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转帖gt;中印科技研究 太强大了,俺被科普了!!!!

erjian 42 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选择了一条与中国不同的国家现代化发展道路。其核心是一开始印度就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特别突出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利用印度丰富的智力资源,使印度的发展走上知识经济型的轨道。科学技术在印度的改革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印度的科学技术水平到底如何?恐怕对这一问题,不仅中国人一头雾水,对西方人来说也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2006年,两个国际著名机构出台了两份国家竞争力报告,比较了中国和印度的国家竞争力,但结论大相径庭。一时间,印度的科技实力如何这一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引子:2006年两份全球竞争力报告截然不同的结论

  2006年9月26日,总部设在瑞士达沃斯的世界经济论坛公布了《2006-200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的全球竞争力排名从去年的第48位下降到今年的第54位,而印度的排名上升了两位,列第43名,且排在印中俄及巴西所谓“金砖四国”(BRIC)之首。对于中国的下降,报告称:“中国对最新技术的掌握率很低,而其他国家在这一项上的提高速度很快。中国在中学和高等教育上的入学率,按照国际标准仍然很低。……中国今年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腐败、买方成熟度的评估水平低,以及对劳资关系的担心”。

  反观印度,报告称:“印度排名第43是因为印度在创新和公司运作成熟度上水平较高,特别在科学研究的水平上,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数量上都有竞争力。尽管印度对最新技术的掌握度也很低,但是新科技转化率则较高”。

  世界经济论坛排行榜的出炉,印度位居“金砖四国”的首位,并且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这让印度各界感到欢欣鼓舞。“印度获得竞争力优势,中国继续下滑”、“印度竞争力领跑金砖四国,优势明显”,类似的标题占据了当天印度报纸的重要版面。印度《每日新闻分析》的评论称,印度相对于中国的优势“在于科学研究的质量以及从事研究的科学家人数”上,并指出正是这种科研优势,为各个行业提供了充足的专业人才储备。印度报业托拉斯也在同一天发消息认为,印度竞争力排名持续上升,证明“印度企业有能力进行科研和创新,并且能够积极地和知名跨国企业展开竞争”。印度《金融快报》在新闻标题中特意将“金砖四国”中象征印度的字母“I”划出去,言外之意是指在全球经济竞争力方面,特别在科技竞争能力上,印度已经不再和中俄巴西三国属于同一等级,而是已经遥遥领先。

  不过仅仅在数月之前,2006年5月11日,同样位于瑞士的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向全球发布了《2006年世界竞争力黄皮书》。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的排名远高于“金砖四国”中的其他三个国家,中国大陆得分71.554,排名从上年的第31位大幅提升至19位。印度得分64.416分,排名从去年的第39位升至第29位;巴西得46.416分排名从第51小步下滑至第52;俄罗斯排名与去年相比原地未动,得44.738分列第54。

  如何解读这两份世界影响力巨大但结论截然不同的报告,显然为各方所关注。印度科学技术部长卡皮尔·西巴尔(Kapil Sibal)在2006年访问中国时也做了一番比较。他认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政府推动,以制造业牵引,伴随着国内高储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境外直接投资和外贸扩张,是一种兼顾内需和外向的发展模式。而印度的发展模式较为独特,它重消费而非投资、重内需而非出口、重服务业而非制造业、重高新技术产业而非劳动密集技术含量低的工业,这种方式使印度经济对全球经济不景气冲击的抵抗力较强,表现出比较强的韧劲和经济平稳增长的长周期性。印度的经济增长突显出知识经济的贡献,软件产业和国际服务外包(Business Processing Outsourcing, BPO)以及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劲发展,更体现出印度经济引领“世界办公室”的势头。

  从以上的报道不难得出,中国竞争力之所以提高,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巨大投资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的规模;而印度之所以竞争力强劲,却得益于其科技研究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似乎中国是硬实力略胜一筹,而印度则是“软实力”独领风骚。但至少,在科学技术实力上,印度则要强于中国。

  事实果真如此吗?印度研究开发(RD)的实际情况

  一、印度研究开发(RD)的投入

  据印度科技部2006年9月公布的《印度研究与开发统计报告》显示,2003年度全国研发(RD)总投入1800.016亿卢比,合40亿美元,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0.80%。1999-2003年,研发投入连续以每年9.6%的速度增长。由此,统计报告推算到,2005年全国研发投入2163.958亿卢比,合48亿美元。

  在2003年度的全国RD投入中,中央政府占62.6%,地方政府占8.5%,高等院校占4.1%,国有企业占4.5%,私营企业占20.3%。很明显,这一研发投入比例仍然以政府为主,而且主要以中央政府的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不多,高校研发投入较低。全国RD投入中,基础研究占总投入的比例为17.8%,应用研究为41.7%,实验开发研究为34%,其他6.5%。

  二、印度研究开发的支出

  印度的研发支出中,中央政府的研发支出绝大部分流向了国防以及与国防相关的空间和核能领域,而投向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的投入甚少。

  2003年度,中央政府的研发经费支出主要流向到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国防研究组织、空间部、农业研究理事会、原子能部、医学研究理事会等中央研究机构,占了中央政府总支出的84.1%。其中,国防研究组织、空间部、原子能部三个部门的支出就占到63.8%;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生物技术部16%;农业研究理事会13.5%;环境部2.6%;而医学研究理事会、海洋开发部、信息技术部和新能源部总共加起来只占4.1%

  2003年度,印度企业研发总额445.719亿卢比,约合11亿美元,占企业全年销售收入的0.47%。其中,国有企业研发总额80.894亿卢比,占企业研发的18%,主要方向为国防(41.9%)、其次为电力(22.1%)和电子(14.2%);私营企业研发总额364.825亿卢比,占企业研发投入的82%,方向主要集中于制药(21.3%)、通信(9.3%)和交通(7.6%)。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研发投入尽管比例不高,但是研发投入相对集中,主要投入到制药行业中,成为印度企业研发的亮点。

  印科技部2006年9月出炉的统计报告还显示,全国研发机构的科技人员总计296343人,其中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科研人员93836人,占总数的31.7%;科研辅助人员90045人,占30.4%;行政管理人员112462人,占总数的37.9%。在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93836名科研人员中,59112人任职于中央政府和少数邦政府的研究机构,而企业研发人员(包括国营或私营企业)只有34724人,分别占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总数的63%和37%。简单推算一下,印度科研人员的年人均科研经费很高,可达5万美元左右。

  三、印度研究开发的产出

  2003/04年度,印度共发表科学论文68830篇,占世界科学论文总数的2.16%,居世界第14位;其中农业科学论文占了12337篇,占世界这一领域论文总数的7.4%。2004年,印度全国共受理专利申请12613件,其中,印度专利申请3218件,占25.5%,美国专利申请3128件,占总数的24.8%。2004年,印度全国共批准专利2469件,其中,印度专利1078件,占43.7%,国外专利1391件,占56.3%。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印度研发投入的总量并不大,仅为中国的六分之一。即使如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所说的要在2012年达到GDP的2%,其总量也只有100亿美元,仅能达到中国2005年水平的三分之一。

  印度的科技研发投入具有比较明显的政府和企业相互补充的特点,即政府更加关注国防、空间、核能等领域,而企业的研发投入更加关注民生和市场,主要投在医药、信息、生物、发电和农林渔等领域。这说明,印度的政府研发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是分离的,相互基本上是你投你的,我干我的,很难形成整合和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

  总体上看,印度企业的创新投入并不强大,企业研发占全社会RD的比重约四分之一,每年专利申请数量离中国的零头还差距甚远,根本无法相比。仅从数据上看,印度企业还没有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印度科技体制的结构性特点

  印度研究开发的现状是与印度的科技体制结构密切相关的。印度现代科技体制是印度独立后在尼赫鲁政策的指导下建立的,至今变化不大。尼赫鲁在20世纪50-60年代制定了印度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采取联邦议会制实现政治民主化;通过重点发展重工业和实行进口替代实现工业化;通过农业基础建设、土地制度改革和合作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通过社会世俗化实现宗教平等和社会公平。这其中,科技体制的建立主要围绕发展重工业和实现进口替代产品,为此,印度的科技体制主要以中央政府下辖的国立研究机构为依托,借用少数国立大学的研究力量,以完成国家确定的战略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

  迄今为止,印度国家的战略目标很大一部分是围绕“国家安全体系”和印度“大国形象”展开的。例如,印度把空间技术、国防科技研究、核能技术等当作提升其大国地位的象征,因而投入了国家巨资加以建设,在这三个领域的研发比例占到总研发投入的64%左右。其次政府投入的重点领域是农业,主要解决灌溉、化肥、农药和品种种质问题,提高作物产量。

  以国家发展目标为导向,印度建立了以中央政府掌控的国家科研体制。具体来说,就是在中央政府部门之下设立“研究理事会”,再之下建立数目不等的国立研究所,由中央政府拨款,由研究理事会具体运作和管理研究所的科技研发活动。印度最大的研究理事会是印度科技部所属的“印度工业与科学研究部”(副部级部门)下辖的“印度工业与科学研究理事会(CSIR)”,该会共管理着38个国家级的研究所,分布在印度的各个地方。研究所的研究经费由科技部预算拨给,由研究理事会管理和监督执行。其他部门如农业部、卫生部、水利部等都建有类似的“研究理事会”,只是所辖的国立研究机构数目和研究人员数量无法与印度工业与科学研究理事会相媲美。

  印度公立的研发机构高度集中,都由中央政府管辖。印度在邦(印度有28个邦,相当于省)和邦以下没有或基本没有相应的科技机构和研发组织,少数邦,例如班加罗尔所在的卡纳塔卡邦,建有邦出资建设和管理的“生物技术园”,是为数不多的特例。印度的基层科技推广工作一部分由邦政府承担,但大部分由民间自发成立的协会和非政府组织进行管理和运作,科学技术对社会底层的渗透作用十分有限。

  由于政府科技政策的主导目标是实现进口替代,因此大量的科研经费投入到应用研究领域(占41.7%),而在产业化领域由于与企业研发的脱节,技术产业化转化能力显得十分薄弱。

  20世纪90年代以后,印度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一批私营企业破土而出。这些私营企业的成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美国和欧洲的产业分包,即将部分低端非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服务外包给这些企业,使之成为欧美企业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由于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无法与中国、墨西哥等国抗衡,因此,印度私营企业走上了以输出智力为主的软件和服务外包的道路,以减轻对本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经过近20年的打拼,印度的软件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成就斐然,在国际化的道路上一路领先于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独领风骚的一面旗帜。

  但这一变化是在现行科技体制之外兴起的,并没有触及现行科技体制本身。对于现行的科技体制的最大触动便是如何将政府拨款的应用研究与企业的产业化开发相结合。但是,由于私营企业的兴起是印度科技体制之外的产物,其主导方向是以市场赢利为目的的民用科技领域,如信息技术、软件技术、国际服务外包、制药业等,与政府主导的空间、国防、核能等领域相脱节,因此国立研究机构的“应用研究”成果如何与企业的市场需求相结合,实在是一个难解的症结。

  这样的一种中央政府主导的科研体制,由于受制于政府研发经费的限制,人数和规模都不会很大,形成一种“精英”阶层,因此容易理解为什么像印度这样一个有着11亿人口的大国,全国直接从事科研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9万多人,仅为中国的一个零头。又由于印度的研发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重点领域,这些领域的科学家手中掌握的人均科研经费可想而知,可谓“富得流油”,从无经费短缺之虞。

  印度现行的科技体制,实在与中国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科技机构改革之前的状况一般无二。印度研发投入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徘徊在0.8%,为此,政府曾经提出在第十个五年计划结束时(即到2007年末),全国研发投入要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2%,显然,这一目标远远没有实现。2006年10月6日,印度总理曼莫汗·辛格在印度国家科学院建院60周年庆典上发表演讲时说:“近几个月以来,我和我的科技顾问一直在关注一个问题,即:中国和韩国在科技领域已经远超过了我们。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应该反思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印度总统卡拉姆也多次提出要增加国家研发投入的力度,尽快将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由目前的0.8%提高到2%,使印度成为世界的研发中心和世界的知识平台。而要提高研发投入,必须要伴随科技体制和机制的改革使之面向社会经济的主战场。因此,印度研发投入的提高,恐怕还必须要面临科技体制机制的改革,方能与经济改革的步伐比肩而行。所以,其前景仍将是“路漫漫兮而修远”。

  印度科技产业的优势

  印度人常说,印度在宏观层面无法与中国相比,但在微观层面,印度高科技企业的表现,要比中国企业优越得多,特别是软件产业和医药产业,印度的国际竞争力卓越非凡。

  印度成功地培育出一批可以与欧美最好的企业相竞争的公司:如软件企业Infosys、Wipro、TCS,制药企业如Ranbaxy和Dr Reddys Labs等,其产值和人员规模已经跻身于世界同类的前列。现阶段印度经济的迅速发展主要依靠私营高技术企业来推动的,而软件和制药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印度政府规定,1999年至2009年间注册的软件企业给予10年免征企业所得税,进口设备免税和对研发型企业提供土地、水电价格优惠,允许研发型企业100%的外资控股。

  据印度软件服务联合会(NASSCOM)的统计,2006年印度信息产业和外包总产值达到296亿美元,其中出口就占到23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3%。在296亿美元中,通信服务占133亿美元,以信息带动的服务业(ITES)和外包服务业(BPO)为63亿美元,工程服务和产品领域达40亿美元。印度软件产业95%是面向国际市场,国内吸纳能力非常弱小。印度的软件出口已经占世界第二位,出口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200多家已向印度外包了软件开发业务。目前,软件出口已经占到印度出口总额的10%,据印度估计,到2010年,印度软件业产值可达到850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33%。

  印度软件产业基本上是大企业通吃的局面,10家最大的软件企业其产值占了全国软件总产值的80%以上,而且这些大企业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真可谓“一鸣惊人”。以印度最大的软件企业Infosys为例,1981年该公司成立时只有7人、区区300美元。到1992年达到300人,1999年达到3000人,而在2006年却一跃达到5.6万人、25亿美元的年销售收入,并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上市。总结公司成功的秘诀,公司董事会 及创始人之一戴尼师(K. Denish)先生认为是由于印度优秀的软件人才、严格的企业管理和优质的客户服务三者形成的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的结果。

  印度软件企业为了免除美国企业对知识产权和信息保密的忧患,采取了最为严格的安全防患措施。例如公司所有门道和通路都加装密钥开启装置,不同部门的人员无法串通;公司内部计算机没有上网浏览功能,没有任何存储、下载插口,电子邮件须经公关部门过滤。全部数据的录入、处理和分析由中央服务器统一管理,一旦数据处理完毕,提交结果后,数据完全封闭储存,严格保密,即使公司董事长也无权接触,只有用户有权核查。公司对网络数据传输安全格外警惕,任何非法登陆窃取数据的企图,都会在数据库和传输端口留下“印记”,便于追索安全隐患。

  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外大型企业,国内市场狭小,就业吸纳能力不大,全国信息产业就业人数约200万左右,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亦有限。由于印度执政党为了选举纷纷对选民做出许多超常的承诺,例如药价、电价、水价都压得很低,令私营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获利空间很小,一些大企业纷纷选择国外市场去发展,以期获得更丰厚的回报。由此导致了印度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很高,少数超大型企业表现非常优异,给人们造成了印度企业创新能力强劲的表象。

  印度引以自豪的软件产业另外一个显著特点,是其研发投入的关注点并不在核心技术的开发上,而是建立起严格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内部模块式管理体系和优质的服务体系,加上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挑选一流人才,形成了印度企业创新的人才、管理和服务为核心的三足鼎立的“企业创新竞争力”。这与中国崇尚的自主“核心技术”和要有自主品牌和市场份额,有较大的差别。

  印度的企业创新大多集中到了生物和医药技术领域,在仿制药的基础上,印度制药企业开始了自主研发创新药物的新历程,并且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例如第一大医药企业Ranbaxy已经达到年销售额超过12亿美元的业绩,其同类产品的价格仅为欧美产品的七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在国际上的表现比中国同类企业优异。

  印度在民用科技领域,一直鼓励企业早期参与国际的合作和竞争。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不断融入西方特别是美国企业外包服务的历史,从早期的分散小包,到现在的整体切块式大分包,使得印度软件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分工越来越扩大,越来越整体化,附加值也越来越高。这是印度企业用较少的研发投入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利益的一条捷径。它获得的是国际参与程度提高,自身承担风险减少,主要输出的是高级智力资源,而对本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很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这种外包已经从制造设计渗透到服务业,并且从低端走向高端,法律、金融、专利代理、市场分析、远程教育等知识外包正在不断兴起,在广阔的领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利益。但是,也应该看到,核心技术开发的外包,则少之又少。因此,外包行业失去的是自主的知识产权,没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没有自己的市场份额。

  印度企业的这一特点,与印度政府“无为而治”、对企业缺乏必要的推动和引导有关,企业只能凭借比较方便地获得一流人才而选择“融合式”的发展战略,采取“早期参与”方针,如同孙悟空钻到铁扇公主的肚皮里面,在国际产业链的垂直分工中获得发展,而不是像中国所选择的建立自主型的竞争产业链,通过产品的市场竞争获得企业发展的道路。

  印度科技的软肋

  从以上的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印度的科技实力并不强大,还无法与中国相比,即使是可预见的未来??,印度科技的软肋到底在哪里呢?

  一、走精英科技道路,与本国社会经济脱节

  印度的科学技术发展如同其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强调精英道路,在某些重点领域获得突破,特别在关乎国家安全和提升其大国形象的领域,投入巨大。相应地,印度的科技人员贵族化的倾向明显。由于受英国统治的影响,印度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一直存在着两大社会结构——贵族化的阶层和平(贫)民化的阶层。印度的科技与印度的政治和经济相适应,也存在贵族化的特征,科研人员的地位和收入较一般平民高出很多,其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国际热点和印度的大国形象上,而与本国的社会和经济相脱节。由于种姓制度的约束,高种姓的科学家不屑于关注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技术开发,而热衷于创造性的思维和表现才能,往往在理论研究和创新思想方面表现优异,而在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关注较少。由于科技投入的贵族化倾向,印度科技产业化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从这个角度看,印度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也是绕开了普通劳动力资源的困境,凭借其教育的贵族化以及由此导致的科研发展的贵族化特征,来直接与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接轨”。

  二、科技产业链短,受制于人

  这种贵族化的印度的科技发展,带来的必然结果之一,便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较突出,而产业化能力不足。印度的科技产出较多地重视论文的发表而不太重视专利和产业化。印度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目前占世界的14位,如果按照人均论文发表数量和引用率来衡量,印度科学家的表现相当优异。与英国的情况类似,印度在科学上的表现要远比技术开发更具有优势。科技人员愿意“劳心”而不愿意“劳力”,智力的挖掘远比技能的挖掘更为充分。加上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电力、公路、航运的能力严重不足,从而造成印度国内的产业链条短,国内市场发育先天不足,这导致印度的科技型产业更倾向于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舍弃了国内需求的市场。由于产业链条短,国际化的道路只能走“融合式”的发展道路,在垂直产业链上寻找适宜的位置,避免在市场上出现产品和贸易的“火并”。

  三、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印度的科技投入不足一直是印度科学家长期呼吁的一个严重问题。甚至印度总理科技顾问拉奥2006年7月在报纸上撰文,高呼“如果再不增加科技投入,印度的科技将面临死亡的困境”。一方面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科技投入又大量地消耗在卫星、航天、核能、国防领域。2006年11月印度顶尖科学家全票通过了“印度登月计划”,提出要在2020年将人送上月球,实现在月球上行走的“宏图伟业”,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送人上月球的国家。这种畸形的科技发展一直在印度科学技术的决策体系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四、科技体制障碍,国家创新体系残缺不全

  从表面上看,印度的科技体制与英国和美国的科技体制相似,即政府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国家研究机构的活动。但是,由于印度政府研发与企业研发的严重错位,科技的公共投入与私营投入衔接不配套,造成了印度科技体制的障碍。这一障碍使得印度无法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有效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出现缺失。一方面,政府研究机构的科技成果由于企业研发投入的低下而不能转化为产品,占据市场;另一方面,企业过多地关注于国际市场,而对开发国内市场“信心不足”,造成国内市场大量被外国产品充斥。印度的软件优势无法与本国的科研成果相结合,形成民族产业,只能“沦落”到替外国企业“打工”,被国际上嬉笑为“cyber coolie(数码苦力)”。

  几点结论

  印度在尖端人才培养、软件研发、国际服务外包、生物医药等的国际化程度优于中国;在空间、核能和遥感等领域集中了国家资源的投入,发展强劲;在农业方面,特别是种质改良、水利灌溉、奶业生产取得了长足进步,基本解决了人民生存的需求。

lt;转帖gt;中印科技研究  太强大了,俺被科普了!!!!

  印度的科技优势主要表现在:

  1.人口结构活力大。印度现在人口中,30岁以下占总人口的40%以上;到2050年,60岁以上的人口只有20%左右,而中国将超过33%。年轻人口多,为印度科技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2.劳动力素质高,英语能力强。印度培养的人才,尽管数量上还无法与中国相比,但人才的素质高、通晓国际商务且创新能力强,是印度人力资本的三大优势。印度教育有很强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对国际商务活动兴趣浓厚,善于交际和沟通,使印度精英阶层具有宽阔的全球视野。

  3.信息产业领先。信息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印度优秀人才向白领阶层转移,并为服务业提供了巨大的动力,也为制造业升级作准备。

  4.法律体系较完备。社会有较强的契约意识,尊重发明创造和知识产权保护,因而容易为西方理解和接受,有利于彼此合作。

  5.私营企业发达。在国际跨国公司的显示度和经营规模上,印度私营大型企业表现十分优异,其规模高出中国10倍,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全球市场的“独立参与者”,可与欧美顶级公司竞争。

  6.经济增长效益高。由于印度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智力型的产业扩张,使得印度单位GDP能耗指标远好于中国:每公斤标准煤GDP产出达到0.72美元,而中国只有0.36美元,是中国效益指标的一倍。中国每年吸引外来资金500-600亿美元,是印度的10倍,但是GDP增长却仅高出印度30%-50%,说明印度吸引外资的效益要好于中国。

  然而,印度科技发展的不利因素也十分明显:

  1.印度的科技体制仍然受制于“大国情节”的影响,决策体制多头制肘,互相扯皮,难以有效决策,实施上更是“象步蹒跚”,改变困难。

  2.基础设施落后且改进缓慢,令投资者望而却步,造成科技产业化发展落后,生产链条不完整、不配套。

  3.种姓制度作怪,社会分工奉行尊卑之分,生产要素缺乏合理流动和配置,科学家“劳心”有余而“劳力”不足,难以形成有效的“产学研”一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4.人才外流严重,科技创新缺乏后劲。尽管每年印度毕业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但一流人才纷纷选择国外学习,国内人才储备不足。

  5.印度科技人员总数偏少,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且宗教影响强烈,印度科学家容易知足长乐,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容易自满。

  6.印政坛和学界过分注重公众形象和国际作秀,埋头苦干精神不够。

标签: 中印 科普 amp 强大 转载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