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美杂志的微观比较
在美国看杂志,有时真是一种享受。书店里的杂志琳琅满目,印刷精美,插在货架上任你挑选,买一杯咖啡,一坐可以坐半天一天,也没有人打扰你。我所在的大学的健身房里,也放着不少杂志,你可以一边在跑步机上慢跑,一边翻阅流行杂志。学校的很多公共服务机构,如新生入学办公室,国际学生办公室,住宅管理部门,接待的前台都放着不少杂志,如《时代》、《国家地理杂志》、《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福布斯》、《时尚》(Vogue)等等,没有轮到你办事时,你可以随便拿着杂志坐在沙发上浏览。
从微观形态上,中美杂志的差异大致如下:
1、 页数
1999年,中国印刷了38.5亿册杂志(也有一说为30亿册),总的印张数为90亿个印张。
也就是说,平均每本杂志为2.34印张(按30亿册计算为3印张),相当于16开版本的37.4 页(按30亿册计算为48页)。由于美国这方面的资料不详,我选择了学校附近的一家大型连锁百货超市VONS所售的杂志进行查阅,发现这里的杂志很少128页以内的,有不少都在180到200页左右。《财富》2000出版的500强专刊甚至有700页左右。
2、 广告页数
由于中国杂志还不是重要的广告媒体,所以目前大多数杂志的广告页数远远少于编辑页
数。但最近几年,《时尚》、《世界时装之苑》、《IT经理世界》等杂志在广告上已经突飞猛进,广告页数可以占杂志页数的1/3甚至更多。
在美国,从1980年起,广告和编辑页数的比例一直在1:1左右。1999年,消费类杂志的广告页数为49%,编辑页数为51%。根据美国杂志广告10强(按营业额数量)的排序表,可以推算出,美国广告最多的杂志每年的广告页数大致在1950页到5100页左右。考虑到刊期的因素,估计每期广告在60页到210页左右。
表9 1999年美国杂志广告10强排名
(单位:千美元)
杂志 广告额(千美元) 广告页数 平均每页价格(美元)
人物 713951 4308.94 166943
时代 658393 3138.95 209749
运动画刊 614051 2890.86 212411
游行 532947
电视指南 491011 3319.36 147923
好家与花园 444457 1948.89 228056
商业周刊 443371 5121.81 86576
新闻周刊 437907 2599.16 168480
财富 325007 4545.38 71503
福布斯 320877 5063.30 63373
(注:平均每页价格是我根据前两项指标计算出来的)
广告价格1999年,由出版商信息署(PIB)统计的238种消费者杂志的广告额达到155亿美元,255146广告页数,平均每页广告额大致是6万美元。根据Bacon公司的“杂志指南”,发行量760多万的《好家和花园》每页广告价格19万美元,发行1000多万、32开的《读者文摘》广告价格每页是16.6万美元,发行量400多万的《时代》每页12万多美元,发行量310万左右《新闻周刊》每页10万多美元,发行量90万左右《商业周刊》每页75300美元。
上述数字不一定准确,因为和表8对平均每页价格的推算有一定差距,其原因大概和不同版面每年的价格变化有关。我手头有《商业周刊》(北美版)的广告价目(2001),该刊称其发行量为95万,4色全版的价格为92500美元,封底为120300美元,封二跨版及中间跨版为212800美元。由此可以判断,《商业周刊》4色全版广告的定价原则是,按发行量计算,每册杂志估价在0.1美元左右。
中国杂志的广告价格从几百美元到2万多美元不等(《读者》封底18万元)。
3、 刊期
周刊在美国杂志中占有突出地位,美国杂志20强中(营业额),周刊占有一半。见表10。
表10 美国杂志20强的刊期
排名 名称 刊期
1 电视指南 周刊
2 人物 周刊
3 时代周刊 周刊
4 运动画刊 周刊
5 好家与花园 月刊
6 新闻周刊 周刊
7 读者文摘 月刊
8 游行 周刊
9 商业周刊 周刊
10 财富 双周
11 福布斯 双周
12 好主妇 月刊
1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周刊
14 PC杂志 双周
15 家庭圈 月刊
16 妇女日 17次/年
17 大都会 月刊
18 美国周末 周刊
19 娱乐周刊 周刊
20 妇女之家 月刊
中国在1998年对近8000种杂志的刊期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1。
表11 中国杂志刊期比例
刊期 数量 占全部杂志比例
月刊 2325 29.36%
双月 2641 33.35%
季刊 2467 31.16%
其它 613 6.13%
中国杂志,特别是市场化程度强的知名杂志,目前纷纷改为半月刊。周刊市场也有所启动,但尚未在市场上还属于探索阶段。
4、 印刷与包装
中国杂志目前还以黑白印刷、双色印刷为主,以文字为主,图片和设计属于附属性的工
作。但全彩色铜版纸印刷的杂志正越来越多,数量大概已经有几百种。港资背景的利丰雅高印刷公司占有国内彩印杂志的40%左右的份额,有100多种杂志。以《新周刊》为代表的一批新办杂志相当重视摄影和设计。《新周刊》的首席摄影师月薪X万多元,美术设计人员在10人左右。
美国杂志,特别是消费者杂志,基本上都是全彩色铜版纸印刷。美国杂志高度重视杂志的包装设计和图片运用。《新闻周刊》每期的封面要在几个方向上做出几十种方案,最后才确定下来。该刊甚至专门设立了“图表部”(Graphic Department),专门做柱状的、曲线的、扇形的、表格的等等图表工作,以形象、直观的方法丰富版面,加强读者记忆。创刊于1888年的《国家地理杂志》以图片著称,用2/3篇幅刊登图片。为写一篇报道,撰稿人通常花大约6个星期搜集和剪辑材料,但摄影往往还要投入好几倍时间,有时甚至花费三四个月乃至半年一年时间。一篇典型的报道,该刊往往要拍上1万张照片,然后交给照片编辑选出100张,在发排之前,再从这100张图片中,选出35张,标明优先采用。最后与读者见面的,可能是其中的10张或20张而已。该刊关于中国铁路的报道,派出两个摄影记者,耗费6个月,拍摄1000桶胶卷,最后刊出的只有2张照片,可以说“不达完美,决不罢休”。
5、 人员数量
中国相当多杂志还处于“小作坊办刊”的阶段,从几个人到几十个人不等。拥有160
多人的《知音》集团已经是大型兵团了。文摘杂志《读者》目前只有不到30人的队伍。中国不少杂志相当依赖于个人。某个领导或业务骨干离开了,杂志就会元气大伤。
美国杂志则体现出组织的力量,架构的力量,专业分工的力量。像《商业周刊》在全球26个办公室配有200多采编人员,《新闻周刊》的编辑、记者有三四百人,建立了全球性的采编资源网络。《新闻周刊》介绍说,该刊在莫斯科就有10个人,在俄罗斯一些主要城市还有兼职的工作人员,成为该刊所谓的“stringer”(音弦末梢)。
6、 收入结构
美国杂志高度依赖于广告。不少杂志为争取订户,给予订户的折扣相当于杂志定价的20%左右。所以其发行收入不高,但以订户资料为根据获得的广告收入很高。美国杂志20强中,只有《电视指南》和《读者文摘》的发行收入超过广告收入,详见表12。
表12 美国杂志20强收入结构
(单位:千美元)
名称 广告收入 订阅收入 零售收入
电视指南 491,011 505,942 175,175
人物 713,951 218,014 223,431
时代周刊 658,393 261,918 42,341
运动画刊 614,051 259,111 32,150
好家与花园 444,457 137,180 14,029
新闻周刊 437,907 121,436 34,838
读者文摘 229,114 293,181 21,379
游行 532,947 622.35 0
商业周刊 443,371 48,604 7,757
财富 325,077 44,066 10,779
福布斯 320,877 46,103 7,048
好主妇 258,780 74,216 27,423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248,776 95,671 10,512
PC杂志 276,213 56,011 12,163
家庭圈 238,146 53,577 46,799
妇女日 247,749 45,577 44,191
大都会 228,043 23,805 84,144
美国周末 297,621 623.96 0
娱乐周刊 205,725 69,846 15,762
妇女之家 192,767 69,387 13,048
根据美国杂志协会资料,1999年,美国杂志发行量的83%是订阅,17%是零售。另据ABC的研究,1999年,ABC统计的杂志发行收入的69%来自付费订阅,31%来自单期的零售。
中国杂志主要的收入来自发行,畅销杂志的零售量一般都大大超过订阅量。
美国杂志订阅大大超过零售,除了订阅折扣大的因素外,还与付款方便(填一张个人支票或用信用卡划帐即可)、邮局效率高(订户得到杂志至少不会迟于零售面世)有关。中国杂志零售量大,与邮局对订户的分销速度慢很有关系。同时,中国杂志的订户得不到什么订阅优惠,订阅吸引力差。而根据ABC和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的数据,1990到1999年,美国读者平均每订阅一年杂志的价格一直在25到30美元之间(1999年为24.83美元),相对其收入,订阅杂志是非常便宜的一笔支出。
7、 零售渠道
美国杂志最重要的零售渠道是超级市场。美国很多商店的收银台前都摆着杂志货架,十
分醒目,顾客排队付款时经常翻翻,并产生购买。表13是对美国杂志零售渠道的统计(美国杂志协会)
表13 美国杂志的零售渠道
渠道 所占零售比例
超级市场 44%
大批发商 15%
药店 10%
书店 9%
便利店 7%
交通集散站如机场 4%
报摊 4%
混合型 7%
中国杂志主要的零售渠道则是报摊、书报亭。
三、借鉴和启示:中国杂志何去何从
前面已经提到,美国杂志是美国文化的重要代表。芝加哥大学前校长罗伯特·赫钦斯曾经说:“鲁斯(《时代》和《财富》的创办人)和他的杂志对于美国人性格的影响,要大于所有教育制度的总和。”如果说美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风向标,那么美国杂志则是这个风向标上的重要指针。很多美国杂志都以几种甚至几十种语言在数十个国家出版发行,是文化全球化的表征。
同时,美国杂志作为一种商业、一种“内容工业”,其在经营管理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美国许多知名杂志都有长期的经营历史,非常专注,同时不断创新;重视人力资源和知识管理;注重品牌经营与延伸;注重市场活动(Marketing)和与消费者沟通,努力创造消费者价值;集团化经营,多媒体互动。所有这些,都和管理息息相关。我看过一本书,将《财富》1955年开始设立500强排行以及哈佛商学院1922年创办《哈佛商业评论》作为美国企业管理历史上最伟大的70多个决定之一。
下面,根据对美国杂志的了解,对其发展经验做些概括,以供中国杂志借鉴。
1、 自由的发展环境
美国杂志当然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在自觉维护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但我
问过一些美国杂志和美国杂志协会“跟政府关系如何”、“政府如何促进杂志发展”,他们却说“和政府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和邮局有些关系(涉及到邮资费率。对消费者杂志来说,杂志的广告和编辑页数的比例决定邮资费率的多少)。这说明美国政府对杂志业的管制和干预比较少,以至他们感觉不到政府的存在。
2、 强大的品牌塑造及其延伸
美国杂志把品牌看成其生命。《新闻周刊》国际部的负责人告诉我:“我们在中国的最终
目标就是让NEWSWEEK这个商标打在我们中文版的封面上。”美国杂志经常举办论坛、评比、会议,以塑造其品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评选“美国大学排行榜”,《商业周刊》每两年评选“25所最佳商学院”;《财富》1955年开始评选500强企业,1995年创办《财富》论坛,1999年创刊70周年之际又推出“财富500”股票指数与“财富e—50”股票指数,前者衡量美国最强企业的经营表现,后者衡量美国50家最强的信息产业公司的表现(包括美国在线、雅虎、亚马逊等网络内容供应商,也包含英特尔、硅图、ATT等网络硬件、软件供应商,以及网络服务连接商)。《财富》还与芝加哥商业交易所共同宣布,在这两个股票指数获批准之前,人们可以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进行有关这两个指数的期货、期权交易。《财富》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诞生以这两个指数为基础的其他金融交易工具以及共同基金。所有这些活动使得《财富》牢牢地嵌入了美国最活跃最重要的经济之中。
好品牌只有在延伸中才能获得更大价值。以《商业周刊》为例,目前该刊的产品线主要有三大条,每条大的产品线下面又细分出很多产品。
印刷媒体——《商业周刊》的北美、欧洲、亚洲、中国、拉美、波兰共6个版本;《e.biz》的3个版本;细分读者的3个版本,包括小企业版、精英版(高收入者版)、制造业版。
网上媒体——分为8个方向:《商业周刊》、每日摘要、投资、全球商业、技术、小商业、商学院、职业。
事件媒体——包括5个会议:CEO(首席执行官)修炼;CEO高峰会;CFO(首席财务官)论坛;e.biz直播会议;数字经济会议。
《哈佛商业评论》的产品不仅制作成音像产品,而且每年出版丛书,定期修订,如《品牌管理》、《公司战略》、《高科技企业管理》等。
3、 消费者导向
几乎所有美国的消费者杂志,每一期都刊登着读者调查问卷、优惠订阅或有奖订阅卡,
杂志开头几页都是读者来信,杂志经常举办读者参与的活动,所有杂志的网站也都有和读者互动的栏目。我在网上注册成为《商业周刊》的一个用户,注册参加其直播的论坛活动,它总会提前发来邮件让我届时收看。我在网上填写了一份《财富》办的《Ecompany》的中文版免费赠阅表,我回国后发现已经寄给了我。
读者名单是美国杂志的财富,出租名单是一项常规业务。我的导师最早只订阅了两本杂志,一份是烹饪的,一份是红酒的,后来她经常收到类似的杂志的赠阅品和煽动性很强的鼓励订阅的信息,她说现在她已经订阅了10本这方面的杂志。为什么她收到如此多的赠阅杂志,肯定是最早那两本杂志把她的地址租给了新办杂志,她成为新刊的目标读者。
强烈的消费者导向,不仅表现在营销方面,更重要是表现在,杂志会根据读者需求来组织内容,使杂志一出来就成为读者想要的东西。
4、 多媒体互动
我在前面提到,美国知名杂志都隶属于某个传媒集团,或本身是杂志集团,以此为基础
再向外扩展。这实际上意味着多媒体之间的互动。目前最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革命导致的传媒业整体竞争格局的变化给杂志带来了新机遇。雅虎网站创办了《雅虎》杂志;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合并后,时代杂志集团利用美国在线庞大的顾客数据库和对互联网营销的专业经验,仅《时代周刊》已经增加了50万的订户。根据Bacon公司的统计,美国只供在互联网上阅读的在线杂志已经超过100种(1999年数据)。《花花公子》通过互联网上和读者的互动,其网站已经获利(这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花花公子网站的不少收入来自对色情图片的浏览。我在学校图书馆就看到一些学生在电脑上输入自己的信用卡号码,去进一步浏览杂志上没有的图片)。
更重要的是,随着传媒、通讯、软件、娱乐、互联网、金融资本、影视、电子工业的相互渗透、交融和影响,已经不能再孤立地就杂志而论杂志,杂志正在成为和其它类型的交流形式发生互动影响的新工具。《财富》和《商业周刊》把杂志办成了“会议媒体”。《商业周刊》的母公司McGraw-Hill希望《商业周刊》和互联网结合后能成为为整个出版集团服务的作业平台。《新闻周刊》不仅充分享用母公司《华盛顿邮报》的资源,而且介入了美国最有影响的新闻性网站MSNBC(微软公司和全国广播公司合作)。《时代周刊》和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的合作几乎天衣无缝,CNN有和TIME共同策划制作的电视节目。同属时代杂志集团的《运动画刊》也是一样,CNN每日都播出以《运动画刊》命名的电视栏目(Sports Illustrated)。多媒体互动、集团化整合的效果非常明显。
5、高度重视人力资源
美国杂志,特别是高品质的杂志,都拥有一大批优秀编辑。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任《财富》10周年特刊编辑,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斯也在《财富》工作过一段时间。杂志人是非常辛苦的脑力劳动者。《新闻周刊》国际部负责人介绍说:“其实没有什么诀窍,我们的记者编辑只有比报纸和电视工作者看的更多,读的更多,想的更多,问的更多,最后在写作时还要融入自己的个性、风格、独特角度等等。”因此,杂志人的素质至关紧要。前《新闻周刊》总编辑史密斯提出,《新闻周刊》要奉行“超级明星制”(Superstar),在每一个编辑领域都找到最佳人选(超级明星),否则宁愿空着那个位置。当遇到合适的人选,《新闻周刊》除了“晓以大义”(提供闻名世界的机会),更“诱之以利”——“我们付酬更多”(We will pay more)。总之,务必建立一支强大的采编队伍,为此不惜代价。德鲁克在回忆当年差点进入《时代》和《财富》时说,鲁斯那时给出的报酬简直无法拒绝。
《新闻周刊》在全球有多个版本。他们准备进入一个新市场前一两年,就会将本土的作业者送到纽约总部进行1年以上的培训,为培养人,不惜时间。
6、建立核心竞争力
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别人不容易模仿、代替、超越的优势能力。如《财富》的核心竞
争力是其和“资本主义商业成功联系在一起”(鲁斯语)的高度的权威性,《商业周刊》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影响全球资本主义经济走向的观念与技术的前瞻性报道,《福布斯》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对私有企业的非同寻常的关注。
核心竞争力可以从风格、内容上理解。如创办于1925年的《纽约客》在杂志界、文学界享有盛誉。该刊的一篇调查性报告文学,作家往往要花一年半载才能完成,无论如何细小的事实,都由编辑部特别检查科的人专门审查,确认无误才能发表。
核心竞争力也可以从工作流程上理解。《新闻周刊》在戴安娜王妃车祸去世前已经基本
上做出了内容,准备截稿。得知新闻后,立即在1天之内调动英国、法国、美国的记者和编辑进行采访和资料搜集,形成新的封面报道,在这期杂志出版1天后,又专门出版了戴安娜王妃的画册。该刊的操作非常类似工业化生产和流水线作业(但更加灵活多变),确定选题后进行分工,所有参与者(可能遍布在全球几个城市),像拼积木一样完成自己的任务,交由最后的编辑,由他在几个小时内编辑改写成稿。
今年1月到纽约时,我突然感到投资界去年在谈网络,今年则在谈传媒,传统媒体。互联网必须和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相结合。在互联网概念遭受那斯达克股市重创的情况下,美国传统传媒成为投资银行家的新宠,其平均利润率高于上市公司平均利润回报率的20%。我在《新闻周刊》访问时,有人告诉我,这里一些高级经理人最近天天喜上眉梢,因为他们持有的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价格在猛涨。
回到中国,发现资本对杂志业的兴趣也大得惊人。杂志作为垄断行业产生的高利润,吸引着资本;WTO后政策松动的可能,诱惑着资本;政府主管部门对“跨地区、跨部门办刊”、“社会资本进入非编辑环节”的实际上的许可,刺激着资本;IDG投资期刊、《时尚》、诚成集团杂志系列、《新财经》模式(刊号批给公司)、《新周刊》)等等社会资本与外资进入的例子,给更多的跃跃欲试的资本以现实的操作示范。虽然目前还是资本对杂志投资的试探期,大的投资风暴还没有来,但势头之猛,令人刮目相看。根据我的判断,在一两年内投入杂志业的社会资本可能会有几亿元的规模。
我对中国杂志业的展望是:虽然中国杂志整体格局的改变也许是3到5年后的事情,但新游戏规则的确立就在眼前,或者说已经确立。这个游戏规则的基本特征是:公司化,民营化,高度竞争人力资源,运营模式和国际接轨。年薪百万的总编辑,股份与期权,不是神话,也许已经出现。这个新游戏规则目前也许还只是反映在经营层面上,但必将改变整个中国杂志的形态与格局。
我的进一步预测是,在21世纪的这个10年,有两件事情对中国社会将具有历史意义:中国传媒(实质意义)的民营化,和按照国际化标准经营的中国传媒。前者更具有社会变革的价值,虽然可能是渐进的;后者则具有全面的产业飞跃意义。
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中国杂志的市场化、产业化还将遭受许多困难和波折。比如,跨地区办刊的众多协调问题;比如,很多有意投入杂志的投资公司很难取得广告经营许可证(广州目前就冻结审批)和发行牌照;比如,资本由于意识不到杂志作为“内容工业”的特殊性、建立顾客忠诚度所需的长期性,出现盲动投入、进而失望退出或转手倒卖的行为;最紧要的是,政府的审批和管理政策还不够明晰,刊号作为最重要的发展资源没有放开的迹象,使真正的投资者不可能大举进入。这样,中国要崛起众多杂志集团,还很不现实。
研究美国杂志,经常触发我的“忡忡忧心”。从宏观看,中国杂志业尽管改革开放后成就很大,但多是单兵作战,不成规模,实力(无论财力,市场,人才还是知识信息的储量)无法与美国杂志抗衡。而且从结构上,能够像三大新闻杂志和商业杂志那样发挥社会主流影响力的杂志几乎没有。从微观看,从人才,从运行机制,从管理水平,差距也很大。因此,我殷切盼望主管管理部门对杂志业更多一些关怀和扶持。固然,我们杂志的地位和电视、报纸比有很大距离,领导多关注电视、报纸是正常的(有为才能有位),但这不等于杂志的发展没有未来。相反,这正说明中国杂志业有很大发展潜力,值得我们全身心投入去耕耘和探索。
结合我11年来从事杂志工作的体会,我对发展中国杂志业有几点建议:
1、提高对杂志业的认识和信心。管理部门更多站在“促进发展、大力扶持”的角度,给杂志业帮助。对按照市场规律办刊、有前景、潜力的杂志类型和新办刊物申请,能够鼎力相助。美国杂志已经这么多,每年还新出现几百种,靠市场的力量来淘汰和调节,相比而言,我们杂志市场的发展速度显得很不够。
2、鉴于国外杂志和中国杂志的“实力落差”,在开放国外杂志进入中国市场方面,慎重行事,最好有时间、规模、类型的限制。以腾出一定的时间空间,加快自我发展。这一考虑主要是因为中国杂志自身的市场化程度很不够,结构也不合理,应该有一定的自我调整机会。
3、鼓励国内有实力的杂志加快自我延伸速度,创办杂志集团,打破行政级别和地域限制,让杂志资源流动起来。已经拥有一些杂志的报业集团和广电集团应该站在更高的高度构思杂志的发展,使其和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有机融合起来。
4、对于国内的社会资本进入杂志业,要加以扶持,从而增强对杂志的投入。但不应一哄而起。即使在美国,传媒的投资主体也很少是某个其它行业的什么公司。我看过一个调查,从1999年到2000年8月,美国媒体收购活动中30个收购金额最高的案例,收购主体几乎全部是媒介或网络公司,也就是说其实都是传媒或新传媒公司(如美国在线)之间的资本重组。传媒是社会的公器,和一般产业不同。不能简单地说“投资人不会干预内容”。对社会资本的涵义、来源和背景,都需要一定的界定。
5、对杂志这种以知识为中心、以创造力为动力的产业,要给予杂志人应得的经济回报。在分配机制上采取大胆的举措,比如让经理人持股,激励人力资源的发挥。
这篇论文到此已经可以结束了。不过我愿意再讲述一下,今年1月我到纽约和波士顿访问的情形,给杂志界的朋友做参考。
我从去年12月开始跟美国杂志协会、三大商业杂志、三大新闻杂志、《纽约客》联系,发电子邮件,寄信,寄《南风窗》杂志,表示学习交流的愿望,表示希望把他们的经验写进我的毕业论文中,表示我可以做一个关于中国杂志市场情况的讲座给他们,同时说明我准备在1月的第一个工作周专门从洛杉矶飞到纽约,访问他们。所有这些联络,只有美国杂志协会国际部的Jay Melvin先生给了回音(他曾经代表《新闻周刊》在日本住过5年,来过中国,和中国期刊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张伯海先生有过交往)。《纽约客》的回音是差不多一个月后收到的,而我第二天就要回国了。我深知美国人讲究预约。没有回音,表明他们不准备见你。
我最终还是去了。作为在美国学习的中国杂志人,我有责任实地了解美国杂志的运作。1月2日,我赶完在美国写给《南风窗》的最后一篇文章,乘坐晚上的飞机(票价比较便宜)飞往纽约。感谢Melvin先生的帮助,我才踏进了《时代周刊》和《新闻周刊》的门。
在纽约,我非常想参观《商业周刊》,便自己打电话给他们,并发传真给他们我的访问目的和主要问题。打了几乎所有可能接待的部门的电话,最终他们表示没有找到合适的接待者,只答应寄一套资料(Media Package)给我。他们确实言而有信,我回到洛杉矶后两天,资料就收到了。在波士顿,在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办公楼前,由于商学院交流部介绍给我的一个联系人外出了,我恳求电话接线生帮助联系《哈佛商业评论》,甚至表示让我参观一下该刊的办公室都可以。他嘟哝着一个词,“soliciting”(乞讨,妓女拉客)。我强忍着心里的不平,最后,《哈佛商业评论》的一个编辑接了电话:“我很快要开会,没时间。办公室哪里都一样,没什么好看的。”
美国人其实是很乐于助人的。但美国主流杂志为什么对中国杂志的交流愿望没有兴趣?除了他们因为进不了中国市场而愤愤不平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杂志在世界上还没有位置,没有实力,人家不把你放在眼里。
离开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大楼,我站在大雪中等出租车。天气太差,这里又偏,车一直不来。我只好边走边等。我为什么要去soliciting?我为什么要“花钱买罪受”?这种心情,也是冷暖自知的吧。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注:本文作者为《南风窗》杂志总编辑,2000年1月到2001年1月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做访问学者,并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语言虽然通俗但体现了有志青年的朴实感悟
批评与自我批评言辞感人真可谓发自肺腑
并萌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
体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想反复
象他这么优秀的青年怎么能说他土
自然是徒具外表的女人有眼无珠
天涯何处无芳草佳丽不问出处
好马不吃回头草旧情勿枉顾
兔子不吃窝边草以为三窟
百步之内必有芳草无数
也许有天她变成弃妇
才会想起你的好处
再回来找你倾诉
一切已经太晚
你也有今天
一屑不顾
不理她
扮帅
酷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