区发展的新优势。”临沂市委书记连承敏这样说。
为奏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时代主旋律,2003年以来,临沂市连续六年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破藩篱,谋发展。从最初的解决“守、怕、难”等落后观念开始,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机遇、跨越发展”,再到“立说立行、马上就办”,沂蒙精神成为沂蒙人不断跃动在改革前沿的强大动力。
在既不靠海、又无大城市可依托的条件下,临沂人硬是将当初再简陋不过的“西郊大棚”,建成日客流量30万人次、年交易额超过 500亿元、稳居全国第二、江北第一的批发市场,赢得了“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 城还是那座城,可如今已是万商云集;人还是那拨人,昔日他们信奉“玩龙玩虎不如玩土”,如今却能在谈笑间牵动华东甚至全国市场的涨落起伏。
蒙山沂水,沃土清波。洗脚上岸的沂蒙人由“土”到“洋”,不仅走出了大山,垒起了金山,而且登上国际舞台唱大戏,全市境外上市企业 17家,位居全省第一。
千万临沂人秉持不断升华进取的沂蒙精神,尽情挥洒奋勇争先的时代华章——在农村,“农民资金互助合作”“大村庄制社区”等改革在全国率先发轫;在城市,打破城乡分割,实施城乡户口一体化改革,同样走在全国前列。
燃创业激情 谋跨越发展
从2003年全市人代会上“大临沂、新临沂”发展战略的提出,到2007年3月确立“经济大市、商贸强市、文化名市、宜居城市”目标,再到贯彻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在鲁南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全国革命老区中实现率先发展,推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
—2002年,全市 GDP仅有 702亿元,2007年这一数字变成 1660亿元,翻了一番还多; 200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仅有135亿元,2007 年变为 654亿元,猛增了近4倍。经济实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次明显前移。
致力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占比达到37%,居全省第三位。27个产业集群隆起27 个特色产业带,临沭建成全国优质复合肥生产基地,复合肥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一;兰山区、费县成为全国优质人造板生产基地,产量居全国首位;沂水的饼干、平邑的罐头同样做到了全国榜首……
作为全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和肉制品生产基地,金锣集团悄然转型,从传统行业跨入高科技领域,大豆蛋白、 大豆肽、 低聚糖等高科技产品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像金锣这样的企业并非个例,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中国企业竞争力 500强榜单中,临沂有5家企业上榜。
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瞅准近海临港优势,临沂培植起板材、柳编等多项出口“单打冠军”,去年实现出口额 22.4亿美元,居鲁南首位,比2002年大幅增长近5倍,无港照样“扬帆出海”。临沂市市长张少军认为,临港经济发展战略是临沂市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的必由之路,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到更加重视“质”的提升;从做大“群象经济”,到跃上自主创新舞台;从发展内向型经济,到发展临港产业;临沂人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今年3月,山东首个“无水港”——日照港amp;#8226;立晨国际集装箱箱站在临沂启动,这一临港通关模式使物流效率大幅提高,成本大幅降低。“无水港”的启动,见证了临沂批发城从传统商贸到现代物流的华彩“转身”。
2002年,市委、市政府决心“再造物流城”,引进信息技术、电子商务、连锁配送等现代理念和技术,加速传统商贸向现代物流转变提升,打造“物流天下”的商贸强市品牌,如今已见成效:临沂小商品城被列为全省教育用品采购基地;荣庆物流成为全国最大的冷链物流供应商,是北京奥运会指定食品冷链运输商;整合各大批发市场组建的临沂商城集团正谋划IPO;投资5000万元的网上电子商城已动工兴建。
科学决策凝聚产业优势,营造了财富“洼地效应”,曾经“舟车不通”的沂蒙山区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的“龙虎斗”——立晨、澳龙、鲁信等物流巨头纷纷抢滩,国际机械大鳄沃尔沃等世界 500强纷至沓来。统计显示,临沂每年到位外来资金 200多亿元,全市年物流总额超过 1500亿元。
临沂市先后被评为浙商最佳投资潜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十大城市。在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120个城市竞争排行榜中,临沂市荣获政府效率第一名; 2006 年首次进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名单,跃居鲁南五市第一名。
既要绿水青山 更要文化装点
临沂依水而生,水是临沂魂。全市水资源占全省1/6 ,仅中心城区就有8 条河穿流而过。依托水优势,建设水文化,临沂的决策者从改善人居环境、 搭建发展平台的高度,提出了建设“大水城”,打造以水为魂最佳宜居城市的目标。
按照“以河为轴、两岸开发”的思路,拦河造出 48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沿河规划建设长达330公里的滨河景观大道;同步配套建设了36处滨河公园和文化健身长廊,成为独具湿地特色的水岸休闲风景带。 2006 年,沂河环境综合治理工程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按照构建鲁南苏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启动北城新区开发建设,舒展开了城市发展框架。33个村庄拆迁合并为 8 大社区, 3.6万居民告别昔日低矮的棚户区,搬进了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居民楼,一个可容纳 30万人口的现代化标志新区显露雏形。
水活临沂。临沂的老百姓一夜之间发现临沂变样了,滨河大道成了城市的大客厅,北城新区成为倒影在河里的风景线。常在滨河大道晨练的市民李海峰告诉记者,家里来了客人,不自觉地就领着往滨河走,那个自豪劲,甭提了。
临沂市3年来累计取缔小淀粉、小化工、小电镀等各类污染项目 5000多个;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万元 GDP 电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比年初分别下降 5.93% 和 6.88% ,降幅分列全省第3位和第2 位;成功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并成为全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唯一试点市。
在做活水城大文章的同时,临沂市立足于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红色文化,提升城市人文魅力,提出打造古今文化相辉映的文化名市目标,重点推进“ 市场名城” “ 书法之城” “ 兵学之城”“地热之城”和“水上娱乐之城”建设,让群众尽享文化发展果实。
连续六届书圣文化节的举办,增加了城市文化底蕴。大型风情歌舞《蒙山沂水》,力争打造成一台天天商演的旅游精品大戏。与省委宣传部、省影视制作中心联合拍摄大型电视连续剧《沂蒙》。前不久,中国市场名城、中国书法名城和中国地热城相继争创成功并授牌。这些文化品牌,与临沂国际影视城、 全国最大书法碑城等一起,扮靓了临沂独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文化“点睛”山水旅游。蒙山主打“天然氧吧+养生胜地”;整合地热资源打响温泉文化;平邑天宇自然博物馆建成世界最大、 最壮美的自然地质博物馆;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开辟了沂蒙红嫂纪念地、孟良崮战役遗址等旅游专线,红色旅游红红火火。
文化已成为临沂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 比重 3.3% ,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45% 。
以民生为本 绘和谐画卷
与建在地面的高楼大厦相比,民生被称作“看不见的工程”。然而,临沂市对“里子”的投入毫不吝啬。今年上半年,各级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达到 46.7 亿元,接近 200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2倍,同比增长 72% 。
走进临沭县大兴镇李格庄村村民李立方的家,只见厨房干净整洁,沼气灯、沼气灶一应俱全。李立方告诉记者,“这沼气用处可大了!可以做饭、点沼气灯,省煤省电还干净,沼液沼渣种菜肥田都行。”
据统计,临沂市目前发展农村沼气 30万户,数量占全省的1/3,居全省第一。农民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生活,农村环境和生活质量有了根本改善。
在临沂,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和李立方一样,每天体会着身边不断增加的幸福感受。
——着眼于城乡共建文明富裕家园,实施千村帮扶、千村人畜饮水解困、百万农户致富等七大惠农支农工程,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2788 元增长到4722 元,增幅连续多年居全省前列,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5% 。
——过去农民寄 要走十里八乡,如今临沂建成革命老区中最长的农村公路,全市分别有 97.8% 、 99.6% 的村通了硬化路和客车。临沂机场开通20多条大中城市直飞航线。
——全市 823.5万农民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 98.09% ,高出全省平均1.48 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实现新农合行政村100% 全覆盖。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
——近 4 年来,全市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可解决 4万多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截至9月底,临沂市实现城镇新增就业8.17 万人,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计划,5981人次享受税费减免 523.3万元。
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凸显的是,临沂城乡群众享有的“民生蛋糕”越变越大。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