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对我市的红酒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原装进口”红酒风头正盛,令顾客眼花缭乱。不少干红的标签上写着原产地“法国”,但下面灌装公司和地址却在国内。“那到底是不是原装进口的红酒啊?”很多消费者都会有这样的疑惑。
进口红酒利润高
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以每年20%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同期国际市场增速为1%~2%。
进口红酒在中国的历史主要就是这十几年,虽然市场快速发展,但管理规则相对滞后,多数仅靠商家自律。巨大的消费市场却被业内人士评价为“混乱”,定价随意和消费心态不成熟是主要体现。
日前,记者在某进口红酒专卖店看到,每瓶红酒最低售价几十元,最高上万元。由于所有酒瓶上标注的都是法文,记者只好被迫以价格来判断其品质高低。
据店主介绍,进口红酒是暴利行业,国内顾客对红酒知之甚少,多数人就知道拉菲。“因此,对于大家不熟悉的普通品牌,经销商可以随意操控价格——国外售价仅1欧元的红酒,国内零售价最少在200元。”一般来说,红酒的销售利润高达50%以上。
顾客买酒看包装
中秋在即,红酒消费又面临高峰期。昨日,记者在我市各大超市看到不少“李鬼”——拉菲家族、拉菲兄弟、拉菲特、拉菲尔……傍名牌儿的杂牌酒令人眼花缭乱。柜台上的进口红酒,来自世界各国,但不少都和拉菲、波尔多、贝拉等字眼相连。在各大超市,品种繁多的进口红酒占据了大部分柜台。据上海卡聂高国际贸易红酒专家吴敌介绍,目前不少进口红酒都有问题:其一,酒是真的,低价进口红酒或普通国产红酒,贴上名酒标签后出售;其二,有些则以红酒萃取液勾兑而成。她告诉记者,现在国内顾客买红酒都看包装,认为越精美越保质、保真。“其实,进口红酒基本没有盒装的,但国内代理商会自己制作包装盒。豪华包装的红酒,要比‘裸卖’的贵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同进口奶粉分“原装进口”和“进口奶源”两种一样,进口红酒也分“原装进口”和“国内分装”两种。“为了降低成本,很多国内经销商采用在国内分装的方式进口红酒。”当然,分装的品质不及原装进口的好。
莫看价格看品质
进口红酒市场如此混乱,主要因为我国没有相关的行业标准和专门的管理机构。此外,一些消费者图便宜或盲目选购高价酒,也给不法商家提供了可乘之机。据红酒专家介绍,进口红酒的均价仅为0.86美元/升,算上税收、灌装、酒瓶包装等费用,一瓶750ml进口葡萄酒成本还不到20元。而在一些酒庄里,从国外进口在国内灌装的现象,使被灌装后贴上外文商标的“洋酒”销售时能达到每瓶几百元,价格翻了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普通消费者买酒最好选择有实力的经销商、大型的商场超市等,不仅要看条形码、产品描述,还要看酒的摆放、储存条件。一般在正规商场超市,售价几百元的进口红酒其品质、口感都能得到保证。因年份、产量等原因,其价格达到千元以上的红酒,其品质、口感肯定也是物有所值的。
选购红酒
谨防陷入误区
面对纷繁复杂的红酒市场,如何选购称心如意的红酒,这是一种学问和智慧。红酒专家为大家总结出选购葡萄酒时最容易陷入的误区。
品牌误区
葡萄酒本是非常驳杂的一类商品,人们在选择葡萄酒的时候,就会更加依赖脑子里少数能记住的几个不太拗口的名牌了。总体上,名牌酒可信度确实更高,但不能过分迷信。
年份误区
所谓好年份,主要就是当年的天气适合葡萄的生长和收成,从而为酿造完美的葡萄酒打下基础,年份对于葡萄酒来说至关重要。可单凭年份选酒是很有风险的,最好是找到好年份的酒后,再考量一下当年酒厂的收成情况。
评分误区
酒评家有一定的权威性,他们对酒的评价和打分对消费的指导意义不容忽视,但过分依赖就不可取了,酒评家不是精密的仪器,品酒打分时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心情、个人偏好、身体状况等。
价格误区
“一分钱一分货”的传统观念也会影响着葡萄酒消费者。大部分高价酒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但这种酒之外的享受是需要你埋单的。对于普通自用消费者来说,性价比应该是比较理性的选择。
红酒是不讲陈酿的
中秋临近,商家促销忙。记者近日发现,不少进口红酒竟然打出“陈酿”标语。而实际上红酒的品质和年份并无关系,如此促销实在有误导消费者之嫌。
昨日,市民刘先生打来电话反映,近日他在一些超市采购时发现,不少超市销售的红酒竟然打出“法国酒庄10年陈酿”、“10年精选”等促销标语,令略晓红酒知识的刘先生感到不可思议。据了解,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即使是同一个葡萄园,不同年份出产的葡萄也各有不同,从而使得不同年份的葡萄酒各具特色,一般来说红酒并不是年份越老就越好。但更令刘先生不解的是,看到这些宣传,不少市民还竞相购买。为此,专家表示,商家如此宣传主要是钻了消费者对红酒认知度低的空子。消费者在购买红酒时,不要盲目相信商家的宣传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