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气最旺财富群体透视:浙商为什么厉害?

erjian 55 0

  编者按:人均资源全国倒数第三的浙江,人均GDP多年稳居第一。不经意间,浙江以其民营经济成了新的“标杆”,而“超级活跃”的浙商更是民营经济的第一推动力。浙商成为全国人数最多、比例最高、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投资者经营者群体。浙商是厉害的,他们的厉害主要不是叱咤风云的名人大家,而是深厚的民间基础和庞大的群体阵容。浙商也是可学的,发达前十之八九是农民,白手起家,从“草根”长成“大树”。

    前《浙江日报》记者杨轶清的《浙商制造———草根版MBA》近日问世,该书对准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财富群体———浙商,解读“为什么低级的管理反而效率更高”这一现实悖论。不仅如此,作者将浙商的许多方面与粤商作了对比,而且把后者作为一种反面的例子进行参照:广东人很留恋既得财富,特别是当自己的经营前景不明朗时,决策上可能变得更保守。这当然仅仅是他的一家之言,但毕竟为广东的商界尤其是民营企业界,提供了一面很好的镜子。不久前,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浙商既敢冒风险又低调内敛,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广东民营企业借鉴。

    阵容庞大

    知名的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在北京地区进行的一项企业界人士调查结果显示,

  浙江商人是北京市场上的超级活跃群体;广东商人次之。在上海,浙商达50多万人,浙籍企业在沪投资总额、企业总数和资产总额,均居全国兄弟省市之首。

    《福布斯》首富榜上,2000年“中国50首富”,9位浙江企业家榜上有名,比例将近1/5。名单拉长了的2001年度中国大陆首富100位企业家中,浙江人最多,有17位。

    本土媒体首次制作的富豪榜,《新财富》中国大陆前400名富人里面,浙江人就有63名,居各省市之首。而这仅仅只是浙江省内创业的浙江人,如果算上外省市浙江籍投资者,人数将更为庞大。

    官方统计的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112家,比例超过了1/5,总量居全国第一。其中有4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前十强。而2000年的“500强”中,“浙江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71家,一省就独占1/3强。2001年,前十名增加到5家,也可以说7家,因为第一名联想的总裁杨元庆,第七名上海复星的董事长郭广昌,都是浙江人。而这每一家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身家殷实的“浙商”。

    截至2002年底,浙江省私营企业总户数达24.73万户,注册资本2515.43亿元,户均注册资金87.19万元。浙江现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私营企业334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8户。浙江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五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低调平实

中国人气最旺财富群体透视:浙商为什么厉害?

    在《浙商制造———草根版MBA》一书中,浙商的画像非常简洁:

    一、刻意低调,公众知名度甚低。

    浙商都不喜欢见记者,年销售几亿几十亿的大公司,老板没有一篇个人专访,在浙商中并不稀奇。其次,浙商也不喜欢到公众场合露面,即使是一些在很多人看来很重要的场合。比如,企业的千万元捐赠仪式,他会派代表参加;上级领导莅临考察,他也不一定赶回来陪同。再有,不多报销售利润,也是浙商的共同爱好。曾被媒体广泛报道的浙江首富对《福布斯》说“不”,就是如此。2000年“中国50强首富”排行榜,9位浙江企业家榜上有名。但出人意料的是,其中至少有4位表示“不会认可”排行榜。浙商的这种“对待荣誉有如对待批评”式的反应,与经常可以听到的国内一些地方的企业管理者统计“注水”夸大业绩比较起来,其不爱出风头的个性,显得十分突出。

    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首次评出的8位中国大陆商人之首、华立集团老板汪力成此前并没有全国的知名度,而华立2001年销售额就已达28亿元,利润3亿元,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电气工业百强之首;而汪力成本人是包括北大在内的全国五所大学的客座教授,口才一流。可是,他并不到处留话语,只埋头做企业。他有一条原则:只做不讲,或者多做少讲。

    二、经营手法平实,不重形式技巧。

    浙商普遍不擅表达,创造概念和新名词,不是他们的专长。浙商重操作,理性化的东西比较少,要概括浙商的经营管理规律,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

    娃哈哈老总宗庆后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性格:我个人一向主张稳妥,娃哈哈这十几年的发展很快,但一直很稳。因为我有这样一个原则:自己能力做不到的事情我不做。但是认准了的事,我这个人是碰死不回头,不管什么困难,我始终信心很足,勇往直前,办不了,转个弯再走,一定要达到目的。

    这些年来,娃哈哈的经销商策略、专业化定位到组织结构、人事等变动甚少。而且,该公司1987年上儿童营养液,1991年上果奶、1996年进军纯净水、1998年推出非常可乐,2001推出茶饮料。每一个产品,娃哈哈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最早做营养液的时候,调研人员的结论是市场饱和、退出竞争。后来做水、做茶,都在“旭日升”、“康师傅”之后。“非常可乐”,更是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最威风的时候推出的,但娃哈哈做一个赚一个,现在,除了碳酸饮料仍屈居两乐,茶饮料还在追赶“统一”、“康师傅”外,其它产品都保持行业第一的市场占有率。这正应了迈克尔·波特的一句话:“只有在较长时间内坚持一种战略而不轻易发生游离的企业,才能赢得胜利。”

    三、政治上积极稳健。

    浙商们的政治立场稳健可靠,态度谨慎。不过激,也不过火,宁可委曲求全,也不争一时之短长。浙商在领会贯彻政策时重实效而不赶时尚,与地方政府保持有距离的融洽关系。同时,浙江地方政府也比较开明理性务实。因此,浙商因为政治上政策上出问题的相当少见。

    四、亏损少,失败率低。

    在全国有影响的浙商破产案几乎没有,在谨慎保守的中小业主那里,就是小企业破产也比例不高。在义乌这个工商业集中的城镇,问起这个问题,他们的回答是:有歇业停产的,好像没听说谁破产倒闭了。

    五、长寿企业家多。

    浙江各地有一大批操持企业二三十年的常青树,经营非常稳健。鲁冠球、白骅、吴少华、叶雪康等经营几十年竟能做到年年不亏。宗庆后更表示自己绝对不会退休,除非干不动或不愿干了。

    “草根”变“大树”

    浙商中还有一些共同的特质给人印象深刻:肯吃苦、谨慎的冒险、节俭、重视学习,而学习的方式更多是观察别人的言行而不是在课堂。万向集团的鲁冠球一般不陪客吃饭,不在外过夜,挤出时间都用来学习,他每天从晚上7时到12时看书看报,看电视新闻,就是外出开会也要基本做到。因此,只读过初中的鲁冠球,已有60多篇论文在《求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发表,成为一个出口成章并著书立论、能写会说的“农民理论家”。

    《浙商制造———草根版MBA》一书认为,浙商的厉害,不在他的“高大全”,而是他的“低小散”。

    首先是他们的“低”,不仅仅是低调,“三无”起步的浙商,起点低,知名度低,文化程度低(70%以上只有初中以下学历,近80%出身于农民),企业组织形式低,产业层次也低。

    其次是小,浙商的“身材个头”确实小

标签: 中国 透视 群体 厉害 转载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