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登堡号飞艇因为“氢气”燃烧爆炸,那当时为什么不用氦气?

erjian 41 0

为什么不用氦气??———兴登堡号本来就是一艘氦气飞艇!再说一遍,你不要看错了,它是氦·气飞艇!!只不过柏林被美国佬忽悠了一把,它按氦气飞艇的特点进行结构设计和建造,在工程进行到大半时美国佬却突然告知无法供应氦气,这时修改设计已经来不及了:一艘体积巨大的氦气飞艇却充满着氢气,这暗示着未来的悲剧。

?‬兴登堡号长232米,直径39米,‬这艘飞艇迄今为止仍是这个‬世界‬最大的人造飞行物。

1兴登堡号1931年动工,之前的1930年,英国R-101号氢气飞艇首航印度坠毁,艇上54人中有48人丧生。德国人因此吸取教训,一开始就是完完全全按氦气飞艇标准进行建造,当时美国也答应(忽悠)德国人可以出售氦气。

顺便说一句,德国人买下了英国R-101号残骸里回收的五吨硬铝用在兴登堡号上———这在我们中国人看来相当晦气。

氦气除了不易燃外,升力只有氢气的93%,并且特别昂贵,这导致不能为了飞艇升降像释放氢气一样轻易释放氦气,必须完全重新设计飞艇的结构。

兴登堡号的气囊采用了从美国进口的人工乳胶作为密封材料,刷在棉布内侧————这为将来的事故埋下了伏笔。

2刚才说过,兴登堡号在建造之初就预定搭载氦气,这种气体必须从美国进口,价格昂贵,德国人舍不得在飞行中像对待廉价氢气那样轻易排掉,可是飞艇上搭载的燃油是会逐渐变少的,这样飞艇势必越来越轻——直到失控。

兴登堡号飞艇因为“氢气”燃烧爆炸,那当时为什么不用氦气?

兴登堡号的建造方,德国齐柏林公司为此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配备一根软管,可以伸入海中吸取海水作为压舱水;

第二种‬方案是在飞艇外蒙皮上装上‬雨水回收装置;

第三种方案是在氦气‬气囊的中央设置一个氢气气囊,其体积约为氦气‬气囊的1/3,当飞艇重量变轻时,价格较低的氢气可以通过一根纵贯飞艇的中央管道排放掉。

冥冥之中,齐柏林公司选择了最复杂且对结构改动最大的方案3。这种复杂危险的设计被选中,也许是出于德国人喜欢玩精密机械、喜欢繁复设计的天性吧!

31933年,兴登堡飞艇还在建造中,更强调“意识形态”的民主党人罗斯福上台就变卦了,停供氦气,兴登堡飞艇的上述设计失去了意义。

德国人用尽一切办法想让罗斯福恢复向兴登堡号提供氦气,并愿意为此在贸易互惠上做出更大的让步。

但罗斯福礼貌地告诉希特勒,他实在是“无能为力”,因为“国会早在1927年就通过《氦气控制法案》,将这种稀有气体列为国家战略资源,禁止随意出口。”(希特勒心中暗骂‬:你特么不早说)

41935年2月,兴登堡号建成。它的设施豪华,不仅有舒适的客房、宽阔的餐厅,还有休息室、写字间、酒吧等。最令人惊讶的是,这艘飞艇中竟然有一个吸烟室,还搭载了一个铝制钢琴,室内经过特殊的增压设计,不会让易爆的氢气进入。

1936年8月1日柏林奥运会开幕,兴登堡号悬挂纳粹标志飞越主会场,柏林街头接近三百万德国民众和游客观看了其近一小时的飞行,整个世界对“德国的复兴”留下了深刻印象。?

1937年5月6日,兴登堡号飞艇飞越纽约到达新泽西州莱克赫斯特的美国海军航空站,在降落的过程中发生爆炸。它不到一分钟便被冲天大火完全吞噬,艇上有35人丧生,地面1人丧生。

?1937年兴登堡号在纽约上空,这是纳粹的符号最后一次出现在美国上空。

氢气泄漏是事故的主因。

事实上,事故与飞艇的密封性差有一定关系,从美国进口的人工乳胶密封性非常糟糕,再加上作为氦气飞艇设计的兴登堡号对氢气的防范不够,易燃的氢气泄露出来并因为电火花点燃了蒙皮———结果兴登堡号在32秒之内就燃烧殆尽。

靠近“逃生出口”的人几乎都活了下来,包括发动机舱11名操作人员中的9人,控制室12人中的10人,而在电器室、吸烟室等位置的人以及位于艇首的9人,几乎全部丧生。

?‬灾难发生时机组人员的位置(红色为丧生,绿色为幸存)

出发时的97人,最终35人丧生。

这为飞艇时代的结束,

画上了一个血色的句号。

标签: 登堡 氦气 飞艇 氢气 爆炸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